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音乐名家 > 正文
理查德·瓦格纳“七宗罪” / 瓦格纳与希特勒
2017-10-31 22:02:27 发表 | 来源:中国音乐网
威尔海姆·理查德·瓦格纳,1813年5月22日生于萨克森王国莱比锡,德国作曲家,著名的浪漫主义音乐大师。
他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巨匠。前面承接莫扎特的歌剧传统,后面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潮流,理查·施特劳斯紧随其后。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

 

瓦格纳“七宗罪”

东方早报  陈晨

[摘要]一方面,音乐巨擘瓦格纳的音乐成就不容忽视,另一方面,作为纳粹德国的音响符号,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以色列依然禁演瓦格纳的作品。“瓦格纳问题”成为人们不断争议的焦点。

瓦格纳·诞辰200周年

今年应该没有一个音乐家会比瓦格纳更红。200年前的5月22日,德国音乐家瓦格纳生于德国莱比锡。他是这个世界上拥有传记数量最多的人,他从来不仅仅是一个作曲家,那些被冠以“德意志精神源泉”的古老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在他笔下化身为恢弘的奇观,明明只是神秘疯狂的幻想却让听者堕入比真实世界更深的“坚信不疑”。他的影响遍及世界每个领域,人文、艺术、政治、经济、科学……因为几乎每个领域的执牛耳者都是他的死忠或者死敌。

还有那些你以为理所应当,如同“真理”一般的存在许多都来源于他:奏响在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时刻的《婚礼进行曲》、走进剧院电影院观看表演观众席熄灭的灯光、为了视觉和音响效果而把乐队隐藏在乐池内……在瓦格纳所生活的时代,欧洲的音乐天空群芳争艳:他童年时,贝多芬、舒伯特尚在人世,而诸如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比才、柏辽兹、罗西尼、布鲁克纳等一大批音乐巨匠亦与其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往。即便在今天,他依然是人们追逐的对象。2010年,科隆版《尼伯龙根指环》在上海演出时的盛况就足以证明。

上周,作为世界上最重要音乐节之一的拜罗伊特音乐节在德国拜罗伊特正式开幕,在一个月时间里,有29场瓦格纳歌剧上演。(可惜在这个重要的年份里,上海看不到一部瓦格纳歌剧的演出。)此刻,我们决定用最严苛的标准去回顾、评述他的人生。关于瓦格纳“失败”的为人,不同时代的口诛笔伐屡见不鲜。而将以下罗列的专属瓦格纳的“七宗罪”堆叠起来“垫”在他脚下,就足以将他“供上神坛”,傲视众生。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1883)出生于德国莱比锡的瓦格纳自幼受做演员的继父影响爱好文艺,在聆听过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后狂热地决定投身于音乐事业。1831年,他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作曲,并同时成为诗人、剧作家、导演和指挥。

瓦格纳早期的《婚礼》、《爱情禁令》、《黎济恩》还带有明显的模仿痕迹,《漂泊的荷兰人》、《汤豪瑟》、《罗恩格林》等作品已经反映了瓦格纳积极改革歌剧的意向。最著名的代表作《尼伯龙根指环》创作时间长达25年,全剧长达16个小时,分四夜上演。为上演该剧而建立的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和拜罗伊特音乐节延续至今。

在偏重音乐技巧的意大利与法国歌剧盛行的时代,瓦格纳提出“乐剧”的口号,提倡以音乐跟戏剧并重为目的来创作歌剧,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推向巅峰。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作为19世纪浪漫乐派的代表,德国音乐家威廉·理查德·瓦格纳把从18世纪初建立起来的完整的大小调功能体系和声推上巅峰,后人除了另辟蹊径,再无超越的可能。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说:“瓦格纳的模仿者们只是一群猴子。”

这样说显然有些过分,后来者即便无法达到他的高度,但同样为音乐史留下了赫赫瑰宝,布鲁克纳、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的才华无疑是被瓦格纳点燃的。另一个与他同年而生的音乐家威尔第也被认为终生在追赶瓦格纳的脚步,并在其晚年的《奥赛罗》、《法斯塔夫》等作品中成功缩小了与瓦格纳之间的差距。至于同时代的勃拉姆斯则选择站在他的对立面,引得与瓦格纳决裂后的尼采忙不迭在客厅钢琴上供上一尊他的画像;身为维也纳歌剧院院长的马勒写了大量艺术歌曲却对歌剧望而却步,这都可以看作瓦格纳对歌剧史的“亏欠”。

而另一部分人,从接受瓦格纳的影响起步,逐渐摆脱这个羁绊,最终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另立一宗,成为新领域内开疆拓土的勇士。以去年借150周年“红”过一轮的德彪西为例,瓦格纳是个让德彪西终生爱恨交加的纠结存在。这位作为19、20世纪音乐桥梁的音乐家在30岁以前狂热地崇拜瓦格纳,曾自喻为“在瓦格纳阵营中自乱阵脚忘记了最简单行礼规则的信徒”;他把《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当作自己的“座右铭”,甚至可以背谱弹奏整部歌剧;德彪西在创作歌剧《佩利亚斯与梅里桑德》期间所写的一封信中记载:“最糟糕的是那个化名理查德·瓦格纳的幽灵在小节线之一的一个转折处出现了,于是我把整个东西都撕掉了,而且开始寻求各种乐句中更有特点的组合。”撕掉的是乐谱,撕不掉的则是后人在《佩利亚斯与梅里桑德》中仍然可以感到《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阴魂不散”的影子。

