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家 > 音乐访谈 > 正文
别样歌唱人生 ——访“声乐个性教学”倡导者李文平
2016-09-12 18:13:43 发表 | 来源:中国网

2016年1月17日晚20:00,著名声乐教育家李文平接受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活动案例《身影》节目在线访谈时,她说:从事音乐职业以来,她的经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10年是“寻找自己状”,后10年是“找到自己状”,之后便是“帮助别人找自己状”。
 
 主 持:闫 玲
 嘉 宾:李文平
 时 间:2016年1月17日晚20:00-22:00
 地 址: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活动案例《身影》访谈群(QQ:108634701)
 同步转播:
 中国榜样作家群(QQ:179082065)
 新作家交流群(QQ:369930558)
 微信平台:《身影》榜样在线访谈群
【嘉宾简介】李文平,女,“声乐个性化教学”倡导者,歌唱家,音乐学教授,声态研究员,跨界声乐艺术指导。现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世界和平艺术团团长(香港公益组织),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研究员。曾任中国文联“晚霞”工程副主任、中国《音乐生活报》社副社长等职。
198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现音乐学院)声乐专业,在校内先后师从张晓弋、孟亨全教授,校外先后得到金铁霖、阎祖荣、温可铮等声乐大师的教导。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晚会”主题歌《神奇的女人》作词、作曲并演唱,文化部首届“‘99新世纪全国‘企业之歌’大赛”总策划、秘书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8年迎春联谊会艺术总监,第六届“《和平的旗帜》世界儿童呼唤和平绘旗展”活动总导演,北京市“迎奥运社区艺术大赛”评委,“蒲公英全国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活动”评委,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专场演出总导演,获得过八十年代“文化部首批尖子演员”、山西省劳动模范、荣获二等功、首批破格国家二级演员,首届、二届青歌赛山西选拔赛专业组第一名,首届(哈尔滨)全国声乐比赛获奖,以及最佳指导老师奖,特别贡献奖等荣誉。
1995年为世妇会创作并演唱歌曲《神奇的女人》形成个性歌唱,并获奖。作品有《神奇的女人》《天伦》《和平需要你》《孝顺》等;教研方面有“歌唱个性规划与训练”、“跨界歌唱教学”;著有《假唱:歌唱的杀手》《抢救濒临失传文化刻不容缓》、《从“青歌赛”谈歌唱教育》等文章。
主持人:身影人物,榜样力量。这里是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活动案例《身影》在线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闫玲,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一位歌唱家、声乐规划教育家,她自己说自己是一位“喜欢实践的学习者”。现在我们有请李老师来为我们分享她的声乐艺术人生,有请李文平老师!
李文平: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翻看老师的资料被您高雅的气质感染,一种即兴而来的诗意顿时油然而生,很荣幸能作您的访谈主持人,欢迎您做客我们《身影》在线访谈节目。我想节目前的朋友看了您的资料,也很想了解您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请您谈谈您的家人及他们对您声乐艺术的影响好吗?
李文平:谢谢《身影》栏目的邀请,谢谢主持人!
我出生在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家庭,爸爸是一位三十年代的老清华,妈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五好教师。我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我最小,是个老疙瘩。我的爸爸妈妈如果能活到现在,该有一百多岁了,我感谢这个家庭给我的一切。
我60岁了,还是会时常感慨父母当年的教导。讲个故事给你们听:我少时很胆小,平时总有父母、哥哥姐姐护着,不用我主动争取什么,即便是文革来了,我也可以躲在家里只跟小鸡、小鸭子玩,母亲说了“惹不起咱躲得起啊”,所以,我遇事就往回缩、就躲。转眼招生制度刚改革,我们牛鬼蛇神子弟有机会考大学了。时间紧任务急,由于文革没有机会学习数理化,只能报考艺术类,可是我既胆小又心里没数,着急啊!母亲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年轻人遇到机会,能碰了,别误了”,就是母亲这句话给了我勇气,下定决心考上了声乐艺术的大学!在1978年千里挑一的考学概率里,那是极大的荣幸啊!
