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音乐名家 > 正文
专访 | 歌剧演员?顶流歌唱家?廖昌永:现在的主业是“院长”
2021-04-13 16:58:20 发表 | 来源:北京日报
  “我的初心没有变过,不管是对音乐的热爱,还是对学校的感情。”
 
 
       2021年4月,国家大剧院版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六轮复排,8000余张演出票全部售罄。余隆与上海交响乐团、张立萍、石倚洁、廖昌永……因疫情焦渴多时的北京歌剧舞台,终于等来了一部群星汇集的西洋经典巨作。
 
国家大剧院版《茶花女》剧照
       “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大,确实不该再往后‘压’,一是声音会有损耗,二是再要走到指定位置上,速度必然会快……”备受瞩目的首演开始前一天,廖昌永依然在琢磨余隆的建议,揣摩阿芒这个已经饰演过四轮的角色。石倚洁在剧中饰演阿芒的儿子阿尔弗莱德,但他与廖昌永的年纪相差并不太多。廖昌永想了想,对周围人抬头一笑:“动作幅度大了,是不是看着不像父亲,像哥俩了?”
 
廖昌永在《茶花女》新闻发布会上
       这一刻,廖昌永只是一个尽职尽责的歌剧演员,尽管他还有上海音乐学院院长、频频登上热搜的“顶流”歌唱家等多种多样的身份。这些身份中,哪个对现在的廖昌永最为重要?
       短暂地将阿芒从身上剥离,廖昌永开始了艺绽君的独家专访。
 
       再演《茶花女》,不必“装老”了
       Q这轮《茶花女》复排,能在演员表中看到您,很多观众都觉得是不小的惊喜。
       廖昌永:确实,这次下了一定决心。现在要拿这么一整块的时间离开学校,对我来说是有点困难的。但我觉得作为教师,教学和实践都不能停。俗话说“教学相长”,一方面是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互相学习,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我们不能离开舞台太久,否则舞台和作品都会变得生疏。
       我们从事的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职业。就像很多医学教授一直要上手术台,我们也要在舞台上保持一定数量的演出,这不仅是对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在教学时也能保持敏感,比如对人物的理解。
 
       国家大剧院版《茶花女》最初是由马泽尔大师指挥的,2010年首演,除了2019年复排时我在国外巡演,其余五轮我都参加了。每一轮演出,我都要保持新鲜度,这就是戏剧的魅力。十年前我演《茶花女》的感觉和现在是不一样的。十年前,这个爸爸是装的,我要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暗一点、成熟一点;现在,这个爸爸是真的,得努力让声音再“年轻”一点(笑)。在舞台上劝儿子时,我真的会有一种跟自己女儿沟通的感觉。现在我经常和女儿聊天,和她分享学习、生活中的快乐或困惑,再演《茶花女》,我会有代入感。
       Q《茶花女》毕竟是您相当熟悉的作品了,这次演出,会格外关注哪些部分?
       廖昌永:去年年底,我接到了国家大剧院的邀请,实事求是地讲,准备的时间没有特别多,但我还是在剧本上花了一些心思,特别是人物情感的转化。《茶花女》这部戏挺“揪人”的。薇奥莱塔是社交名媛,但她一直渴望安静稳定的生活,所以在和阿尔弗莱德相爱后,她宁愿放弃一切。她清楚自己患病的事实,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和最爱的人在一起。
       薇奥莱塔的遭遇让人同情,但我又不能提前做好心理建设,告诉自己“她还挺可怜的”,因为阿芒登场时想的都是“这个女人把我儿子勾走了”,这种冲突是不能有预设的。后来在两人的交谈中,阿芒发现薇奥莱塔其实是个很好的姑娘。薇奥莱塔去世前,他很内疚,觉得自己当初太冒失了。这个过程伴随着很多细微的东西,这是我以前不一定能注意到的。
 
阿芒(廖昌永)与薇奥莱塔(张立萍)
       艺术需要不断琢磨,哪怕演一百场,我们也希望能把不同的东西赋予在每次表演中。演员要给自己“刺激”,每次登台都要把作品当成第一次演来研究,只要你一懈怠,观众门儿清。
 
       现在的主业是把学校建设好
       Q您上次演这版《茶花女》是在2016年,五年没有到国家大剧院演歌剧,是因为太忙了吗?
       廖昌永:有很多原因。前几年,我比较专注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整理和研究,花的时间比较多。还是有一点成绩的,去年,我们做了“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系列学术活动,专著开始出了,也在做国际比赛。
       当然,工作上也有一些变动。在什么位子上就做什么事,我的第一身份是教师,要把教学工作保证好。做了学校的领导岗位后,学校的发展、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等以前不会考虑的事情,现在都要考虑。
       Q您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已经两年了,和这个身份磨合得怎么样?
       廖昌永:我的初心没有变过,不管是对音乐的热爱,还是对学校的感情我其实特别喜欢做教师,那种成就感和做演员是不一样的。做演员只需要管好自己,但艺术总要传承,做教师是从“利己”到“利他”的过程这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
       Q经常能听到您提起恩师周小燕教授。在教书育人这项事业上,周老师对您的影响是不是很大?
       廖昌永:各个时期的老师对我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周老师把她对待艺术的很多态度给了我,特别是对中国音乐的热爱,她一直告诉我们,作为中国人,中国作品绝对不能唱不好。