于是德彪西放话,“瓦格纳曾是辉煌的落日,但人们却把落日的辉煌当成灿烂的曙光”。打着“印象派”的旗号,德彪西骄傲地宣告:“对我来说,传统是不存在的,过去的尘土是不那么受人尊重的。”多年以后,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中的和声和“特里斯坦和弦”一样在西方和声发展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代表了西方和声发展的两种路径,同时又都动摇了传统调性和声的根基,进而促进了大小调和声的解体。

随着瓦格纳的离世,人们都说歌剧的黄金时代过去了。空前绝后的瓦格纳让今天全世界歌剧界最大的盛事仍是上演他的作品。只要在上演《尼伯龙根指环》,不管水平如何,都会是一项令人心驰神往的创举。

“难听”现代音乐的“始作俑者”

关于现代音乐怎么那么“难听”已经被争论了上百年,而这关200年前写出那么多好听歌剧的瓦格纳什么事呢?

出现在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开始处的几小节可谓是音乐历史上的分水岭。这其中出现了一个包含F、B、#D以及#G音的奇怪和弦。这一和弦孕育着音乐发展中的疑问,对这个和弦的探讨延续至今——在此之前,所有的和弦都有显著标记,在某一个调内,其表达目的能够清晰地为人所理解,听觉能够直观判断出和弦的发展方向,并且获得悦耳愉悦的听觉体验。然而瓦格纳拒绝在和弦上记标记,那些显得模棱两可的和声更是让人们“找不着调”。

瓦格纳更强调和弦在音响上的效果。“特里斯坦和弦”达到了和声的极限,瓦格纳赋予了这一和弦高度的情绪概括作用,集中表现了全剧的矛盾。从“特里斯坦和声”中,人们领悟到“飘浮的调性”在现代音乐中的惊人魅力。

这被视为否定作为音乐创作基础的“调性”而踏出的第一步,被公认为是孕育了20世纪音乐的一粒种子。直到20世纪的到来,调性被彻底打破。被誉为“现代音乐之父”的勋伯格亦是深受瓦格纳之“毒”。至于后来那些至今让许多人高呼“刺耳”的“不中听”的现代音乐,以及那些“先锋音乐”所尊崇的探索听觉感官新体验,依然能够在各色现代音乐会上听到。学院派们津津乐道的学术前沿和令演出商们头疼的难卖的晦涩曲目亦是瓦格纳炽烈音乐才华留给今人的“余温”。

演唱难得“唱死人”

今天人们只能听到瓦格纳的作品,所以有时难免忘记他也是个出色的指挥家。在瓦格纳雄踞欧洲挥坛的那些年里,他被视作专制、傲慢、装腔作势、乱花钱的人,经常受到官方的谴责。然而,一段时间的适应与磨合之后,欧洲开始崛起一支独一无二的深邃、剧烈、富有高度个人风格诠释的乐团。“瓦格纳学派”——那些受过瓦格纳式训练的指挥家(彪罗、里希特、赫尔曼·莱维、菲利克斯·莫特尔、安东·赛德尔等)几乎统治了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乐坛。

在他之前,一支交响乐团的合奏并不是什么难事。谱面上没有那么讲究的记号,乐器也没有那么多种多样,乐器的演奏技法也没有那么高明复杂,更不用说那些“人体音箱”遭的大罪了。

关于交响乐,据说瓦格纳只学过三部交响曲。即便如此他还是极力标榜一个指挥的权利——贝多芬的作品一般用十二行谱表,而瓦格纳把它扩展到二十二行谱表。不知道现在指挥们看总谱眼花缭乱的时候有没有怨念瓦格纳。他还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队的编制发展出三管制或四管制,以营造他恢弘的乐队效果。

为了能够达到他所希望的某些区别于传统的音色,瓦格纳甚至不惜重新发明新乐器。比如被称为“瓦格纳大号”的次中音号,一般人根本吹不响。还有低音拉号、低音黑管、英国管这些新兴又冷门的乐器,以及小鼓、低音鼓、钹、三角铁等打击乐都被瓦格纳一股脑塞进了交响乐。

“在长达12年的纳粹德国时期,到处奏响的是瓦格纳的音乐,今天的电影中表现犹太人背井离乡、亡命国外,或被纳粹用火车车皮运往集中营的背景音乐多半还是沿用瓦格纳的音乐。作为纳粹德国的音响符号,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以色列依然禁演瓦格纳的作品。”

瓦格纳(中)与李斯特(右二)的友谊是当时的圈中佳话,李斯特极为赏识瓦格纳,并指挥其多部歌剧的世界首演。图为W·Beckmann所作油画《瓦格纳和李斯特》

后来瓦格纳娶了李斯特的女儿柯西玛,李斯特“升级”成了瓦格纳的岳父

至于唱,瓦格纳的歌剧跟其他歌剧有何不同呢?专业人士可以头头是道地分析出无数条条框框的要领,而直接一点说,就是“太难唱了”!歌手开着巨大马力的肺活量随便一唱就是四五个小时不间断;乐队伴奏又莫名其妙地不和谐,歌手不凭自己的绝对音准很难找到音。加上瓦格纳主张人声是乐剧的一部分,歌手还非得控制着自身音量以“一己之力”去跟整个乐队对抗、交响。极端事例是德国男高音歌唱家路德维希·施诺尔半个月内连续出演了瓦格纳的《漂泊的荷兰人》、《莱茵河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的演出和《唐·乔万尼》的排练后,活活给累死了。后来,德国的音乐学校还开设专科培养“瓦格纳歌手”,来满足人们需要欣赏瓦格纳歌剧的“恶趣味”。