父亲给我的影响是严谨、持重。在我选择这个专业前,曾遭到过他严厉地制止。我从没有见过父亲对我那么严厉,我理解,他是要防止我把学习艺术当儿戏。于是,我平生第一次找父亲郑重其事地谈话了。我说:“爸爸,我是把歌唱艺术当学问去学的!我不会满足仅仅唱唱跳跳,我相信学海无涯,只要不懈怠地去追求,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浮躁的,您不是说行行出状元吗?”。我说完,看见父亲严肃的脸色缓和了,他什么也没说,第二天给我买了一个手摇“留声机”(哈哈,那个时代已经很奢侈了)。我的父亲言语不多,每每语出我们便立耳恭听,直到现在父亲对我们的训话“小人常立志,君子立长志”!还常常在我耳边响起。
我想我的家庭给我最重要的影响应该是严谨、自律的风格,到处留心皆学问的态度。这些下意识的行为习惯,成就了我在文艺团体的工作品质,被评为省劳模,成为业务尖子,连年拿奖。后来,在相关的词曲创作上也有所收获,在声乐教学研究上更有所突破,都受用于这样的好习惯吧。
主持人:1982年您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现音乐学院)声乐专业,并于校内外师承多位名师,请问在您心目中对您艺术造诣最有影响的是哪位高师?可以具体谈谈他或她对您的指导情况吗?
李文平:在我艺术成长的道路中,每一位老师、前辈、挚友都很重要,他们有声乐专业的(按前后顺序)张晓弋、闫祖荣、孟亨全、金铁霖、温可铮等教授;有作曲理论专业的袁丽荣、张成田、臧云飞教授;有外国音乐史、意大利语课的邓映易教授、有钢琴专业的华苡尔教授;有美术专业的袁龙、马凤祥教授;有词坛泰斗乔羽、闫肃、张藜老先生;有才华横溢、高瞻远瞩的老领导徐惟诚、高占祥、曲润海先生;有老同事、舞蹈编导大师张继刚;甚至物理专业的陈川、刘宗超博士;医学专业的王振亚、于长海教授;还有多才多艺、京剧票友老母亲的提点,以及父亲的哲学理念和严格鞭策,等等。在我所能遇到的师长、智者那里,我都受益匪浅,他们对我的影响都很大,要说起来要讲很多故事也未必能详尽。
今天我想提到的是,时任(1979年)中央乐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和时任中国嗓音协会主席、中央乐团嗓音室的王振亚大夫。是他们当年帮助我在学生时期,从嗓音出现问题的低谷中走出来的,让我懂得了歌唱生理结构与正确使用嗓音的原理。也是从那时起,我立志要把声乐教学,这个“复杂体系”的、“瞎子摸象”式的、由一人一个感觉来“形容指导”的、极易蒙圈的艺术教学弄清楚。
之后仔细研读了能寻找到的相关中外书籍,再通过实践,发现了将复杂体系的声乐教学方法清晰化的依据。因此,我十分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每一位老师,更加感谢王振亚大夫和金铁霖教授两位恩师,当年引领我打开声乐艺术深层次探究的大门!同事感谢声乐艺术教学中前人做过所有的艰难探索。
在此学习期间,还有不得不提的重要听课:1980、1981、1982年国际声乐大师吉诺·贝吉来中国北京的三次讲学,在我最需要夯实声乐艺术标准的时候,听到了国际上明确的概念,进一步坚定了我对声乐艺术标准概念和信心。
工作之后继续不断学习,让我能保持歌唱艺术状态。
主持人:从您的职业来看,您从事过工、农、商、学、演员、管理、媒体、策划、创作、教学等职业工作,丰富的成败经验,拓展了您的视角,增长了您的能力,为歌唱的策划、创作与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您这么缤纷的职业经历,能谈谈在这些机遇中,您最喜爱的职业是哪类?为什么?
