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记者 刘忆斯/文 李忠/图
引言
他是《思乡曲》和《第一回旋曲》的作者,前者是我国现代第一首走上国际舞台的小提琴作品,后者是我国第一首被外国小提琴大师演奏的小提琴作品。他,就是中国20世纪最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马思聪,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和演奏的奠基人,把中西音乐熔于一炉建立中国民族乐派的音乐巨匠。
马思聪是最早赴欧洲学习小提琴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个用小提琴演奏中国作曲家自己
马思聪
□马思聪大事年表
海丰的海是很特别的海,站在海丰的大海前,一股浓重的咸味扑面而来,使人再也无法平淡起来,用当地人的话来说这就叫“加点料”。据说,海丰取义于“南海物丰”,又说取义于“临海物丰”,总之一切皆与一个“丰”字有关。我们查了一下史书,海丰的县城早先名唤“海城”,相传早在上古夏商之际,这里便有先民生息绵延。
“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这是海陆丰一带的人的自称,可见虽久与水亲近,可这里的人仍旧有着火一样的刚烈性格。海丰近代出过三个名人,中共早期领袖之一、海丰农民运动领导者彭湃,国民党右翼代表、广东都督、与孙中山政见不合的陈炯明,还有就是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马思聪。
虽然马思聪11岁便出国留洋,但他对海丰这片生他养他的故土却有着难以割舍的乡愁。马思聪曾说过:“我爱故乡那潮湿、带着咸味儿的海风。一闻见海的气息,我的灵感就来了!”同样,家乡的人也没有忘记他,不仅马家老宅得以完好保存,而且马思聪更是在这里妇孺皆知,家乡人以他为荣,连小孩子一听马思聪都会说,“当然知道啦,他是神童嘛!”
“我们新中国的儿童,我们新少年的先锋,团结起来继承我们的父兄,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海丰的孩子还给我们唱起了这首《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其实,每一位五十岁以上的中国人想必也都会唱这首马思聪作曲、郭沫若作词的少先队首支队歌,只是这首歌如今出自孩子之口,不免让人感慨万千。
1912年5月7日,一个男婴在广东海丰县海城镇幼石街一户书香门第呱呱落地了。男婴的父亲马育航给儿子取名为马艾,取艾字聪明、健美、长寿之意。后来小马艾上小学,马育航给儿子正式取名为马思聪。
马思聪的父亲马育航,又名马继犹,1900年中清朝光绪庚子科秀才,取得廪生。追溯马氏家族的祖辈,未见一个有懂音乐之人,然而,没有“基因”的马思聪却自幼就表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海丰的地方戏很丰富,有白字戏、正字戏、西秦戏。马思聪的三婶是个戏迷,每当三婶去听戏时,都会把喜欢音乐的小思聪带上,听完戏回到家里,小思聪就会装扮戏中的角色像模像样地唱将起来。后来,在马思聪的影响下,马家十
9岁时,马思聪随父亲到了广州,寄读于广州培正小学。在那里,他学会了吹口琴、弹月琴,并很快就能用月琴弹奏几首很长的粤曲,被人称为“音乐神童”。1923年的暑假,马思聪回到故乡海丰,见到了从法国留学回来养病的大哥马思齐。大哥带回了一把小提琴,令小思聪为之着迷。此时,他也许不知道自己的命运
在自己的坚持与大哥的帮助下,小思聪的父母答应了他跟随大哥一起出国学琴的要求。1923年的秋冬时节,11岁的马思聪跟随着20岁的大哥告别了故乡,乘上远行的轮船,西渡世界艺术之都——巴黎。
到了巴黎后,在大哥的引见下,马思聪投师学琴,很快技艺便大有长进。12岁时,马思聪创作了自己最初的两首小提琴独奏曲——《月之悲哀》和《楚霸王乌江自刎》。前者是他在读完一篇童话故事后有感而作的,后者则表现了他对项羽威风凛凛地率领千军万马决战沙场的敬意。
1925年秋天,马思聪顺利地考上法国南锡音乐院预科班。作为班上惟一的中国学生,老师和同学们都对这位从神秘、古老的中国来的学生很新奇,而让他们更加吃惊的是马思聪充沛的精力与兴趣的广泛。学期大考,马思聪气定神闲,挥弓自如,颇具小演奏家的气度,最终获得学院最优二等奖。
随后,马思聪师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巴黎国立歌剧院教授奥别多菲尔,这是马思聪赴法之后的第五位小提琴老师,也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位老师。奥别多菲尔很快就发现马思聪的技巧中存在着不少错误,经过良师的细心指导,再加上自己的刻苦练习,很快,马思聪的小提琴技艺大增。对奥别多菲尔,马思聪终生都怀着深深的感激,他后来在《童年追想曲》一文中这样写道:“我永远感谢奥别多菲尔先生,我所得的东西,无论直接或间接,多由他所赐……”1928年,马思聪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巴黎国立音乐院提琴班,师从布殊里夫,他也因此成为第一个考入这所音乐名校的
