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爱琴
中国文人爱琴,琴和他们的文学创作紧密相依。汉晋的蔡邕、傅毅、嵇康等人,都写有专门歌颂琴的《琴赋》;唐宋描写听琴、弹琴的诗词,更是车载斗量。人称大诗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竹里馆》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生动描绘了文人们独特的弹琴场合,精妙地体现着与佛教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相通的直觉和感悟。其幽深含蓄,恬淡自然,空寂静穆,正是琴乐艺术与禅宗都向往的极境。他著名的送别诗也被作为琴歌《阳关曲》,至今广为传唱 。描写蔡文姬悲惨命运的长诗《胡笳十八拍》为古代文学名篇,其实也出自一首琴歌。
文人风气所及,皇族和显贵也不乏喜爱琴艺者。宋徽宗精于琴棋书画,以皇室之力收集天下名琴,筑“万琴堂” 于宫中;还召集琴人修订琴谱,藏之秘阁,称为“阁谱” 。俘虏徽宗的金朝皇帝章宗,本是女贞族人,也喜爱汉族传统文化。他从徽宗宫中得到唐代雷氏制作的名琴“春雷”,非常珍爱,死前竟命以之殉葬,不愿离开此琴 。古代社会,不仅乐工歌妓能琴,即便道士、佛徒,乃至社会底层的渔翁樵夫之中,也不乏好琴善琴之人。据音乐研究所50年代初的调查,仅中国西部甘肃的平凉、天水,各有民间琴家藏琴30余张以及古代琴谱,可见琴艺流布的深广。
琴不仅是众乐器之首,也是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四艺,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中国文人修养所必备的技能和意趣。琴不仅与棋、书、画在意境和哲理上息息相通,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书画等艺术的创作和发展 。“琴道”体现的是以“和”为宗旨的人生修养,深刻反映了文人的文化观念、哲学观念。琴歌,对中国传统文学唐诗宋词,有直接的影响。琴的传说和故事,如“高山”“流水”“阳春”“白雪”“梅花三弄”等,都成为中国文学、说唱、戏曲中取之不竭的素材。琴乐演奏中,物、我一体,乐、思相融,这种洒脱、达观的境界,是中国传统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与联系方面,没有任何一件中国乐器可以与它相比;它是一种浓缩着高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可以说,琴乐是数千年来中国音乐文明在旋律、曲目、技法、音乐思想方面达到最高水平的范例。一部琴史,也是文人的音乐文化史。它以中国古代最为特殊的文人群体为依托,总括了最为精华的艺术遗产 。 隐逸情结与“无弦琴”诗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道独特的风景,就是“隐逸之士”的出现。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隐隐于市”的“逸士”和归隐山林的“隐士”。魏晋以“田园诗”闻名的大诗人陶渊明(365~427,一名潜)最具代表性,其与“无弦琴”的传说长期以来为琴人所津津乐道 。《晋书?陶潜传》:“(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后来人们就以“琴中趣”指某种隐含中的精神情趣,不仅特指琴中的趣味。陶渊明是个十分注重精神生活的人,他一生爱好琴、书、酒。在他的诗中常提到琴,如:
《和郭主簿二首》其一: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劝农》其六:董乐琴书,田园不履。
《时运并序》其四:清琴横床,浊酒半壶。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咏贫士七首》其三: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
《拟古九首》其五: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答庞参军并序》其一∶衡门之下,有琴有书。
《长沙公於余为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以为路人。经过浔阳,临别赠此》其四:“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在《归去来兮辞》中,有“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诗句。这句话直译就是: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表达了自己辞官归隐琴书自娱的理想。“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有琴而无弦,看似有悖常情,实则别有寄托。从他身上不难领略“魏晋名士”超然飘逸的风度 。