李文平:哈哈,其实,我乐此不疲地涉猎不同工作,主要是为了丰富声乐艺术的表现能力。艺术表现的能力大小,在于你对生活、社会了解的多少,毕竟艺术源于生活。
18岁前,我的经历是不由我自主选择的,是家庭、社会、政治的原因不得不接受的。比如,随父母下放农村,考上高中不让上,征兵被选上政审却不过关,不得不虚报一岁参加工作(15周岁),当了“工人阶级”。工作后因年龄小、身体弱、工种体力强度大,又怕别人挑理,就超体能强度工作,入团再次政审不过关,18岁病倒了。
也是18岁那年,我开始思考人生,想清楚虽然拥有政治队伍的位置是件好事,但是,拒绝我加入的原因不是我自己不努力,是家庭的客观原因,这是我改变不了的。但是作为一个良民,谁也挡不住我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那时起,我开始尝试发现自己的潜力。发现自己在艺术上的悟性好像比较强,就试着画画、学琴、学唱歌。当接触到声乐学习的时候,发现自己一点就通,很快得到周围老师、同学的认可,这大大鼓舞了我的信心。正巧大学招生制度改革,我这个“狗崽子”终于可以与其他人一起公平竞争了。顺便说一句,在大学入团了,在工作单位入党了。
后来不同工作的选择,一方面是由于艺术实践的需要,一方面是生存的需要,有机遇就选择了。总之,基本上是能自主选择的。
今天看来,不管是不得不选择的,还是自己主动选择的,扛过来的、用心努力过的,都是财富。
由于做事喜欢认真,常常把采风做得很实在。因此,朋友们时常不知如何介绍我的身份,我自己也常常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候恍惚,或拿一个大家容易接受的头衔搪塞一下。我喜欢做事,喜欢挑战自己,喜欢帮助别人解决困惑。是多种涉猎让我多了理解别人的能力,或许也多了点有用的建议,所以,我的朋友和学生喜欢跟我谈心。
广泛涉猎使我打开眼界、增长知识,能从开阔的角度看自己、看专业、看问题,更清晰、更平和。
主持人:请问您自从事音乐职业以来,您最满意的荣誉是什么?能具体谈谈这次获奖的热烈场面和自己的感受吗?
李文平:关于获奖和获得荣誉时的场面和感受,说出来可能会让你们失望。得到承认当然是一件开心的事情,那种心情有点像孩子受到表扬,但是,我常常不在现场。
比如《神奇的女人》获奖,我不在场,当领奖的秦导演告诉我时,心里挺高兴的,但是没有告诉任何人。事后老同学秦导批评我不关心奖项,我表面虚心接受,内心却告诉自己坚决不改,呵呵。因为我知道,那不该是我消耗精力的事情。
比如获得“省劳动模范”时,我也不在场,证书、奖章是单位领导帮我领的。所以,我不知道场面怎样,也没有特别感动,只觉得自己埋头苦干的工作得到肯定了。
我曾获得过的奖项和荣誉,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拥有的,所以没有特满意的感觉。因为没有追求它,只是做了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就没有特别的满意感吧。觉得追求荣誉会丢了自己,本末倒置。
分享一下我对专业人获奖和荣誉的看法,也许对年轻人面对竞争保存实力有好处:我认为能不能获得奖励和荣誉,是别人的事情,你管不着,所以不要分心;但是做的好不好,是自己的事情,你必须十分在意。
我很感谢曾经为我颁发荣誉的单位、团体、组织者和专家们,谢谢你们鼓励了我,给我在不断完善自己的道路上加油,十分感谢!行业和社会的进步需要评价和激励。
 
图片说明:录制奥运歌曲《我们》时李文平教授(2排中)和张宏光、部分歌手留念
主持人:您的主要成果中,其中一项是“凡按时上课的学生,都解决了相应的问题。”请问,具体解决了怎样相应的问题?成效如何?学生和家长及外界的评价如何?能分享一下吗?
