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论曲谱 > 音乐百科 > 正文
十首最壮美的古典音乐,开阔你的人生境界
2021-11-23 21:31:27 发表 | 来源:田艺苗的田

 

ArTianist

大部分古典音乐的标题都是关于风景、人物和故事。回顾音乐史,进而发现,一大半乐曲都是在模仿人世,模仿自然景观和人物样貌,即使有些无标题的乐曲,也会有此起彼伏的音响,让你想起风起云涌,想起某一天遇见的壮丽的黄昏。

 

文章:田艺苗 | 图: 网络   整理编辑 | 田艺苗的田

 

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

德沃夏克一共写了九部交响曲,据说第九交响曲是作曲家的大限,他像贝多芬、布鲁克纳和马勒一样,没有逃过第九交响曲这个劫数。如今我们听到的主要是他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第一乐章:我们先听见了一个缓慢的引子,由大提琴和长笛奏出,曲调如雾中传来,令我想起远洋轮缓缓驶向自由女神像,似乎可以听见欧洲人初到纽约时的迷惘和期待,德沃夏克要求这一段乐队尽可能悠闲自在地演奏。在沉思般的引子之后,弦乐、管乐和定音鼓一起奏出紧张强烈的第一主题,主题的音调如号角吹起,其实这也是黑人音乐的节奏,主题后半部分是一个符点音型的固定节奏,有点像斯拉夫舞曲的节奏,这个音型在回应这前面这个号角的曲调,这里的第一主题就确立了这首交响曲混搭的特征,黑人灵歌与斯拉夫音乐的融合。

 

接下来听到第二主题,是一段轻快活泼的旋律,令人想起捷克的舞曲,以及它低音持续的伴奏音都让人想起捷克的民间吹管乐器。经过一系列紧张发展,第二主题变化调性音乐色彩渐趋明亮。这个时候响起了一支迷人的旋律,据说这支曲调来自黑人灵歌《马车从天上来》,而其中节奏与开篇的第一主题很相似,好像是那个号角声在一系列展开之后生长成的一只甘美果实。

这一乐章的发展富有戏剧性,骚动、激动,应接不暇,好像作者初到纽约这个大都市,带着兴奋和紧张情绪,各种印象纷至沓来,互相冲击,互相呼应,在一系列紧张的发展之后,到了再现部也不得安宁,最后的乐队全奏几乎带着悲剧感。

 

 

从俄罗斯流亡美国之后,拉赫玛尼诺夫作为钢琴家大受欢迎,但他觉得那不是他的世界。在他身后,美国人很忙,忙着生产、竞争、流水线作业,要更快更多,一切讲效率。那是商业,没有音乐与情感。拉赫玛尼诺夫留下了最后的天才故事。他让我想起《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旧世界已沉没,新世界他又不肯靠岸,只能独守着自己的情感与灵魂。每夜他梦回故乡,飞奔在伊万诺夫卡庄园的紫丁香树林中,那里有亲人、白桦林、感伤的歌谣和眼睛深邃的女人。他曾经说“伊万诺夫卡庄园种着望不到边的小麦,黑麦和燕麦。人们往往对海边的空气赞赏不已,可是你吸一口原野的空气试试吧,那泥土的气息夹杂着植物的清脆,花草的芳香···” 这段描述叫人想起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钢琴声中传来悠扬的单簧管旋律,仿佛风里闻到一丝熟悉的香味。他的自然粗犷中不乏这样温柔的细节。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让青年贝多芬进入大师行列的,是他的《第三交响曲》,作于1804年的“英雄”。

 

