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音乐名家 > 正文
关峡|“爆款”之后,更期待伟大的舞剧作品
2023-12-08 20:46:00 发表 | 来源:中国艺术报

 

“爆款”之后,

更期待伟大的舞剧作品

 

关峡

著名作曲家

中国交响乐团原团长

 

我写舞蹈音乐并不多,记得十几年前,在看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的汇报演出时,发现一个现象:北京舞蹈学院不仅输送了很多优秀的舞蹈表演人才,他们培养的编导也十分了不起,能把看似毫不相关的音乐剪成精美的舞段音乐。然而,还是有点担忧。我跟该院负责人说,要重视原创舞蹈音乐,如果舞蹈编导都用剪接后的音乐去表达特定的主题,如表现当代中国的主题,用的是电影大片里音乐或是某些流行音乐,肯定是有缺憾的,会出现“两层皮”的感觉。因此,我建议舞蹈学院应该专门找一些作曲家,与编导合作,共同创作出好的作品,还能够形成好的合作机制。

 

 

探索舞剧音乐的“交响性”

 

 

  我较早接触舞蹈音乐,是原东方歌舞团举办的一台舞蹈晚会《华彩唱风流》。这台晚会呈现的都是中国作品,要求所有舞蹈音乐必须是原创的。其中,我作曲的一部舞蹈作品《江山美人》,讲述霸王别姬的故事。当年这台晚会红遍全国,我担任音乐作曲的这部舞蹈作品也令人印象深刻。

 

  回想起来,这部作品的创作周期很短,从作曲到编导、排练,再到上台演出,只有一周多的时间。当《江山美人》的编导陈维亚找我为这部作品创作音乐时,其实只有5天时间。他跟我阐释了作品要讲述的故事以及他想呈现出来的效果。那时,我担任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请了3天假,专心于这部作品的音乐创作。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舞蹈音乐创作,也阐发了我在舞蹈音乐创作之初的一些想法。对于一部舞蹈作品,编导一定有他的理想化的构思,或者他想要达到的艺术突破,这个时候作曲家的思维要跟得上。当然,陈维亚当时并没有跟我讲什么地方要转折,什么时候要做出变化,都没有!只是把他想要展现的舞蹈作品的故事梗概和想要传达的艺术效果讲给我。可以说,是舞蹈编导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想象来激发作曲家的创作灵感。我写这部舞蹈作品的音乐采用的是交响的方式,这对于作曲家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表达方式。

 

  世界上的交响芭蕾作品,从美国到俄罗斯都有很成功的范例。最为著名的如舞剧《斯巴达克》,可谓史诗性交响芭蕾的不朽杰作,由作曲家哈恰图良创作,音乐十分震撼。值得关注的是,从交响和舞蹈的关系来看,其音乐性是独立的,舞蹈是根据音乐的完整性去完成创作。这种作品的音乐和舞蹈是一体的、完整的,即听起来、看起来是完整的,其所表达的内容和内涵也是完整的。

 

  中央芭蕾舞团两任团长都曾对我发出邀请,希望可以给他们创作芭蕾舞剧的音乐。我提出一个问题,以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为例,当今世界上的版本有两万多个,但没有人去改动它的音乐,剪辑它的音乐,变换的是场景,或者导演新的感受与舞台呈现方式,它是在故事的框架和音乐完整的前提下去完成的。于是,就有了2021年中央芭蕾舞团献礼建党百年的大型原创交响芭蕾《世纪》的推出。这部作品就是按照交响音乐会的结构,在“千年之问,百年之答”主题的引领下,融入新的理念创作完成。《世纪》以我之前创作的4部交响乐为基础,选择其中的乐章,构成“擎天”“移山”“蹈海”“追日”4个篇章,仰望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源头,通过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经典中华神话传说中的精神寓意,深挖蕴含其中的民族精神力量,表现其在当代的传承。这样一种呈现方式,其实也为今后的创作提供了一些经验,即以交响乐团现场演奏,芭蕾舞的速度、气息等可以调整,但音符、总谱一定不能改变。这也是舞剧音乐的一种方式,将芭蕾与交响乐结合,因为有音乐在先,舞蹈是顺着音乐的情绪理念在“流淌”,它不是用芭蕾讲故事,而是让音乐和舞蹈水乳交融,让观众可以“听见舞蹈、看见音乐”。

 

