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弗留下的录音遗产很少,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却实在太多了。本次构思纪念文,将目光集中于小提琴家最初灌录的小品,但还是将手头的录音大致都听了一遍,越听越佩服。一个人真正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绝对是有原因的。而黄金年代这个概念,就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共同成就一批这样的人,才会由此出现。
张可驹 /文 原载三联《爱乐》
不知不觉,今年已是小提琴家内弗(Ginette Neveu)的百年诞辰。一位太早离开人们,又总被人们记起的音乐家,原本“百年”这个概念似乎离她很远。出生于1919年的内弗是20世纪上半叶最耀眼、最具传奇性的小提琴家之一:堪称光耀法国近代音乐史的神童;之后更加闪耀地,在维尼亚夫斯基小提琴比赛中胜过奥伊斯特拉赫而夺魁;二战结束后,继续红遍欧美,录下传奇性的唱片数张;最终在1949年,空难将她的形象永远定格在那热情如火的、30岁的青春岁月。
今年,华纳推出小提琴家百年纪念专辑,4张CD收入了内弗全部的商业录音。目前重发历史录音的套装不罕见。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不少套装问世时,人们会惊奇:原来还有这样一位音乐家?Ta是谁?水平如何?也许听了之后大为惊喜。可对于内弗,不存在这种情况。她的人间岁月是如此有限,录音也很少,却毫无疑问总是一位名人。看到她的合集出现,人们不会惊奇,只会感觉顺理成章,同时惋惜:终归只有这么一些了。
我未必会入手这套唱片,因为重复太多。可看着它问世,也让我忍不住将自己收藏的内弗录音拿出来重听,选择其中一部分为主题,略记听感以为纪念。
天赋感受引导的美
童年的内弗曾被称为“女莫扎特”,单纯就演奏才能而言,她或许是当之无愧的。然而正如海菲斯所说,神童是脆弱的果实,真正能够存留,进入成熟音乐家的状态,继而走向大师道路的人极少。20世纪最著名的神童当属梅纽因,他青少年时期的演奏具有超乎想象的、成熟与天然交织的特质。而二战前的另一位超级神童,钢琴家史兰倩丝卡却一度隐没于人们的视野。后来她依旧走向成熟,人们却不太能想象她出道时,被人们同梅纽因相提并论的光景了。
反观内弗,由于悲剧性的空难,乐迷不知不觉注目于小提琴家最后的形象。这也很正常,毕竟她的录音主要集中于那个时期。可当你换个角度思考:倘若内弗也能正常走完小提琴家的一生,恐怕就一个神童的发展来说,她会成为经常被人们同梅纽因并提的人之一。说起来,他们也有几分同门之谊,二人都曾经跟随埃内斯库学过。可内弗主要还是被视为弗莱什学派的成员,尽管在弗莱什邀请她之前,小提琴家的风格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定型。神童时期的内弗并未留下录音,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小提琴家以11岁之龄进入巴黎音乐学院,一年后获得学院的最高奖。
这是一个特别的奖项,上一次颁发是五十多年前,获奖者是维尼亚夫斯基。当然成就与事迹仍是表象,内弗与梅纽因的相似,更多不是在于神童时代的“业绩”,而在于他们几乎过早地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某种心态来面对演奏、面对音乐。入读巴黎音乐学院之前,内弗就会把一个乐句反复拉上五十次,当她的老师表示已经足够时,小提琴家回答:“还是不够美”。某些音乐家指出,神童,无论他们有多神,也难以在那样的年纪对演奏进行完全理性的分析。可在单纯的天赋之外,他们早熟的理性、认识和品位,也总会让人大吃一惊。这方面,内弗所表现的综合,是特别强有力的。