关于《英雄交响曲》的解读,至今无人能超越罗曼·罗兰的文字,我原文朗诵一段——

“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而在这种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样重又长出肩膀;意志的主题重又投入烈火中冶炼,在铁砧上锤打,它裂成碎片,伸张着,扩展着……不可胜数的主题在这漫无边际的原野上汇成一支大军,无限广阔地扩展开来。洪水的激流汹涌澎湃,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在这浪花中到处涌现出悲歌之岛,犹如丛丛树尖一般。不管这伟大的铁匠如何努力熔接那对立的动机,意志还是未能获得完全的胜利……被打倒的战士想要爬起,任他再也没有气力;生命的韵律已经中断,似乎已濒陨灭……我们再也听不到什么(琴弦在静寂中低沉地颤动),只有静脉的跳动……突然,命运的呼喊微弱地透出那晃动的紫色雾幔。英雄在号角声中从死亡的深渊站起。整个乐队跃起欢迎他,因为这是生命的复活……”

此处描绘的是《英雄》的第一乐章。这一乐章灿烂而精巧、奥妙无穷,堪称当时的音乐奇迹。贝多芬将奏鸣曲的发展部与再现部极力壮大,和声冲突而自由,手法标新立异,音乐发展如火山喷发,热量奔腾源源不息。紧接着的第二乐章却出人意料地来了一首葬礼进行曲。之后的第三乐章《谐谑曲》,谐谑曲,比较幽默诙谐,逗人开心的乐曲,传统的谐谑曲到了英雄手里就不再谐谑了,他从游戏式的节奏中提炼出悲壮的激情,后来他的手法被肖邦的谐谑曲继承了下来。第四乐章采用贝多芬早年舞剧《普罗米修斯》中的主题,将主题自由变奏,穿插赋格曲和奏鸣曲的程式。

可见“英雄”交响曲也是一首革命交响曲,贝多芬大刀阔斧推翻了古典交响曲的格式。他的推翻与创造,都是为了直面题材,为了透彻表达。当音乐家走出宫廷和教会,开始社会化,社会思潮政治问题因此出现在音乐作品中,原先的蕾丝绣花的典雅格式自然都要收起来了。

 
 


 

李斯特《第二匈牙利狂想曲》

李斯特最著名的作品,要数19首《匈牙利狂想曲》。李斯特和狂想曲,类似圆舞曲和小约翰·斯特劳斯的关系。李斯特创造了“狂想曲”这种体裁。“狂想曲”这个名字已叫人热血沸腾,顾名思义,它是一种结构自由而富有激情的音乐,融合了幻想曲、叙事曲等等体裁。

 

这些狂想曲中,有大量的匈牙利吉普赛人的音乐元素。比如第二首中就有著名的《查尔达什舞曲》,这种匈牙利民间舞曲有两大块内容:拉苏(Lassau)和弗里斯(Friss)。拉苏庄重缓慢,弗里斯则是速度飞快的舞曲。这首乐曲如同一场古老的民间狂欢节仪式,从徐缓的引子进入民间故事,“拉苏”像一位沧桑的老者讲述部落的悲欢历史,之后人们开始欢歌热舞,在激烈“弗里斯”舞蹈中欢庆生命的热情生生不息。第六首《匈牙利舞曲》,结构新颖,四个段落中都有匈牙利曲调,有庄重风格,有游吟诗人的古老散板,最后的高潮犹如出生入死般壮烈。

李斯特是在巴黎成长的匈牙利人,吉普赛的血液始终在他身体中与他的优雅举止冲撞不止。《匈牙利狂想曲》是他的心灵写照,他的游牧性情,他天生的热情,全部灌注其中。如今《匈牙利狂想曲》叫人印象深刻的,不是民间风情,也不是吉普赛狂欢节,而是激情与漫长的流浪中激发出的命运般的悲情。浪子没有归宿,却毕生都在寻找一个家园,浪漫主义者因此有了一个哀伤的灵魂。

 
 

 

莫扎特《安魂曲》之“落泪之日”

