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冰青年钢琴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教研室主任,中国钢琴学会理事,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特聘专家,美国纽约音乐会与艺术家协会艺术委员。
出生于中国的音乐家庭,4岁随母学琴,自幼显露出非凡的音乐天才。后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和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先后师从于沈枚、陈比纲两位教授。1994年获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颁发的7年全额奖学金,赴美深造,2001年获得硕士学位,先后师从于索罗门·米兹考夫斯基和著名钢琴家
21岁时与世界著名指挥大师、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库尔特·马祖尔执棒的曼哈顿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拉威尔的《D大调左手钢琴协奏曲》,获得巨大成功,纽约评论界好评如潮。《纽约时报》评论:“无与伦比的技术,让人惊奇而佩服”;美国《世界日报》评论:“一位脱颖而出的华人青年钢琴家。”
演奏足迹遍及欧美、亚洲等地,如,纽约卡耐基音乐大厅、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爱利斯音乐厅)、美国新泽西表演艺术中心等著名音乐厅以及西班牙LANZAROTE国际音乐节等。2000年在法国巴黎斯特拉斯堡国际音乐节上首演了中国钢琴协奏曲《黄河》,法国各地报纸好评如潮。
自1996年在中国举办首场音乐会后,多次受到中国文化部门的邀请回国巡回演出,遍及中国30多个城市。1998年在国内出版发行了首张个人专辑《韩冰和他最喜爱的钢琴作品》。
荣获的奖项包括美国莫兹斯劳·莫斯音乐家基金会比赛金奖、纽约青年钢琴家比赛第一名、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协奏曲比赛第一名等诸多奖项。美国钢琴教师联合会为他的杰出表演颁发了莱维纪念奖。2000年,签约于美国著名的梅菲尔国际艺术家经纪公司,名字被美国2001年《音乐家大辞典》收录。
2006年,作为5位“海归”钢琴家之一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办音乐会,音乐会现场被北京中录同方音像出版社录制成《中国最具影响力艺术家—国际获奖钢琴家现场音乐会》专辑出版发行,并被列入“十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
2003年回国,在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任教至今,担任钢琴系教研室主任职务,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培养的学生在多个国内外重要比赛上获奖,包括第22届斯克里亚宾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第9届希腊塞萨洛尼基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第11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音乐“小金钟奖”全国钢琴比赛中的专业和业余组的金银、铜奖,第二届雅马哈“学院大奖”全国钢琴比赛银奖等等。
20世纪后期,一大批人才借着时代的东风,走出国门睁眼看世界,其中不乏一大批艺术人才,他们当中有不少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代表性人物。本期封面人物、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教研室主任韩冰就是这批“海归”中的佼佼者。光阴似箭,当年的青年才俊转眼已成为支撑中国钢琴艺术教育的中流砥柱,不仅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也承载了事业传承、挖掘明日人才的重担。
古话有云:“道为术之本,术为道之末。”韩冰说,“关注弹钢琴的人”是他目前在钢琴教育上最为关注的问题。
请对琴童多些宽容
都说琴童没有童年,学琴就等于和艰苦、严格,甚至被打骂的生活画上了等号,但韩冰并不这么认为。韩冰出生在音乐家庭,在母亲的启蒙下走上了钢琴之路。天资聪颖的他很快成为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但他生性好动,爱玩爱闹,与那些“痛苦”的琴童相比,他的琴童生活似乎幸福快乐得多。
韩冰描述道:“我是该玩的一样没落,该练的也一点没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韩冰至今都很感谢父母在练琴这件事上对他的宽容。因为父母的宽容,他的童年虽紧张而忙碌,但很幸福、快乐。
他回忆道:“我父母都是天津音乐学院毕业的,毕业后他们分配到河北从事艺术工作。那时候能玩的很少,只能玩钢琴。对于小时候学琴的记忆,我的脑海里至今还有一幅画面:那时我家住一楼,我弹琴时候窗外总有一排小脑袋,小伙伴们趴在窗户上盼我出来,时不时地敲敲窗户喊道‘快出来玩’。
我的耳朵很好,对音乐的感觉有着天生的优势,但练琴并不算刻苦,父母也没有强迫我练琴。进入音乐学院附中之后我才发现,身边高手如林,和那些从小刻苦练琴的同学相比,自己基础薄弱,这对我触动很大,我开始暗下决心,发奋努力,在激烈竞争中,我突然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我并不认为现在的琴童也要像我们当年那样艰苦地、挨打挨骂地学琴。毕竟时代变了,学习条件越来越好,资讯越来越丰富,家长、教师对教育理念的思考和提升可以尽量避免对孩子不必要的伤害。我学琴的年代,从社会环境到教育资源都比较匮乏,学琴的过程充满了艰辛。那时,我家住在石家庄,常常要坐好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去上海、北京找名师学琴。每次跑课都是母亲带着我,带着干粮上路,下了火车,简单吃点东西就去老师家上课。由于路途遥远,我们总是提前到。有时候提前一个小时,就在老师家门口等,一年四季都是这样。奔波之苦让我深刻体会到求学的不易,慢慢在心中认定了将钢琴当作奋斗的目标。”
学琴不宜过早专业化
走上专业之路后,韩冰就像换了一个人。他将练琴看成头等大事,刻苦练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每天为了多练50分钟的琴,他端着饭盒和乐谱,从教室到食堂,再到琴房,三点一线。每天五点半起床,从琴房的窗户爬进去偷偷练琴。老师看到韩冰如此废寝忘食地练琴,心疼不已,经常打电话告诉家长劝他不要太拼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韩冰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从一名普通学生跻身于尖子生行列,成为重点培养的对象,为他后面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说道:“当时,我要求自己每天练琴8~10小时,坚持了很多年。从一个普通生转变为尖子生,到后来拿到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跟我之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结合自己的学琴经历,韩冰认为,走钢琴专业这条路一是靠老师带,二是要靠自己努力。多年的教学经历也让他愈发感到,钢琴真不完全是教出来的,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己的思考与摸索。
“我记得上音乐学院附中时看过一本书,上面介绍了著名演奏家们用过的练琴方法,比如在什么时候一定要把《车尔尼740》练多少遍,巴赫的曲目要如何分手背谱等。看完,我就给自己制定练琴计划,所以我现在的视奏能力很强,巴赫的很多曲目都可以移调或分手演奏,这些练琴方法都不是老师教的,是我自己摸索出来的。时过境迁,看看现在我们的教育环境,看看身边的学生,我扪心自问:钢琴教育怎么就成了逼迫,到底是怎么了?”
