·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青年音乐家 > 正文
为音乐,为艺术,力学笃行——访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钢琴演奏家李玥
2022-05-11 23:52:54 发表 | 来源:琴童杂志

 

李玥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钢琴家、首席重奏组钢琴家。生于音乐世家,3 岁起开始学习钢琴,5 岁首次在北京音乐厅独奏演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获得钢琴演奏硕士学位。曾先后师从金爱平、陈慧甦、杜泰航、李其芳等教授学习钢琴,师从马梅教授及著名歌唱家沈湘夫人李晋玮女士学习声乐。

演出足迹遍及欧洲与亚洲的主要国家。曾应邀赴瑞士参加Margess艺术交流会的演出活动,赴意大利参加马勒年音乐节开幕式演出;应中共中央统战部和中国文联的邀请赴香港参加“庆祝香港回归 7 周年庆典” 活动,担任钢琴独奏;曾应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的邀请,与幺红、杜其刚等 5 位音乐家赴印尼参加“中国大使馆音乐会”的演出;曾在人民大会堂为来华访问的多国元首演出。

与多位著名音乐家有过合作演出,其中包括作曲家王立平、叶小钢,指挥家夏尔·迪图瓦、黄飞立、严良堃、杨鸿年、李心草、张艺,歌唱家廖昌永、戴玉强、幺红、马梅、魏松、孙砾,钢琴家刘诗昆,小提琴家薛伟、陈曦、文薇、巴黎歌剧院首席小提琴家Frederic LAROQUE,大提琴家朱亦兵等。曾应国际艺术家协会邀请,赴香港担任国际艺术家声乐器乐比赛的唯一指定伴奏,并获得国际艺术家荣誉大奖及伴奏金奖。曾受第九届全国声乐比赛评委会主席郭淑珍教授邀请,担任比赛指定钢琴伴奏。还为电影与电视录制了大量音乐作品,并在许多重要演出中担任钢琴艺术指导。

与印象中的女钢琴家不同,本期主人公、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钢琴演奏家李玥并非长发飘飘、一身仙气,一头利落时尚的齐耳短发,与她毫不拖泥带水的个性十分搭配。快人快语,性格率真,流露出她的随性和自主的个性。

从小“泡”在音乐的蜜罐里

李玥的童年是幸福的。20世纪80年代,尽管我国的物资还很匮乏,出生于音乐世家的李玥却从小就浸润在浓厚的艺术氛围里。当她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开始接受了良好的胎教。

“我从小生长在中央歌剧院大院里,天天围绕我的都是艺术、音乐,身边的人都在练琴、练声。3岁时我开始学习小提琴。老师认为我耳朵好,不学小提琴可惜了,但我外婆是从事钢琴专业的,所以,我学了8个月的小提琴就转学钢琴了,外婆自然而然地成了我的陪练。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的陪练,简直是专业级别配制。”李玥说。

学琴不到一年,当时中央音乐学院在周广仁先生的号召下面向社会招收业余附小的学生,许多钢琴系老教授,如凌远、金爱平等如今的钢琴教育大家当时都在业余附小任教。那所学校招收了来自全国的一大批优秀钢琴苗子,其中很多人都成为如今中国钢琴界的大腕和各个院校的教学骨干。

“我记得,当时考场外的窗户上贴着一排家长的脸,从外面注视着自己孩子考试的过程。听我妈说,当时我一屁股就坐歪了,一上手音区就弹错了。她心想,坏了,肯定考不上了。结果,台下考官笑着走上来帮我调整了一下座位,我又继续弹奏。这位考官就是金爱平老师。她觉得我乐感不错,就收下了我,没想到我们结下了一辈子的师生情。” 李玥说。

 


 

走专业犹如过独木桥

无论什么年代,在通往专业艺术的路上,要想获得成功并不轻松。李玥说:“考学就像过独木桥,尤其是外地家庭,大多数需要父母其中一人辞职,提前一两年来北京陪孩子,等于家长主动把自己后面的事业放弃了。”

