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论曲谱 > 音乐评论 > 正文
海上话笙情 ——上海音乐学院首届“中国笙艺术周”述评
2016-03-01 18:51:00 发表 | 来源:中国音乐网
 
 中国传统器乐的发展是华夏文明几千年来对外文化输出与受容、流动与继承的一个缩影。随着现代专业音乐学院的建立,主要的吹、拉、弹、打传统器乐也作为我国专业音乐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笙是世界上唯一能演奏开放式和声的吹管乐器,其历史悠久且对东亚乃至世界乐器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发展至今,对其历史、文化流动以及乐器形制和作品积累进行集中展示、梳理是非常必要的。2015年9月17日,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笙艺术周”在申城开幕,并对于上述议题进行了深度关照。
 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各大院团和日本、韩国、德国、卢森堡、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在内的演奏家、作曲家和学者共襄盛举。举办了5场音乐会、11场大师班、讲座及学术研讨会及2个工作坊。短短的四天时间里,呈现了一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大型民乐活动的盛会。
 
 一
 今年适逢37簧笙问世30周年,作为东道主,展示上海音乐学院(下简称”上音”)教学指定乐器37簧笙的发展成果是艺术周的重要议题之一。但本次活动同时为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笙乐艺术搭建了上佳的表现平台,凸显了本次活动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笙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进入国内当代音乐学院专业教学体系之后,在全国各地产生了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的乐器。各大音乐学院分别以传统24簧笙、36簧笙和37簧笙为主要教学乐器。9月18日晚,笙艺术周开幕音乐会——名家名曲专场在贺绿汀音乐厅上演。全国各地的演奏家们以各自擅长的乐器展示了不同时代和风格的作品。
 音乐会主要以传统曲目为主,如《跑马山印象》、《晋调》、《山寨风》等,大多以民族民间音乐的曲调作为素材,以较为简单的结构为载体并进行器乐化的改编。这也是我国传统器乐创作发展至今都经历过的一个阶段,富有歌唱性和民族化的旋法佐以笙传统和音使得这些作品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而笙与乐队《静夜思》,中正平和的五声性素材与作曲家肖江的精致配器不由得使笔者联想到彭修文的经典乐队作品《月儿高》,这种八十年代探索出的以表现叙事与诗意的写作方式已然成为一种风格与语境的表征,是民乐创作与配器中非常值得继承的理念。
 下半场的协奏曲《太阳星》,是音乐会唯一显露当代性的作品,作者王乙聿是近年台湾作曲家中当代民乐创作成果颇丰的一位,以二胡作品《蓝色星球》为代表的“星球”系列,表现出其新锐的创作思维。笙以节奏感强烈的和音与乐队唱和,体现出作曲家对于乐器性能的充分挖掘与富有想象力的运用。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菲利普.格拉斯式的简约派风格——以重复的分解和弦音型释放其乐思内在的能量与动力。简约派和印象主义等西方创作流派的音乐语汇是非常值得中国作曲家借鉴的,特别是在民乐的创作中,这两个流派的许多审美取向和中国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有着诸多共通之处。当然,我们也期待民乐作曲家能够探索出富有个性的创作方式。
 9月19日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办的翁镇发专场独奏音乐会则对于37簧笙艺术进行了全面的展现,对于上世纪37簧笙经典传统作品进行展示是这场音乐会的主题之一。特别是徐超铭先生根据昆曲音乐改编的笙曲《朝元歌》充分展现了37簧笙演奏传统作品时共鸣涓涓的美妙竹音,复调的跟进又使得独白乐器的表情达意更加丰富。翁镇发先生演奏时剔透的情绪传达与精准的音色控制,不禁使人感叹——他的演奏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
值得一提的是,翁镇发先生下半场演奏了德国作曲家恩耀特·施耐德创作的协奏曲《易》,这部作品由吴巍先生首演于德国,是笙乐国际交流的典范之作。很难想象这部作品出自一个德国作曲家之手,作品展现了一个遥远的局外人对于中国式神秘主义的解读,将东方色彩以娴熟的多种风格当代创作手法加以调绘,笙与管弦乐队的对话与点饰、严谨丰盈的结构以及激动人心的主题创意和展开都使得这部作品难掩其耀目的风流气质。这场音乐会质量上乘,堪称笙乐艺术创作和演奏最高水平的展示。
 9月20日的笙国际研讨会对于笙乃至民族器乐发展的多项议题进行了讨论,最为关切是创作问题,会场不乏针锋相对的观点。当代作品的创作直接关系到乐器本身的发展走向,但对于笙这件在全国乃至世界乐器形制各有不同的乐器,不应一概而论,譬如三十六簧笙在笔者听来,更多呈现出的是偏冷色调的金属色彩,在乐队中具有很好的融合度;三十七簧笙更好保留了传统笙的竹质音色,室内乐和独奏中适宜更多的使用。于庆新先生也特别提出,笙对于现代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点笔者持赞同意见,国内各大院团若能够在教学和实践中对于不同形制的笙进行务实的学习和使用,将会更加有益于推进乐器本身乃至于整个传统器乐创作的发展。欣慰的是,笙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光陆提出,对于不同形制的乐器,他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对声音的喜好和需要进行学习。笔者认为,这样开放性的学习观念无疑是很值得赞赏的,然而,最终还是需要音乐学院的演奏家和老师们打破藩篱,对不同形制的乐器都尽可能地广泛涉猎,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
