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当代音乐评论发展历程的创举——记2015国家艺术基金音乐评论人才培养项目
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承办,文化部艺术司、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新音乐年鉴》《上海评论》编辑部、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等国内外多家单位和媒体协办的“2015国家艺术基金音乐评论人才培养项目”,于2015年7月1日至31日在我院成功举办。
“2015国家艺术基金音乐评论人才培养项目”属于小批量、高层次、重在经验传授和实践提高的人才培训项目,以培训具有较高音乐评论写作能力的高端乐评人才为目的。该项目是“201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申报资助项目”于今年的实施,自去年10月立项以来,历经近8个多月的精心谋划和紧张筹备,最终在今年暑期如期实施。
在谈到项目举办的宗旨时,项目负责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贾国平教授表示:“项目的教学宗旨体现三个‘结合’:即,音乐修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结合;音乐作品分析(品鉴)能力与文字表达(书写)能力的结合。通过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活动和写作训练,努力使学员在研习期间提高音乐分析能力、掌握音乐评论的基本原则、丰富人文知识结构和拓宽艺术视野。”
基于上述宗旨,项目主办方在授课内容和方式上精心布局,安排了涉及音乐社会学、音乐形态、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作曲技术理论五大方面的课程,涵盖了“音乐评论”的主要知识领域。同时,本次项目在实际写作方面对学员给予了充分实践机会。由此,构成了本次项目“高密度”“高强度”的特点——从7月1日至31日,项目组委会为学员们安排了42场“学术讲座”、9场“作曲家论坛”、6场“音乐会观摩”、6场“工作坊”(写作和器乐演奏)、4场“音乐会&创演谈”。项目组还规定了学员需自行组织21场“自由研讨”和4场“公开研讨”。
纵观整个培养项目,呈现出以下几点特色:
一、理论课程多层次与立体化
此次授课专家的邀请,充分体现了既贴近中国音乐评论发展之实际,又具有国际视野的格局。一共30名来自中国、德国、美国和荷兰授课教师依次走上讲台。他们当中有教授、研究员和资深媒体编辑,专业横跨音乐学理论、作曲和音乐评论写作等领域。
理论课程主要以“学术讲座”的方式呈现,在课程的设置上,又体现了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以及音乐分析课程三者的有机结合。
(1)基础理论课程
王次炤以《音乐的美及其鉴赏》为题,站在听众的角度来看待音乐美的问题,从基本情绪、音乐风格、精神内涵等几个方面来阐述音乐从感性到理性各种内涵。随后,他又以《音乐实践的三大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为题,从作曲、表演、欣赏三个音乐环节入手,论述了聆听的作用、内在听觉与外在听觉的相互结合等问题。洛秦以《学术前沿思考:城市音乐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为题,从城市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学理基础、音乐城市研究与城市音乐研究、城市音乐研究的理论思考等三个方面,为城市音乐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章华英以《中国古琴音乐的历史与审美精神》为题,讲述中国古琴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变迁,阐释琴与中国文人的关系以及传承至今的经典作品之文化内涵。林萃青通过《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力与魅力——以姜夔词乐为例的音乐评论》追问如何链接姜夔词乐作品过去和现代,从而让作品焕发时代性的活力和魅力。海震的《如何评价当代戏曲音乐——对当代戏曲音乐论述中的三个非音乐关键词的反思》对戏曲评论中常用的“改革”“创新”“传统”三个关键词的历史演变为切入点,讲述戏曲观念的变迁。
荷兰音乐学家高文厚(FrankKouwenhoven)的三场讲座《面目不断变化的中国传统音乐》《顶尖机构和媒体在中国音乐教育中的角色》《当今中国新音乐及其在国际舞台的地位》围绕这样一些主题:一个传统农业文化的音乐在当下的面临着什么?现代性为中国音乐准备了什么?中国传统音乐有为现今中国准备了什么?杨燕迪的《音乐评论的相关学理问题反思》涉及了音乐批评的对象和定义、音乐批评的任务指向,音乐批评者的资质和素养等问题。
(2)应用理论课程
