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青年音乐家 > 正文
人物专访 |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副教授 尹一迦
2021-10-15 22:23:00 发表 | 来源:AMEA教育家

 

专访青年钢琴演奏家

尹一迦

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教师党支部书记

中央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评委

旅美钢琴家

纽约市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

中欧国际文化艺术节艺术顾问

德国亨乐(G.Henle)出版社宣传推广大使


 

她是活跃在当今古典乐坛上的旅美钢琴家,在国内外的舞台上展露才华,并不断突破创新。本期人物专访,我们邀请到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尹一迦,让我们走进尹一迦的音乐世界,共同感受传统和当代思想的碰撞,以及艺术的交融。

 

尹一迦以优异成绩先后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及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钢琴系。在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学习期间担任班长、团支部书记、钢琴系团总支书记。多次获得学院奖学金和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赴美国深造时,她在纽约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受邀在曼哈顿室内乐音乐节中演出并受到好评。她以全优成绩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因成绩优异,获曼哈顿音乐学院院长授予的优秀学生奖。二十五岁起任教于母校中央音乐学院。2018年与钢琴家郎朗共同被授予“纽约市杰出贡献奖”。


 

尹一迦曾多次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奖,其中包括舒曼国际钢琴大赛专业组总决赛第二名、沈阳赛区第一名;YMCA-YWCA全国钢琴公开赛首奖;香港第二届全国钢琴大赛专业组优秀演奏奖;沈阳电视台钢琴大赛专业组三等奖等奖项。她的演出足迹遍布全球,多次受邀在美国、俄罗斯、新加坡、北京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中央电视台、美国大使馆、德国大使馆、世纪坛艺术中心、青岛、广州等地演出。合作过的演奏家有Lynn Harrell、Wolfgang Schmidt、Philippe Muller、Alexdander Buzlov、Claes Gunnarsson、吕思清、秦立巍等。在2013北京现代音乐节中,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成功演出多位中外作曲家的室内乐作品。曾随中央音乐学院教师重奏团巡演,获得好评。曾多次受邀为哈佛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们进行演奏和讲解古典音乐。多次受邀参与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并在2013年担任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官方钢琴艺术指导。在电影短片《HELP》中饰演钢琴师一角。

 

 

她拥有丰富的独奏及室内乐演出经历,应邀在第十四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第十五届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第三届北京国际音乐比赛、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北京国际大提琴艺术节中、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中担任钢琴艺术指导。2014年在首届国际大提琴比赛中获优秀钢琴艺术指导奖。2015年受邀接受人民网采访。获选中国邮政“印象中国·当代文化名家”系列,出版发行了她的肖像邮票、明信片。参与录制唱片《泛音》、《天使之声》并发行。


 

2016年在青岛为二十国集团民间社会C20会议演出。2017年在厦门为金砖国家峰会演出,并受到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接见。2018年受邀为北京市委市政府春节团拜会演出。2018年6月,受邀参与由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委派、北京市新闻办公室承办的“感知中国”—中华文化雅集演出,在世界最大的多元文化交流平台法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及意大利罗马安东尼亚姆剧院上演,反响热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时报等媒体连续报道了此次活动。2018年在第七届青少年大提琴比赛中获优秀钢琴艺术指导奖。同年9月,受邀在纽约市政厅的“月圆纽约”中秋活动中演出,并被授予“纽约市杰出贡献奖”。与小提琴家陈曦在国家大剧院举办钢琴独奏与重奏音乐会,中央电视台全程录播。2019年受邀担任伯牙钢琴比赛评委。2020年在新冠疫情初期,带领中央音乐学院学生联合洛杉矶音乐家共同录制原创抗疫音乐《天使之爱-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向抗疫一线的人们传递爱和温暖,在网络上点击率达2000多万。

 

MOONLIGHT

尹一迦演奏作品 德彪西《月光》

作品背景

 

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月光》(clair de lune)是钢琴组曲《贝加莫组曲》(Suite Burgamasque)第三首。在《月光》这支曲子里,作曲家以清淡的笔墨、朴素的音调,给人们描绘出一幅万籁俱寂、月光如洗的图画。乐曲采用了降D大调,充满了画意诗情。

 

这首曲子特别适合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倾听。悠远的旋律,流水般的曲调,让人忍不住挂念日思夜想的人。

 

 

TALKING

对话 X 尹一迦

01

 

 

Q:您是如何走上音乐这条道路的?

 

A:最初学习钢琴是因为我的母亲很喜欢音乐,在我两岁多的时候她就为我买了人生中的第一架钢琴,当时还因为家里放不下这么大的乐器,所以在我四岁学琴之前钢琴一直寄存在其他地方。我的五线谱也是妈妈教的,虽然她不是从事音乐工作的,但是我能感受到她对音乐的热爱。从我开始接触钢琴之后,就表现出对这件乐器的兴趣。

听家里人说,刚开始学琴的时候,我会等不及家长下班自己就爬到琴凳上开始练琴,吃饭的时候手指也会在桌子上练习。当时还接触了绘画、舞蹈、书法等,成绩在班上也都属上等,但最后我自己选择坚持学习钢琴,我想是兴趣使然吧。

 

02

 

 

Q:艺术的道路不像看起来那么风光 ,甚至有些枯燥,一定是热爱才能让从事艺术的人不觉得辛苦。请分享您是如何坚持一路走来的?

 

A:我觉得首先是一定要热爱,当你热爱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不会觉得辛苦,你会愿意付出加倍的努力去把它做到更好。另外一定要学会享受孤独,因为练琴的过程是需要极度耐心、专注去做的一件事情,一定会经历很枯燥的一个过程,不能浮躁,也不能急躁。还有就是学会坚持,除了要有毅力、有恒心以外,我觉得自己也是很幸运的,在学琴的道路上遇到的恩师们都给过我非常多的帮助和建议,能够坚持下来一路上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能把爱好变成事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很感恩。

 

03

 

 

Q:作为一名老师,您希望自己的学生拥有哪些特质?

 

A:希望他们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在钻研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拥有深邃的思想底蕴、深厚的人文情怀、至善至美的思想品德。“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以昂扬的姿态担当起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努力成长为国家发展所需要的栋梁之材。

 





 
 

 

 

04

 

 

Q:您现在还有什么没有实现的梦想吗?

 

A:我其实一直是一个没有特别远大理想的人,从小对自己的要求都是做好眼前事。记得上大学的时候,老师跟我说好每一节课,就是每一次进步。现在希望自己教好每一节课,演好每一场出,把当下的一点一滴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不让自己留遗憾。

 

05

 

 

Q:聊一聊您眼里的家乡和它带给您的感受?

 

A:我的家乡沈阳是一个人杰地灵、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也是有着浓厚艺术氛围、在艺术方面人才辈出的地方。有很多优秀的音乐家都是来自家乡沈阳,比如钢琴家郎朗。我和郎朗哥在沈阳师从同一个钢琴老师朱雅芬教授,她培养出很多优秀的钢琴人才,也在我的学琴道路上给过我很多建议和帮助。

 

06

 

Q:您认为什么样的个人品质、性格和能力对做好教育工作者这份工作来讲是重要的?

 

A: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不仅是在专业方面,还是在教学生做人方面。“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授业”要求老师要传授知识与技能;“解惑”要求老师能有效地解决知识或者人生的困惑,并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习总书记对新时代的教师提出殷切的期望:“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我们作为高校教师,要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做能够给学校带来荣光的老师,进而做一个增进民族希望之光的老师,为学校、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德艺双馨的高精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