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并不缺钢琴家的年代,摘下“2015年肖邦大赛金奖"的赵成珍究竟有何魅力,能够获得极高的赞誉和追捧。
图说:赵成珍献演上海夏季音乐节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在练琴的间歇,记者找机会和赵成珍聊了聊。身为亚裔的钢琴家,赵成珍有种特别难得“世界大同”的通透气质,他承认在钢琴艺术的道路上,勤学苦练很重要,但他更强调:“唯有激情是无法教授和学习的。”而对于“钢琴家”的称号,他并无任何执念,“我首先关心的是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开心的人,若职业生涯辉煌但本身过得不开心,也没意思。”
赵成珍的钢琴天赋和与生俱来的能够“穿越”时代演绎出作曲家在作曲那时那刻传递的情感的能力,让他在一众青年钢琴家中显得与众不同。自2015年第十七届肖邦大赛以后,DG公司便发行了赵成珍的比赛实况录音,2016年又录制了第一张正式专辑,收录了肖邦第一钢琴协奏和四首叙事曲。昨晚,是赵成珍首度和梵志登合作,他对这位指挥大师的形容是“新鲜又带感”。
当然,年少成名被问得最多的自然是——如何做到?人们急于寻获“成名捷径”,赵成珍却很冷静:“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确实给我带来机会,但像中国的钢琴家王羽佳、朗朗,他们却并非通过比赛成名,所以,比赛是一条成功之路,也取决于个人。”
图说:赵成珍 网络图
18岁后的赵成珍并没有进入音乐学院,而是一个综合类艺术大学,他以自身举例婉转提醒学琴的孩子不要盲目:“当时我们同一个年纪中就有50个钢琴家同时存在,从每次的考试结果你就能判断自己能走多远,如果你排名总是靠后,其实你已经可以获得很多答案。”
作为一个亚裔钢琴家,难免会涉及“文化差异”的问题,赵成珍的答案很简单:“就像贝多芬不会只属于德国,伟大的古典乐作品不单属于某个国家,而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拥有。
“对我来说,国家的界别并不是音乐的界别,差异取决于音乐家本身。”
尽管在很多人看来,赵成珍已然是妥妥的“人生赢家”,但他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真诚说:“成功的意义我不是特别的明白,因为我觉得如果一个人有非常好的职业发展但是他自己过得不开心的话,并没什么好。所以我首先希望自己是一个开心的人,然后再来谈其他。”在赵成珍看来,幸福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他希望能通过和家人多在一起去享受这样的时光来变得更加的幸福。(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90后”肖赛冠军赵成珍 | 3点告诉你,为何练琴多年却裹足不前?
“90后“ 的肖赛冠军 赵成珍
年纪轻轻就凭借精湛的技术
同龄人罕见的稳重与细腻
赢得了评委们的青睐
▼
这是他在 芬兰赫尔辛基的独奏会现场
手指飞速下键但 每个音都不含糊
再看他的音乐表达, 自然而并 不夸张
为什么我们国内的很多学生
弹到 中高级阶段 之后
就会遇到瓶颈 停滞不前?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今天,给大家总结了 3点 原因
▼
01 不聆听
大师的演奏
音乐的学习,聆听是非常重要的,即便你没有跟从一个多么著名的老师,即便你的目标不是成为钢琴演奏家。
你也要不断去聆听别人演奏的好的音乐,学习钢琴家的演奏方法以及音乐表达。不断聆听,不断思考才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
现在,就为大家推荐几位
各具特色的 钢琴大师
a、最擅长演奏莫扎特
布伦德尔 Alfred Brendel
布伦德尔作为德奥钢琴学派传人,弹琴以正统的 德奥式严谨、理性而著称。他擅长演奏一些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作品,莫扎特、海顿等人的钢琴奏鸣曲,是他较常演奏的。
他对于乐谱是非常严谨的,力求做到把乐谱上的每一个音符、节奏、记号都如实正确的用音乐表达出来,听听他的演奏,对于学习奏鸣曲会有很大的帮助。
b、最擅长演奏肖邦
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
波利尼是一位老牌的顶级钢琴家,来自意大利米兰,在1960年举办的肖赛中以最小的年龄获得第一。波利尼涉猎的曲目非常广泛,但对于肖邦作品的研究是比较多的,包括肖邦的四首叙事曲、练习曲、夜曲都录制过专辑。