居其宏的《音乐作品评价体系的当代建构》讨论了中国创作经历了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三化”标准到“三性统一”标准的数度变迁;在《歌剧音乐剧评论的视角与方法中》的讲座中,对如何从整体性评论、剧本文学评论和音乐创作评论三大类别入手对歌剧音乐剧进行评论进行了论述。宋瑾题为《音乐批评的立场、方法和实例分析》《音乐分析的四种模式及音乐评论写作》的两场讲座先后分析了音乐批评者所受到的制约,并对音乐写作模式中的作品结构分析、社会历史分析、音乐学分析和音乐审美分析进行了论述。
张萌主讲的《从技术到艺术——关于音乐评论写作若干现实问题的思考》以实际作品为例,讲授音乐评论的写作实务。对如何在音乐评论写作中找到适合的切入点和增强文字的可读性方面作了细致的阐述。陈荃有讲座《对文论若干写作技术问题的思考》从设定文论标题的注意事项到音乐技术问题的规范化表述等方面进行了讲授。高拂晓主讲的《从音乐表演研究看音乐评论的多种维度》论述了从音乐表演的表现力和音乐的表现力两个不同的维度切入音乐评论,在《音乐评论的写作方法和思路》中,他又进一步讨论了音乐评论的写作模式问题。林芳宜的《音乐评论写作方法》认为要破除“评论即个人感想”的迷思,并对文章结构、评论语法和评论伦理、搭配范例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同时她还在《表演艺术评价在台湾》的讲座中,介绍了台湾表演艺术评论的发展和现况,为大陆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温永红、洛秦、陈荃有分别以《从学报的审稿谈音乐类学术期刊论文的写作》《作者与音乐学报和出版社之间的互动关系》《评论文体的“标注”及其规范》为题,从期刊资深编辑的角度对学员进行写作指导。内容涉及写作选题、内容的选择以及行文的规范等方面。
明言的《当代中国音乐作品评价问题——以陈其钢、王西麟的两部作品为例》以陈其钢《逝去的时光》和王西麟《第四交响曲》来讲解对音乐作品的“文本”读解;《“何去何从”的音乐批评》讲述了当代乐评人的困境和问题,以及如何寻求突破等问题。
德国资深乐评人托斯腾•莫勒尔(TorstenMoller)和弗朗克•希尔伯格(FrankHiberg)同时登台讲授。从“欧洲乐评的起源与现状”“音乐评论的语言特色”“音乐评论的价值基础”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杨燕迪的《音乐评论实践的自我剖析与理论反省》与学员们讨论评论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其写作心得。其中也谈到了写作的文字处理等具体问题。柯扬的《音乐评论的视角和写作模式》对音乐评论中如何应用恰当的视角和写作模式进行了分析。高为杰主讲的《音乐评论的权利与责任》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明艺术评论的延伸与反馈,认为音乐评论必须实事求是,力求客观、准确和公允。
钱仁平主讲的《音乐分析与音乐评论》与《中国新音乐年鉴的音乐评论功能与实现》讨论了中国现代音乐文本分析与音乐评论的几个问题(如手稿问题等),并介绍了其主编的《中国新音乐年鉴》的办刊理念以及对当代音乐评论的作用。戴嘉枋的《对于20世纪中国音乐创作评论的若干问题》讨论了20世纪中国音乐创作的本质、评论者应有的专业储备和评论品格等问题。
(3)音乐分析课程
贾达群主讲的《音乐分析的任务与使命》从音乐分析的核心任务入手,讨论了音乐分析的诸多问题,包括音乐作品的形式本身的解析、音乐作品的形而上思辨以及探寻音乐作品之观念与形式的关联等。
德国作曲家迪特•马克(DieterMack)三场讲座,《作曲家视角下的音乐评论》《欧洲20-21世纪非系统化音乐写作技术》《世界音乐——全球化的未来抑或全球化的误解?》以一个当代作曲家的视角探讨了如下问题:音乐评论如何发挥应有影响力?如何帮助听众对演出的不足作出合理判断;20、21世纪音乐中都有哪几个重要的写作观点?欧洲音乐如何在文化碰撞中呈现自己的创作特征?等等问题,涉猎广泛,深入浅出。
贾国平的《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传统元素》讲座,以大量的实际作品为例,对当代中国作曲的创作中,作曲家如何运用音乐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梳理一条技法发展演变的轨迹,并对这些创作背后的美学取向作出了深入的评析。
二、实践环节丰富多彩并具有针对性
项目组在加强理论培训的同时,也极度重视对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主要借助“作曲家论坛”“音乐会&创演谈”“音乐会观摩”和“工作坊”等版块来实现。
