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音乐名家 > 正文
周望:秦筝归秦——谈周延甲先生与秦筝陕西流派
2020-04-04 15:29:52 发表 | 来源:中国音乐网
  追思一代古筝大师周延甲先生

  周望

  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开篇语 ☆

  2019年8月,陕西秦筝流派创始人与传播者周延甲先生因病与世长辞,虽斯人已逝,秦筝流派艺术却将永远成为中国民族音乐史上的瑰宝。2019年10月,周延甲先生爱女周望女士,作为女儿,也作为学生,作客上海国际乐器展华乐论坛,带着对周老先生的追思,再现陕西秦筝流派的光辉发展历程。以下为周望女士的讲述:

  

  大家好,我是中央音乐学院周望,今天,我非常荣幸应主办方的邀请作为嘉宾在这里重点介绍我的父亲周延甲先生,以及他创立的陕西秦筝流派艺术。

  今年8月,父亲因病不幸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热爱并为之付出毕生心血的秦筝事业。他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秦筝归秦”——秦筝陕西流派的恢复与振兴,我作为他的女儿,他的学生,我想在这里将父亲的“秦筝归秦”这一伟大事业介绍给大家,这也是我对父亲的缅怀与纪念。

  

  ☆周延甲先生“秦筝归秦”思想的萌发与确立☆

  1. 周延甲先生习筝生平

  父亲出生于1934年6月,山西省闻喜县人。自幼喜爱音乐,特别是迷恋家乡的民间戏曲、民歌音乐。父亲从小喜欢读书思考,练就一手好字。1952年进入县迷胡剧团工作,作为文化教员他除了要教演员们学习政治文化、乐理知识,还要在乐队吹笛子、拉二胡。他后来的古筝创作与他在早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修养的深厚积累和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是分不开的。1953年,19岁的父亲怀着对音乐的梦想,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辞去县剧团的稳定工作,只身一人来到西安,踏上了求学音乐的道路。

  

  周延甲先生青年时期

  1956年学校要开设古筝专业,当时在当地还没有教授古筝的老师,筝在陕西处于濒危绝响的境遇,故学校派当时品学兼优的父亲去沈阳音乐学院跟随著名古筝前辈曹正老师学习。并先后跟随著名古筝前辈高自成老师学习山东筝和王省吾老师学习河南筝。

  2. “秦筝归秦”思想的萌发背景

  20世纪50年代,民间筝乐遗产逐渐被引入高等音乐学府,当代中国筝乐的发展实现了从民间到学院的历史性转变。在国家政府“加强对传统艺术的挖掘与保存”的号召下,各个流派的民间老艺人陆续受聘到全国各地高校任教,潮州筝派、客家筝派、河南筝派、山东筝派等传统流派迅速呈现出勃勃生机。然而此时,自秦以来曾在陕西地区流行的筝已濒临失传。

  父亲在教学中发现其他几个流派筝是依附于乐种得以繁荣的特点,萌发了借鉴本土乐种音乐重现秦声的辉煌“音貌”的想法,也正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逆向思维的一个基本方法。传统筝派正是得到了自身所处地域文化的滋养才逐渐地形成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历代相传的以秦腔、碗碗腔、迷胡为代表的戏曲音乐就是从事秦筝复兴最重要创作的源泉。

  

  1961年, 全国教材会议在西安音乐学院召开,专家们在交流演奏风格

  

  1961年, 全国教材会议在西安音乐学院召开,周延甲先生演奏陕西流派筝曲《迷胡调》

  ☆ 秦筝理论的建设 ☆

  1. 周延甲先生《谈“秦筝归秦”》

  《秦筝》1992年第2期刊登了父亲的《谈“秦筝归秦”》,“秦筝归秦”是针对筝在陕西濒临绝响的现实而提出来的。

  父亲非常重视秦筝的理论建设,因为他知道一个流派的形成,光靠几首作品是不行的,必须要有系统的理论依据做支持。因此他身体力行,撰写发表了大量的有关秦筝方面的论文:《继承和发扬陕西秦筝演奏艺术传统》,(荣获陕西省艺术科学研究成果优秀论文奖)、《榆林古筝考察报告》、《秦筝归秦,贵在实践》、《筝道本源》、《谈“秦筝归秦”》、《谈筝的摇指技巧》、《事业是永恒的》、《筝的轮、刮、琶技法》、《筝演奏中左手的运用》、《理论、实践、流派的探索》等,主编出版了《秦筝文谱》,并组织出版了第一部筝史专著《秦筝史话》(焦文彬著)。

  

  1961年,周延甲先生手笔“秦筝归秦”的提出

  

  最后,再强调一下“秦筝归秦” !

