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音乐名家 > 正文
访谈 | 从草堂步入殿堂——访戏剧家陆军
2024-09-22 23:17:20 发表 | 来源:上海文史馆

为发挥文史馆在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方面的独特作用,进一步传播、放大馆员声音,塑造名家形象,发挥名家效应,2023年底起,上海文史馆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人物周刊”栏目合作制作“海上名家——上海文史馆馆员”访谈系列节目,以声音、视频、文字形式,立体展现馆员名家风范。徐建融、刘小晴、张人凤、张渊、林仲兴、朱鼎成、孙重亮、刘一闻、茆帆、吴景平、曹旭、乐震文、张弛、马莉莉、陆军、朱鹏高、萧海春、陈子善、张培础等馆员先后接受“长三角人物周刊”专访,节目在阿基米德FM广播平台播出后颇受听众好评。
 

本期《长三角人物周刊》

有幸邀请到的嘉宾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陆军

 

人物简介:

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戏剧文学学会荣誉会长,上海戏剧文学学会会长,上海戏曲学会会长,上海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院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编剧专业艺术硕士研究生中方导师,纽约市立大学剧作艺术方向博士生中方导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戏剧文学分支主编,《编剧学刊》的主编,松江“一典六史”主编。

 

访谈 | 从草堂步入殿堂——访戏剧家陆军

 

四时轮回,晨光熹微。

五六千年前,先民在松江留下了上海地区最早的文明印迹。

从春秋的华亭到魏晋的云间,从陆机陆云到黄道婆董其昌,都在上海的社会文化史上留下了浓重的笔墨,松江也因此成为当之无愧的“上海之根”。

朗朗上口的“上海之根”四个字,早已是松江最闪亮的一张名片。而它最初的创意就来自一位土生土长的松江人。

生于斯长于斯,从小苗变成参天大树,他始终将生命的根脉牢牢地扎在这里。故乡松江哺育了他也成就了他,而他无论走得多远多高都始终情系乡梓,竭尽所能地反哺着这片土地。

他就是著名戏剧家、戏剧教育家、戏剧理论家陆军教授。几十年来,他和戏剧、和松江早已是水乳交融,彼此成就。

 

 

松江:哺育•情牵•反哺

 

如果说人文是一座城市的识别码,那么松江便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识别码。而陆军教授凭借着丰富的学识与创意,赋予了松江这个识别码响当当的名字——“上海之根”。

一切还要从他走上戏剧这条路讲起。

在故乡松江,陆军曾经度过了苦闷的青年时代——身体弱农活拿不起来,特殊年代农村的孩子又没有别的出路。只有文学是他仅存的梦想。

偶然的机会,他得知上海戏剧学院每年都会举行招生考试。从小学自学写诗的他决定去试试,没想到幸运地考上了。

母校上戏成为他命运里最重要的转折点。

1980年,陆军大学毕业后留校。此时的松江急缺高知人才,家乡向上戏要人,把他调回松江,到县文化馆当了一名戏剧创作辅导干部。这一待就是13年。

说起这段往事,陆教授的脸上泛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当时被调回来心情还不太好。过了这么多年,我才体会到在松江的那13年是多么宝贵。如果没有那段经历,我不会有今天的积累,我跟这片土地也不会有这样的血肉联系……”

松江13年,不但是他编剧生涯的高产期,也奠定了他一生创作的基调。无论是戏曲还是话剧,他大多数作品的题材都与松江、与乡村密切相关。

当他用一双编剧的眼睛去观察,乡村立刻就成为了源源不绝的灵感活泉。

他在那里陆续写出了《瓜园曲》《竹园曲》《女儿大了,桃花开了》(又名《桃园曲》)《夏天的记忆》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农村题材作品。

1981年,《解放日报》连续用了两个整版连载陆军的作品《定心丸》,使他迅速成为戏剧届的一颗新星,被剧坛称为“用戏剧记录农民‘心灵档案’的第一人”。

这些成绩,母校上戏也在关注。

1993年,上戏向陆军发出邀请,希望他回校任教。

“家乡的领导很开明,放我去了,就像当初上戏的领导放我回来一样。这两‘要’两‘放’,都是家乡和母校对我的高看,我只有尽全力回报才能对得起大家。”