《安魂曲》后来成了音乐史上的谜团。德国音乐家戈特弗里德·韦伯为此专门撰写了一本书,收录有关《安魂曲》的各种谣言、假说、真相、误读···,一时让莫扎特在地下也不得安魂。八卦总是故事的核心,《安魂曲》后来成了莫扎特学的一部分,影响最深远的就是将谣言发挥至辛酸人性故事的经典传记电影,《Amadeus》。在电影中,这位黑衣人是莫扎特的死对头,宫廷乐师萨列里。他不停催稿,跟踪,利诱,落井下石,叫重病的莫扎特不得喘息,最后不幸过劳死。也有传言说萨列里派人给莫扎特下了毒。其实这位萨列里也是音乐大师,他不幸成了莫扎特的同时代人,不幸成了莫扎特早夭之谜中的冤大头,更不幸的是以莫扎特早夭之谜中的冤大头而世代流传,如今人们忘了其实他也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

 

真相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这位“黑衣人”,其实穿的是灰色的斗篷,谣言为他穿上死神的黑衣。他叫莱特杰普,是一位热衷附庸风雅的维也纳伯爵弗兰茨·冯·瓦尔泽格派来的使者。当时伯爵夫人过世,伯爵想找一首安魂曲来纪念她,他更想找一首乐曲落款自己的名字好流芳百世。《安魂曲》后来仍署了莫扎特的名,但这位伯爵的愿望竟也成真了。

 

只可惜《安魂曲》未完成。莫扎特仅写了前两首《垂怜经、进台咏》和《求主垂怜》,余下的只来得及写缩谱,由助手完成乐队配器。《落泪之日》是绝笔,他只写下8小节就撒手而去。后来有两位音乐家为莫扎特续写《安魂曲》,一位是当时的著名作曲家约瑟夫·艾伯勒(Eybler, J.),他继萨列里之后担任维也纳宫廷乐;还有一位是莫扎特的助手绪斯迈尔。艾伯勒只写了《震怒之日》与《落泪之日》的配器就将总谱归还了康斯坦丝,表示自己无能为力。绪斯迈尔是莫扎特的学生、助手和密友,据说莫扎特曾抱怨这位学生没天分,但他是莫扎特最忠诚的朋友,最了解他的音乐家,莫扎特临终曾告知他安魂曲的构思。后来的《震怒之日》、《号角声起》、《你是可怕威严的君王》至《落泪之日》,都是莫扎特谱写,由绪斯迈尔完成配器;《奉献经》、《主耶稣》和《牺牲》,莫扎特只写了声乐部分,由绪斯迈尔完成乐队部分;之后的《圣哉经》、《降福经》完全由绪斯迈尔谱写;最后他根据莫扎特的嘱托,在《羔羊经》里用上莫扎特19岁时写的《弥撒曲》K220;最后的《领主咏》也根据莫扎特的意图,再现了《垂怜经》中的赋格曲。

 

 

这是《落泪之日》。没有悲伤,是旋律美得叫人落泪。这是安魂曲中最美的曲调。莫扎特写到这里真正封笔。

这是痛哭的日子,

死人要从尘埃中复活,

罪人要被判处。

然而天主啊!求你予以宽

主!仁慈耶稣!

求你赐他们以安息。阿门。

 

 

马勒《第五交响曲》慢板

写第五交响曲是在1901年,马勒41岁,已任维也纳歌剧院院长4年,事业蒸蒸日上。他四处飘泊,但一到夏季长假,都会回到作曲小屋,他的湖畔港湾。在一堆香烟、咖啡、歌德、尼采和一本《少年魔角》的诗集的包围中,埋头写交响曲。

 

第二年,他认识了他那位著名的老婆,阿尔玛。这个女子比他小20岁,是维也纳名媛,她的美貌与年少博学令他一见倾心。马勒第一眼就爱上了她。那一年马勒玩命地工作,因肠道出血病得险些丧命,阿尔玛的到来,让他立刻充满了生活下去的力气。病愈之后,他很快写完了这一部“爱与死”的交响曲,说起来是关于艰深的哲学命题,其实这是马勒最清晰明快的乐曲之一。