李文平:我是在校外做声乐帮助教学的,因此,我的学生年龄、程度、问题都不相近,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都是热爱歌唱的人群。我的教学目标,是帮助我的学生解决眼前显现的阶段问题,进一步帮助其了解歌唱属性,了解自身潜能,了解客观社会,规划定位自己适合走的歌唱幸福人生。
这里,我想对歌唱教与学的逻辑概念稍加赘述。
其实,技术的问题是相对容易解决的,只要有决心、有耐力,了解歌唱“乐器”的生理原理、奏响的物理原理、有规律地形成肌肉记忆(基本功夫),将错误习惯训练成正确习惯,技术问题就解决了。
如果,歌唱时还是不能得心应手,就可能涉及到歌唱心理、性格、身体协调、审美标准等非技术状态问题了。这是一个歌唱者是否能够明确地平衡使用身体“乐器”的问题,这一问题很普遍,是基于基本功之上的心理置放问题,是歌者常常感觉“遇到瓶颈”的主要问题。
因为,歌唱“乐器”是人的身体,是由多个内部器官形成的。歌唱“演奏”是在情感意识的趋使下,受潜意识操纵各功能配合完成的。多数内部器官能力,是很难明确指挥的。比如声带的闭合,并不是你能直接指挥的。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在长期演唱和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曾经学过声乐,确未能明确掌握到通畅、随心的演唱状态。虽然他们已经在不同的职业领域获得骄人的成绩,但是歌唱仍旧是他们心中的郁结。当问题在这里解开时,他们的那种幸福感同时感染着我。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明确原理,练就功夫,找到自己,身心健康地幸福歌唱。
歌唱的成功有多种形式,人们常常以影响力来论成功与否。其实,你尽力了,能够明确地把握歌唱,阳光地面对任何客观荣辱,才是歌唱者最大的成功,也是你人生最值得庆幸的财富。因为,外界的影响力需要机遇,而机遇是多种外界因素组成的,并非个人努力可获得。其影响大小也不是你自己所能掌控的。但机遇来临,你若无能展示,那的确是你自己的问题。“尽人事以听天命”(《中庸》)说得极好。因此,不管影响力大与小,每个歌唱者都应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顺其自然“功到必然成”。
我不要求我的学生孤注一掷地拼夺名利,希望他们通过正确地歌唱修习,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了解社会、了解历史、了解自己中获得幸福人生的心里标准,不要自寻烦恼,误入歧途,浪费精力,造成伤害。
关于歌唱的话题,我容易打开收不住,总是想把知道的都告诉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歌唱教学是一个很个体的事情,有点像看病(同是解决人身体的问题)。所以,我立的第一个课题名称叫“个性化规划声乐教学”,其个性其一指的是:每个人的乐器构造、感觉、程度都有所不同;其二是,歌唱到一定高度时,艺术的感染力在于是否有突出的不类同性。
 
 
图片说明:李文平教授带学生参加大型实践演出会合影
 
这里可以列举几个典型的学生:
冯宝宏,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的著名非职业男高音歌唱家,80年代山西首届十佳青年第一名,早年为他做声乐启蒙训练。
尔古阿呷,彝族著名歌唱家,民族女高音。为她做个性规划训练及量身个性作品,在星光大道获得2007年月冠军。
唐平丽,中央民族歌舞团青年歌唱家,民族女高音。保护乐感的启蒙训练、长期艺术指导。
刘戟勇,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交响乐团男高音声部长。为他做高级风格调整:在接到领唱《乌苏里船歌》时,他说总感到嗓音不适、易疲劳、没把握。经过上课调整,演出轻松自如,获得指挥、观众、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王娟,群众艺术馆教师、当地政协委员,民族女高音。嗓音曾受损,声音无光泽、易疲劳。为她做了3个月的“基本原理规范训练”:上课后不仅音色甜美,花腔灵巧,还完成原创作品《我心中的颂歌》音乐电视在央视播出,凸显嗓音的华丽。
李建,天津歌剧舞剧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上课前团里只派她担任报幕员,上课后开始胜任独唱,并在国际上获得大奖,逐渐成为该团的独唱骨干。
