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青年音乐家 > 正文
专访毛俊澔|手风琴很矛盾,也很迷人
2022-03-04 15:43:00 发表 | 来源:中国音乐网

 

蒙特龙雷班国际手风琴艺术节比赛青年组第一名

第38届卡斯特费达多国际手风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

第54届克林根塔尔国际手风琴比赛第一名

 

探戈与爵士乐,一度被视为勾栏瓦肆之流,如今早已被名家携入大雅之堂。手风琴的历史亦与之相似,问世整整200年之久,直到当代才步入严肃音乐舞台。

手风琴独特的魅力,某种程度上是难以取代的,它几乎是皮亚佐拉作品的灵魂。尤其是巴扬手风琴,音色丰富,音量充沛,音域宽广,延音时间长,从巴洛克到爵士乐包容甚广。

毛俊澔是巴扬手风琴演奏家中,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在国际上获誉颇丰,且具备优秀的编曲才能。本期访谈,由他来详解这一乐器门道。

 

 

 

01

首先,想请你介绍一下手风琴这件乐器,在音色和演奏方式上有哪些特点?

A

手风琴就像一支乐队。音乐会标准尺寸的手风琴,右手有15种音色,左手有6种音色,单纯靠按键就可以拥有丰富的音色变化。手风琴的变音器,有点类似于管风琴的音栓。

手风琴的音域非常广,发音持续的时间可以很长。有不少学钢琴或扬琴的人,常会与手风琴一起演练协奏曲。

比如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慢板乐章,用手风琴演奏乐队声部,依然可以延绵不绝地烘托情绪。

巴扬手风琴的左手是传统低音,一个按钮是一个和弦。后来多了一个可转换系统,能将和弦切换成单音,这样就方便演奏巴赫、斯卡拉蒂等等作曲家的多声部作品了。

 

02

手风琴算是一件大众乐器,但在古典音乐会上却又略显小众,这是什么缘故?

 

A

手风琴诞生于1822年,但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德国和丹麦才开始被视作严肃乐器,用以演奏艺术作品。此前,在俄法和北欧等地,它只是一件民间乐器。

作曲家是真正主导音乐史的人,手风琴的舞台地位,和它的曲目息息相关。肖斯塔科维奇曾说,一件乐器拥有了属于它的原创作品,才有存在的理由。

绝大多数为手风琴原创的作品,都属于当代甚至先锋音乐范畴,因此受众群体相对小一些。包括在交响乐作品中,很少会有手风琴作为配器。

 

03

你认为手风琴在表现力上有什么局限之处吗?

 

A

每件乐器都会有其短板,但好的演奏家总能克服缺陷。比如有些乐器音量有限,无法震耳轰鸣,但演奏家可以用情绪冲击力,令听众感受到那份强烈。

说回手风琴,它有一点非常矛盾。它的音域足以演奏钢琴曲目,但很多钢琴曲目无法移植到手风琴上,因为没有延音踏板,一些声部织体无法连贯过去。

还有就是手风琴很沉,对演奏者体力要求较高,所以很多儿童及女生,会更倾向去学钢琴。但手风琴仍有着它独一无二的魅力和包容性。

 

04

手风琴种类分支很多,为什么巴扬手风琴在古典音乐会上更常见?

A

手风琴时至今日,还没有完全统一的规格标准。手风琴是一个庞大的乐器家族,系统众多,变种多样,比如班多钮,菱形键手风琴等等。

一位名叫巴扬的俄罗斯人,发明了键钮式手风琴,于是人们称之巴扬手风琴。它的音域比键盘式宽很多,右手有106个键,而最大尺寸的键盘式手风琴,右手只有41个键。

许多当代作品会特地标注,为键钮式手风琴而作,因为在键钮手风琴上,可以弹出比键盘上更大的音域跨度,单手可以很轻松跨两个八度。

 

 

05

似乎俄罗斯手风琴一响,立刻有了苏联味儿,而班多钮一响,立刻有了皮亚佐拉风格。这是乐器本身的原因吗?

A

决定手风琴声音特点的,关键是它的音簧。在整个手风琴制造业中,俄罗斯产的音簧是独树一帜的,声音极富魅力,但使用风险也比较高,很容易断裂。

俄罗斯的簧片削得非常薄,琴声非常尖,非常有冲击力。意大利的琴则是博采众长,总体性能很优秀,但是缺乏很有辨识度的声音气质。

皮亚佐拉使用的班多钮很有特色,一听就很有探戈的感觉,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局限。用它演奏探戈之外的曲目,会不太对味儿。

 

06

皮亚佐拉《四季》小提琴协奏曲版很流行,以手风琴主奏的原版反而少见。你这次改编的手风琴和吉他版有什么创新?

A

皮亚佐拉有很多经典作品,比如《四季》《角鲨》和《自由探戈》原版都是为探戈五重奏而作的,后来被主流音乐家推广时,被改编成了各种器乐版本,比如马友友的大提琴版。

这次我改编的《四季》手风琴与古典吉他版,可以说是我最复杂的一次尝试。无论是演奏技术上,还是编曲技术上,包括音乐的趣味性方面。

我不想做成一个简单的声部移植,于是埋藏很多旋律谜语在其中。比如我把春天的动机嵌入了每个乐章当中,表达对生命力的向往,希望疫情的寒冬早日过去。还有藏入《遗忘》的和声进行等许多设计。

 

07

在拉丁美洲最杰出的一批作曲家身上,总能看到巴赫的影响力,你怎么看?

 

A

我记得有一位外国评论家曾说,世界上有两种作曲家,一是巴赫,二是其他作曲家。同时代有那么多伟大的作曲家,斯卡拉蒂、亨德尔、维瓦尔蒂,唯独巴赫被奉为“音乐之父”,这是有道理的。

巴赫的光芒,自然也普照到了皮亚佐拉。比方说《四季》中那些声部的对位叠加,比如他创作过《神秘的赋格》等等,对位法对他影响深远。我的改编中,也运用了不少卡农形式,声部的呼应非常美妙。

 

08

手风琴既有严肃乐器的一面,也广泛运用在通俗作品、流行音乐中,你对跨界演绎持怎样的态度?

A

我觉得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想要编排得美妙生动,演奏得深入人心,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只要能发扬我喜爱的乐器,我可以接受一切优秀的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