想去拜罗伊特得拍他十年“马屁”

如果今天有艺术家说要建一座巨型豪华剧院只上演他一个人的作品而且要这个剧院百年之后仍然一票难求,估计人们都会觉得他在做梦。而瓦格纳竟把这个“春秋大梦”做得风生水起。

瓦格纳留下的众多“后患”中,拜罗伊特音乐节是最具体、最确之凿凿的证据。这个他以“理想国”标准一手打造的音乐节今年已经是第102届,参加音乐节被瓦迷们称之为“朝圣”。你得至少提前8到10年才能买到那里的门票。但这并不是说,你现在预订,就能在2023年在拜罗伊特“登堂入室”。

拜罗伊特剧院是瓦格纳个人主义膨胀的最好写照。当年他认为在德国没有一个剧院能够上演他的歌剧,于是忽悠了他的“大赞助商”路德维希国王给他在位于巴伐利亚的拜罗伊特小城建了这么一座剧院。而在音乐节建立的100年里,拜罗伊特只接受信函订票,每年的5万多张门票面临超过50万人的争夺。且他们的规则不是先到先得,申请者需要在信中极尽溢美之词地告诉瓦格纳家族的后人,你是如何地为瓦格纳折服和对其着迷。之后由工作人员筛选出哪些人可以获得当年的门票。

为了不让文辞华丽、油嘴滑舌的人占便宜,前几年写信的人,不管写得多动情,几乎都不可能获得门票。但票房的人却会默默帮你记录一个积分,用今天时髦的话说,就是“攒人品”,等这积分攒个十年八载,他们才会相信你是真心的,然后,恭喜你,你就可能有资格去拜罗伊特朝圣了。

这种低效而自恋的方式在2011年拜罗伊特音乐节满百届时终于得到改革——网上订票开放。比起写信,网络看似更方便快捷,但参与争抢的人也远超过写信的人。而5万多张门票仍是定额,这也就意味着你等候的时间已经不止十年。

还有一点必须要说的是,去拜罗伊特之前是受罪,去了之后日子同样不好过。想想瓦格纳歌剧的长度,你却必须坐在坚硬的、靠背高度仅及腰部、没有扶手、排间距非常小的木椅上观看,而且剧院压根没有空调。这样的“求虐”也是“朝圣”的必修课,谁让他的神是瓦格纳呢?

当然,令人苦恼的还有周边的住宿,音乐节期间方圆10公里内的旅馆酒店全部爆满,“黄牛”曾经夸张地将门票炒至4500欧元(原价8到280欧元)。而关于拜罗伊特的瓦格纳家族百年来的争权夺势、风云变幻,那会是另外一部如“指环”般庞大而黑暗的故事。

人见人爱颠倒众生

迪特尔·大卫·硕尔茨在《一种德意志式的误读》一书中写道:“瓦格纳被他的同时代人称作‘好色之徒’……伴随着瓦格纳一生一直到高龄的是轻佻、放荡和不忠的名声。”

说到瓦格纳的“罪”,情感生活上的混乱是很容易令人浮想联翩并津津乐道的,比较著名的桥段是他抢了得意门徒彪罗的妻子、让李斯特成了他的岳父,还让茜茜公主的丈夫路德维希国王为他“千金散尽终不悔”;至于尼采、安徒生、希特勒……散落在不同旁观者回忆录、日记中的零星证据亦是众说纷纭的“灵感”源泉。

他似乎总是和有夫之妇纠缠不清,英国酒商的妻子杰茜·泰勒、诗人维森东克的妻子马蒂尔德,还有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彪罗的前妻柯西玛。

不过他和柯西玛终成眷属的故事最为著名。柯西玛年纪轻轻就与父亲的学生、神经质的钢琴家、指挥彪罗结了婚。然而坏脾气的彪罗常常对其实施家暴,以至于科西玛曾想过自杀。而瓦格纳这个富有魅力的革命派让她深感相见恨晚,据说两人第一次谈话就不间断地进行了5个小时。

家丑成了当时音乐圈众人的谈资、头顶绿帽子的彪罗一方面痛苦地用头撞墙,一方面仍无法抗拒瓦格纳音乐的魅力,兢兢业业在慕尼黑准备《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世界首演。

至于突然升格成了“岳父”的好友李斯特,当即断绝了和瓦格纳的来往,甚至为逃避现实躲进了一家大教堂,54岁那年还成了一位神父。不知在他避见瓦格纳的日子里,是否会回味瓦格纳曾写给他的“甜言蜜语”——“我对您的想念和爱慕仍是如此狂热。我希望自己很快可以更为有力,这样我自私的爱就会允许我表达对您的担心。愿上天给我力量,让我充分表达对您的爱。”还有一点耐人寻味的八卦是,柯西玛的长相在女人里算不上是魅力十足,倒是跟父亲李斯特像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希特勒和纳粹精神的摇篮

有人说,如果瓦格纳不是一个作曲家而是投身政治或军事的话,他一定会比希特勒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有人说,他不过是被政治利用的棋子。不过,毕竟纳粹崛起时,瓦格纳已经不在这世上了,所以一切都无从假设。而纳粹,会是另一个永远伴随着瓦格纳的阴影。