曹莹莹,首师大声乐硕士研究生毕业,女高音。为解决毕业独唱音乐会难题而来。经三个月训练,音乐会获得师生高度评价,圆满毕业。
叶东来,沈阳音乐学院的在校本科生,男高音。二年级第一学期因嗓音有负荷、高音困难来求教。通过原理基本功的规范训练,树立学习耐力心态,二年级专业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杨圣长(杨凯百、子觉),男中音歌唱家、北京中侨联和艺术团团长。因嗓音出现严重问题,声音嘶哑,心情沉重。经过3个月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嗓音基本康复,继而要求高级训练指导;经过5个月的努力,在音乐会上演唱表现优秀,受到一致夸赞。 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个人音乐会,受到专家、媒体的高度赞扬。艺无止境,杨圣长尝到了高标准追求的甜头,正在向艺术的更好迈进。
汪一,著名钢琴调律师,大学的专业曾是声乐,男高音。毕业时由于嗓音问题无法继续专业,改行钢琴调律。大学毕业十年后遇到我,又念起他再学声乐的愿望。也是在上课后很短的时间里,他的声音清亮干净起来了。汪一自己说:“李老师,您的一幅气息力量图,解开了我十年的困惑!”。目前,他在繁忙的钢琴总工程师工作做之余,开心地歌唱着,他说“我能体会到歌唱的幸福了!”。
双龙兄弟(NickKris,中美混血兄弟),两个非常可爱的男孩子。因哥哥大龙(Nick)正在变声,声音忽然异常,难听、难控制,妈妈带着他来求教。我原则上是不主张变声期练唱的,但是妈妈说Nick一定要跟我学,说他很有主见,我拗不过他只好求您收下他。我想这也许是好事,这样好的一块材料,如果不好好保护并引导他安全度过变声期,很难说会不会玩出什么问题。结论是,通过我们共同努力,Nick顺利地度过了他的变声期,并拥有了他富有磁性的美妙声音。弟弟小龙(Kris),跟随哥哥来上课,那时他还是童声,似懂非懂,目前也进入了变声期,希望他也能像哥哥一样平稳度过,开心用声。
我的学生几乎都是18岁以上的成人,所以较少与家长接触,他们有的也是家长了,呵呵。
接触过几位在校大学生来解决问题的父母,是由于自己孩子说“找到灵丹妙药了!”,便好奇地随孩子来听课。他们同时在感慨,孩子从歌唱到生活状态的改变。无论是学生还是学生家长,他们在学习受益后,都会推荐给好朋友,因此,我的学生都是有“推荐人”的。
这里我想提醒学习声乐的朋友们:声乐的“乐器”是人,它会不断变化,因此,声乐的调整练习是一生的“保健”工作,弄明白基本原理很重要。不是仅仅混够大学四年,一时唱的还可以,就不管不顾地吃老本,那样的身体“乐器”是不听你指挥地。
就暂时举这些例子吧,这个话题很长,还有歌唱与大众健康的话题,以后有机会我们专题聊吧。
主持人:您的教研成果有“歌唱个性规划与训练”与“跨界歌唱教学”,请您谈谈这两个项目的策划背景,以及实践中所赢得的赞誉与潜力的发展前景。
李文平:我的代表歌曲《神奇的女人》,当年之所以能引起关注,主要原因是作品和演唱的风格有点个性,比较突出。因此,我在一组《神奇的女人》专辑创作完成后,就想把自己找到的个性歌唱心得,告诉更多正在寻觅歌唱突破的歌手。正巧彝族歌手尔古阿呷找到我要上课,对她的责任感把我从演员状态拉回到当初立志做好老师的教学轨道上了。“歌唱个性规划与训练”的工作就是这样开始了。
个性的教育,各行各业都存在,声乐教学尤其明显。个性声音,每个人都有;个性声乐作品,是依据个性声音量身打造的;在我的个性化教学中,涉及到“歌唱个性”和“个性歌唱”两个层面:
歌唱个性——是在歌唱的声音和作品中突出自己的特点;
个性歌唱——是在不同的职业、年龄状态下专业歌唱。
记得一次我把自己的计划兴奋地向乔羽老先生汇报的时候,他说“个性可不容易啊”,我说“是啊,但是我发现,每个人说话的声音几乎都不一样,为什么唱歌就不能呢?说明母语说话的用声很熟练,不紧张、不故意;歌唱用声的基本功如能达到这样熟练,不紧张、不故意,一定有个性可言。何况不同的歌唱风格来自于不同的文化、习惯和语言”。老先生连连点头“嗯,有道理”。
“歌唱个性规划与训练”的确是一个艰苦漫长的工作,因为它需要学生接受训练有耐力,这种耐力不是肉体上的痛苦,而是身体注意力由外到内的意念控制力,很难,以及学生综合条件的支持。因此,能够有条件完成“基本功训练+规划+原创+推广”等整体发掘与形成个性课程的学生不多,但如果有志者了解这个系统的规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继续完善。