 中国与东亚音乐文化的流动在笙这件乐器上有着集中的体现。近年来,笙艺术在欧洲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出现了一批西方作曲家创作的作品。活动邀请了韩日和欧洲的笙乐艺术家、作曲家对于笙在其国家的发展以及创作通过讲座与音乐会的形式进行展示,凸显了此次笙艺术周的国际化视野。
来自日本的真锅尚之先生于9月18日下午举办的讲座上讲解了日本笙在日本雅乐中的音乐形态,并在随后的演奏会上演奏了传统雅乐笙曲以及当代创作的日本笙曲。日本笙和尺八一样源于中国,但逾千年仍保持着其在雅乐中的形制,并且仍然保有传统雅乐曲目。真锅先生演奏的当代日本笙作品,无论是他自己的作品,还是青年作曲家的作品,都能够听出对于传统雅乐的演奏技法、声境音况的尊重和承袭。9月19日上午贾国平教授的讲座中,也提到了日本作曲家细川俊夫的笙曲佳作源自反身追寻日本传统音乐文化精髓。
 以上不得不使得我们正视略显残酷的现实。与日本作曲家不同,当我们在回望传统之时,似乎有些迷茫与无措——多数民族器乐的千百年传统已难寻音迹。中国作曲家面临的是中国器乐传统大量缺失的尴尬局面,对于所谓的现代传统作品,也大多在不到百年的短暂历史中已沾染了一定西方音乐语言组织习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民乐作品创作开始出现了先锋气质的凸显。自此,关乎民乐创作观念的争鸣之声不绝于耳。
 首先,现代传统笙曲对于乐器的运用是非常规矩的,多数现代传统器乐作品在乐器法上具有教科书般的价值,对其进行充分的学习和总结非常必要。此外,如今国内作曲专业民族器乐配器法教学的缺失的现状是非常不合理的。毕竟,作为中国作曲家,充分了解本国的传统器乐,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义不容辞的文化责任。
 其次,专业演奏教学中曲目的选取也是指的思考的问题。20日的研讨会上,贾国平教授指出,如今专业音乐院校笙专业的学生往往在大学甚至附中阶段已经将传统笙曲进行了较好的掌握,他呼吁院校教学中更多大量的使用当代作曲家的作品。笔者认为,一方面,视野广阔和精心的曲目选取对于演奏人才的培养无疑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传统都是在历史中形成并沉淀,或许对于中国民乐来说,当下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们都是创造传统的群体,也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探索并筛选出更加适合乐器自身的表述方式。传统和当代如何平衡,也许只有历史会给出我们最明确的答案。
 第三,国际化视野的交流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如9月20日维格纳先生专场介绍的2008年卢森堡笙作曲比赛、吴巍先生在德国与陈银淑、施耐德等作曲家合作的多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笙独奏与室内乐作品,效果都是非常出色的。在20日的研讨会上,于庆新先生也提到,创作是乐器自身发展永恒的动力,演奏家应当“主动出击”,征集优秀作品。我们欣慰的看到,在吴巍、贾国平等杰出演奏家和作曲家的不懈努力下,笙这件乐器的当代作品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已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对于乐器发展而言,这无疑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三
 在整个笙艺术周的活动中,一批才华横溢的年轻艺术家开始崭露头角,令人惊喜。在数场音乐会、两场交流角以及最后举行的“新笙代”专场音乐会中,多位年轻演奏家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于年轻人充分的展示机会,这也是本次活动的一大特色。
 在翁镇发先生独奏音乐会上,穿插了一首37簧笙重奏作品《笙形》,这部作品由翁镇发先生的学生张梦所创作。当晚,张梦与吴巍等演奏家合作呈现的这部作品赢得了极高的评价。这部作品中可以清晰的捕捉到传统演奏语汇的糅合,更为可贵的是充分发挥了笙在即兴演奏中的魅力。传统技法所呈现出的当代气质则由富有动感的节奏以及冲击力十足的音效显现。这种建立在丰富演奏经验之上灵感书写是老一辈艺术家的固有创作途径,而张梦在对此继承的同时,不断尝试中西方、传统与当代和流行的跨界融合,在作品中呈现出回归声音本质的审美取向,显示出当代青年音乐家的广阔视野。
 在9月20日举行的“新笙代”专场音乐会上,年轻的笙演奏家们各展所长,演奏的作品也风格各异,在长达近四个小时的音乐会上,展现了新一代笙乐新秀的活力。之前在贾国平教授笙曲作品音乐会上有着不俗表现的华逸飞,将赵晓生创作的早期当代笙曲《唤凤》进行了完美的诠释。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董颖所演奏的36簧笙新作《和》以及来自新加坡华乐团的钟之岳演奏的《广陵止息》,都展现了高超的演奏技术与成熟的舞台表现力。特别是本次各场音乐会中演奏自己创作曲目的青年演奏家们,都展现了对于乐器声音质地的充分认知,而通过自身年轻而又充满创造力的笔触,令人欣慰的感受到了中国笙乐艺术全面发展的蓬勃朝气。
 首届“中国笙艺术周”是一次令人感动的盛会,中国民乐太需要这样全面而理性的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当代和现代传统两条创作发展路径的各安一方,民乐整体发展始终处于瓶颈。此次活动通过音乐本体的全面呈现直面问题与争论,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当下国际化语境中,如何使得已然卷入西方话语漩涡中的中国民乐真正找寻自我的“身份认同”,这样的活动虽然没有彻底给出明确的解答,但毫无疑问在某些层面已适时的摸索出关照问题的视角与手段。笔者也看到,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管乐教研室以主任詹永明教授、吴巍教授为主导的师生团队为这次活动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们的奉献值得铭记,也期望第二届笙艺术周能够继续如此成功的举办,同时,更希望本次“话题性”十足的民乐活动能够为今后国内大型民乐主题活动所借鉴,推动国内民乐各个层面更加良性的发展!
 