  古筝在河南、山东等地广为流传,所以在演奏技术、风格特点等地域都形成自己独特的一种风格,作为河南的乐曲,一听就能清楚地辨别出来,它是河南的。然而筝演奏陕西的东西是否能行呢?有没有特点?我认为是有的!根据我自己这几年来的摸索和学习的体会,觉得古筝演奏秦地风格,秦腔、碗碗腔、迷胡等还是大有可为的,还是别具一格的,比如左手用大指也去按弦,就这一点来说,也是丰富了筝的左手演奏技术。

  我相信,这个发源于陕西的优秀民族乐器——秦筝,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及关怀下,会很快地流传开花的,会很快得到继承和发展的,“秦筝归秦”是很快就会见效的,总之,我们要使这个乐器更好地为广大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周延甲1961.6

  “秦筝归秦”的意愿和宗旨是:“艺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最终要还给人民。秦人秦地创始和流行的筝,也应该还给秦地人民”。

  2. 父亲解说“秦筝归秦”的内涵

  (1)“秦筝归秦”第一个“秦”字,与筝连起来是乐器的专用名词,说明筝的发祥地、筝弹奏的秦声秦韵。

  (2)“归”是针对秦皇“退弹筝”而言的,两千多年前的“退”,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又要“归”回到人民中间来;

  (3)“秦筝归秦”第二个“秦”字,正如父亲在《“秦筝归秦”与秦筝流派》一文中所言,“‘秦筝归秦’,是陕西筝人终生为之奋斗的一个目标。”

  3. 秦声的特点

  秦声以“慷慨激越”、“粗犷高昂”、“凄楚悲切”、“热耳酸心”为其特点。而这种特点的形成与秦地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以及秦人思想语言、性格、习俗有着直接的关系。

  最早秦人,是从属于殷商的一个部族,殷商亡后被迁到今陕西地区,成为周人的奴隶。周成王时,秦人参加反周,失败后再次西迁,秦人与殷人均以燕为图腾,共奉“玄鸟”为祖先;是以游牧、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

  在西周时期,秦人本来是为周天子养马的。位置大概在陇西(六盘山以西)。后来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当时说比诸侯贵族低很多的一个封号。

  秦人在陇西主要与戎狄首当其冲。早期的历史,也是与戎狄的战争史。常年坚守高山恶水之地,造就了秦人的坚韧彪悍的性格,动辄以命相搏。

  周平王元年(前770)因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有功,才跻身于诸侯之列。但东周时期,齐桓公称霸时,仍被拒绝参预会盟。但最终,秦人的彪悍与商鞅变法使得秦国日趋强势,最终统一中国。(于公元前550年)

  秦人自古生活在西北黄土高源,以狩猎、游牧为主,“秦民长期的高原奔驰,养成了自己的剽悍奇勇的秦俗”(焦文彬《关于秦腔源流的探讨》)。从《诗经》之《秦风》中可以看到秦民俗以崇尚武德为民族特点。

  秦声正是生活在黄土高原的秦人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秦声慷慨、粗犷、悲怨、雄壮,又不乏活泼、惬意、委婉、细腻之美感。生活中人们以苦乐,借秦声来抒发他们质朴的感情,表达他们美好的愿望。