“跨界歌唱教学”是个性化教学的一项工作。
所谓“跨界”就是说有“界”,而声乐艺术中的“界”有:美声、民族、通俗等叫法,是由于学术、媒体,以及比赛管理的统计所需要才划定的。而艺术表现,本身是不可能局限于已经划定的框框里的。我们现在常常看到,有的歌手唱得很好,非常受欢迎,但是不知道属于上述哪一种界别。而正在寻求发展的歌手、学生往往被这些个界别所困惑、捆绑,以为只有唱成某某某那样,才能被认可。所以,偶然在歌唱评论中出现“跨界歌唱”也真是不容易,终于给“界定”松了些绑。我也是配合大家能够理解的说法用了这个词汇,就是想告诉歌手们,你们可以随自己的心声歌唱,需要的话,我可以帮助你随心去唱,不要框定自己的天分。
目前,我只是根据找到我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各自不同的问题,尽量引导他们走得更远。未来,我希望针对声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培训,做点普遍帮助的工作。我自己正在完善我的新式教材、写本小册子,提供给更多的师生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主持人:请问您现任职务很多,作为一个女人,既要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又要在家庭里努力扮演好贤妻良母角色,这是很现实的矛盾。我从您创作的作品《孝顺》里,似乎可以感觉到您的温柔和贤淑,请您谈谈您是如何孝敬老人的好吗?
李文平:孝敬老人最好就是“顺”着,我在给学生写的《孝顺》歌里是这样说的:
孝顺就是想着长辈,
孝顺就是顺着长辈,
孝顺就是不用脾气对长辈;
孝顺就是不把困难给长辈。
 
 
这就是我对孝顺的看法和做法,也许还不够,但是,想到哪就做到哪吧。
唱这首歌的学生,后来也改善了跟妈妈的关系。
家庭和事业,对于一个有理想的女人来说,确实不容易面面俱到。不过我只告诉自己,尽心尽力去做吧,路是自己选择的,生活需要自己一口一口啃下来,才能尝到美好的滋味。
现在,我的女儿已经工作了,反过来是她常常会关心我啦,哈哈。
主持人:从刊载于《音乐生活报》(1999年11月18日A2版)上的文章《抢救濒临失传文化刻不容缓》来看,您对濒临失传的文化以呐喊以希冀,请您具体谈谈此文的创作缘由和所产生的影响。
李文平:这篇文章是199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的一行赴考察团,我记得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老院长、戏剧家曲润海带队,邀请了我、著名作曲家王西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乔建中、舞蹈研究所所长冯双白、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创作室主任刘世新(现已去世)等一行9人,到山西大同郊外一个部队院里观摩的一场震撼心灵的、民间将要失传的鼓乐表演。那时我们只想着回来要呼吁,我们一行中唯有我在媒体工作,所以回来就赶紧发表了这篇文章。据说后来在多方呼吁的基础上,2006年国家文化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类似的文化遗产开始了国家行为的保护工作。也许,这篇文章起了一点点提示作用吧。
主持人:您怎样看待我们的榜样文化?您对榜样文化有怎样的希冀?
李文平:谢谢你们做了这样有意义的事情。
榜样,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群体,乃至一个家庭平稳发展的领头羊。不断树立榜样,是不断维护这个整体稳定、平衡发展的主动防御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时代的榜样,需要时代的语言、时代的气息、时代的节奏、时代的风格。如果树立榜样、宣传榜样的工作,不能走在时代的前沿,与时代同步,那将会事与愿违。
比如,我们今天的谈话,从形式来看如果全是文字来发表,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能耐住性子读,是不是可以加点图片,改善容易给人们带来的视觉疲劳?
主持人:您策划了和导演了许多演出和大赛,请您谈谈规模最大和意义最深远的一次演出或比赛的策划背景和场面好吗?您的感受如何?大家的评价如何?