  (本文刊载于《人民音乐》2016年第2期)
 
   作者:李昂, 2015级音乐人类学博士研究生




相关阅读:

“盛世笙典”——上海音乐学院首届中国笙艺术周


    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民族音乐系承办,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协办的“首届中国笙艺术周”于2015年9月17日-20日为各国师生友人,爱乐观众隆重奉上了异彩纷呈的艺术盛宴。

 上音院领导及社会各界给予了艺术周广泛的关注及支持。副院长杨燕迪致开幕词,民乐系主任王建民致辞。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长刘锡津先生、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许舒亚先生、著名笙演奏大师胡天泉先生、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光陆等也为笙艺术周题词祝贺。艺术周由王建民和张文禄担任艺术总监;陈春园,詹永明和吴巍担任执行总监。“上海市交叉专业平平台建设资助项目”及“上海市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项目”给予了鼎立资助。

  

  

 艺术周在风格流派共荣、相互学习交流的氛围中,通过一系列学术活动建立起了国际笙艺术交流平台。期间主要展示了由牟善平、翁镇发和徐超铭三位教授共同研发的37簧笙30周年的成果。三十多年来,民乐系把37簧笙作为民乐系的一大特色,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上音吴巍教授成功开发300多部上演于各大国际音乐节的现代作品,部分已成为世界顶级交响乐团(柏林爱乐,洛杉矶爱乐,BBC交响乐团等)的保留节目。37簧笙为当今世界公认的多功能乐器,涉足音乐舞蹈、文学绘画等各类艺术领域,实现成功跨界。