“不管是谁,要了解纳粹主义必须先认识瓦格纳。”其实,暴君希特勒是个文艺青年,早年曾三度报考艺术学校均遭遇落榜,他也幻想过创作他自己的歌剧,所以,在瓦格纳的身上,他找到了偶像——那种集艺术和政治于一身的权力意志。瓦格纳的反犹主义、对日耳曼古老传奇的信崇以及关于纯粹血统的神话,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希特勒世界观的一部分。

在长达12年的纳粹德国时期,到处奏响的是瓦格纳的音乐,每逢纳粹党大会召开或群众集会上,都少不了演奏《众神的黄昏》片段。尤其是当希特勒检阅军队举手行纳粹礼的时候。即使今天的电影中表现犹太人背井离乡,亡命国外,或被纳粹用火车车皮运往集中营的背景音乐多半还是沿用瓦格纳的音乐。作为纳粹德国的音响符号,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以色列依然禁演瓦格纳的作品。

除了一生的军事抱负,希特勒个人更是将自己的生活设计得与瓦格纳剧中人物如出一辙。最极端的例子发生在希特勒生命终结时——瓦格纳歌剧中的英雄都是和情人一起死的,如漂泊的荷兰人和他的桑塔,唐豪瑟和他的伊丽莎白,特里斯坦和他的伊索尔德,西格弗里德和他的布琳黑尔德……于是,希特勒也在末日彻底“浪漫主义”了一把,1945年4月29日凌晨,他和情妇爱娃在地下室里举行结婚仪式,次日下午他和爱娃双双自杀。据他的女秘书说,他在临死时还在听《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情殉”一曲。

希特勒曾经自白:“在我一生的每个阶段,我都要回到瓦格纳。”

尼采给他写完书就发了疯

瓦格纳一生与众多大师有交集,而被提及最多的那段,是他深深“伤害”了尼采。

尼采有多爱瓦格纳,从他的第一部作品《悲剧的诞生》第一页扉页上写的“献给理查德·瓦格纳”就能窥见些端倪。他写作此书最重要的动机就是受了瓦格纳音乐事业的鼓舞,把希腊悲剧文化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了瓦格纳身上。

而瓦格纳也十分“买账”,身处那个时代,他早已深谙如何利用那些往他身边聚拢的“大师们”。他鼓励年轻的古典语文学教授尼采,“请帮助我,实现伟大的‘文艺复兴’。”

尼采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分为三个阶段,崇拜瓦格纳的“合群时期”、经典论断倍出的“沙漠时期”以及重估一切价值的“创造时期”。在他自我认定为“沙漠时期”的1876年,正是瓦格纳举办声势浩大的第一届拜罗伊特音乐节的年份,而尼采目睹整个演出活动如同一场浮华、腐朽的社交场面,曾经光芒耀眼的偶像仅仅保留了“演戏的天才”,富裕市民庸俗的狂欢捧场,一切都无关思想,只见不断膨胀的欲望。

两年后,瓦格纳的最后一部歌剧的剧本《帕西法尔》寄到尼采手中,尼采的《人性的,太人性的》一书寄到瓦格纳手中,两人彻底决裂。尼采在写作《人性的,太人性的》时已深受疾病困扰,而瓦格纳得知后随即写信给医生,他认为尼采患病的原因是“手淫”,并建议尼采结婚。尼采得知后非常愤怒,将瓦格纳的言论称为“致命的侮辱”。

随后尼采在他那篇著名的《瓦格纳事件》中作了最有力的回击——他再一次专门给瓦格纳写了一本书。在这这篇论述中,他犀利而清醒地回归了一个思想者的理智。

《瓦格纳事件》写于尼采发疯的前一年,这一年也是尼采十分高产的一年。他发疯的原因有诸多版本的解读,和瓦格纳决裂也是其中的一个。事实上,尼采反瓦格纳还有几分捍卫自己尊严的意味,因为这个绝对的自大狂和自我中心主义者居然在一段他十分看重的关系中完全处在了下风——他去参加拜罗伊特音乐节时面对瓦格纳的滔滔不绝完全插不上话,即使插上也像空气一样被忽略了。还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发疯的前夕,尼采写了一首诗《阿里阿德涅的悲叹》,并在发疯后不自觉地寄给瓦格纳之妻柯西玛,并袒露心声,称他一直不曾忘记瓦格纳。那诗中这样写道:

“不!

回来!

带着你的一切痛苦

……

我的全部泪水向你流成河

我心中最后的火焰

向你发出光和热。

哦,回来

我陌生的上帝!我的悲痛!

我最后的幸福!”

 

 

 

 

 

 

瓦格纳与希特勒

 

 “震耳欲聋的旋翼噪音,急速后退的海岸线,扑面而来的椰林和高脚屋,四散奔逃的人群,滚落在稻田沟渠边的斗笠,火箭弹拖曳扭曲的烟迹,武装直升机腹下掠过的橙色火球,落在机舱地板上叮当作响的7.62mm弹壳……”

 

 

                                    《现代启示录》

 

 这是美国越战大片《现代启示录》中的一幅壮观的战争场景。与这场景相配的背景音乐气势磅礴,极其震撼。后来才知这段音乐是德国作曲家威廉·理查德·瓦格纳的名作《女武神之骑》(Ride of the Valkyries)。

 今年是瓦格纳诞生200周年。世界各地的音乐厅、剧院都将奏响瓦格纳的恢弘乐章,仅7.2万人口的拜罗伊特小镇再次成为瓦格纳乐迷的朝圣之地。在中国,瓦格纳也声誉日隆,中央歌剧院首次制作的《女武神》将于7月上演。


