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陈楠
古筝情境音画《如梦令》这部作品,是东方演艺集团在“音画”形式上的又一次崭新尝试。古筝是一件极具民族特色、历史悠久,且善于表达音乐情感的乐器。我们目前看到的传统古筝专场音乐会,通常情况下是由一位或几位古筝演奏家同台演奏,或者是以筝乐团的形式进行演出,因此在一场演出中,常常包含独奏、重奏、合奏等多种演奏形式,在以古筝为主奏乐器之外,也经常融入钢琴、笛箫、中国鼓等乐器,以此来展现更为丰富多样的音乐色彩。而古筝情境音画《如梦令》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在保留古筝音乐会的共性特点之外,创新地将器乐演奏、舞台表演、舞美有机融合。通过融入舞美布置和演员表演,古筝表演的观赏性和立体性也得到了凸显与增强。
《如梦令》所传达的主题深度和内涵令人感动。它不仅是对古筝艺术的赞歌,更是用铮铮琴声展现了中国风骨和中国情怀,也体现了古筝演奏家赵洁楠对于美、对于和合共生的情感追求。赵洁楠在演奏每一首筝曲时的表情与形体语言,都能根据曲风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在演奏技法的使用上,几乎融合了古筝所有现有的演奏技法,琶音、大小撮、快速指序、摇指等技法都非常好地运用在音画中,可以说是近乎完美的演奏。透过这一点,能够感受到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在“人才培养”战略方面的用心与实力。
在演出的宣传推广方面,《如梦令》多次登上了集团官方公众号的宣传头条,同时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文旅中国、中国音乐网、搜狐网、腾讯网、北京青年报等多家中央及地方媒体报道。以“古筝情境音画《如梦令》”为关键词,在网页中对作品的宣传报道进行搜索,条目达3万余条,可见集团对这部作品的重视,真正做到了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打造。
舞美设计在整部作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感觉,在现有效果之上,舞美与音乐演奏、剧情发展的结合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即在细节处理和整体效果的呈现上,舞台布景、灯光、影像投影等元素可以与音乐和表演更加呼应、契合。例如在第五部分《清欢梦》里“师傅教弟子背诗”的片段,在表演者朗诵完李清照《如梦令》词中“争渡争渡”一句下场后,紧接着是一段较长的古筝独奏,这里音乐情绪发生了变化,在视觉上,是否可以相应调整一直聚焦在演奏者周围的白光,同时影像投影也可以稍作明亮或丰富,以衬应音乐的发展变化。
在形体动作和舞台情境表演的融入方面,也可以做到更加自然、流畅,强化各部分故事情节之间的串联与表达,使整个故事更加连贯、有层次感。例如,第三部分《知音梦》、第四部分《清欢梦》以及第六部分《归思梦》,在三首筝曲演奏开始前,都有相应表演的情节,是否可以在其中融入独白、对白或是采用旁白叙述的形式,也可以选择将形体语言进一步突出与放大,将前后两个部分之间建立更为自然、清晰的联系,进而引导观众加深对音乐和表演的理解与感受。
期待在《如梦令》下次演出时,能够走进剧场,近距离地去欣赏集团演奏家们的精彩表现,同时也期待着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在今后能够创造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陈楠
(本文根据研讨会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