回报松江和母校,这件事陆教授做了一辈子。

回到上戏不久,1994年,松江县筹备首届松江文化旅游节,需要取一个“节名”。那里的文化局长了解陆军的才气,直接点了他的将。

陆军便提出了“上海根”的主意——游松江城,寻上海根。别致,响亮,好记。后来经过集体讨论又加了个“之”字。从此,“上海之根”在松江、上海乃至全国逐渐成为一个响亮的名号。

家乡给他的不只是灵感,还有信任与厚待。


 
 

1990年,陆军被松江有关部门推荐,获评全国文化系统劳动模范。同年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松江县档案馆还为他建立了“全宗号081—陆军艺术档案”,那时他才35岁。

调回上戏后,松江又请他回去兼任了两届文联主席。

2018年,陆军第二次兼任松江区文联主席,提出以“云间六倡”为己任:

倡扬“上海之根”,倡建“戏剧之乡”,倡办“一院一馆”,倡编“一典六史”,倡设“一坊一厂”,倡推“一镇六展(馆)”。他还大力倡导“云间风度”,并将其提炼为二十四个字:“勤修为,乐担当。善包容,重廉让。求率真,行欲方。喜雅集,声清锵。”决心从松江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精神两个维度为“上海之根”做注脚。

 

“一坊”,即将他创立于2015年的“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搬到家乡来,松江成为工作坊的大本营。从2016年至今,连续8年举办的上海学校“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有5年都放在松江举办,为家乡培养了一批编剧人才。“一厂”,即创办“上海根戏剧故事工厂”。先后将《大明四臣相》(一名《徐阶》)《董其昌》《陶宗仪》《陆机》《侯绍裘》等15部本土题材原创剧作搬上舞台,其中《大明四臣相》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陆机》入选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董其昌》获中国戏剧文学最高奖——曹禺戏剧文学奖。这个“工厂”还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获评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一镇”,即正在规划中的松江新浜甪钓湾国际儿童戏剧小镇。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天地为剧场,以稻田为舞台,以教育戏剧为载体,以数字化表达为特征,以构筑孩子们难忘的童年戏剧记忆和独特的乡村生活体验为目的,力求打造中国乡村首家迷你型儿童戏剧主题乐园。

“六展(馆)”,即创建六个成本低、价值大的主题展(“迷你小馆”),打造“戏剧之乡”展示、推广、交流、传播的阵地。

就在同时,松江区委提出建设“人文松江”的要求。陆军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编纂8卷本《松江人文大辞典》,推出10部松江历史名人题材系列戏剧,出版10卷本《松江历代文史典籍总目提要》,创建松江历代300名贤故事展示馆等等的具体建议,以此系统地梳理松江的历史文脉。

2019年,由陆军提议创立并担任院长的人文松江创作研究院甫一开张,就着手推进“一典六史”的编纂工程。近6年间,陆陆续续出版了8卷本的《松江人文大辞典》,以及6卷本《松江文学史》《松江书法史》《松江绘画史》《松江戏剧史》《松江诗歌史》《松江简史》,创作了《徐阶》《陶宗仪》《董其昌》《陆机》《侯绍裘》《陈子龙》《马相伯与史量才》《春申君》等一批松江历史名人题材戏剧作品,还策划、主编、出版了《江南文化的样本——松江》《松江历代300名贤故事集》等一批图书。

在他和团队的广泛搜集和深度梳理下,松江的历史文化研究也迈上了新的台阶。

他们整理出了300位对中华文化产生过影响的松江人,100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中国文化作出过贡献的松江人,希望“用400个人物告诉人们,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松江人从来没有缺席过”,松江书派、松江画派、云间派文学等古典文学艺术的遗珍,也由此被更多人知晓。