        德国音乐戏剧大师威廉·理查德·瓦格纳(1813.5.22-1883.2.13)

 瓦格纳在生活上是一个非道德论者,在政治上是一个浪漫而激进的自由主义者,在哲学上是一个虚无主义者,在艺术上是一个志向高远、具有未来指向的浪漫主义大师。他在生前就饱受争议,对他的两极化评价至今依然存在。

 1813年5月22日,瓦格纳出生在德国莱比锡,幼年父亲去世,没有受过正规音乐教育,却野心勃勃想成为大音乐家。他一生经历过破产、羞辱、逃难、颠沛流离,也享受过王公贵族对他神一般的追捧和崇拜。

 

 

  “百代唱片 世纪原音”——《瓦格纳管弦乐集》柏林爱乐卡拉扬指挥

  选自《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纽伦堡的名歌手》、《唐豪塞》、《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每次看到瓦格纳的照片,都会让人想起法国影片《悲惨世界》中冉·阿让(让·加班主演)的形象。在巴黎最贫困的日子里,他饥肠辘辘地守在破旧小屋里创作《黎恩济》。他曾辛酸地回忆:“我们已经到贫困的极端,盼望着可以从哪儿弄到五个法郎。”他的乌托邦思想和革命热情在脑中聚集,渴望打破权势、法律和财富的桎梏,渴望改变由犹太人的金钱统治的社会。

 曾参与1849年德累斯顿五月起义的瓦格纳,用行动证明了他的革命狂热,也为此付出了流亡12年的代价。从30岁至40岁的十年间,瓦格纳经历过数次逃亡。正是这些颠沛之苦,让他对人性与命运有了深刻感悟。

 

 

                      路德维希二世

 

 他的人生经历、个性与音乐都充满极端的戏剧性。在他的歌剧世界里,充斥着恢弘极端的场景和音效,那些剧情、爱情、命运都像是他个性的写照。瓦格纳所经历的曲折与痛苦,一点一滴地形成他的世界观和他的音乐世界。

 瓦格纳的歌剧都是自己创作剧本、谱写歌词、作曲配乐、设计舞台,甚至自己指挥。他最大的梦想是建立一座专门演出自己剧目的剧院,在世界音乐史上,只有他一人实现了——他的狂热崇拜者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奥地利皇后茜茜公主的表侄)资助修建了拜罗伊特节日剧院,专门上演瓦格纳的作品。

 

 

                                 拜罗伊特节日剧院

 仅从题材的选择上,就能看到瓦格纳与其他作曲家的区别。在瓦格纳的歌剧世界里,任何小人物都进不了他的视野。他的舞台上都是英雄、国王、神灵,他着迷于欧洲历史上极具魅力的诸神,只有神话题材能满足他超越现实、深沉庞大的戏剧野心。他把无边的浪漫和天马行空的激情都化作音乐,融合在了歌剧舞台上。尼采听到《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时,说那是“化为声音的激情”。

 

                                 叔本华

 要了解瓦格纳,必须对德国的历史、宗教、哲学有所了解。瓦格纳很有哲学头脑,执着于“人如何通过救赎来获得自由”的戏剧理念。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尼采的超人论、戈比诺的雅利安种族理论,都对瓦格纳产生过巨大影响。在《罗恩格林》、《漂泊的荷兰人》和《唐豪塞》中,都是先有某种诱惑,然后通过对诱惑和世俗的抵御,以及女性或理念的拯救,最后获得人生的启迪和自由。这是贯穿瓦格纳一生的命题。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他试图传达这样的思想:人如果要获得自由,就要打破无理性的欲望。人间的爱情终将走向死亡,这恰恰是对爱情的最高升华。看瓦格纳的歌剧不是娱乐,而是一次洗礼,使你的精神上升,去到一个你从未去过的地方。当然,对人的耐心也是一种考验。

 

                                   尼采

 瓦格纳的乐剧中还表现出对女性的崇拜。他一直认为,女性身上有救赎和毁灭两种特性,这种矛盾使他创造的女性形象都是复杂的、怀着巨大痛苦的英雄女高音。如《唐豪塞》中的伊丽莎白,《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布仑希尔德和《帕西法尔》中的孔德里。

 

 

                           女武神瓦尔姬莉(valkyrie)

 瓦格纳的性格粗鲁暴戾、骄纵跋扈,思想复杂多变,在两性关系上也缺乏道德感。他的大德意志思想和反犹太主义尤其受到希特勒的追捧,被尊为种族优劣论的“精神教父”,其作品也被奉为“雅利安精神源泉”。

 德意志民族擅长音乐,音乐也总是成为其民族崛起的先声。傅雷曾经说:“日耳曼民族觉醒的十年以前,就有了《英雄交响曲》;德意志帝国称雄欧洲的前十年,也先有了瓦格纳的《齐格弗里德》。” 瓦格纳的思想观点和音乐作品被认为是日尔曼精神的化身,也是纳粹主义的来源之一。

 

 

                   “一个元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希特勒从早年就崇拜瓦格纳。1901年,在奥地利林茨第一次听到《罗恩格林》的旋律时,年仅12岁的希特勒被迷得神魂颠倒。他曾买最便宜的站票,站着听了三、四十遍《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而《尼伯龙根的指环》,据说他听了140遍。1923年,希特勒曾专程拜访瓦格纳的瓦恩弗雷德故居,对希特勒来说,这里是圣地。他回忆说:“当我第一次站在瓦格纳墓前时,敬慕之情油然而生。”他甚至表示,愿意充当瓦格纳乐队中的一名鼓手。