由于马思聪的父亲马育航失势,马家陷入到拮据的境地,马思聪不得不暂时结束留学回国。在朋友的帮助下,马思聪先后在香港、广州、上海、南京等地举办了个人音乐演奏会,一时声名鹊起,各地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中国音乐神话马思聪”以及他演出的盛况。报道说“每次演奏,会场必人山人海”,并献上了“马君技术已入神化,实是绝大天才”的赞誉。
在此期间,踌躇满志的马思聪运用中国古词的意境,创作了歌曲《古词七首》,他希望能像德彪西的《毕里底士的歌》描绘古希腊那样描绘古代的中国。带着“要好好地学习和声学和作曲”的渴望,马思聪于1930年初再度赴法国留学。在奥别多菲尔的安排下,马思聪成了著名作曲家毕能蓬的入室弟子。虽然跟毕能蓬学习作曲仅一年时间,但马思聪受益匪浅。日后,马思聪这样写道:“没有他(毕能蓬),我会走上虚浮的道路,徘徊在不成熟、不完整的歧途……”
在中国艺术界,有两位弱冠办学的奇人:17岁时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的刘海粟和19岁时创办私立广州音乐院的马思聪。在同乡陈洪的帮助下,马思聪在1931年与一群热衷音乐的青年在广州办起了音乐院,马思聪不仅出任院长,还教授小提琴、钢琴、作曲理论、视唱练耳等课程。
虽然学校的经费日显拮据,但马思聪和他的同事们还是埋头苦干,在这里他还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钢琴班的女学生王慕理。王慕理非常仰慕马思聪的才华,而马思聪也爱王慕理的聪颖贤惠,1932年,这对以琴为媒的师生之恋终于奏响了“婚礼进行曲”,刚满20岁的马思聪当上了新郎。从此,这段“琴瑟之好”忠贞笃诚,绵延了55个春秋……
结束了蜜月,马思聪去南京中央大学担任讲师,全家迁居南京,在玄武湖畔一座风景如画的小楼里平静地生活了三年。这三年时光,是马思聪创作收获颇丰的一个时期,玄武湖的寂静引发了马思聪创作了《降B大调钢琴弦乐三重奏》,而金陵莺歌燕舞生气盎然的早春,则令马思聪写出了《G大调第一小提琴钢琴奏鸣曲》。他还以家乡海丰民谣《白字调》为素材,创作出了《摇篮曲》。身在巴黎的毕能蓬看过马思聪寄来的谱子回信说:“技巧是一流的,你作的是严肃的音乐,你走的路是正确的。”
1935年2月,马思聪在香港成功举办了小提琴演奏会,香港媒体普遍认为马思聪的表现有力地驳斥了一些人宣称“中国人根本不能真正领悟和欣赏西方音乐”的说法,称马思聪的演奏“已经使他跻身世界级小提琴手的佼佼者之列。”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马思聪应聘为广东中山大学教授,厚积薄发的他创作出了代表作《思乡曲》和《第一回旋曲》,这两首作品也同样是我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第一批成功之作。《思乡曲》是马思聪写的大型管弦乐曲《绥远组曲》(《内蒙组曲》)中的第二乐章,马思聪的创作灵感来自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这首只有短短八小节的民歌拥有质朴而优美的曲调,被马思聪天才地创作出一连串新的旋律,对原民歌所表现的个人悲惨命运和乡思之情做了更深的拓展。这首作品写于抗战初期祖国大片领土被占、人民流离失所的背景下,也使它有了更为丰富的大众情感。
《思乡曲》动人的旋律,总会勾起每一个游子的无尽乡思。1990年6月1日,被尘封了半个世纪的张学良,首度在台北圆山饭店公开庆祝九十华诞。席间,老人提出要求——“听《思乡曲》”。当《思乡曲》的凄怆的旋律响起在庆祝大厅的时候,张学良潸然低首,哽咽无语,而围护着老人的人们无不默默流泪。
1946年,马思聪先后任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台湾交响乐团指挥、香港中华音乐院院长和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主任等职。他先后创作了《抛锚》、《民主》、《祖国》、《春天》等多部大型声乐套曲,从中鲜明地表达了他对当时国统区反动统治的强烈不满以及对一个民主、平等的新中国必将出现的坚定信心。在《祖国大合唱》中,马思聪使用陕北民歌曲调铺就开篇的歌曲,象征着“光明从延安来”。
随着解放战争的开始,马思聪两次拒绝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请马思聪到美国大学任教的“盛情”。1949年4月,马思聪和一百多位知名爱国人士,从香港经烟台抵达北平。10月1日,马思聪光荣地出席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他兴奋地谱就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欢喜组曲》。