4岁半考上中央音乐学院业余附小后,李玥跟其他孩子一样,平时在普通学校上课,周末上一次专业课。

小时候学琴的岁月虽已远去,但李玥说她记得很清楚,仿佛就在昨天。

每个周六,妈妈陪她去上课,外婆就在家当她的陪练。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发烧生病,她都是雷打不动地坚持去上课。在练琴的过程中,父母对李玥很严格。李玥说,虽然练琴时挨打是家常便饭的事,但她还是喜欢音乐。过年回奶奶家,为了不耽误她练琴,妈妈还给她画了一排纸键盘,让她在上面练习。

“每次上课和练琴的时候,姥姥和妈妈都会拿着那本写满字的笔记本,按老师的课堂要求给我逐条细抠,尽量做到和老师的要求分毫不差。”上小学后,李玥从来没在家里写过作业,所有学校作业都是利用课间时间完成的,在家里只弹琴。暑假期间,她会先给自己一张计划表。多年来,她一直保持这种习惯,直到现在,做什么事前都会给自己制定计划,一直用这个方法育儿、自我提升和工作。

为了给李玥买一台属于自己的钢琴,父母不惜花费重金。“在那个年代,月工资都不过百元,但父母坚持为我买了一架钢琴,放在家里方便我每天练琴。”李玥说,父母的身教胜于言教,这使她更加刻苦学习。上大学的时候,李玥年年都拿奖学金,用刻苦和实力实现更高的个人价值。从小到大,李玥没有一次专程的外出旅行,平时都是借演出的机会到外面走走看看。

 

 

在音乐世界练就独立自主的个性

日积月累,李玥慢慢在琴童圈子里小有名气。5岁的时候,在中国钢琴泰斗周广仁先生的主持下,她登上了北京音乐厅的舞台,成为全场最小年龄的独奏琴童。这与她父母专业化的陪练、紧密的监督,以及老师规范的教学密不可分。

过早的专业化训练,的确让她失去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李玥跟同学们相处的时间极为有限,一般是上午在家练琴,然后去幼儿园,晚上放学回家继续练琴。那时候,她最盼望的就是每天能早点去幼儿园,跟同学玩。

严格、规范、刻苦的学习,让小李玥很快就掌握了高难度的钢琴演奏技巧。在学琴的过程中,她自己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遇到学习上的挫折,能保持乐观并能自我克服,具有超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不断总结学习规律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钢琴带给她的收获,这些优秀的品质对李玥日后的事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钢琴以外,李玥喜欢绘画、歌唱,喜欢看老电影、看歌剧。后来,她还喜欢上了教堂音乐,每周都会去西单西什库教堂参加唱诗班,感受洗涤心灵的艺术氛围。

从来不把自己当小孩

如果问,学琴经历带给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李玥说,没有什么比超强的独立性、自主的个性更重要的了。

“我父母好像从小就没把我自己当作小孩。”李玥坦率地告诉记者。小学五年级考上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后,她每天上学、放学、练琴、做功课等都是自己解决。由于学校床位有限,北京的学生一律走读。由于家和学校距离很远,每天上学、放学,她几乎都是早出晚归。冬天,她边在昏暗的路灯下等车,边背诵英语;她总是趁着其他同学午休的时间,到琴房练琴。充分地利用时间,不遗余力地付出心血,使李玥的成绩突飞猛进。

李玥上初二时,周广仁先生推荐她参加了一个瑞士著名的国际音乐夏令营。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家,而且一走就是一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她似乎更加自信和自立。优厚的待遇,美丽的当地景色,来自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国音乐专业人才,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合作交流,给了她幼小的心灵一次深刻的震撼。在那里,她开始接触独奏以外的室内乐和乐团训练,体会到了艺术合作的快乐,让她的音乐、艺术眼界更为开阔。