历史上如陶渊明者大有人在,后世许多人也有抚弄无弦琴而寄意隐逸的琴诗。如清代张随《无弦琴赋》中所说:“陶先生解印彭泽……适性者以琴,怡神者以酒。酒兮无量,琴也无弦。”顾逢《无弦琴诗》中云“只须从意会,不必以声求”,也是这个意思。
李白以无弦琴为典,写过许多琴诗。如《戏赠郑溧阳》中的“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又如《赠临洺县令皓弟(时被讼停官)》:“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大音出自无弦,自然是老子“大音希声”的表述,也是对于“无声”的礼赞 。
其它还有聂夷中的《题贾氏林泉》诗:“有琴不张弦,众星落梧桐,须知淡泊听,声在无声中。” 李益也写过《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诗中有:“抚琴犹可绝,况此故无弦。何必雍门奏,然后泪潺湲” 之句。其意境正如宋祁在《无弦琴赋》中所述:“琴翁之意不在弦”,“琴虽无弦意有余” 。这些以“无弦”为题的琴诗,至今仍影响着琴人的思想和艺术追求。
琴诗中的虚实意蕴
时间是真实的、可感可知的。时间观念给予人们丰富的感受,可以唤起人们生活着的现实场景感。农耕社会的具体农时、节令,使得人们产生了“循环”的时间概念。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古琴音乐所追求的也正是这种“时空合一,虚实交融”的境界。在许多中国传统的琴诗中,不乏这种表现时空与虚实交织的现象 。
汉代的《古诗——西北有高楼》,其精妙之处在于以实写虚: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希。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这首诗出自《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文选》,大体创作于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儒学衰微之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是“五言之冠冕”,在我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诗中明里描写的是夜半弹琴唱歌者,实则是诗人怀才不遇的化身。所谓“西北”、“高楼”,都含有孤独的意味,给人一种离群索居的感觉。西北高楼之上的弦歌之声所构成的听觉意象完全是虚的。那悲歌高楼的佳人,即诗人自己--无非是在借佳人不遇“知音”之悲,抒写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悲愤的诗人又从自身幻化出另一位“听者”,作为高楼佳人的“知音”而欷歔感怀、聊相慰藉,恰恰体现出一种“四顾无侣”、自歌自听的无边寂寞和伤情!诗人的内心痛苦,正借助于这痛苦中的奇幻之思,表现得分外震颤人心。难怪吴淇称《古诗十九首》中,“惟此首最为悲酸。”
唐代琴人司马承桢《答宋之问》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时既暮兮节欲春,山林寂兮怀幽人。
登奇峰兮望白云,怅缅邈兮向欲纷。
白云悠悠去不远,寒风飕飕吹日晚。
不见其人谁与言,归坐弹琴思欲远。
又如唐代诗人王维《竹里馆》,也体现了诗人对“虚实交织”的意境的解悟: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弦歌音乐作为时间艺术,不能存留于空间之中,是只可感知而不可触及的,本来就有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特点,将这样虚实流动的听觉意象用文字符号——诗来进行表达,它不是停留在人的眼前,而是直入人的心灵 。 唐宋诗词“道释相激”的文化景观
魏晋以来,文人士大夫常常与僧侣们结交同游,尤其是唐代,有着一大批修禅的文人雅士。禅宗“见性成佛”、“直指人心”的顿悟,使许多文人与之结下不解之缘。文人往往将“顿悟”作为艺术创作和人生境界的理想。晚年的欧阳修弃官归隐,自号“六一居士”;苏轼亦号“东坡居士”。所谓居士,其生活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合一的最佳方式。
李白深受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他身上最后形成了二者兼顾的观念,即“功成,名遂,身退”。李白一生中经常求仙访道,后又与道士元丹丘隐居嵩山。一向倾心于道家文化的李白在诗篇中留下了大量的“琴诗”、“琴歌” 。如:《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北宋文学家苏轼(1037~1101)笃信佛教,酷爱古琴。苏东坡的交往多离不开古琴,他有许多悟性极强、琴技高超的僧人琴友。著名琴家、道士戴日祥和庐山处士崔闲都曾经弹过苏轼家藏的雷氏琴。方外僧人仲殊长老、杭州僧人思聪等也与之交往甚密。苏轼一生的诗文创作,常喜借琴以悟人生真谛 。比如《听杭僧惟贤琴》中云
