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活动专题 > 音乐会演出 > 正文
飞樂 - 超樂——中央音乐学院75周年校庆音乐会1
2015-10-31 01:07:33 发表 | 来源:中国音乐网

 
飞乐·超乐——中央音乐学院75周年校庆音乐会
 
演出时间: 2015.11.01
 
演出剧场:音乐厅
 
演出时长:约120分钟 (包含中场)
 
日期/场次:2015.11.01 周日 19:30
 
 
 
指挥  王甫建
 
  上海民族乐团艺术总监、指挥,并于2005年至2014年间同时兼任乐团团长。亦是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
 
  1985年在北京指挥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率先推出民族音乐现代作品音乐会,首开民族乐队演奏现代作品之先河,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现代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期亦曾指挥演奏了谭盾等许多中国著名当代作曲家的交响乐及民乐作品音乐会,并与中央民族乐团、广播民族乐团等乐团合作,演出了许多极富挑战的现代作品音乐会,推动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当代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应邀在海内外指挥当地乐团演奏了许多中国当代民族音乐作品,亦曾多次率团出访欧、美、亚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演出中国民族音乐专场音乐会并深入介绍中国音乐文化获得广泛的赞誉。与此同时,亦有许多如双琵琶协奏曲《断桥》、古琴与乐队《听雪》、柳琴与乐队《柳依》等多类型的音乐创作,编配改编了许多民歌和民间乐曲,如《绣灯笼》、《欢乐歌》、《新编五梆子》等,均成为乐团的保留演奏曲目。
 
  2005年应聘担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及艺术总监以来,王甫建在乐团内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带领这支有着悠久历史的团队步入新的辉煌。在他“以创作带动演出,以创新推动发展”的理念推动下,上海民族乐团2006年开创了自己的音乐演出季模式,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大型民族音乐会,如《上海回响》、《锦绣中华》、《大音华章》,以及《丝竹雅韵》、《飞花点翠》、《土地、人与生命的赞歌》等等,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演出团体  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
 
  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隶属于中央音乐学院,由民乐系组织管理,由民乐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的研究生、本科生组成。创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建设,秉承学院优良学术传统和先进办学理念,继承发扬传统、勇于开拓创新,呈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精湛的专业水准和高尚的艺术品位,是一支富于朝气、活力和创造力的具有全国领先水准的民族乐团。
 
  中央音乐学院历来是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最高学府,具有国内最优秀的专业教学水准,师资实力雄厚,曾培养出许多海内外著名的音乐家,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当今国际音乐界的佼佼者,学院被公认为世界一流的音乐学院。由这样一所高等学府培养出来的民族音乐演奏人才亦不同凡响,其中一批专业素质很高的青年演奏家不仅成为学院的教学骨干,而且还组成了代表中国最高演奏水平的演奏家小组多次出访欧、亚和北美诸多国家和地区,并多次在海内外各类民族器乐比赛中夺得个人或团体的桂冠。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继承了这样优秀的传统,不断提高演奏实力和专业水准,不断拓宽演奏曲目范围和形式。因此,多年来乐团所演出的各种类型的音乐会反应热烈,被誉为最具演奏实力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团。
 
  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在不同时期不断推出多种类型的音乐会和致力培养新一代的民族乐团演奏人才。乐团曾于1984至1985年间首推数场民族音乐现代作品专场音乐会;1993年赴新加坡演出专场音乐会;1995年赴日本参加青年国际音乐节;1999年推出中国民族器乐现代协奏曲作品专场音乐会;2002年应邀赴香港演出两场音乐会;2004年乐团担任北京现代音乐节闭幕式专场音乐会演出;2013年乐团应邀访问保加利亚、马其顿和斯洛伐克三国的国际音乐节;2014年乐团应邀赴南非参加“开普敦国际合唱与乐队音乐节”;2015年乐团应邀赴美国、加拿大举办中国民族音乐专场音乐会及学术交流。乐团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和推动民族乐团演奏的创新和发展,为中国音乐在当今世界领域的推广和弘扬做出了突出贡献。
 
 
 
曲目
 
打击乐与乐队《龙腾虎跃》              李民雄 曲
 
 独奏:王建华
 
笛子协奏曲《陌上花开》               郝维亚 曲
 
 独奏:戴亚
 
民族管弦乐《阿佤山》                郭文景 曲  
 
琵琶协奏曲《霸王卸甲》               古曲 周龙 编曲
 
 独奏:章红艳
 
 
 
——中场休息——
 
 
 
唢呐协奏曲《唤凤》                 秦文琛 曲
 
 独奏:郭雅志
 
民族管弦乐《西北组曲》第四乐章(石板腰鼓)     谭盾 曲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第一、二、三、四乐章     刘文金 曲
 
 独奏:于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