“当时我们有个三重奏,是段很短时间的排练经历,我跟来自英国、荷兰的学生分在一组,一起排练重奏。周末我们欢聚在酒吧一起演奏、聊天,我很享受这样的艺术氛围,更加开拓了我的视野。”李玥说。

 


 

名师相伴,获益终生

李玥的钢琴启蒙老师是中央歌剧院的王益明老师。业余附小毕业后,她便跟随钢琴教育家金爱平教授学习。在她心里,金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是一路看着自己一步步成为钢琴专业人才的授业恩师。金老师不仅在钢琴上关心她,还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都悉心教导她,金老师的教学既有温度又有规格。有一次,小李玥没上好钢琴课,金老师赶了出来,这件事让她记忆深刻。提起这件事,她总会满脸羞愧,也因为这件事,让她更加理解了认真二字的深刻含义,从此更加严格要求自我。李玥说,至今她还记得,金老师的先生武炳统老师下课后总是逗她开心,或者偷偷递给她各种好吃的,几乎金老师的每个学生都是被这样宠爱过来的。

李玥还跟随中央音乐学院另外一位钢琴教育大家陈惠甦老师学习过一段时间。陈老师严格的教学对她的学习帮助很大。大学期间,李玥跟随国内首位钢琴博士,钢琴演奏家杜泰航教授学习,后以全优成绩保送到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在教育大家李其芳先生的门下,学习研究生课程。

“李老师教会了我看谱子。看谱子并非单纯地看音符,而是通过乐谱表面分析背后的内容,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感受音乐,这点对我影响很大。跟随这些名师学习,除了技术上的提高,他们对我做人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些音乐大家都有过人之处,老一辈音乐家淡泊名利,一心为学生的精神值得我们后辈永远学习。”李玥深有感触地说。

 

舞台没有高下之分

2008年,李玥获得硕士研究生文凭后,被分配到了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成为驻团钢琴演奏家。从小没有旅行过的她,这下可以借着工作之便,到处旅行了。起初她还很兴奋,但是,渐渐地她发现,其实跟着乐团到处旅行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由于巡演安排紧凑,经常一走就是一两个月,到演出地点后不是排练就是走台,几乎没有游山玩水的时间。这种点对点的出行方式,打破了她对乐团生活的各种美好想象。她自嘲说,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身在哪个城市了。

高强度的演出工作,必须有一个好身体,即便生病发烧,也不能随便请假,尤其是钢琴单人声部,只要有任务,一场都不能落下。好在李玥在平时养成了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是一位健身达人。李玥说道:“我妈妈曾经说过一句话,学习的时候为自己负责,上台的时候为观众负责。后来我发现,为别人负责这件事真的挺难的。”

跟随乐团到处巡演的日子,不仅要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神,还要应付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李玥说,有一次,乐团到南方巡演,半路被台风挡住了,感觉路上的大树都要被台风连根拔起,特别吓人。除了在各个城市的音乐厅演出,李玥还经常随乐团到各偏远地区参加公益普及活动,有时会在很艰苦的山村演出。乐团的工作给李玥带来了很多难忘的经历。她经常为众多外国元首演出,经常性参加国家级的重大外事活动。对李玥来说,只要需要,哪里的舞台都一样重视。

“偏远地区的百姓很朴实,把我们当成明星一样看待。演出完了有人追着我们的车送我们,即使很累也值得。有一次演出,那个地方条件很艰苦,当地组织方花了很大的力气,才借到了一台钢琴。那台琴很小,而且有点矮,我的腿几乎是顶着钢琴演奏,我是坚持着演奏完的。说实话,在这样的地方为百姓演出,我们自己也很受教育。特别是在老区演奏那些红色革命作品,再配合那个环境,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也对文艺工作肩负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李玥说。