  戏曲家欧阳予倩在《秦腔》中到:“秦腔主要成份,是广大草原上的牧歌,其音高亢激越,适宜于表现慷慨激昂或凄楚悲之情,用之于调笑戏,活泼流利,玩艳动人。范紫东在《乐学通论》中也说:“秦腔远绍二南音,近挹两汉文化,本为温柔敦厚之风,又寓激昂慷慨之气,秦筝劲而商音多,此西京之古也。”此外,还有表现婉转缠绵内在细腻感情的“碗碗腔”、“迷胡”、“道情”等,这些统称为声的民间音乐,是歌、舞、乐结合的综合艺术,是历代艺人们的创造、积累的宝贵财富。

  

  展现秦筝音乐风格的古诗词

  “慷慨激越” “繁音激楚” “热耳酸心”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曹丕)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红亭水木不知暑…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唐代岑参《秦筝歌》)

  “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白居易《筝》

  “弦停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白居易《夜筝》)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柳中庸《听筝》)

  “凄凄切切断肠声,指滑音柔万种情”(殷荛藩《闻筝歌》)

  ☆ 与“秦筝归秦”一脉相承的秦筝作品 ☆

  1. 优秀秦筝作品系列介绍

  一个流派的形成,首先一定要有足够的代表性作品。为此,父亲从50年代开始不遗余力的收集民间素材,发掘秦地的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很快,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陆续改编并创作一系列作品。

  如果说1958年改编的《绣金匾》是父亲秦筝流派开拓性的第一步,那么,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首秦筝创作曲目就是由父亲1958年秋创作的《迷胡调》,乐曲用13弦筝首弹秦声,宛有“秦筝声最苦”的意味,又名《秋夜筝》。(PPT视频)又因模仿陕西迷胡音乐格调韵律而作,音调委婉,旋律优美,人陶醉于迷迷糊糊,故亦名“迷胡调”。此曲又名《秋夜筝》。

  

  优秀秦筝作品目录&介绍

  《绣金匾》、《秋夜筝》、《秦桑曲》 (1979)

  《凄凉曲》、《道情》、《西京调》、《姜女泪》(又名长城调)

  《白桐曲》、《百花引》、《倾杯情》、《新翻罗江怨》

  

  1989年4月22日周延甲先生荣获中央电视台颁发的“全国部分民族器乐‘山城杯’电视大奖赛《秦桑曲》创作一等奖”

  

  1989年4月22日周延甲先生荣获中央电视台颁发的“全国部分民族器乐‘山城杯’电视大奖赛《秦桑曲》创作一等奖”颁奖现场

  《姜女泪》成为”金钟、文化”等国家顶级赛事的指定参赛曲目。

  

  《百花引》、《倾杯情》填补了秦筝重奏作品的空白

  

  《真秦之声——周延甲筝曲精选》出版l 其作品作为秦筝陕西流派的代表曲目录入《中国古筝名曲荟萃》和《中国筝曲陕西篇》。

  父亲认为:“要振兴陕西流派,首先要继承秦筝传统,而继承秦筝传统,就必须要走创新,在父亲创作的筝曲中,与“秦筝归秦”思想一脉相承的作品,当属《秦桑曲》。

  2. 《秦桑曲》对陕西筝曲创作的影响

  《秦桑曲》继承了陕西浓厚的地域风格,并且吸收各派的长处,更是父亲创作思想的集中体现。

  (1)《秦桑曲》的创作问世和成功,是 “秦筝归秦”理想创作实践的开端,是“秦筝归秦”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2)《秦桑曲》中大量吸取“碗碗腔”中韵味特点,充分发挥古筝“以韵补声”的乐器性能和艺术特点,集中地体现了父亲将筝乐创作与陕西地方音乐为素材紧密结合创作的实践;

  (3)《秦桑曲》将秦地戏曲音乐中“欢音、苦音”两种不同音阶调式的创新运用,成为开拓陕西筝派特色的有力方式。此曲对后来其他陕西筝曲的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形成了一种创作的模式,后来的很多创作如:周煜国先生以陕西地方音乐为素材创作的《乡韵》,曲云老师的《香山射鼓》,弟弟周展在商调式基础上用当地音乐特点来表达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所创作的《秦土情》,父亲和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黄枕宇合作,根据陕西迷糊音乐曲牌“罗江怨”共同创作的《新翻罗江怨》等都不同程度地延续了这种模式。