擅长演奏肖邦的钢琴家有很多,在此推荐波利尼的原因是,他的演奏是比较忠于原作的,并没有添加太多的 夸张或者 过分的个人色彩在里面。对于初学演奏肖邦的学生来说, 听他的演奏是比较原汁原味的还原了作曲家的原意。另外,波利尼是一个对技术十分苛刻的演奏家,对于细节上的处理精准到位,自我要求极高,很值得大家学习。
c、最擅长演奏巴赫
古尔德Glenn Gould
n
古尔德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演奏家,他演奏的巴赫是 最为被推崇的,也是在评论界受到过压倒性的好评。他对于巴赫的演奏,是基于他长期深入研究巴赫的乐谱之后呈现给听众的。
他演奏的巴赫,特别注重声部的线条感以及清晰度,巴赫在乐谱上所谱写的每一个音符,每一根连线,仿佛都已经深刻在他的脑海中。练习复调作品,可以听一听他的演奏,当然不需要刻意模仿,毕竟他怪异的演奏风格难以被复制。
除此之外, 佩拉西亚(Murray Perahia)、席夫(Andras Schiff)等人的演奏也有必要听一听。
02 不研究
音符的意义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国内有这么多人学习钢琴,这件乐器也几乎成为了一件“大众”乐器,但我们为什么只出了屈指可数的钢琴演奏家?可能很多练习钢琴的学生并不知道什么叫音符背后的意义?弹琴,把音符弹出来,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a、从小练习技术,是为了什么?
从小,学钢琴的孩子就被父母和老师灌输,每天要练琴,把练琴当成每天的一部分。而等到长大以后,练到一定的水平后?我们有没有反问自己,我练习了这么多基础的练习曲,最终是为了什么?是不是拿到了十级的证书,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这样的想法,显然是成为 自己进步的绊脚石。也阻止了我们向更高的演奏水平前进的脚步。其实,有了正确的演奏方法之后,就开始要对于音乐的内涵有所思考,不然你就只是一个 弹钢琴的机器而并没有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音乐,感悟音乐,这样的音乐再好,也是乏味的。
b、学钢琴,也是学习欧洲文化
学习钢琴,也是一种对于欧洲文化的学习,我们不能 脱离文化来学习来钢琴,毕竟钢琴也是欧洲文化的产物。
想要弹好钢琴,理解音乐,我们就得深入的去了解一下欧洲的音乐文化以及历史,这是最最基础的,只有对你所演奏的乐器以及每个曲子的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才能知道如何去演奏,并且慢慢加入自己的一些感悟去演奏那些作品。这样,我们才真正把自己从练琴 上升到一种音乐文化的学习,一种修养的研习中去,真正的 滋养了自己的身心与精神。
03 没有
科学练琴
练习钢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从开始学习的那天起,就需要寻找到一个科学的方法去练,比如手指如何发力,手腕、手臂身体如何正确的用力,才不会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
a、你有过练伤手的经历吗?
曾经听说过,有的学生由于一些 不正确的练习方法,而练伤了手。导致无法正常的演奏,其实,这个问题在音乐史上也曾发生过, 舒曼就曾因为练习得太猛而导致手无法再正常的演奏。
练习钢琴就像运动身体的其他关节,它需要一个 科学的方法,才能让身体,让手指得到正确的练习,从而达到最终的效果。没有好的方法,会导致手指受伤。
b、正确的练习方法,能令你事半功倍
一个好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可能令练习事半功倍。德奥学派的钢琴家,就非常注重从 手指、手腕、到大臂和身体之间的联系。其实,乐谱上不同类型的音符,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演奏它们,并不是只是单纯的 手指运动,一些德奥学派钢琴家强调的是通过手指到身体的调整协作, 来达到自然的通过重力的转移的方法来演奏,这样,既不会弄伤自己,又能达到最好的声音效果。
不要觉得这是钢琴家才懂得的高级技术,其实,在学琴的 初级阶段,我们就需要学习正确的手指技巧,只有方法正确了,通过长期练习,才能一步一步走向高阶,慢慢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这是一个 融会贯通的过程。 在初级阶段,不正确的练习方法是非常可怕的,可能导致 中途手指练伤或者力不从心的不良结果。所以,只有用对方法,才能在练琴上走上正轨。
正确的方法不仅需要指导,还需要自己去不断的 长期的练习与琢磨,通过接触各种不同的曲目,尝试各种不同的演奏技术,才能达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