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被抢救性地发掘出来。

“编纂《松江人文大辞典》期间,很多近代的史料、重要的见证人传承人,如果你今天不去采访,也许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工作做得越多,陆军越能感受到其中的紧迫性。

2021年,上海开始全面建设“五个新城”。松江提出建设松江新城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先行,挖掘特色资源,讲好松江故事。

陆军的工作再次显现出前瞻性。如他一直说的,“希望能通过深耕历史文脉,实现地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以标志性的成果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松江,热爱松江,融入松江”。

他做到了。

在30年前的一次陆军戏剧作品研讨会上,陆军的老师、前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余秋雨曾经这样评价他:“松江对于陆军构成了一种难分难舍的双向开发,松江给了陆军创作的激情与格调,陆军给了松江以好戏与荣耀。”

如今看来,确是的论。

 

 

松江人:创新•务实

 

说起松江的戏和戏剧史,自豪之情充溢在陆教授的每一句话里——

“我们松江的戏剧史从来没有中断过。”

“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成果。”

“松江人为‘戏剧之乡’已经整整准备了900年”。

……

通过对地方戏剧史的梳理,他最想向外人展示的就是松江地方戏剧上千年的强韧生命力——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著作、代表性的人物,从未中断。

“历史文化的符号是很容易断裂的。戏剧史很多地方都可以整理出来,但很少有地方象我们松江那样,即使在特殊的年代,也没有中断过。”他说。

然后,他扳着指头开始述说。

一是宋有“一坊一栏”。“一坊”即华亭县青龙镇36坊第7坊平康坊,“一栏”即平康坊里的勾栏。二是元有“一楼一村”。一楼即夏庭芝的《青楼记》,“一村”即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三是明有“二记三曲”“一说一评”。“二记”即徐霖的《绣襦记》、王玉峰的《焚香记》,“三曲”即范文若的《博山堂三种曲》。“一说”即何良俊的“本色说”,“一评”即陈继儒的《六合同春》戏曲评点。四是清有“一塔一箱”“一台一言”。“一塔”即黄图珌《雷锋塔》,“箱”即夏秉衡《百宝箱》,“一台”即张照的连台本戏,“一言”即俞粟庐的《度曲刍言》。五是民国有“一剧一师”,“一剧”即沪剧,“一师”即京昆大师俞振飞。

他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松江的戏剧史不光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也有着重要的现代赓续。

上世纪50年代,戏剧活动基本上都服务于政治宣传。但当时的松江小戏已经能在政治正确的同时注意到人物塑造、戏剧冲突、生活细节这些戏剧创作最重要的要素,内容并不空洞。

60年代全国都只看八个样板戏,戏剧创作一片凋零。然而在松江,竟然还保留了一部本土创作的沪剧《开河之前》。这部地方小戏在当地常演常新,在农民心中的地位不亚于样板戏。

最近陆军教授指导的一位博士生写了本《松江戏剧史》,他从洋洋30余万字中提炼出了一句话,既能概括书的内容,又是松江作为“戏剧之乡”的真实写照——“松江人为‘戏剧之乡’这个称谓已经整整准备了900年”。

改革开放之初,松江又培养出了陆军这样的戏剧大家。1981年他的成名作《定心丸》在《解放日报》连载,并且在包括藏区、新疆、内蒙在内的全国许多剧团里以多种民族语言搬上了舞台,获得了全国性的影响力。

从1981年至今,陆教授已经从事戏剧创作40多年,先后创作上演大型剧作39部,小型剧作20余部,获奖50多次。

1993年上海市文化局与上海戏剧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陆军戏剧作品研讨会,2009年中国剧协与松江区政协联合举办陆军农村题材30年成果展。

2005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8卷本的《陆军文集》,2020年陆军戏剧教育馆面向公众开放。