不久,周恩来总理接见马思聪,询问“如何在一片废墟上发展新中国的音乐事业?”马思聪提出“人才第一”的观点,建议建立中国最高音乐学府以培养新中国的音乐人才,他的建议与周总理不谋而合。1949年12月18日,马思聪随周恩来出访苏联归来,即被政务院任命为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时年37岁。
马思聪是一匹千里马,同时也是一位伯乐,他一生致力于发掘音乐人才,其中很多被他发现的“好苗子”最终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音乐界的殿堂级人物。1952年,马思聪“隔墙听音”,录取15岁的林耀基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学习。两年后,他再破格录取13岁的盛中国,并亲自
正当马思聪准备为中国音乐做出更大的贡献时,时间的脚步却迈到了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很快,由于“学习小提琴是迷恋资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学生一个个退学了,而马思聪也变成了“资产阶级反动权威”。他一天到晚低头受审,在地上爬行,甚至因为姓马而被强迫吃草。这些都没有让马思聪绝望,但1966年11月2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和海外侨胞广播开始曲,停止播放他创作的《思乡曲》,让他顿时陷入万念俱灰的境地,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马思聪决定——出走。
1967年1月15日夜,回到广东养病的马思聪携带着他那把至爱的、出自300年前意大利名匠之手的小提琴,与妻子、子女,登上电动船悄然出海,往香港方向驶去。随后,他们登上前去美国的飞机。五年之后,周恩来总理对来访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过这么一段话:“我平生有两件事深感遗憾,其中之一就是马思聪50多岁背井离乡到国外去,我很难过。”
在《思乡曲》完成了整整30年之后,马思聪也成为了思乡之人,他称人在异乡的自己为“饥饿的幽灵”。客居美国20年,马思聪先后完成了第三、第四《小提琴回旋曲》,《双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独奏《阿美组曲》,弦乐合奏《高山组曲》,声乐套曲《阿美山歌》等作品。
1984年10月,中央音乐学院向公安部、文化部提交了三份报告,申请为马思聪彻底平反、落实政策。同年12月31日,公安部作出《关于对于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为马思聪“叛国投敌”案平反意见的决定》,1985年2月6日,文化部发出《关于对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为马思聪“叛国投敌”案平反的意见》。一星期后,马思聪就收到自己的冤案被彻底平反的通知,喜出望外的马家燃放烟花以示庆贺。当天,马思聪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春天逐渐又回来了,祖国也逐渐走近了……”
这一时期,已是古稀之年的马思聪仍旧没有停下创作的笔,他将维吾尔情诗《热碧亚——赛丁》改编为歌剧,同时,他还从《聊斋志异》中得到灵感,创作了芭蕾舞剧《晚霞》。马思聪最大的愿望就是《热碧亚》和《晚霞》能在“适当时刻”在祖国上演,可他期待的“适当时刻”还没来临,他的生命之路却已至尽头。
1987年3月,马思聪患感冒住进医院,后转为肺炎并复发了心脏病。5月20日,中国一代音乐巨匠马思聪与世长辞,终年76岁。“现代苏武”最终没有叶落故土,那件满是乡愁的客袍也没能归乡洗涤。
马思聪是最早赴欧洲学习小提琴的中国人,是第一个用小提琴演奏中国作曲家自己小提琴作品的中国人,他穷尽一生创作数十年笔耕不辍,他的作品涉及小提琴音乐、交响音乐、协奏曲、大合唱、室内乐、钢琴音乐、歌剧、舞剧、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多个领域,涉猎之广、创作之丰、水平之高,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中非常少见。
2007年12月11日,马思聪夫妇的骨灰在儿子马如龙等四位亲人的护送下抵达广州。这位飘零异乡的游子终于魂归故里。在白云山麓湖边,马思聪与好友冼星海为邻。
如今,在白云山麓的广州麓湖公园聚芳园内,矗立着一座高达3米的马思聪半身铜像,铜像下的花岗石上刻着他谱写的《思乡曲》总谱。生命飞逝,一切随风,惟有大师的音乐与家乡的山水、家乡的人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