  

 艺术周举办了5场不同形式的音乐会,11场不同主题的讲座、大师班、工作坊,国际研讨会等; 云集了5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特邀嘉宾和音乐团体及200余位各地专业院校的观摩师生和上千观众,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堪称中国笙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会。

  

  

  

 9月16日于贺绿汀音乐厅举行的“名家名曲开幕音乐会”,汇集中国及港台十多位顶级笙演奏家:徐超铭,翁镇发,李光陆,杨守成,林富贵,阎津生,雷建功,孙友,朱家明,刘瑜,李裕祥,牟楠,唐大志,郑德惠,安敬业,蔡辉鹏,黄龙逸等同台献艺,充分展现了各流派的经典演绎。

  

  

  

  

  

  

  

  

  

  

  

  

  

  

 9月18日于上海交响乐团主厅举办的“37簧笙30周年庆典-著名笙演奏家翁镇发独奏音乐会”充分展示了当今笙演奏艺术的最高水准。他精彩演绎了本人的保留曲目,并首演德国作曲家Enjott Schneider专为37簧笙创作的笙协奏曲《易》及张晓峰作曲、孙云管弦乐编配的笙协奏曲《望夫云的传说》等。驻节作曲家张梦也为此创作了三首成功的委约作品:《笙声引影》、《笙形》及《驹追骏》。德国Stefan Malzew的魔力指挥及浙江交响乐团和上海民族乐团的精彩演绎,有力地诠释了中西合璧的魅力, 撼人心魄。

  

  

  

  

 闭幕式音乐会上,极具潜力的“新笙代”演奏家张梦,钟之岳、董颖、聂云雷、华逸飞,戴子凡,张婉瑜、田鑫、梁祯祥、辛潇轩、董康康、孙彦茹、王鹏,贾静涛,陈剑南,籍汝佳等演绎了涵盖传统现代、即兴跨界等多种形式的作品。由吴巍教授带领的上音37簧笙重奏组合也首次成功展示了翁镇发改良的纯美自然的37簧笙系列。

  

  

  

  

  

  

  

  

  

  

  

 其次,日本雅乐笙演奏家及作曲家真锅尚之首次带来了听觉冲击的日本现代作品和雅乐独奏曲。贾国平教授和德国Klaus Hinrich Stahmer教授分别详析了中西方作曲从不同文化背景下为笙创作的成功作品,为笙曲创作打开了新思路,上音学生华逸飞、戴子凡成功演绎了其示范作品。“笙艺术发展国际研讨会”上,钱仁平,贾国平,牟善平,徐超铭,翁镇发,孙友,刘瑜,余长松(新),杨守成,李光陆,雷建功,克劳斯.世达姆(德),金孝英(韩),安敬业(台湾)等专家各抒己见,共同分享了笙在演奏、创作、理论、乐器制作等方面的成果和经验,探讨了未来笙事业的发展。卢森堡Marcel Wengler教授和杨晓忠教授的2008年卢森堡国际笙作品比赛回顾专题,旅澳冯海云教授的演奏及论笙文曲复调,韩国李在义传统笙簧音乐,旅美胡建兵的笙即兴演奏及工作坊,青年笙交流角,王泽爽的笙制作坊及天津精艺乐器展,徐超铭、牟楠、孙克仁、越声等共同编著的“37簧笙三十周年论文集”,这一切都将成为艺术周留给笙事业的无价之宝。

  

  

  

 首届中国笙艺术周没有停留在点面结合纵横兼顾的立体式形式上,也没有满足于从寻根唐宋笙乐遗产到现代作品演绎的时间跨域上,而是更深入地展现了高水准的信息价值,演奏水平,作品深度、学术研究价值和受邀专家的含金量,对中国及世界笙艺术历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世界化拓宽思路,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其意义深远。

  

  

  

  

  

  

  

  

  

  

  

  

  

  

 为笙事业,为弘扬中国民族音乐付出汗水的艺术周工作组及各界同仁致以诚挚的敬意!

  中国笙艺术周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