作为上海戏剧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从2021年创办迄今,已举行200余场教育教学、学术研讨与文化交流活动,接待访客数千人。除了成为上海部分高校学生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还与全国21个高校与22个文化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孵化了一批戏剧影视作品、研究课题与文化项目。教育馆被誉为是一所“咖啡馆里的迷你型艺术大学”。怀揣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朴素理念,践行着为人师者的初心使命,陆军的荣誉不只是此,也不会止步于此。但荣誉的背后是他愈发忙碌的身影,还有他几乎无休的生活方式。陆军曾反复强调,荣誉不是他一个人的,一切收获靠团队,一切成绩归学生,一切荣誉属上戏!他只不过是在那个恰当的时间,与大家一起做了一些恰当的事而已。


 


 

从2015年起,陆军着力于上海本土题材的戏剧创作,创作(含合作)上演了十余部大型剧作,其中《大明四臣相》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生命行歌》入选了文旅部重点剧目扶持工程;《浪漫村庄》获宣部、文化和旅游部邀请进京演出;《陆机》入选上海国际艺术节;《蔡龙云》获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春申君》《啊,母亲》《护士日记》获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资助。而《董其昌》获得中国戏剧文学最高奖第25届曹禺戏剧文学奖。

一个人怎么能长期执着地专心于一件事,又怎么能做完这么多的事?

在陆军看来,这或许都因为自己是松江人。

“松江这片文化土壤,每个生长在此的儿女都会抱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去看待她,也都会感受到我们血脉里面渗透着的四个字:创新,务实。”

陆机的《文赋》是我国文论史的开山之作,《平复帖》被尊为“中华第一帖”。董其昌的书法、赵孟頫的诗歌、程十发的绘画,都在艺术观念与艺术技法上有重要创新……

陆教授一言蔽之,“创新是我们松江文化的灵魂。”

务实也很重要。再好的创新理念都必须落到实处。

陆教授说他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干活,忙忙碌碌的生活才充实”。

虽年已古稀,但他却越来越忙。

他是个行动派,想到什么就干,雷厉风行从不含糊。

几十年里每天都保持着超高强度的工作状态。

前些年,每天清晨他跨越37公里的路程,从松江的家赶到学校,7点之前必定开始一天的工作,而结束的时间未知。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天,从不看电视,吃饭几分钟搞定,上洗手间两次并一次,没时间陪家人,甚至没时间生气。

他用这样的勤奋,经年累月沉淀着专业学养和人生经验。

35岁时他就是全国文化系统劳动模范了,在60岁这年又获评了上海市劳动模范。忙碌的日子几十年如一日。

就算是参加集体活动,他也不是去玩的,只把这当成观察生活积累创作素材的机会。所以他“每天都会有收获”。如果哪天一无所获,他就会有负罪感,觉得白活了,明天一定要补回来。

他还常常教导学生说,“老天爷很公平,给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年轻人要学会惜时如金,还要对自己的专业有规划,要倒逼自己在规定的时间里必须完成什么。”

2015年,60岁的陆军刚从系主任位子上退下来,立刻就给自己订了一个“十年目标”。到现在快70岁了,他完成的已经大大超过了这个目标。光是最近的五年,他就有15个国家级的项目和荣誉。

可是想做还没有做的事更多。

他想做少年儿童的耕读园,建陆机公园,建云间十二峰步道,建千年松江书画长廊。他还想成立江南水文化博物馆,打造驻场话剧《松江简史》,以及甪调湾国际儿童戏剧小镇……

直到今天,他仍然保持着几个人的工作量。

 

 

戏剧创作:编剧•舞台•灵魂

 

看剧的时候,你会被演员的服饰表演、舞台的舞美灯光吸引,也会被导演的巧心构思吸引。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剧本,而站在剧本背后的人是编剧。

什么是编剧?