载誉归来的韩冰回国任教后,很多家长慕名而来,希望让孩子从小接受正规的钢琴教育,然而,很多结果却事与愿违。韩冰认为,过早地用专业化教育来启蒙孩子并不是一件好事。
“过早地接受专业训练,不仅不会让孩子早日成才,反而会破坏孩子的音乐天性,走向家长期望的反方向。在高强度的专业化训练中,孩子的手指可能跑得很快,可以弹有难度的作品,但在不知不觉中,许多孩子在音乐上的童真被磨灭了。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过高,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成长的过程就不可能顺其自然了,这样的孩子越到后面越容易跑偏。当孩子缺乏练琴兴趣时,维持练琴效果的唯一法宝就是家长的强制性监管。以牺牲孩子天性为代价的专业教育,其实造就了太多的悲剧。”
为了避免制造这样的“悲剧”,韩冰曾婉言谢绝过很多慕名而来的家长。
“我教了20多年钢琴,见证了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也见过太多鲜活的案例。被强制练琴的孩子到了初中就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甚至会跟父母对着干;许多孩子在学琴道路上徘徊不前、倒退甚至中途放弃,多年的坚持也就葬送了,这样的结局实在令人惋惜。可见,从小培养健全的人格对孩子是多么重要!”韩冰说。
钢琴专业教学应重视人的培养
几十年间,韩冰寒窗苦读,以优异的成绩赴海外留学,而后壮志凌云回国执教,这些经历让他对钢琴艺术、钢琴教育有了更为深沉的理解。
或许是在以往的经历中,看到了身边太多的同伴在这条荆棘的道路上不断地掉队,韩冰强烈地感受到,艺术教育对人性的考验远比钢琴演奏重要。这也是中青年钢琴教师在新时代钢琴教学中需要探索的课题,相对于国内的传统教学,这是一个全新且带有发现性的课题。
“那时候选择回国,可以说是怀揣着培养祖国新一代钢琴家的梦想回来的,更多的是想把自己多年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少走弯路,在关键的时候又能帮助他们选择他们的人生路。回国就选择了刚成立不久的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就想在一个新的环境里能更发挥自己的价值。”韩冰说。
回国之初,韩冰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由于钢琴系成立不久,学生的资质良莠不齐。要培养好苗子,他只能从启蒙的孩子带起。他当时带了十几个刚启蒙的孩子,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他们。
“教育是需要时间的,需要耐心地陪伴和漫长地等待。”韩冰感慨地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学生陆续在国内的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当时在附中读书的田广收同学,在“小金钟”全国青少年钢琴专业组获奖时,韩冰已经教了他10年;李博文获得过国内最权威的中国音乐“金钟奖”,以及斯克里亚宾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希腊赛萨洛尼基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等等,他从5岁开始跟随韩冰学琴,至今已有19年……
“这些是获得大家瞩目的学生,他们突破了自己,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但是,在我的学生中,还有很多没能坚持到最后。他们在刚开始的几年中都进步迅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学生开始退步。我开始不停地自省:我的教学是否出现了瓶颈?我到底有多了解我的学生?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为了突破教学中的瓶颈,韩冰又去进修、学习,但这回不是去回炉深造钢琴,而是学习一些关于人的心理和沟通的课程。通过学习,他深受启发。在不断地摸索中,他慢慢找到了与学生更有效的沟通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从五六岁的孩子到大学阶段的学生,韩冰不仅在钢琴技能上培养他们,还从性格培养、心智能量、为人处世等方面帮助他们,帮助他们走出成长中的困惑,如何突破自己的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摸索,韩冰的教学终于有了全新的突破,对于钢琴教育,他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我认为,作为合格的教师,不能仅停留在专业上,更要关注钢琴背后的这个人,让他们身心合一,绽放自己的生命活力。”韩冰说。