李文平:影响较大的一次活动是1998年文化部批准,1999年央视播出,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性的“‘99新世纪全国‘企业之歌’大赛”。进入决赛的企业有春兰集团、中国国铁建集团、中国全聚德集团、中国石化集团、葛洲坝集团、TCL集团、中国国际航空、北方航空、东航、平安保险、中国人寿保险等50家企业。大赛中企业代表们说:参加大赛的过程已经使我们的企业振奋,影响广泛,这个活动太有意义了!
大赛结束后,文化部徐文博副部长专门把我请到办公室,对我说:感谢你为文化部成功地策划、组织了与企业互动的好活动,以前,文化部与企业一直没有这么好的效果。
国家领导许嘉璐、王光英出席了颁奖晚会并讲话,鼓励企业要唱着自己的歌走向世界!
这个活动受到各方面的积极参与,说明了企业发展的文化需求,歌曲形式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的艺术魅力。而我之所以敢于做这件事情,是因为对歌曲的相关专业生产环节比较了解,对企业市场的需求也有所知晓,加之上级领导的信任,工作团队的紧密配合,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我意识到:一个好的文化市场项目,成功的标准一定是名利双收的。自然环境需要生态平衡,人类的文化与经济也需要平衡发展。否则,偏向哪一边迟早都不是好事。
主持人:您是“声乐个性教学”的倡导者,请问您为何取此名称?是否和孔子的“因材施教”有类似点?具体谈谈它的特色和效果好吗?
李文平:前面说过相关的一些教学话题,比如由于我自己发现了自己的个性声音和个性作品,结合机遇便完成了自己的艺术突破。因此,想到告诉更多正在寻觅的声乐学子。
从小就听父母念叨,伟大孔老夫子功在万代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应该是我骨髓里的浅念。不是类似,是惶恐继承一二。
其实个性化教学的不足,不仅是我国声乐教育领域的问题,是现代中国教育的普遍问题,由此,埋没、抑制了现代中国人潜能智慧的发挥。我曾在中华女子学院为非声乐专业的大学生们,举办过一个讲座,题为“了解自己,发现你的天分”。希望他们知道,自己也可能是天才,一方面要努力掌握基本技能,一方面要大胆设想、实践。教育,首先要相信每个人都是独特材料,让每个人都能舒展天性,在不同阶段实现自我,才能发现和培养出拔萃的天才。同学们反馈“很开脑洞”。
谈到特色,个性声乐教学的特色,就是帮助你想方设法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这个声音在没有形成之前,很难框定,否则,就不是个性了。所以说,已经呈现出的个性演唱,是大家能看到、听到的俱有特色的歌唱;还未呈现出来的未来个性演唱,一定是无限可能的。只要你去把基本功打好,放开眼界,再把注意力回到自己,反复琢磨,定会有所收获。这个过程,需要你和规划导师一同配合完成。
主持人:今天受邀来到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活动案例《身影》在线访谈群,作为青年人身边的榜样接受我们的访谈,您有何感想?您对《身影》节目有何评价,对节目前的广大网友有怎样的寄语?
李文平:能接受你们的采访,是我的荣幸。感谢你们给了我回顾和整理往事的机会,虽说篇幅有限,已经再次鞭策了我自己。希望我的啰嗦,对年轻人有所提示。
对你们的工作,我要再次说太有意义了!家庭、社会、民族、国家需要这样去前赴后继。
从事音乐职业以来,我的经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10年是“寻找自己状”,后10年是“找到自己状”,之后便是“帮助别人找自己状”。
由于父亲的把关、母亲的鼓励、老师们的指教、自己冒傻气的追求,声乐艺术便成为我人生修习智慧的通道,我看到的越多,越知道自己的渺小。自己该属于一滴水,假如有一天汇入大海,才能随同大家一起波澜壮阔;倘若不能也一定可以在某一个地方润物。就如我写的一首歌《和平需要你》的主题词“有一点做一点,世界就是一点点;做一点有一点,点点就是全世界!”(后附歌词,附注3)
再次感谢《身影》栏目的邀请,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李文平老师今晚的精彩阐述,祝愿您的声乐艺术生涯百尺竿高,更进一步!我是主持人闫玲,感谢薛志鹏和李美芬两位老师在本次访谈中所做的大量工作,今晚的节目到此为止,谢谢各位老师支持,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