交响芭蕾《世纪》剧照(图片:中央芭蕾舞团微信公众号)

 

 

当代舞剧如何国际化还需深入思考

 

 

  近几年涌现出来比较好的舞剧,音乐写得都很好,还有电子音乐的加持,体现出时代感、空间感。目前,国内舞剧喷发的态势是符合舞剧创作规律的。舞蹈和音乐都是人类最原始的需求和自然呈现,舞剧更以其歌、舞、乐以及吸引人的形式和剧情满足了民众的精神需求。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首演在上海,杨帆作曲。现场观看后,我对杨帆说如果把剧中的电子音乐部分去掉,变成交响乐团演奏的时候会怎么样。在国内,舞剧每年都有十几部、几十部上演,需要“轻骑兵”。可是别忘了,还有国际交流,如果到国外的歌剧院、音乐厅演出,这种方式怕就行不通了。我们制作的当代舞剧如何让它国际化,能够进入到西方主流的演出场所,这些问题还需深入思考。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拿《江山美人》来说,如何将交响思维的舞蹈音乐转换成一部独立的音乐作品,可以说有一些心得。从2003年创作演出,到今年整整20年,它依然活跃在世界舞台上。陈维亚用脸谱,用身外人、局中人这样的结构来编导,从一个京剧的名段进入一种情节,然后在舞台上变成经典,并且用交响的方式高规格呈现。舞蹈和音乐相互依存,讲了霸王别姬这样一个历史故事。现在看来,我依然感觉它没有落后于时代,很大的原因就在于音乐本身没有用太时尚的东西,用的是交响乐团,管乐队加上民族乐器,使歌舞乐融为一体。

 

  歌舞乐融合是今后需要发力的一个方向。现在无论制作舞剧,还是文旅演出项目,实际上都是歌舞乐一体,并且是在一种总体视觉环境下来完成的。尤其是一些重大的主题性演出,都是歌舞乐一体才能完成。

 

 

舞蹈编导要加大对音乐主题性的关注

 

 

  我国舞剧的创作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加速期,各种题材选择、形式创新,都非常好。未来的发展,首先要分清舞剧创作的社会功能,即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舞剧,是舞台艺术的还是文旅项目的,需要有一个界定。再如,是偏重娱乐的还是偏重教育的、主题性的,也要区分一下。

 

  如今的AR技术(增强现实)也给行业带来危机感,但我认为审美是永远能够超越现代科技发展的,因为AR技术是为人服务的。如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音乐,第一次看(听)觉得形式是新的,可第二次看(听)或许就不一定觉得新鲜了。也许再过20年,舞剧的有些情节被忘记了,但是音乐是永恒的、旋律是永恒的。前不久,《永不消逝的电波》的音乐由中国交响乐团在音乐会上奏响,听后我就十分感动,说明音乐主题是经得住考验的。这也是我特别感慨的——在交响乐舞台、在音乐厅里更能呈现出舞剧音乐的魅力,因为那里没有合成性的声音、没有环境设计、没有电子音乐配合等,当演奏家用乐器在现场演奏时,观者(听者)的情绪随着乐音起伏,会有一种内心的深层感动。

 

  展望未来10年,希望舞剧音乐的主题、主旋律要写得很棒。棒到什么程度?棒到这样的音乐要在交响音乐会上,能给人带来美好的艺术联想。而对于舞蹈编导来说,则要加大对音乐主题性的关注。因为编导叙事的时候可能是从场景故事的角度来做的,但是牵动的永远是内在的音乐逻辑。为什么至今没人去改柴可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中的音乐,就是因为这些音乐太经典了。编导在经典音乐框架下,如何让它变成一个全新的版本,是体现他们水平和观念的时候。舞剧在创作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以后如何给这个版本再重新提升,能不能生发出更好更妙的想法,也就是要有这样的自信——这部舞剧的音乐一个音符都不改,但是我能让它变成更好的版本。

 

  我们现在确实已经有了不少“爆款”的舞蹈、舞剧作品,“出圈”了,变成社会现象了,但我想这还不能称为伟大的作品,从艺术本体来讲,希望在未来10年能出一些伟大的舞蹈、舞剧作品。

 

(本文为作者在“当代舞剧音乐创作的探索研究”论坛上的交流发言,中国艺术报记者张悦采访整理)

 

 


本文刊发于《中国艺术报》2023年12月6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