 

 

               希特勒在瓦格纳家族花园中

 

 希特勒经常说:“瓦格纳的每一步作品都给我莫大的愉快!”“凡是想了解国家社会主义的德国人,必须了解瓦格纳。”巧合的是,巴伐利亚的慕尼黑和纽伦堡也成为纳粹帝国的根据地。他对瓦格纳结构宏大、充满英雄气概的歌剧(乐剧)推崇备至,终生顶礼膜拜。在纳粹统治时期,每逢纳粹党举行集会,特别是当希特勒检阅军队、行纳粹举手礼时,现场都要播放瓦格纳歌剧《诸神的黄昏》中的片段。甚至在濒临死亡的时候,希特勒还喜欢回忆瓦格纳作品给予他的灵感。

 

          瓦格纳的儿媳温尼弗雷德与希特勒关系亲密

 不过,最近德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德国人认为,不应该只把目光放在瓦格纳与纳粹的历史关联上,而应该专注于他的作品。柏林国家歌剧院首席指挥巴伦博伊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瓦格纳是一名反犹主义者,但他的音乐不是。”著名指挥家马泽尔也说:“禁忌已经解除,人们更愿意理性地看待瓦格纳,更多地关注他的音乐价值,而不是其他。”

 

                瓦格纳故居瓦恩弗雷德别墅(门口的头像为路德维希二世)

 瓦格纳把艺术当作人生本身,他的艺术直指人性的冲突和困厄。他的艺术观,对于今天具有无法忽视的意义。他的音乐穿越百余年时光,讲述着当代人的困境。他的革命仍在继续。

 

 

 

瓦格纳 (Richard Wagner,1813~1883)

作者:朱伟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瓦格纳德国歌剧
瓦格纳自称自己代表着“德国人的灵魂”,是“最能体会德意志精神的德国人”,挖掘所谓德意志精神傲慢的优越性由他始,导致了20世纪他的崇拜者希特勒所造成的那场灾难。

瓦格纳

专门上演瓦格纳作品的拜罗伊特节日剧院(1892年)

应该说,巴洛克音乐经巴赫、亨德尔达到巅峰,浪漫主义在德国则以贝多芬为开端,以门德尔松、舒曼为中段,到瓦格纳、勃拉姆斯达到尾声。瓦格纳与勃拉姆斯是这个尾声崛起的两个不同高潮,只不过瓦格纳相比勃拉姆斯,呈示出更强烈极端的光彩。

瓦格纳自称自己代表着“德国人的灵魂”,是“最能体会德意志精神的德国人”,挖掘所谓德意志精神傲慢的优越性由他始,导致了20世纪他的崇拜者希特勒所造成的那场灾难。瓦格纳的歌剧确实是从远古神话始寻找、遐想德意志精神的一个过程,他确实将贝多芬的浪漫主义推向了极端:以宏大音响支持宏大史诗,在其中开拓不同音域里的人声表达效果,突破传统的和声关系,突出尖锐与炫目的戏剧化效果。瓦格纳在对意志的思考中,强调的是欲望,欲望的升华是庄严,这庄严也常以毁灭为代价,以此构成崇高的悲剧性。他对音乐的塑造,也确实抵及了当时的最大限度。

瓦格纳音乐中,寻找诗性与诗灵的部分总是最美的。它们充满在他的歌剧序曲中,更突出在《齐格弗里德牧歌》里,那里充满林中絮语。他的《5首韦森冬克之歌》(1857~1858)也充满抒情美,韦森冬克是他的情人,这是他为她的诗谱写的歌曲。

瓦格纳歌剧中,最重要的除了辉煌的四联剧《尼伯龙根指环》(《莱茵的黄金》,1852~1854;《女武神》,1854~1856;《齐格弗里德》,1856~1871;《众神的黄昏》,1870~1874),还有《罗恩格林》(1846~1848)、《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1857~1859)与《帕西发尔》(1877~1882)。《罗恩格林》构筑的是一个神圣的梦境,这梦境极其美,而一旦真实面目被揭破,美丽的梦也就破灭了。根据北欧史诗改编的《尼伯龙根指环》叙述的是作为指环所拥有的权力、财富与生死、情感的关系:其中充满诅咒构成的错位——侏儒阿尔贝利希夺走了莱茵的黄金,铸成了指环,众神之主沃坦夺回指环,作为交换送给了巨人,指环因此就被阿尔贝利希注入了诅咒:获得它的人必为他人所杀。于是,沃坦创造了由他的儿子与女儿交媾成的英雄齐格弗里德,被阿尔贝利希的弟弟养大,让他杀死巨人,获得指环,唤醒了沃坦的女儿布伦希尔德,爱上了她。齐格弗里德因此中了阿尔贝利希儿子设置的毒计,喝了爱液而遗忘、背叛了布伦希尔德,布伦希尔德则因此仇恨而参与了对齐格弗里德的谋杀。最后,当布伦希尔德醒悟自己与齐格弗里德都是阴谋的牺牲品后,点燃大火,焚烧了诸神的宫殿,使指环重新回到了莱茵河女神手中。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对爱欲极端的颂歌:先强调爱可以超越一切(特里斯坦本是杀死伊索尔德未婚妻的仇敌),然后讴歌“爱之死”——逃离白昼的阳光,在黑暗中爱才可狂欢;一旦光的动机出现,就意味着死亡;而在死亡中才能获得没有现实阻隔的辉煌的爱的高潮。《帕西法尔》叙述的还是拯救的故事,欲望与拯救的关系,这是瓦格纳自己一生都无法摆脱的纠结。只不过此剧中他更多庄严地歌颂拯救之神圣。