在国家交响乐团,李玥边学边干。从作品的角度来说,演出是艺术市场化的表现,也是和百姓最贴近的地方。到了乐团,李玥在作品数量上不断扩充、积累,特别在中国作品方面积累了很多。作为职业音乐家,随时会有演出任务找到你,经常会叠加出很多意想不到的工作,有时量大得惊人。就在采访前的一周,她一周视谱、演奏、合乐了80首新作品。这对与职业音乐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此外,她还是国交室内乐重奏组钢琴家,用更为丰富的音乐形式向百姓传播高雅艺术。

据李玥介绍,她的另外一个爱好就是唱歌。平时她还会自弹自唱,或与爱人、中提琴演奏家齐悦先生同台演出。她还有大量的室内乐演出,将钢琴合作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人生态度

舞台上光鲜的李玥,在生活中同样很精彩。

“我很会规划和组织自己的时间,做到心里有数,并将同样的方式用到了陪伴孩子上。我每天都会给自己、给孩子一个学习生活规划。比如,孩子从新曲子到熟曲子就十几天时间,一个月内考完6级,等等。

我很享受目前的生活状态,吃苦吃习惯了,通过吃苦获得的幸福,我觉得很踏实。现在,我每天跟儿子一起学英语。掌握英语这门工具,对我们学西乐的人来说很重要。平时,我带儿子滑冰,他在冰场里面滑冰,我在外面陪着;他踢足球,我就在场面跑步;他饭后练琴,我就在饭前或者插孩子的空练琴。就像当年我父母陪我一样,我也在精心地、有计划地陪伴着我的儿子。” 李玥介绍说。

 

做一名有家有事业的女钢琴家

用心陪伴,浓厚的艺术氛围的熏染,这是李玥陪伴孩子的体会。

“我儿子从小在艺术氛围里生活。我们会带他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增加对艺术的体会,接受艺术的熏染。小提琴和钢琴,儿子几乎同时学,每天的早饭、晚饭时间不是听音乐,就是听英语。我也会像我姥姥当年启蒙我的样子,给儿子启蒙。

我告诉儿子,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无论你弹多长时间,每天都要好好弹;无论以后走上什么道路,学钢琴就是你未来处事的态度。

有一年夏天,他前后参加了两个不同的音乐夏令营,要展示两组不同的且难度较高的曲目。这对他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太能实现的大任务,但他最终还是圆满地完成了。孩子为了实现目标就努力练琴。这次封面拍摄,他给自己制定了要演奏一首新作品的小任务,他用十天时间就完成了一部很难的作品,从视谱到熟练演奏。我们也鼓励孩子要多体验不同文化,鼓励他不断挑战自己。”

在李玥的心底里,她一直有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努力进取和保持独立自主的精神,保持女钢琴家的职业进取心,努力当个好妈妈和辅佐先生的贤内助。

“从我内心来说,我要兼顾孩子、家庭,更兼顾工作,不想牺牲任何人而成就我一个人。”

李玥说,有的家长在育儿方面很困惑,花钱花时间不说,孩子最终教育出来的效果却不如他们的期待。她自认为,接触艺术其实是感受人生不同的色彩。我们在没有接触艺术之前,眼界可能是窄的,但艺术就像通往未知世界大门钥匙,让人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活得开心。“说真心话,我很感谢我父母让我从小学习艺术,让我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体验艺术的人生,为艺术,为爱情,为自己!”

作为女钢琴家,能兼顾家庭和事业,而且生活幸福的,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为数不多。既要当好妈妈,又要做好妻子,还不能放弃自己的艺术理想,这是一件极其耗费心力,也是很多女艺术家们望而却步的事情。然而,李玥在事业和家庭之间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我想,习惯于吃苦,习惯“自找苦吃”的李玥,更乐于享受这个过程吧!正如她所说,自己已经习惯了吃苦,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感觉踏实,才会有后面的甜。

 



 

寄语琴童

音乐艺术之所以绚丽多姿,是因为她包罗万象。希望孩子们能通过学习音乐去体验、经历、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激情与丰盈,在音乐和艺术中获得真正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