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听钟声、望鼓楼,雕梁画栋好巍峨;银锭桥,观西山、游北海,京华古韵满心头……6月26日,非遗沉浸式器乐剧《中轴之光》在北京老舍剧场成功首演,该剧献礼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与好评。
非遗大剧《中轴之光》主要讲述了海归音乐学生与鲁班爷、乐神素女在北京中轴线上的文化体验故事,从永定门、天坛、钟鼓楼等非遗建筑,到箜篌、古琴、古筝等非遗乐器,再到非遗戏曲和非遗舞蹈,用沉浸式体验展现北京中轴线积淀的丰厚历史文化,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象天法地、中正合和、礼乐交融的“中轴精神”。
剧中大量使用曾侯乙墓复古乐器五弦琴、十弦琴,琴瑟和鸣中的“瑟”,敦煌雷公鼓……以及不同朝代的箜篌等非遗乐器的演奏技艺,在中轴线上展开了中国非遗乐器技艺和制作工艺的历史演变活地图,并将非遗戏曲、舞蹈和绘画技艺完美结合在一起,再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辉煌与璀璨。
北京中轴线上“走”出来的非遗大剧
知名国乐演奏家吴茜担任总导演、创意和领衔主演,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朝阳社区学院)、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出品的器乐剧《中轴之光》,是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同时也是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扶持资金支持项目。吴茜在6月27日老舍剧场举行的《中轴之光》创作分享会上表示:“这次要感谢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朝阳社区学院)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排除各种困难,让这部剧目可以登上舞台。这次演出也是朝阳职工大学的一次教师集体精彩亮相的一个高光时刻,艺术系的老师们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在这个舞台上展现了自己高度的专业水准和精彩的艺术表现力,另外幕后老师甘愿做幕后最可爱的黑衣人,全校老师用自己的实力和责任担当,向那个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同时,还要感谢北京市文联和东城区文联的鼎力支持,以及众多台前幕后人员辛勤的付出,这才有了这部剧的成功演出。”
全剧分为《礼乐交融 希望之光》《象天法地 敬畏之光》《以中为尊 奋进之光》《中正和合 和谐之光》、尾声,荟萃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非遗乐器的天籁之音、书法艺术的高远意境、绘画艺术的绚丽多彩、戏曲文化的生动鲜活、舞蹈文化的蹁跹身影……为了创作《中轴之光》这部非遗大剧,吴茜花了两年时间进行酝酿,沿着北京中轴线跑了17次,有骑行、也有徒步,一采风就是一整天,见过中轴线上每个景点的四季,见过中轴线早中晚时分的景色。吴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文化需要让人参与进来,才能打动人,才会让人有感知。这也就是《中轴之光》这部剧采用沉浸式体验和“群众演员”模式的原因,让现场观众成为剧目表演的一部分,让他们一边能欣赏音乐,一边能体验非遗艺术。”剧中先农坛祭祀舞蹈环节,舞者手持象征祥和与平安的麦穗,在表演临近结束时,将载满丰收的麦穗挥向台下观众,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份满满的祝福。
在吴茜看来,《中轴之光》的视觉创作,要贯穿对北京中轴历史文化的厚重感表现与现代艺术呈现相结合的视觉主旨。也就是说,既要根据北京中轴线各个著名的历史建筑进行舞台场景设计,如永定门、天坛、钟鼓楼等,又要将场景结合器乐、音乐、舞蹈、诗画等表演元素,从而创造一个“音、诗、画”的舞台整体画面,力图做到将“中轴精神”的文化内涵,通过设计语汇,适当增加到舞台影像画面中,提高文化形象的丰富度和表现力。“既要保留北京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融入现代的创新元素,以吸引更多年轻的观众关注这部剧,开始爱上五弦琴、十弦琴、瑟、古筝、古琴、箜篌、雷公鼓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传统乐器。”视觉设计付华彬表示。
制片人系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朝阳社区学院)艺术系主任吴霞,代表学校表达了对非遗器乐剧《中轴之光》的支持,同时也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致敬,体现对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
曾侯乙墓复古乐器重现新“声”