  学者戈弘在“秦筝陕西流派全国学术会议论坛”上这样评论:

  “《秦桑曲》真正开创了陕西筝的先河,他是周延甲先生秦筝曲目创作历程中的顶峰佳作,蕴涵着先生毕生的音乐思想之精华,真正的将秦风、秦声通过秦筝展现于世人并产生重大影响的秦筝新曲。”

  作者的创作思想所表现的是一种陕西特有的人文精神,是展现和歌颂陕西人民的“真秦之声”,从这时起,“陕西筝派”为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所认可,“秦筝归秦的历史地位与价值也得以进一步明确。

  ☆ 四十年从教,丰富的教学成果 ☆

  1. 父亲为秦筝归秦奋斗的一生,同时也是成功教学的一生

  在父亲的教学与引领下,陕西秦筝流派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其中他培养的学生如曲云、樊艺凤、魏军、李世斌、何秀琴等已成为秦筝的代表人物。

  从1957始,父亲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教授了数百位学生。其中获国家级奖9人,省级名次奖20人。

  获得国家级大奖的有:周望于1982年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比赛获得优秀表演奖(最高奖)

  尹群、张晓红、樊艺凤、沙丽晶与1989年中央电视台“山城杯”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古筝组包揽了一等奖、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

  

  父亲在教学中遵循自然,不做作,不拘束,以人的自然本性和情感而发,他经常说:“自然的美是最美的”,“弹性是弹拨乐的灵魂”,“演奏方法一定要合乎人的生理习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今天,陕西筝派得以成为国内影响甚广的流派,而陕西大地古筝正在蓬勃发展,优秀的演奏家与教育家与优秀的学生真可谓人才济济,这些都得益于父亲早期的努力。

  2. 频繁的演出、讲学,为秦筝事业而奔忙

  父亲曾应邀赴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等地讲学并举办了《春之韵》、《秦乡行》、《中港台筝乐大师筝乐演奏会》、《秦声粤调》、《秦土情》、《走过古筝的岁月》等多场音乐会。

  

  2000年,香港 “秦土情”演出后留影

  

  

  2000年,新加坡《春之韵》胜利演出后全体演员留影

  

  在日本谷井祚子筝团与信号厂幼儿园联欢

  

  2006年,在台湾弹拨论坛

  

  1992年,应邀赴香港演艺学院任古筝导师(一年)。

  图为在香港演艺学院与著名二胡演奏家王国潼老师合影

  

  在香港演艺学院为学生上课

  

  周延甲先生在武汉音乐学院讲课

  

  2006年4月7、8日 参加由香港中乐团主办的“香港古筝艺术节筝韵诗意传真情”音乐会,演出《凄凉曲》、《姜女泪》、《秦桑曲》,由香港中乐团协奏。指挥:顾冠仁先生

  

  周延甲先生与顾冠仁先生(左)、阎惠昌先生(右)合影

  

  《秦筝》创刊30周年,院领导为周延甲先生颁发终身成就奖

  

  《秦筝》创刊30周年,周延甲先生作为名誉会长致辞

  

  2009年10月30日,作为西安音乐学院六十周年校庆系列音乐会在西安人民剧院举办了“秦筝归秦---周延甲作品音乐会”暨周延甲主编的《秦筝文谱》首发式。

  3. 创办学术团体和刊物

  父亲对事业非常执着,为了弘扬陕西筝乐、实现“秦筝归秦”的理想,他不仅在教学、科研、创作、教材编创上积极努力,而且也通过大量的艺术学术实践活动,积极践行他的理想。

  1983年,是父亲在秦筝理论建设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筹措成立了陕西秦筝学会。它成为一个集结陕西筝人、领导陕西筝派的群体性学术团体。学会为继承秦筝传统,振兴陕西流派做了大量工作,且成果丰硕。

  

  陕西秦筝学会成立大会

  