这几部歌剧中,效果最强烈的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内敛些,更体现抒情感伤的是《罗恩格林》,更具精神内力的则是《帕西法尔》。

 

 

 

 

人物生平

瓦格纳1813年5月22日生于莱比锡小官吏家庭,出世6个月,在警察局当

青年时期的瓦格纳

职员的父亲就去世了。幼年喜爱文学、戏剧、绘画。1831年在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并学习作曲理论。他母亲不久改嫁给一个演员兼剧作家。不久全家就搬到继父工作的德累斯顿。瓦格纳在继父关照下,受到了最初的艺术熏陶,他对戏剧和音乐十分感兴趣。1827年,全家又迁回莱比锡。在莱比锡布商大厦剧院,他第一次听到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深受感动。1831年,他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作曲,一年后,他创作了贝多芬风格的《C大调交响曲》。
1832年,经他哥哥介绍,到维尔茨堡任合唱指挥。同年他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完整的歌剧作品《仙女》。之后,他又先后在马格德堡和柯尼斯堡的担任音乐指挥。
1833年起,先后在一些中小城市的歌剧院任指挥和音乐指导。丰富的演出实践对其歌剧创作和歌剧改革思想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
1836年第一次结婚,次年前往当时俄国的里加任一家歌剧院的音乐指挥。1839年因为债务,乘船逃往伦敦。1840年至1841年在巴黎度过。1842年返回德国德累斯顿,任萨克森王国宫廷乐队指挥。
1842年,德累斯顿歌剧院上演其歌剧《黎恩济》获成功,被任命为该院指挥。后受巴枯宁影响,参加资产阶级革命。事败后流亡瑞士,转向妥协,信奉叔本华的悲观哲学。
1849年在德累斯顿参加五月起义,失败后被通缉,此后12年在巴黎等地流亡。在巴黎期间,认识了李斯特,后来娶了李斯特的女儿柯西玛为妻。1861年通缉令解除后,回到德国,住在威斯巴登的布里希镇。
1864年应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之召,返慕尼黑。1870年代为实践其歌剧改革的主张,在拜罗伊特自建歌剧院,上演其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等。他所作歌剧还有《漂泊的荷兰人》、《汤豪舍》、《罗恩格林》、《歌唱大师》、《帕西法尔》等。主张歌剧改革应以福州为题材,戏剧与音乐须组成有机的整体,交响乐式的发展是戏剧表现的主要手段。他运用不间断的音乐结构的主导动机手法、半音和声体系和配器效果,丰富了歌剧的艺术表现力,对欧洲专业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1865年开始,得到了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赞助。
1883年2月13日,在前往威尼斯避寒旅行期间,因心肌梗塞病死于威尼斯的温德拉敏宫中。
瓦格纳的儿子齐格弗里德·瓦格纳也是作曲家。
逝世
1879年以后,因为健康关系瓦格纳连续四个冬天都是在意大利度过的。1881年春,瓦格纳赴柏林参加《诸神黄昏》的公演, 在一片喝彩声中他突然脸色苍白,急忙退入休息室。一阵阵的心脏剧痛威胁着他的生命。瓦格纳顽强地活下来了,但从此健康状况日益下降。1882年,瓦格纳重返拜罗伊特,在那里参加了《帕西法尔》的首演,在最后一场演出中他还亲临指挥。随后,瓦格纳又回到威尼斯休养,终因心脏病复发,医治无效,于1883年2月13日死于威尼斯。

瓦格纳的遗体经慕尼黑运往拜罗伊特。2月16日下午二时,运有瓦格纳及其家属的专车从慕尼黑开出,沿途每一个车站都有无数的人汇集在那里默默祈祷。晚上,在慕尼黑车站上,有数千名瓦格纳的崇拜者,手持火炬在等待,当车子开出站时,数百面吊旗垂下。奏出瓦格纳的巨作《诸神的黄昏》中的葬礼进行曲。当列车抵达拜罗伊特时,巨大的哀哭声淹没了整个车站。每一户人家门前都拴了黑色吊旗,街灯也包上了布。一支巨大的送葬行列从街道上缓缓而过。瓦格纳死去的消息很快传向全世界,吊辞从四面八方飞来。威尔第得知噩耗后悲痛万分,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悲!悲!悲!瓦格纳死了!!!大人物已消失,在文化史上留下伟大痕迹的那个名字!!!”雕刻家奥克斯达用石膏为死者拓取了遗容。瓦格纳的妻子柯西玛肝肠寸断,剪下一柬金发放到灵柩中永陪丈夫。

 

 

主要作品

仙女(Die Feen 1833-34,首演於1888年)
禁恋(Das Liebesverbot oder Die Novize von Palermo 1834-36,首演於1836年)
黎恩济(Rienzi, der Letzte der Tribunen 1837-40,首演於1842年)
漂泊的荷兰人(Der Fliegende Holländer,1843)
理查德·瓦格纳创作的歌剧(6张)
 