廖昌永与恩师周小燕
       还有小时候,我到国外演出,经常一待半年,在那里演歌剧。回国后看望老师,想带点礼物,周老师总是说“不用了不用了,给我带点最新的唱片就行了,让我看看世界的声乐发展是什么势态,我还希望能常学常新”。
       Q最近几年,我们能感觉到学校在原创作品方面做了不少尝试。原创歌剧《贺绿汀》演出后已经拍成了国内首部8k全景声实景歌剧电影,接下来,学校会继续发力吗?
       廖昌永:做一部原创作品,声乐系、管弦系、作曲系等专业都会参与进来,把学科打通了,目前,除了剧本,我们的原创作品基本上都是由自己的师生创作和演出的。
       今年,我们在准备《霓虹灯下的哨兵》《康定情歌》两部原创歌剧,以及交响合唱组曲《龙华魂》、交响合唱《龙华英烈颂》、音乐剧《忠诚》三部作品。以《康定情歌》为例,它以川藏公路的修建为背景,当地的风土人情、音乐特色、民族习惯都要了解,否则音乐动机和戏剧冲突从哪里来呢?各种作业必须做齐。在表演层面上,以往我们培养的学生进了院团,还要再花三五年才能成为职业演员。现在我们不把学生关在琴房里,而是让他们走出去积累舞台经验,从学生到职业演员的转变过程尽量做到无缝衔接。另外,舞台应该怎么设计、要抓哪个点?这又是对数字媒体学院的锻炼。
       很多地方排戏都请外援,可外援一走,戏就废了。我想学校的职责还是培养人,我们是“生产”单位,生产作品、生产人才。
       Q再问您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需要您操心的事情这么多,那在学校和舞台之间,您要做取舍吗?
       廖昌永:肯定还是要取舍的(笑)。还是像刚才说的,要知道自己的主业是什么,现在我的主业就是把学校建设好,肯定不能再撒丫子出去,半年都在舞台上。教学、实践、科研、管理其实也不矛盾,关键看内部的线怎么穿,如果艺术规律把握不好,学校也管理不好。
 
       把自己摆在艺术前面的人走不远
       Q现在很多年轻观众看到您,总是会想起您参加过的《声入人心》。您怎样看待综艺节目给歌剧、音乐剧和声乐行业带来的这股热潮呢?
       廖昌永:当然会有一些问题出现,但我觉得总体来说,这种关注是良性的,对歌剧和音乐剧的发展有推动作用。我很受感动的是,去年上海歌剧院复排《唐璜》,票全部卖完了,因为演员中有参与过《声入人心》的一个小伙子。
       来看演出的观众们都把作业做得很好,什么时候该鼓掌、什么时候不鼓掌、某个人物的唱段是什么……他们都会去查资料,生怕自己什么都不懂,被人耻笑。这些观众是真的喜欢,也是真的下了工夫,所以我觉得目前看起来,一切还是比较正向的。
 
       但我们的演员一定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我经常对《声入人心》的学员们讲,你究竟是爱艺术还是爱自己?是把艺术放在自己之上,还是把自己放在艺术之上?演员需要恪守职业操守,位置一定要摆对。如果把自己摆在艺术前面,是走不远的;但如果你肯敬畏观众、敬畏舞台,就会以百倍的精神投入到艺术当中。
       Q前段时间看到您的采访上了微博热搜,就是在提醒年轻偶像不要迷失自我。
       廖昌永:粉丝是双刃剑,你为他们付出多少,他们就会为你付出多少;你背离他们多少,他们也会背离你多少。作为职业音乐家,要养成良性的职业习惯。
       Q从您的切身感受来看,愿意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有没有因此变多?
       廖昌永:去年,我们的声乐报考人数翻了一倍,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又翻了一倍。大数据统计显示,目前这波热度还没消。《声入人心》的学员们也一直在进步,阿云嘎和其他几位演员这几次演音乐剧的进步非常大,周深、蔡程昱、郑云龙等等,他们都成长得很快。蛮好的,但大家仍然要继续努力。还是那句话,你花了多大精力去对待艺术,就会得到多大的回报。

       (文章来源于艺绽 ,作者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