阿尔玛后来在回忆录里面提到第五交响曲,说,马勒一直不满意,直到去世之前一年才终于修改完毕定稿。但我们发现这首第五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慢板其实并不复杂,只用了弦乐队和竖琴,但音乐流淌出来却是复杂的况味,每个人似乎都可以在其中听见自己的一生。

 
 

 

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这部乐曲是理查·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交响诗。大家一定都猜到了,乐曲的灵感来自尼采名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第一段,我们一听就会觉得好熟悉,哪里听过?这一段叫做“日出”,里面小号与定音鼓交替的演奏音响壮丽而简洁,令人印象深刻,小号仿佛在远处奏响了庄严的主题,之后乐队一波波地把小号的庄严曲调推向包括管风琴的乐队全奏,在日出的时刻,人们仿佛感知到了上帝的能量。虽然这一段和尼采作品没有关系,是理查自己附加的标题,但让我们马上想起尼采说的,我是太阳。这便是尼采在《查拉》第一卷的开篇提出来的。这一段音乐太精彩,常常被用来当作音响试音碟,并出现在大量影视作品中。

 

这部乐曲一共有9段,除了第一段是理查自己加入的,日出,其余8段的标题均来自尼采的原着,它们分别叫做“来世之人”、“渴望”、“欢乐与激情”、“挽歌”、“学术”、“康复”、“舞曲”和“梦游者之歌”。我们看到这些标题大致可以了解它要说什么,它描绘了一个学者的抽象的一生,有学术,有追求理想的欢乐与激情,有康复,说明他的人生里面有病痛,有渴望,有舞蹈,有爱情,他追求爱情,徒留悲哀,追求科学真理,也是徒劳,这里面,有生而为人的各种欲望与追求,但人生是一个不断被剥夺的过程,被时间剥夺青春、美貌和激情,被命运剥夺各种拥有之物,所以思想者的人生即使再成功也是悲哀苦涩的。最终这位“超人”终于摆脱了人类的烦恼而追求来世,这里有一首“来世之人”,并进入“舞蹈之歌”的欢乐境界,而最后的“梦游者之歌”,以高音部的木管和小提琴奏出b大调和弦,而以低音提琴在c大调上拨奏,相差小二度的极不协和的组合,据说象征着“超人”的灵魂上升而世界则在他下面沉沦,又是多调性音乐的一个最早的例子之一。

 

 

马勒《第二交响曲“复活”》

马勒的师友彪罗去世的时候,他去参加葬礼,听到管风琴旁的合唱团唱起《复活颂》,一瞬间如遭电击,几度落泪。后来他把这首始克洛普施托克的圣诗《复活颂》,放在《复活》的高潮段落。

 

“我这一把尘土,经过短暂的休息后复活。神召唤了你,他将给你不朽的生命,像种子一样你将被播下又开花结果。收获之神继续前进,刈割亡人,如捆禾束。”

“请相信,我的心灵,你的追求不会成为泡影。凡是你所渴望的归你所有,凡是你所爱和所奋斗的,归你所有。请相信,你的生命并非白白度过,或生存或痛苦,无不有因。凡已生者必死,凡已死者必将再生。不要再颤抖,复活就在眼前。·····”

复活就在眼前,真像一个预言。马勒曾说,我的时代终会到来。


 

 

瓦格纳《女武神的骑行》

《女武神》来自瓦格纳的神话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指环一共包含四部歌剧,《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众神的黄昏》,四部歌剧的情节之间充满关联,类似现在的《权力的游戏》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的意思。

在这四部歌剧里面,主角是屠龙骑士齐格弗里德。那么女武神在里面是怎样的角色?女武神其实是齐格弗里德的前传里面一个女英雄,这个女英雄后来沉睡了很多年,阴差阳错地成了齐格弗里德的爱人,她是齐格弗里德父母的恩人,又是齐格弗里德的爱人,为什么会这样离奇呢?因为女武神是一位女神,她可以永葆青春。

