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论曲谱 > 音乐百科 > 正文
中国古代乐器展开展,穿越历史的激流,遇见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
2020-08-10 09:43:38 发表 | 来源:上海国际乐器展

(图源丨国博君  海报设计丨上官天梦)

 

据悉,这次展览集中展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精品及向多家文博单位商借的文物共计200余件(套),其中包括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骨笛、唐代九霄环佩琴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乐器珍品。

 

(视频源自中国国家博物馆  | 石静涛 仇正 王扬)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音乐是文人修养的重要内容,更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而乐器,作为具有强大音乐功能的器物,也早已成为礼乐制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这些穿越了历史激流的乐器,他们存在的价值早已超越功能本身,而是代表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传承力量。

 

(图源丨国博君  摄影丨余冠辰)

 

遗憾的是,小微无法亲眼观摩这台神仙展览了,不过今天不妨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有哪些璀璨夺目的器乐,这次展出的骨笛和九霄环佩琴又是什么宝藏乐器~

 

乐器

早期中华文明遗址中,就有以笛、哨为代表的吹乐器和以钟、鼓为代表的击乐器。先秦至汉代,随着礼乐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乐器更加复杂化,出现了编钟、编磬等大型乐器;同时,以琴、瑟为代表的弹弦乐器产生,成为文人雅士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国家的交流日益扩大,外来乐器广泛应用于各式演奏场合,诗歌、壁画等艺术作品记录了“胡琴琵琶与羌笛”的繁盛景象。宋元之际,戏曲艺术正式确立并不断发展,乐器的运用和改良达到新的高峰,以马尾胡琴为代表的弓弦乐器的地位正式确立。明清两代戏曲、歌舞、说唱等包含音乐元素的艺术样式日益繁荣,塑造了生动多彩的民间艺术成就。

 

 

 

琵琶

 

 

 

琵琶起源于古代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被加以改造。作为东亚传统弹拨乐器,琵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音域宽广,曲风多样,表现力丰富,被誉为“弹拨乐器之王”

 

提到琵琶,我们时常会想到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乐府诗《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他通过描述一个具体的动态场景,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演奏琵琶所发出的声音,就像大大小小的珠玉落在玉盘里一样清脆动人。

 

 

琵琶一般都是四弦,五弦的被专门称为五弦琵琶。五弦琵琶历史久远、造型别致,盛唐时期曾流行于我国广大中原地区,并东传日本、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可惜在中国,五弦琵琶至宋代即已失传,连乐谱也未留下。而在日本东瀛的正仓院,还保存着世界上唯一一面唐代五弦琵琶实物,历经千年,依然完好,犹如奇迹。

 

 

这把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极为瑰丽工巧,将唐代螺钿镶嵌技术发挥到了极致。琵琶背板上镶嵌有大量的大宝相花、含绥鸟、飞云等纹样的螺钿,丰富而华丽;相比之下,面板采用了散点的小团花布局,形成一种秩序感和节奏感。此外,面板中部捍拨处贴玳瑁薄片,用14个大小不一的贝壳组合表现乘坐于骆驼上弹奏琵琶的胡人,具有浓郁的西域趣味。工匠在琵琶琴体上再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和花卉形象,大唐盛世的奢侈繁华也似乎浮现眼前。

 

 

 

 

 

二胡

 

 

 

二胡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有两根弦,(胡琴)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朝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称为胡人,胡琴则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通称。元朝之后,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擦弦乐器的通称。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

 

 

二胡包括琴身(琴杆、琴筒、琴托、皮膜、音窗)、琴弦系统(、琴弦、弦轴、千斤、琴码、音垫)和弓(弓鱼、弓杆、弓毛)。制琴师通常以木材制作二胡,琴筒一端则蒙以蛇皮,这也是二胡独特音色的来源,而一些高级的二胡则会采用蟒蛇皮。

 

 

 

 

 

编钟

 

 

 

编钟是中国汉民族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兴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编钟音乐清脆明亮,悠扬动听,能奏出歌唱一样的旋律,因此又有“歌钟”之称。

 

1978年,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套大型礼乐重器——战国曾侯乙编钟。它的出土将我国音乐史提前了400多年,现为国家一级文物,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也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曾侯乙编钟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先秦时期中国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整座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

 

曾侯乙编钟的装饰有人、兽、龙、花和几何形纹,采用了圆雕、浮雕、阴刻、彩绘等多种技法,以赤、黑、黄色与青铜本色相映衬,显得庄重肃穆,精美壮观

 

 