 
汤豪舍(Tannhäuser,1845)
罗恩格林(Lohengrin,1850)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1865)
纽伦堡的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1868)
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1876)
莱茵的黄金(Das Rheingold,1854)
女武神(Die Walküre,1856)
齐格弗里德(Siegfried,1871)
诸神的黄昏(Götterdämmerung,1874)
帕西法尔(Parsifal,1882)
管弦乐改编
格鲁克歌剧《依菲格尼亚在陶里德》序曲 重新配器
C大调交响曲
浮士德序曲

5首魏森东克的歌

 

 

人物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瓦格纳在他的乐剧中所表现出的对女性的崇拜。多年来,瓦格纳一直认为女性身上有救赎和毁灭两种特性。这种矛盾性使他创造的女性形象通常都是复杂的、怀着巨大痛苦的英雄女高音。表现在他的乐剧中,如《汤豪舍》中的伊丽莎白,《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中通过对爱情献身来拯救人类的布仑希尔德和《帕西法尔》中寓言式的女性孔德里。瓦格纳的音乐手法与剧场观念,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的各种艺术。尤其是电影艺术受到瓦格纳的启发最多。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一直因为瓦格纳的反犹太主义思想以及纳粹的原因,一直有一非正式的禁令,以色列国内从不上演瓦格纳的作品,不过这些年来稍有松动。
在瓦格纳生活的时代,德国人普遍认为德语不够雅致,宫廷内外盛行意大利与法国的歌剧,偏重音乐技巧上的华丽而忽视戏剧的内容。瓦格纳提出“乐剧”的口号,提倡以音乐跟戏剧并重为目的来创作歌剧,建议作曲家亲自参与剧本的创作,并认为歌剧的题材应只适宜于音乐处理。他将过去只在前奏或序曲中出现的管弦乐队的地位提升到了极致,使其成为统一全剧的支柱。另一明显的改革在于他乐剧中的主导动机。其实无论过去还是现代,作曲家都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到主导动机。但瓦格纳不同于他们,他系统的运用主导动机,并通过复调来组合几个主导动机。可以说,由极端集中的情节编制出的主导动机之网覆盖全剧,使文字语言与音乐语言完美的结合,是一种精确而单纯的潜台词。除此之外,他的乐剧中几乎没有分曲,铜管乐的运用更加自由灵活,感情的意义由乐队以旋律及和声的方式表达,人声声部浮动于管弦乐流的表面,宣叙调与咏叹调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瓦格纳的歌剧改革主要开始于《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部歌剧1865年在慕尼黑的演出标志着西方世界音乐语言中一种新方言的开始,调性体系开始瓦解的标志。从此以后,“瓦格纳风格”成了歌剧或一般音乐中“先进”及非传统的代义词。为了实现自己在歌剧改革方面的理想,并将这一切呈现于世人,瓦格纳特地筹建了拜罗伊特音乐节演出自己的作品。而这个音乐节到现在一直都吸引着世界音乐爱好者的眼光。
据说希特勒曾叫人在拜罗伊特为他专门演出瓦格纳的作品,当时他感动得流泪,恨不得与这位上个世纪的天才执手亲谈。很多人在听瓦格纳音乐的同时要提到他的思想。无可否认音乐家本身的性格与思想对其创作作品有着很大的影响。瓦格纳的青年时期,其思想主要倾向于“德意志”,他受到费尔巴哈和巴枯宁的影响,写过许多狂热激进的文章,甚至参加过德累斯顿的革命。
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以后,瓦格纳逐渐接受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论调以及尼采的超人论等思想,以及后来戈比诺(Arthur de Gobineau)的雅利安种族主义理论。晚年的时候,瓦格纳也受到宗教神秘思想的影响。瓦格纳与尼采曾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他们的友谊维持了十年。当尼采与叔本华的关系决裂后,又因为瓦格纳还是叔本华的信徒,所以尼采也就与他的友谊自然而然的决裂了。

1878年1月3日,瓦格纳将《帕西法尔》赠送给尼采,尼采写了最后一封信给瓦格纳,并回赠自己的新书《人性,太人性的》。1888年,尼采写作《瓦格纳事件》和《尼采反对瓦格纳》正式的表述出自己对这位昔日好友的看法。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一直是瓦格纳最重要的支持者和保护人,瓦格纳有多部作品是献给他的。而路德维希二世也是瓦格纳狂热的崇拜者。他以瓦格纳歌剧的内容为主题,修建了宫殿新天鹅堡,其内部有齐格弗里德屠龙的金像,描绘《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故事的挂毯,以《汤豪舍》故事设计的山洞和节日大厅,而且他计划将这一城堡作为礼物献给瓦格纳,当作歌剧《帕西法尔》的背景。他资助了瓦格纳修建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并且作为贵宾出席了开幕演出。

 

艺术成就
① 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他在改革中实施了“整体艺术观”、“无终旋律”以及“主导动机”的手法,并强调戏剧第一,音乐第二,坚持音乐必须服从戏剧内容需要进行创作的原则,改革后的歌剧被称为乐剧(Das Musikdrama)。
② 创作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划时代的经典乐剧,使浪漫主义歌剧发展到顶峰。
③ 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队的编制(三管制或四管制),加强了乐队的表现力,改变了传统歌剧将乐队当作“巨型吉它”,使其处于人声伴奏状态的做法。他抓住了乐队的表现特点,通过“主导动机”的运用来阐述戏剧内容,使乐队成为表达剧情内容的有效工具。
④ 建立半音化和声,淡化调式调性,创建了“特里斯坦”和弦,对20世纪音乐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