女武神违反神令,救下了齐格弗里德的母亲,因而自己被施了魔法,沉睡在山顶的岩石上,身旁燃着熊熊魔火。齐格弗里德成年之后,轻而易举地杀了巨龙,只为体验一下恐惧的感觉,但他还是不知道什么是恐惧。直到他看到魔火。

齐格弗里德看到魔火,吹起号角,兴高采烈地冲了进去了,魔火顿时飞到天上,变成了漫天云霞。这时候,音乐变得格外宁静和温柔,他用剑打开布伦希尔德的盔甲之后,为她的美丽震惊不已,英雄忽然就懂得了恐惧。他不知如何是好,渴望唤醒她,又没有勇气面对她的目光,他头晕目眩,双手颤抖。犹豫之后,他终于鼓起勇气,亲吻了布伦希尔德,把她唤醒。此时他心里升起了前所未有的爱情,一种疯狂而纯洁的爱情,让恐惧褪去。布伦希尔德醒来之后,对自己失去了神性有些沮丧,但她面对齐格弗里德炽热的爱,终于安心离开过去,与他一起生活,最后他们有一段灿烂的二重唱,歌唱爱之狂喜,唱着灿烂的爱情,欢欣的死亡,这里我们已经听到了结局,爱与死,瓦格纳永恒的主题,这样两个沉浸在爱情中的人,为了留着这一刻的狂喜,只想在这时死去,死去才会让爱永恒。

布伦希尔德把她在诸神那里学到的知识教给齐格弗里德,齐格弗里德把指环送她作为爱情信物,这里指环回到最原始的作用,它本来就是一只戒指,送给爱人的信物为什么膨胀成一个可以统治世界的工具?

我们总是希望男女主角相遇相爱,然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这是童话,瓦格纳怎么可能写童话呢。我们在上一部齐格弗里德里面已经了解了这位英雄的鲁莽性格,已经预感到,他必然会出事。齐格弗里德和布伦希尔德最终命运如何呢,在这里我就不剧透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这部瓦格纳的绝世之作,一定会被他的天才和雄心深深震撼。

 
 

 

瓦格纳《爱之死》

“伊索尔德,我的灵魂只会因你而苍老”。

英勇如特里斯坦,也只能对命运哀叹。再次看这部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发现最震撼的并不是情人的死亡,而是伊索尔德濒临死亡时的幻觉之歌,歌声融入天地海洋,又仿佛升入极乐天堂,乐队中升起东方宗教中的圣洁之光,如同洗礼。为瓦格纳浩浩荡荡的生命能量激励了!

 

贝多芬《庄严弥撒》

这首《庄严弥撒》,因为以弥撒曲作为标题妨碍了它更广泛地流传,大家普遍觉得弥撒曲这样的宗教音乐比较沉闷单调,但贝多芬是把弥撒曲当作交响曲来写的,他写的不是弥撒曲,而是宗教艺术作品。尤其可贵的是,他的弥撒并没有像传统那样静穆地祈祷和安魂,而是激情四射,震撼心魄,贝多芬写的作品永远都是真实的表达,他的宗教情感狂热、深沉而痛彻心扉。


 

 

我听这首乐曲的时候觉得,他并不是为了祷告和赞美上帝,他是在宗教信仰里面终于理解了自己的命运,就像经历过很多苦难的,在神像面前,一边祷告一边委屈地痛哭起来,他是神的孩子和羔羊,见到了他的神,终于可以把那些痛苦都哭出来了。贝多芬让我们了解了,宗教音乐其实是为了反照出俗世情感是多么瑰丽浩荡与深不可测。

这是晚年的贝多芬,他变成了聋子,终于懂得了听觉之于音乐家的意义,他仰望莱茵教堂开阔的穹顶,感激一切受难的日子,那是上帝从来没有抛弃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