以至于她在埃内斯库面前,也坚持采用自己真实感受到的方式演奏巴赫,而非那位大师指明的方式。埃内斯库在教学中,总是在学生面前示范某种演奏方式,然后让学生努力做到;或至少规定某种方法,甚至对梅纽因也是这样的思路。卡萨尔斯有一次听他谈起自己有关巴赫的教学心得,感到过分泥古。可面对内弗,埃内斯库也没有强求。弗莱什主动邀请她跟随自己学习,初次见面时,当内弗为他演奏完毕,大宗师说出他著名的评价:“亲爱的孩子,你有天赋的才华,我不想碰它。我所能做的,只是给你一些纯粹的技巧方面的建议。”这一评价在有关内弗的文章,或唱片说明书中被反复引用,小提琴家本人则将她跟随弗莱什学习的四年称为“生命中最重要的时期”。这个阶段以她战胜奥伊斯特拉赫的那次比赛结束。
或许在音色、技巧、结构观念、发掘深度的不同方面,并没有哪一项单独成为内弗的标签。然而恰恰就是她既能在每一个方向做极大的拓展,又复将它们融为一体,这才出现独一无二的内弗。可以这么说,弗莱什能给予她最大的帮助,也就是神童们所能期望的最大的帮助——保守她平稳度过从神童阶段到成熟艺术家的转变。也差不多正是从此时开始,小提琴家身后的人们才第一次听到她,内弗最初的录音是一些小提琴小品。
寥寥数首如碎金,难以磨灭
对所有的神童而言,前述转变都是最危险的一个阶段——“脆弱的果实”面临质变的关口。来到弗莱什身边的时候,内弗的神童阶段已至尾声,她最初的唱片又都是维尼亚夫斯基小提琴比赛之后灌录的。听不到神童内弗终归是遗憾的。可她最初灌录的几首小品带给我的享受,真是意味深长。彼时小提琴家也仅有19岁,诠释这些其实相当难演的小品,却让我们看到足以穿越时间的音乐表现。演奏比不少年龄大她两倍以上的著名人物都要成熟;其中旺盛的天然乐感、那种单纯的天才,又是无数同行所不具备的。而维系这一切的,是小提琴家的超凡技艺,即弗莱什最终帮她把关的部分。
原本这些小品相对常见的CD是Testament发行的唱片,将它们同弗莱什门下另一位早逝的超技天才哈西德的录音合为一张。因为那是哈西德的全部记录,几乎过于珍贵,对人们的关注度而言,有时甚至抢了内弗的风头。但我每次听,对比两位超级天才的青少年演出,总感到他们斤两相称,又让人无奈地遥相呼应(最终的命运)。除了带有炫技性的乐曲之外,小品难拉,很多在于音乐既没有外在的硬技巧,也没有很惊人的深度。技巧和深度都考验小提琴家,可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演奏者能胜任,它们又是保护小提琴家的。因为只要到达了技巧的需要,或大致表现出音乐的深度,原作的魅力会自己吸引听者。很多小品则不然,如果不能真正发掘潜藏的内容、展现音乐表现的魅力,无论在舞台上,还是唱片中,都容易压不住场。
内弗的演奏,常常让我忘记这是克莱斯勒的小品,而感觉她就是在表现某个巴赫协奏曲的慢乐章,略略带点意大利风格,其后也会自然接入下一个乐章。不夸张地说,单从这一曲的演奏听来,我们几乎会认为她属于弗莱什学派中偏学者型而擅长德奥作品那一系的典型。内弗是多么擅长美化她的发音,同时又是多么擅长通过这些非本真的手法,忠实地为作品服务。说着说着,我也真把此曲当成巴洛克作品了。克莱斯勒的小品一度受到轻视,而单凭这款录音问世,身为一代琴圣的作者也该感到欣慰。表现另一首克莱斯勒的小品,著名的《科莱利主题变奏曲》时,内弗的演奏就变得华丽了许多。这是原作所决定的,但与克莱斯勒本人的演奏相比,她的表现还是更追求内敛。
不夸张地说,内弗在这短短不到四分钟内所表现的句法的艺术,有时比她在勃拉姆斯协奏曲中的大手笔还要感人。当然,这也是毫无疑问的大手笔,除了修养之外,运弓技巧实为顶尖。演奏肖邦《升c小调夜曲》的改编曲,小提琴家对旋律线条的把握同样精湛,整体的音乐表现则倾向于浪漫化的妩媚。而刻画苏克的民歌风小品,内弗将来自民歌的韵味表现得特别悠长,却杜绝了任何借题发挥(诸如刻意将乡土气息表现得“热烈”一些)的夸张手法。小品的特征各自不同,而她的演奏,真正堪称听一首,就有一首的收获。纵然内弗只有这些小品被人听到,她留给世界的惊奇也够多了。在小提琴家百年诞辰之际,细细品味她初试啼声的演奏,或许不失为极好的纪念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