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鱼》《遥远的重逢》两曲的对比赏析
2018-01-03 11:25:02 发表 | 来源:绯村祈空
首先,表明一下态度,本帖纯探讨音乐(包括旋律、风格、情感等),绝非引战,拒绝任何撕逼,不接受任何抄袭的诽谤。对音乐的赏析,纯属个人见解,出于爱好音乐,非专业角度,只能从情感表达上去理解歌曲。
拉出这两首歌曲来对比赏析是基于以下原因:
1.同为国产动画电影的歌曲(一为印象曲,另一为片尾曲),两者都在传递着电影的主题。
2.旋律皆具有古典美。
3.有着相似的情感表达(伤怀、命运、梦想)。
4.旋律连贯性强,去掉人声演唱都可以自成一首纯音乐而无违和感。
5.个人对两首都十分喜欢,而且觉得风格有一些相似。
歌曲《大鱼》为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印象曲。
演唱:周深 作曲:钱雷 作词:尹约
歌曲《遥远的重逢》为动画电影《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的片尾曲。
演唱:阿兰 作曲:和田薰 作词:沈乐平
从电影类型来讲,同是商业片,《秦时》显然更成熟,《大鱼》更青涩而偏情怀。
就电影风格而言,前者偏“动”,后者偏“静”。所以这两首歌曲想表达的情感,给我的感觉和其电影风格基本一致。
为什么这么说?两首歌曲都是由女声(周深性别为男,但此曲是仿的女声)演唱,节奏皆为舒缓,阿兰声线空灵,周深声线悠扬。在这种情况下要读出情感表达的差别,只能从作曲中判断了。
于是我综合原曲和伴奏带来听两曲,粗略地赏析了下两曲分别的情感表达。以下只是个人拙见。
《遥远的重逢》:熟悉和田薰创作风格的观众,基本在歌曲的前奏时就猜到了作曲,钢琴与日本古典乐器的结合,引出神秘的时代浪漫色彩,管弦乐、鼓点的结合,可以抒情,加上交响乐,便可以营造出恢弘壮阔的场面,自然地托出了《秦时》战乱四起的时代背景。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感?和田薰的巅峰之作《犬夜叉》,便是因为把细腻入微的情感与硝烟四起的时代感相融合,演绎出了荡气回肠的浪漫情怀。合格的配乐只能起到渲染和修饰剧情的作用,而优秀的配乐可以直接把观众代入作品的世界。对个人而言,《犬》的配乐则是把代入感做到了淋漓尽致,再者其富有浪漫情怀的世界观设定,让当时的让我对该动画作品到了魂牵梦绕、无法自拔的地步(见笑)。但是此曲的作曲水平仍不及当年《犬》配乐的高度。
总而言之,我觉得《遥远的重逢》带给我的情感表达,比起单纯的乱世儿女情长,更像是小人物挣扎在风雨飘摇的乱世之中,用爱与勇气改变世界后,踏上更加遥远、未知的征程的故事。基调虽然偏向悲壮,但能从旋律中听出渺小的希望。个人认为此曲是用时代的背景来烘托主要角色的成长与命运。
不过个人感觉有一点不足,就是歌词还是稍有些偏软,没有足够撑起伴奏的大气,比如“追逐梦想到尽头”这句过于现代,我认为用得不妥。
《大鱼》:伴奏采用的乐器以钢琴为主,管弦为副,与人声相和时多为管弦抒情,而前奏、间奏与尾声则用钢琴勾勒出主旋律。个人认为作曲最出彩的两个点,一是第二段副歌结束后,间奏衔接得太美,刚好把歌词与旋律所传达出的情感推向节奏的高潮。二是人声哼唱前几秒的留白,把情绪渲染到一个极致的临界,在哼唱开始后便如同泄洪般凄绝而婉转地流泻而出。此曲运用的乐器种类较少,旋律更加传统而纯净。如果说《遥远的重逢》是神秘而波澜壮阔的古典美,那么《大鱼》则是婉转而荡气回肠的古典美。也对应了上文所说《遥远的重逢》偏向“动”而《大鱼》偏向“静”。
个人认为《大鱼》带给我的情感表达,是角色在压抑的环境里用救赎与爱改变世界后,发现仍旧无法逃离宿命轮回的悲伤故事。基调偏向介于哀婉与悲怮之间。电影侧重于用含蓄的手法托出剧情与角色的心境成长,并没有花费太多笔墨来描绘世界观本身,与《遥远的重逢》相反,个人认为此曲是以主要角色的成长与轮回来侧面烘托出命运以及时代背景的无奈。
如果彼岸天有下一部作品,我更希望的是把冰山一角下大鱼宏达的世界观缓缓展开,正好可以与《大鱼海棠》互补。
不过我给《大鱼》的歌词打满分。
下面稍微扯一下《湫兮如风》(不提《在这个世界相遇》是因为我喜欢古风)。
就旋律而言,个人觉得副歌不错但是太短了,然而主歌并不突出,只是风格刚好能与前者衔接得上,不会串而已。间奏把情绪渲染得很足(这是配乐人的强项),歌词仍然是有两句与整体风格不搭“有你在 我心里 真美好”与“有一天 想成为 你骄傲”。我觉得作曲可能还是不太符合演唱的规律,吉田洁还是专司配乐比较好。基本上我认为还是MV的剪辑拯救了这首歌。
好的,以上吐槽结束。
两首歌曲特色各异,但我都很喜欢。有不同想法欢迎讨论,拒绝撕逼=w=
下面安利一个用《大鱼》伴奏作剪辑的犬夜叉个人向MV《不欺》,我很喜欢。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5OTMwMjM4N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