最早的戏剧舞台上都是即兴表演,没有完整的剧情。直到出现编剧,戏剧的质量才发生了裂变——就像造房子有了设计师和图纸。从此编剧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一部戏的质量,甚至直接影响了一个演员、一个剧种的发展。

“编剧才是戏剧的灵魂。一个成功的编剧,最重要的是观念和想象力,技术是第三位的。”陆军教授这样总结。

在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高等艺术院校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陆军积极参与中国特色艺术学“三大体系”建构,努力筹建“编剧学”新学科,两度成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带领团队完成一批代表性成果。陆军提出的“戏核”“戏眼”还被选入第三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剧本创作理论条目,突破了戏剧编剧理论几乎全部依赖西方的瓶颈,为打造中国特色编剧学做出了贡献。

多年来,他始终在关注编剧身份的边缘化问题,这削弱了戏剧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是他长期忧心的问题。

“戏剧提供给大家的不仅是一个故事,几段动听的唱腔,或者是美轮美奂的表演和舞台装置,戏剧最最重要的功能是直抵人的心灵,要向同时代人贡献戏剧人独到的识见。”

多年来他一直在呼吁,要把舞台还给编剧,要让戏剧文学的力量在舞台上发光,让观众在舞台上看到人的存在,并且作用于自我的成长。

“我希望通过戏剧让你思考你的人生,你的生存状态,你的灵魂,你活着的意义。”这是他创作的源头动力。

他还强调:“每部戏剧作品里面都应该有编剧自己的关键词。如果一部剧里只有好看的情节而没有体现出编剧对世界,对人性,对社会的看法,那就是一场表演秀,跟玩游戏没什么区别”。

思想才是戏剧最珍贵的“舍利子”。优秀的剧作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家。

所有这些要求,陆教授一直在身体力行。

 

40年前,他就在自己创作的农村题材作品中表达了对于人和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他创作的每一部戏,背后都藏着“一句话”。

他呼唤科技,倡导科技是推动农村农业发展的力量;

他讨论用封建意识来抓精神文明是否合理的问题;

他也关注到那些勤劳刻苦有创造力的人被困在僵化的体制里,最后变成精神上的侏儒。

他所写的每一部戏都有灵魂,其中的许多观点即使是今天看来都不落后。

 

 

教育:理论•实践•历史

 

编剧有着2500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不仅仅是一门注重实践的技艺,更是一种知识体系。

在上戏任教的几十年里,从编剧理论到教学方法,陆军教授做了大量或正本清源或开创性的工作。

2007年他首倡编剧学新学科,创造性地把编剧从原来的戏剧戏曲学系统中分离出来,并构建了编剧历史论、本体论、创作论、比较论、批评论、应用论、教学论和发展论八个研究维度。

 

近年他又在戏剧文学分支中,首次尝试将中国传统戏剧理论中与编剧相关的艺术精华提炼概括为“戏核戏眼训练法”,并将其收录进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戏剧文学分支。此举打破了西方以冲突说、动作说为主导的编剧法在国内教育中的一统天下,第一次将中国戏曲理论融入戏剧学科,真正地说中国话,发出中国声音。

在2017年发表的《编剧学的源流、现状与开创性的探索》一文中,他将编剧学的研究维度扩展为理论、实践与历史三个方面,并将编剧学分为古典研究、近代研究和今人研究三个阶段。

此外他还主编了三卷本的《中国现当代编剧学史料长编》,六卷本的《熊佛西文集》等等。他编撰的《编剧理论与技法》成为了上戏、中戏、北电、新加坡艺术学院等十几所大学的教材,收入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著作辞条条,并三获国家级及省部级奖励。

在编剧人才的培养实践方面,他的创见和实践更是影响了一大批人。

有感于国内优秀编剧人才匮乏,而大专院校需要花四年的时间培养一名专业编剧,效果还差强人意,2015年陆教授尝试将“戏核”“戏眼”两个词条的核心要义转化为编剧教学法,创立了“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在各地推广这一新型的教学法,助力受训者在短期内把握戏剧精髓与编剧的诀窍,在实训中增强编剧的技能和人文素养,受到广泛的欢迎。

陆教授的初衷,是“通过一个简易便捷、通俗易懂的方法,告诉人们什么是戏,什么是戏剧性,教会人们‘写戏像戏,写戏是戏,写戏成戏’,希望教出来的编剧都是学者型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都具备的人。”

工作坊2016年5月在上海戏剧学院首次开课,至今已经十年,受训的国内外学员近千人,先后成为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工作创新案例等在内的十多个荣誉。