  1983年筹办了筝界唯一的一本专业性刊物《秦筝》,并担任主编。自创刊以来,已出刊了数十期,成为介绍、指导和反映“秦筝归秦”的理论刊物。同时,它也为海内外筝人就古筝艺术的演奏技巧、教学方法、历史源流、乐曲创作等各个方面的交流、探讨提供了平台,对古筝艺术的繁荣、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推动作用。

  

  《秦筝文谱》(上下册)

  

  录制出版了《中国筝曲——陕西篇》《西京调——真秦之声——周延甲筝曲自选集》、《秦筝归秦——周延甲作品音乐会》CD、DVD等专辑。

  

  2013年,指导编著出版了国内首版首例古筝五线谱教程《中华筝教程》(周展、周望编)

  4. 父亲的乐器改革——转调筝

  父亲不仅在秦筝的演奏、理论、教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在筝这件乐器的改革方面也颇有研究。

  

  1958年,周延甲先生试制双排筝码

  

  1972年,为解决古筝的转调问题而研制出了16弦踏板转调筝。

  图为在西安骡马市小剧场演出照

  

  周延甲先生与西安农械厂工人师傅合影

  

  1974年研制的25弦踏板转调筝

  5. 荣誉与奖励

  

  1982年9月,周延甲先生荣获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陕西省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

  

  1993年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证书”

  

  2004年,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授予“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

  

  2017年2月,周延甲先生荣获陕西省文化厅颁发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筝代表性传承人”。

  秦筝作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周延甲老师是秦筝代表性传承人,他对秦筝事业的贡献功不可没。

  ☆ 筝,乃仁智之器 ☆

  父亲的古筝教学,不仅在传授传承古筝技艺,更在文化思想与人文精神上,有着厚重的追求,他使得“秦筝归秦”不仅仅是一个民间流派的重新崛起,更成为承载着中华古老文明千年的传统基因。不仅是地域风格的重新确立,更是古老中华文化积淀的再一次张扬。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父亲几十年来一直推崇的“筝”乃仁智之器,与尚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他时常告诫我们每个弹筝人的自律准则:“筝乃仁智之器,弹筝当行仁智;继承创新开拓,重道敬师爱生;尊护知识权法,善待同仁同行;警戒拜金主义为非,倾心素质教育;自强自爱自重,崇尚徳艺双馨”。

  “筝者,上圆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十二,拟十二月。设之则四象在,鼓之则五音发,斯乃仁智之器……”

  ——西晋音乐家傅玄《筝赋》

  周延甲先生认为:五度应生,构成乐音。辨其清浊而生宫、商、角、徵、羽。

  筝最初是五弦、五音 :宫、商、角、徵、羽

  对应的五行:土、金、木、火、水

  贯穿了五常: 仁、义、礼、智、信

  五事:思、言、貌、视、德

  凡归为:君、臣、民、事、物

  筝被古人誉为“仁智之器”。

  他是仁智道器合一的践行者,是我们后辈学习的徳艺双馨的艺术家。

  父亲更是将秦筝归秦,提升到复兴弘扬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高度。

  用父亲的一句话总结:“中华民族,民族音乐,二者生发一体,爱筝更爱中华!”。

  

  ☆ 结语 ☆

  春蚕到死丝方尽,父亲的一生,是事业执着追求的一生,是事业不断开拓进取的一生。退休以后,他一直没有停下自己的事业脚步。

  如用简短的几句话来概括父亲的古筝事业最重要的特点:

  他实现了源于传统、又将传统继承和发扬的不平凡的事业。

  第一、所谓源于传统,父亲的事业根基无不深深扎根与中国古老的民间音乐。“秦筝归秦”四个字,本身就蕴含着最深刻的传统的回顾。而另一方面,创新于传统,更显得极为重要、可贵。父亲的传统继承中,无论是在创作上,民间音乐改编整理上,还是在理论建设开拓上,无不凸显父亲的创新意识,而这些创新,又无不凝结着传统的积淀。这也是我最佩服父亲的地方。

  第二、我想强调,在我们民乐界,父亲集创作、表演、教学、理论、社会活动于一身,为我们中国民乐传统的开拓性发展树立一座丰碑,这,才是我的父亲周延甲先生的最可贵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