让琴童幸福是教师的责任
“在中国,琴童的幸福指数堪忧,但仍有很多孩子不断加入到琴童大军的队伍中来,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的琴童期待幸福。”韩冰说。
这些年,韩冰虽身处象牙塔的顶端,但经常受邀到全国各地讲学,关于通过学琴所影射的教育话题是他一直关注的重点。
“作为有责任心的钢琴教师,应该多关注弹琴的人。作为教师,你是否带给孩子幸福感?你能给孩子传递怎样的音乐感受?启蒙教育中,教师、家长更需要关注对孩子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我也希望通过我的讲座,使更多的基层钢琴老师能把教学提升到教育的层面。当我看到一个孩子努力地‘砸’琴时,我真的感到很心酸,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思考我们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我的儿子也弹琴,作为专业教师我也矛盾过,不练琴肯定不行,但我又担心高压下的练琴产生的恶果,所以,我总是陪着孩子‘玩’钢琴,时不时地来一段父子四手联弹,很有趣味。我相信,如果我的孩子每天也练8个小时,他在同龄孩子中一定属于最优秀的那几个,但孩子能走多远我不清楚。所以,奉劝家长们不要过早、过多地透支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才是童年阶段最重要的。目前最让我欣慰的是,儿子很喜欢音乐,也很愿意弹琴。他通过积极练琴,有所收获和快乐,通过钢琴他行走了很多地方,认识了一些朋友,这种丰富的经历是快乐的。
基本功很重要,但我要说音乐素质也很重要。因为家长不理解,也看不见音乐素质的形状和实物,所以把弹琴的要求都放在了手指、手型上。
我想对老师说,音乐启蒙更应该让孩子跟音乐有共鸣、有互动,带领孩子发现音乐的美在哪里,跟着音乐去跳或者去唱,这是启蒙阶段应关注的。但也奉劝家长不要把启蒙当作玩,要给孩子树立钢琴并不是玩着学的概念,选择了就要尊重的态度。因为弹琴还可以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责任感和坚持的品质。要知道,在现实社会中,人的成功往往是靠坚韧不拔和努力坚持而得来的。”
教育孩子不如教育家长
教学多年,阅学生无数,阅学生家长亦无数,更何况自己也是为人父,韩冰对教育之道格外重视。
“有一次,我在赛后听到楼道里传来家长‘为什么不拿金奖,才拿了银奖’的吼声,简单的一句话,反映的是家长的教育理念。总是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下成长,势必对孩子造成心理的阴影。家长没有正确地引导孩子怎样去努力,反而苛责孩子的成绩,拿别人做比较,这是教育的大忌。家长需要再学习,要懂教育,需要更多的教育智慧;要多关注孩子本身,而非只关注琴弹得如何。”
韩冰建议,在业余学琴的阶段,家长不要只把精力放在钢琴上,还要让孩子多开阔眼界,多长见识、多体验,不要认为花时间看演出不如练琴,其实看演出也是一种学习,甚至是调动孩子兴趣的最佳方式。
“建议家长在孩子9岁之后不再陪练。当然,前提是在孩子9岁之前建立科学的练琴方法,建立音乐素养基础、审美标准和思维能力。所以,孩子初学钢琴时,父母更要积累智教育,在尊重和宽容孩子的前提下,帮助孩子掌握学习的能力。
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国际比赛或演出中看到,国外的孩子或许没有中国孩子的手指灵活,但是他们的演奏总是那样感人,有发自内心的音乐,我认为这是西方教育特点的体现。对于孩子的教育,其实更多的应是对人本、人性的关注,钢琴教育同样如此。
我其实挺关注那些没有走专业道路的琴童,他们有的是进入清华、北大这样的高材生,弹琴很棒,学习也很棒,这样的孩子应该是榜样,我们应该多挖掘这样的故事去鼓励家长和琴童。”
韩冰是个多面手,除了音乐,他还是一位写作高手,他的纽约留学日记《回家的路》曾被刊物连载,获得了很多读者的喜爱,也激励了很多在钢琴演奏道路上求学的年轻人。
他说道:“很多人都误会了‘快乐学琴’的含义,并不说哈哈一笑就学会了。弹琴其实很苦,学琴的过程是通过刻苦学习,化成快乐,再继续努力。”
交流中,韩冰流露出他现在的内心感受:在中国,担任钢琴教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曾经,一位十几年未曾见面的家长拿着他多年前的名片找上门致谢,当年的小琴童如今已经是钢琴专业的佼佼者,他很欣慰看到这样的结果。正因为有太多的家长和琴童寄予了老师太多的期望,也让他倍感责任重大,只有用慎重的态度和尊重他人的教育理念,才能让钢琴人才辈出,传承好我国的钢琴艺术事业。
寄语琴童
钢琴教育是精致化、品质化的教育,也是建立完整人格的教育。培养坚持的习惯和自我管理的品质,相信你的琴路定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