本次项目特设了“作曲家论坛”,一共9位活跃于当前音乐舞台的作曲家登上讲台。内容主要有:唐建平主讲的《声乐创作词曲观念的突破与创新——以舞台动作清唱剧<路>为例》、郝维亚主讲的《中文歌剧宣叙调写作的思考》、莫凡主讲的《创作鲜明的音乐、塑造鲜明的人物——个人创作谈》、贾达群主讲的《色彩、结构与多元意象——我的音乐创作》、李滨扬主讲的《民族管弦乐队创作中的探索——谈谈二胡协奏曲<图腾>的创作》、向民主讲的《认知作品的基本途径》、迪特•马克主讲的《双文化生活经验下的个人创作》、秦文琛主讲的《大自然给我的启发——从最新创作的<听谷>等三部室内乐谈起》,以及贾国平主讲的《多维度结构的音乐创作思维——<万壑松风>作曲技术解析》。作曲家以自己的作品为例子,结合自身创作体验,对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这个版块的一大亮点是,作曲家学员的互动生动而有效,针对作品以及创作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4场“音乐会&创演谈”是本次项目的另一大亮点。分别是:《青年作曲家优秀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中国民乐新作品音乐会》《中国钢琴作品音乐会》和《E-MEX室内乐团专场音乐会》等。这些音乐会上演的既有享誉海内外的谭盾、杨立青、陈怡、朱践耳、桑桐等人的作品,也有当前活跃于国内外舞台的贾国平、邹向平、秦文琛、李滨扬、向民等中青年作曲家的近作,还有孙晶、宋杨等80后作曲专业在校生获奖作品。6场“音乐会观摩”分别是:《“中法文化之春”中国国家乐团交响音乐会》《“国乐风采”中央民族乐团民族音乐会》《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音乐会》和三场《北京国际大师班系列音乐会》。“音乐会&创演谈”和“音乐会观摩”类型涉及现代民乐室内乐音乐会、钢琴作品音乐会、西洋管弦乐经典作品音乐会等。学员被要求在音乐会之后,写出书面评论。
在实践环节的另外一个重要项目是“工作坊”,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居其宏、张萌、陈荃有、高拂晓等资深评论家(或媒体编辑)主讲的乐评写作工作坊,主要针对学员的乐评作业进行现场点评,并展开讨论;另一类是由德国E-MEX室内乐团的主讲的现代器乐演奏工作坊。两类工作坊都针对学员的实际问题而展开,以解决学员在音乐评论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目的,增强了其独特的实践性。
在实践的环节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组还规定了学员需自行组织21场“自由研讨”和4场“公开研讨”。在这两个版块中,由学员自行登场陈述观点,结合现场相互讨论或辩论,间或邀请授课教师解答问题或给予点评。学员们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讲述内容各异的专题,无论是课后的讨论和教师的点评都极其富于针对性,体现了浓厚的学术活力。
三、学员结构层次高、专业地域分布合理
2015国家艺术基金音乐评论人才培养项目面向全国招生,主要以高校研究机构中青年音乐教师(及学生)、艺术院团音乐工作者、相关音乐媒体记者编辑等从业人员为招生对象,同时兼顾老少边穷地区或有突出贡献者,并拥有一定的音乐评论写作经验。以专家推荐和自我推荐为主。此次被录取的47名乐评班学员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不少人来自内蒙、甘肃等少数民族边远地区。他们中超过一半的人拥有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30人),接近一半的人是副教授以上职称(19人)。他们都经历了严格的筛选,最终从全国155名竞争者中被选中。他们之中专业分布广泛,有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作品分析、音乐表演等涵盖了音乐评论人才储备的各个领域。
总之,“2015国家艺术基金音乐评论人才培养项目”抓住了当前我国音乐生态的这一短板,彰显出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主办方通过对这些有着较高专业素养和实践积累的音乐评论人才进行培训,为建立一支富有潜力的、活跃于全国各地音乐评论领域的生力军埋下种子,为在全社会树立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弘扬引领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本次活动的举办还将促进了音乐评论生态的良性发展,并推动音乐艺术与社会、音乐艺术与生活、音乐艺术与民众的融合,进而促进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为进一步助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一股内在的动力。
纵观我国近现代音乐史,如此大规模的、以培养音乐评论人才的项目尚属首次,从这个意义上说,2015国家艺术基金音乐评论人才培养项目是开拓当代音乐评论发展历程的创举,它的意义不仅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在于它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作者:黄宗权 文/许瑞 项筱刚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