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结束的第18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上,华裔钢琴家刘晓禹摘得桂冠,一时间引起整个音乐圈的轰动。
01
刘晓禹是谁?
刘晓禹,师从于邓泰山。他7岁开始学琴,11岁开始多次超越自己的年龄组,拿到加拿大钢琴比赛头奖。15岁摘取加拿大OSM钢琴比赛的桂冠,从此开始在世界舞台上继续发展其艺术生涯。
02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奖意味着什么?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以下简称:肖赛)是“世界四大钢琴顶级赛事”之一,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它就相当于
参赛者年龄大约17-28岁。由于年龄限制和每隔5年才办一次的频率,“肖赛”对一个钢琴家来说,一生能参加的机会只有1-2次。
特点1:专业性强
不同于其它音乐赛事,可能会同时举办钢琴、小提琴、声乐等评选。“肖赛”90多年来一直坚持:
只比一项乐器——钢琴
只比一名音乐家的作品——肖邦
而且,赛事的御用场地,是与维也纳音乐厅、阿姆斯特丹音乐厅、卡内基音乐厅等并列为世界十大顶级音乐厅的场所——华沙爱乐大厅,这也是每个音乐家梦寐以求的地方。
特点2:评选最严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肖赛”光是聘请评委就高达20-30位。
聘请评委的原则,首先必须是名实俱在的卓越钢琴家,其次必须是卓越的钢琴教育者或音乐评论者,而且必须对肖邦艺术有着深入研究。
比赛采取积分赛的方式:初赛、复赛、准决赛、总决赛四个阶段计分,且各阶段累积计分淘汰。不像其他的国际赛那样,只在最后总决赛决定名次,前几回只要入围就行。
“肖赛”每个阶段都很重要。即使最后总决赛的分数最高,如果前面几回成绩加起来太低,到手的名次也只能拱手让人。
特点3:千万里挑一
“肖赛”还有一个最明显的特色:宁缺毋滥。
如果这一届的评审团认为这次参赛者中没有人可以获得冠军,那就绝对不会让后者补上。
宁可让冠军的位置悬空,也绝对不降低标准。比如1990年及1995年就分别出现了金奖悬空的遗憾。
所以说,肖邦国际钢琴大赛金奖,已经不能用含金量高来形容,获奖者在国际音乐圈中,都是千万里挑一的钢琴大师。
03
历届“肖赛”金奖选手盘点
最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年仅18岁的李云迪获得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
在李云迪之前,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金奖已经空缺了两届。他的出现,不仅打破了金奖连续空缺15年的沉寂,李云迪也成为了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史上最年轻的冠军和评委,至今这项记录都无人打破。
最后的话:
“你知道周围有那么多充满热情的人,我想,这正是肖赛最特别的一点”。正如刘晓禹在访谈说的那样,比赛也许是残酷的,但音乐永远散发着独有的热情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