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活动专题 > 音乐会演出 > 正文
歌剧《白毛女》:唱的是戏 传的是精神
2015-11-09 13:56:18 发表 | 来源:光明网

 
2015年11月6日晚,文化部组织复排的《白毛女》(舞台剧)在延安首演成功,一如七十年前在延安公演时一样,创作团队和演员们收获了雷鸣般的掌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国内的抗日形势,海内外纷纷把目光聚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延安聚集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和作家。为了解决他们不熟悉工农兵生活等问题,指引他们创作出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1942年,我们党专门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同志在会上指出,文艺要“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而《白毛女》这个戏,不折不扣地贯彻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主张。著名作家丁玲曾描写过看戏的场景:“每次演出都是满村空巷,扶老携幼……有的泪流满面,有的掩面呜咽,一团一团的怒火压在胸间。”在东北,锦州战役前,前线战士们观演《白毛女》后,“恰似在烈火上加泼一瓢油,使火焰烧得更为炽烈,到处响起一片‘要为喜儿报仇’的口号,飞起千万张请战杀敌的决心书”。演出的巨大成功,皆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写群众,为群众写,写给群众看’”( 著名文学评论家李云雷语),实现了《讲话》提出的“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精神主张,其情景,完全可以媲美今天的体育盛事或者明星演唱会。
 
  《白毛女》从1945年首演,穿过了70年的时光隧道。70年里,我们国家发生了举世瞩目、世人敬仰的变化。从国无一日宁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手无寸铁到拥有了高铁、大飞机。从被宰割、被蹂躏的旧社会,到人民群众骄傲地行走在世界各地、国家领导人成为各国的座上宾。这种变化,离不开我们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实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强大的文化根基和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现如今,党中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的目标,又为全国人民描绘出了全面小康的美好愿景,号召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的新形势下,我们党在2014年10月又一次召开了文艺座谈会。习近平同志对文艺和文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文艺工作要“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号召文艺工作者要创作出“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
 
  习近平同志主持文艺座谈会召开一年之后,文化部以具体行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复排了《白毛女》。为了排好剧,集中全国优秀的团队和人员参与剧组,主创人员不仅走访深入“白毛女”的原型地——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北治乡河坊村,还分散住在老百姓家里实地体验生活,严谨的创作,使影响了整整几代人的红色经典歌剧《白毛女》重新回到舞台,那些经典的形象、那些熟悉的旋律,又将回到人们的眼前耳边。作为一部具有重要爱国主义、革命主义教育意义的红色经典,时代变迁,但精神永恒,新版《白毛女》,通过艺术形式的再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践行着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仍然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今天这些出生于改革开放的年代,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也必定能从这部红色经典歌剧中找到情感的共鸣,获得精神的力量。
 
  70年前,《白毛女》诞生在延安,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剧情,生动鲜活的“喜儿”形象,风靡大江南北,深深地打动了群众,激发出了全国广大人民打碎旧世界、建设新社会的无穷力量,影响十分深远。今天,《白毛女》在延安再首演,不仅仅是让我们感受历史的热度,更重要的是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文艺座谈会精神指引下,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为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凝心聚力,鼓劲加油。(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