2023年,陆军领衔的以工作坊教学团队为核心成员的上海戏剧学院中国编剧学教师团队,荣获了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黄大年,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和象征。学习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黄大年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黄大年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是历史赋予高校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在去年9月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获誉名单中,由陆军领衔的上海戏剧学院“中国编剧学教师团队”成功入选,这也是全国唯一一支戏剧影视类教师团队。陆军个人还获得了国家“WR计划”教学名师称号。

2016年,陆军教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的重大项目,实现了上海地方高校零的突破,2022年再度荣获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的重大项目,两度成为国家重大课题的首席专家,实属不易。

他还创立并主持上海校园戏剧文本孵化中心,培养了一批校园戏剧编剧人才;策划主持三届全国校园戏剧文本征稿比赛、首届上海校园戏剧文本征稿比赛,发现与扶植了一批青年编剧人才与一批优秀校园戏剧作品;还组织师生创作了《钱学森》等22部上海校园大师剧。

陆军被称为“大师剧”背后的英雄。截至目前已经推出的近30部大师剧中,由陆军组织创作或参与创作的达22部。2022 年,“上海高校系列大师剧”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并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围绕“百·千·万字”编剧工作坊,陆教授还设计了好几个项目。比如十卷本《中外经典短剧鉴赏文库》,多卷本《中外经典剧作300种——百·千·万字剧作法鉴赏文库》,可以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从编剧和剧作法的角度,领略中外经典作品的魅力。

师者,不仅要培养人才,更善于发现人才。

如今已是炙手可热的国内一线编剧和制片人饶俊,就是陆教授一手发掘的。

当年,正是面试时主考官陆军的一次“破例违规”延长时间,让考官们发现了这位从贵州山区走出来的侗族少年骨子里的文学敏感,让他最终被录取,今天的观众才能欣赏到《花千骨》《千古玦尘》《醉玲珑》《在希望的田野上》《春风化雨》等红极一时的热门剧。

一次大胆的“破例”,就改变了一个年轻人的命运,也为中国剧坛发现了一位“十大青年电视剧编剧”的获得者。

新冠疫情呼啸而来时,面对隔离在校的孩子们,陆军做了三件事:一是带领在读博士生、硕士生为一位急需帮助的山村孩子捐款;二是给学生写了一封题为《静心干活吧,孩子!》的公开信,并在线上开设题为《创意,让慌乱的日子变得从容而又富有意义》的讲座;三是策划主编《世界灾难戏剧经典作品100部鉴读》和《世界灾难电影经典作品100部鉴读》(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他以师者的睿智与定力,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特殊的“教育大课”。

如果以2018年陆军教授兼任松江区文联主席为时间节点,2018年前,他就拥有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文化部优秀专家、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科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二级教授等等荣誉。而从2018年至今,他又荣获了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国家教材委高校哲社科(马工程)艺术学科专家组专家,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曹禺戏剧文学奖,并两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两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两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两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等一批荣誉与项目。

就在节目录制完后,恰逢第40个教师节。在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中,陆军教授又荣膺了“全国优秀教师”的称号。

然而数不清的荣耀对于陆教授来说都不是目的而只是副产品。作为学者和教授,他在戏剧这个领域里始终抱着投鞭断流一般的野心。他坚信,“如果一门学科的研究、教学和创作是一条河流,就要把自己的精力、智慧、能力都变成沙包和石块投进河里,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条河的流向、流量、流速,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几十年来,他就是用这样的决心不断鞭策着自己,也用累累的硕果一次次回报着家乡松江和母校上戏的厚爱。

陆军教授是田埂上走出的当代戏剧家,戏剧是他的田野,而松江是他的根。

他像一位执着的工匠,以岁月为刻刀,以心血为颜料,精心雕琢出一部部撼动人心的作品,承载着生活的重量,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他将戏剧创作、人才培养与理论创新编织成了一幅浑然天成的画卷,在戏剧的长河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而深远的痕迹。

 

■ 原载2024年9月20日上海文史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