此外,曾侯乙编钟上还标有和乐律有关的铭文2800多字,记录了许多音乐术语,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也让生活在现代的学者与研究者们能够借此将古代律学典籍中的文字和真实的声音联系起来,推动了古代音乐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箫历史悠久,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箫一般由竹子制成,也有玉制的玉箫和铜制的铜箫等,皆为单管、竖吹,吹孔在上端。

 

德化窑白釉瓷箫

 

箫的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幽静典雅,回味无穷,知音难遇,陶醉其中。

 

 

 

 

 

 

 

 

笛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在民族乐队中,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当作民族吹管乐的代表,也被称作“民乐之王”。笛声清脆悦耳,可谓一曲笛韵悠悠,吹尽万种风情。

 

 

贾湖骨笛出土于河南贾湖遗址,现存于河南博物院,距今有7800年-9000年的历史。因此,贾湖骨笛也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它的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1986年至1987年,贾湖遗址先后出土了40多支骨笛,多为7孔,用鹤的尺骨制成。值得一提的是,贾湖骨笛有着非常高超的打孔技术音孔距离十分精准。其中保存最为完好的笛子不但能演奏五声音阶,还能演奏七声音阶,这意味着我们的华夏先民已经有了类似于音程、音分、音阶的概念,反映了我国史前音乐文明的高度发达

 

 

 

 

 

 

 

 

瑟,一种汉族拨弦乐器。形状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这首《锦瑟》诗,所写器物即是瑟。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瑟

 

瑟是我国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但其调弦及演奏方法在近古失传了,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瑟的数量居上古弦乐器之首,其中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瑟保存完好,出土时裹有瑟衣,弦柱俱全且保持出土的原位。此瑟为目前发现最完整的秦汉古瑟之一,弥足珍贵,为研究古代音乐史及汉代乐器演奏方法、汉代音乐文化发展水平提供了非常可贵的实物资料。

 

曾侯乙墓出土的瑟

 

而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瑟(有争议),出土于湖北随县曾候乙墓,是战国初期楚国的诸侯曾国制作的,尾端有龙的形象雕塑,共鸣箱侧面有彩绘的凤凰图案,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琴发明于伏羲时代。早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琴就已经出现,那一句“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想必大家都有所听闻。可见,三千多年前,琴已经走入人民的生活,并与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古代,琴是为高贵宾客演奏用的高级乐器,宾客在聆听琴曲时,必须正襟危坐,就像现代西方人欣赏古典音乐时不能随便离开座位那样。又有古人云: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琴位列四大才能之首,足见他们对于琴的热爱与重视。

 

故宫博物院藏九霄环佩琴

 

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因此历史上也出现了许多名琴和相关的传说,而在中国现今收藏的所有古琴当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唐代的“九霄环佩”了。

 

*目前全世界只有不到20张唐代古琴传世,其中名为“九霄环佩”者四张:一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一在辽宁省博物馆,一在何作如先生手上。(另一说法为五张,第五张为凤势式,在香港藏家沈兴顺手上。)

 

九霄环佩琴局部图

 

故宫博物院的这把“九霄环佩”为伏羲式古琴,琴身以梧桐作面,杉木为底,通体紫漆,以小蛇腹断纹为主,又配以蚌徽,白玉足镂刻精美,岳山焦尾等都是紫檀制,工艺规整。整体造型尽显其古朴与精致

 

 

 

 

 

 

 

 

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埙也是汉族特有的吹奏乐器,音色朴拙抱素,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传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古时候,人们会用绳子系上一个石头或者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球体中间是空的,抡起来一兜风就能发出声音。后来人们觉得挺好玩,就拿来吹,也有说法是用它来模仿鸟兽叫声以诱捕猎物,于是石头就慢慢地演变成了

 

 

此红油金漆龙埙制作于清中期,现藏于故宫博物院。通体红色桐油,看上去给人感觉光亮如新,色彩艳丽;周身又饰描了金色二龙戏珠的花纹,生动形象;又以黑漆勾勒,凸显出了其轮廓与层次。整体精巧细致,即使是原本朴素的,也能让人感受到清宫皇家的富丽堂皇。

 

 

 

 

 

 

 

笙,是流行于江南地区的中国汉民族古老的吹奏乐器,它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笙与陶彩绘持笙女俑

 

笙由笙苗中簧片发声,吹气及吸气皆能发声,其音色清晰透亮,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在传统器乐和昆曲里,笙常常被用作其它管乐器如笛子、唢呐的伴奏。在现代国乐团,笙可以担当旋律或伴奏的作用。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

 

虎座鸟架鼓

 

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都被广泛地应用。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古文献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

 

唐庐山窑花瓷腰鼓

 

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鼓是最为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

 

 

本文由上海国际乐器展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