在古都北京的中心,一条南北方向的轴线,犹如一把标尺,标注着中国发展的进度,也呈现着中国人的智慧和气度。它就是自永定门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如古都之脊,不仅串联起万宁桥、景山、故宫、太庙、天安门、正阳门等历史文化遗存,更书写着这座城市深厚绚烂的文化底蕴。据此,歌词创作者毛梦溪创作了《中轴之光》的剧本,并填写了剧中所有歌曲的歌词。“毛老师的歌词凝练,大气,很好地传递出中国文人对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和精神追求的理解与寄托。每一句歌词能直击人的心灵,赋予剧目大爱与情怀,升华了剧的境界。”吴茜进一步表示,“北京中轴线这么有文化积淀的地方,又有了《中轴之光》的剧本和惊艳的歌曲,曾侯乙墓复古乐器在剧中的演绎,古韵新声更能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剧中《雨燕之恋》这一幕运用曾侯乙墓出土的古代乐器十弦琴复原件进行演奏,给观众带来繁华热闹的京华盛世景象。“这一段十弦琴的演奏,我们采用凤点头锣鼓经节奏动机,并用现代音乐伴奏的形式,给人摇滚乐的感觉。这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个亮点。”
而在《钟楼之光》这一环节,曾经失传的琴瑟和鸣中的“瑟”,这一复古乐器时隔两千多年在中轴线上迎来了重获新“声”。吴茜对此阐释:“我们用瑟的演奏来表现钟鼓楼之光,象征着前进、稳定和激情。这里主要突出北京元素的音乐,同时叠加曲艺说唱的风格。”
对于剧中使用的十弦琴、五弦琴、瑟等复原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的古代乐器,吴茜在创作分享会上特意感谢我国雅乐乐器制作专家金海鸥先生,他是曾侯乙编钟“一钟双音”密码唯一破解者、“中华和钟”的主要创制人,“这些曾侯乙墓复古乐器,还有敦煌雷公鼓,都出自‘老先生’之手,正是有了‘老先生’的无私帮助与支持,才能让这些古代乐器在《中轴之光》重现新‘声’,为全剧增添厚重的古老礼乐之声。”
金海鸥先生复原的古代乐器,像活化石一样呈现在《中轴之光》非遗大剧。战国曾侯乙墓“乐宫”的大量古代乐器,埋藏在地下2400多年,出土后成了文物,失去了声音。金海鸥先生研究中国音乐,古代乐器发声的原理,让乐器内部构造符合声学规律,才能让古代乐器发声,传播得更为悠远。金海鸥先生表示:“曾侯乙墓出土的古代乐器文物,基本上都是样子,看一看。解决了乐器的声学问题,就可以让出土复原乐器发声,在舞台上演奏,传播出乐器的声音。”雷公鼓是根据敦煌壁画所复原的中国鼓,通过金海鸥先生之手,让其具有音高,且能够发出鼓声。“研究声学,无论是出土乐器,还是图片样子,都可以让琴跟弦耦合好,发出通透的声音。在我有生之年,希望自己能带领年轻人在声学领域走过相当的一段路,让他们今后可以不断攀登高峰。”金海鸥先生对此寄予了厚望。
金海鸥先生对古代乐器声学研究的执着精神,更坚定了吴茜要在中轴线上使用复古乐器进行演奏的决心,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中国音乐昔日的盛况。
古韵结合时代性演奏新乐章
“愿听故宫一场雪,不负历史不负景。倘若世人都懂得,大美无言动京城……”这是器乐剧《中轴之光》中《愿听故宫一场雪》这首歌的歌词。对于器乐剧来说,音乐就是它的灵魂,贯穿整部剧。“音乐是器乐剧的精髓,我们要用音乐与观众进行情感的交流,产生情感的共鸣。”吴茜动情地说,“《中轴之光》这部剧我们是用民族的根、民族的乐,加上现代人的思维模式,以及不同的配给方式,来体现拥有中轴精神的现代人的方式。”
《中轴之光》剧中使用的复原乐器,结合现代的元素,比如箜篌、三弦等乐器融入摇滚、流行、民谣等混搭风,在舞台上呈现新的音乐。“一个成功的音乐作品或者说艺术作品,除了要有‘根’之外,还要有时代性。我们用这个时代的眼光去理解、诠释中轴文化,这是创作过程中需要深挖的音乐元素。”作曲何谐说道。
总导演吴茜认为,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箜篌这个乐器,非常具有代表性。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充满了波折与起伏。经历多少朝代更迭的箜篌,每一个朝代都会打破它原先的形制,根据当时最高超的制作工艺和最顶尖的演奏技艺,形成新的箜篌,就像凤凰涅槃般熠熠生辉,重获新生。“我们的音乐也是这种精神之下的产物。将活生生具有中轴精神的现代人,用音乐的方式在舞台上进行呈现,这也是剧中混搭风的设计原则。”
“《中轴之光》作曲的宗旨是古为今用,用古代复原乐器、现代乐器去展现中轴线上的景点与文化。中轴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不仅有像故宫、太庙、天坛这样的古代建筑,也有鸟巢这样的现代建筑,从古代到现代,音乐上也可以有类似的延续,在舞台上呈现传统元素视角下的现代音乐。”何谐说。
剧中《晨曲》运用京韵大鼓的元素,结合各种琴的演奏方法,在昆曲《折桂令》中融入平仄、节奏等,并重新填词,给人一种传统又现代的音乐风格。吴茜对此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诠释:“这种音乐风格是在纯律中打破平衡,在平衡中寻找解决方法。这就好像我们在人生的前进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们是在问题中得到和平解决,达到一种圆满的结果。这是音乐的一种哲学思想。”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音乐的魂。有了传统文化的积淀,从作曲编曲角度来看,选用乐器就更为重要。《论语》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听到了笙管笛箫、钟罄琴瑟的美妙声音后,很久都不再想肉的味道。音乐可以给人如此巨大的力量。我们在创作时,《天坛神乐》中使用了笙这一乐器,展现祭祀音乐的场景。这是对皇家礼乐进行再创作,并进行了升华,才能体现出庄重、素雅的感觉。”音乐总监、编曲辛戎说道。
非遗沉浸式器乐剧《中轴之光》用中轴延长线的理念,以现代标志建筑鸟巢为制高点,展现传承几千年的中轴精神后,形成中西结合的新的中国人的形象,也象征着热爱和平、奋斗前进的新的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