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平生未识宫与角,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
门前剥啄谁扣门?山僧未闲群勿嗔。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从前筝笛耳。
又如《听僧昭素琴》:
不知微妙声,究竟从何出。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此心知有在,尚复此微吟。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768~824)也有过与琴僧弹琴的精彩诗句,如《听颖师弹琴》就是其中一例: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词采瑰丽,意境奇特,富浪漫色彩的“鬼才”——唐代诗人李贺(790~816)也写过同名琴诗: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又如唐代诗人杨巨源的《僧院听琴》:
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离声怨调秋堂夕,云向苍梧湘水深。
唐代著名道士吴筠的《听尹炼师弹琴》:“至乐本太一,幽琴和乾坤。郑声久乱雅,此道稀能尊………”此外,还有苦吟派诗人贾岛(779~843)的《听乐山人弹易水》和才高而貌陋、不媚权贵的诗人方干的《听段处士弹琴》诗等,都是著名描写听琴僧弹琴的诗篇 。搏拊琴瑟咏琴歌
关于什么是“弦歌”,历史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从历代琴家音乐论述中可知,“弦歌”就是琴歌。古琴家查阜西在《琴歌辨》中认为:有词的琴曲而又可以演唱的,传统称之为“琴歌”。《尚书》中有“搏拊琴瑟以咏”,可知古琴在当时是用来伴奏歌唱的。琴歌作为古琴的表演形式之一,已经存在几千年了 。
著名的琴歌《凤求凰》,蕴含着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前179~前118)“以文章名汉世,而少善鼓琴”。司马相如利用到富豪卓王孙家作客的机会,借琴歌表达自己对其女儿卓文君的爱慕之情。卓文君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和司马相如私奔。琴界根据这段故事,创作了《文君曲》和《凤求凰》等作品来赞扬他们的爱情: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夕升此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阳关三叠》是唐代一首广为流传的琴歌,又名《阳关曲》、《渭城曲》等。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一诗配乐而成。现存《阳关三叠》琴歌谱多达30余种。原诗为: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叠”指叠奏。指全曲贯穿在同一主旋律上,变化反复演唱三遍。这首诗在唐代就十分流行。诗人白居易曾在《对酒诗》中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的精彩诗句。宋代黄庭坚在《十二琴铭?白鹤》中写道:
琴心三叠舞胎仙,肉飞不到梦所传。白鹤归来见曾元,垄头松风入朱弦 。
据汉代蔡邕《琴操》载,春秋时期的孔子周游列国,得不到诸侯的赏识。于抑郁回乡途中,看到山野杂草中茂盛生长的兰草,停车弹琴,借歌咏兰草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这首琴曲就是《幽兰》 。其歌词为: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幻逝迈,一身将老。
晋宋之际诗人陶渊明把琴乐看作是寄托自己孤怀幽思的手段 。歌中唱道:
乐无声兮情逾倍,琴无弦兮意弥在。天地同和有真宰,形声何必迭相待。
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在公元1140年大败金兵,正准备乘胜追击“直捣黄龙”之时,被宋高宗和秦桧强制召回。万般无奈的岳飞登高远眺,写下气壮山河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阕。
岳飞弹古琴吟唱此曲时,感动了秦桧派来的刺客,为后人留下“岳鹏举琴音感刺客”的佳话。
琴诗中的董庭兰
唐开元、天宝间著名的民间琴家董庭兰,以弹琴为生,琴艺高超。戎昱在诗中赞他:“沈家祝家皆绝倒”,说他的琴技超过了当时琴界盛行的沈家声和祝家声。董庭兰尤其善于演奏《大胡笳》和《小胡笳》,合称“胡笳两本”。他所传授的“胡笳两本”琴谱在盛唐享有盛誉。诗人元稹在《小胡笳引》中有:“哀笳慢指董家本,姜生得之妙思忖”的诗句 。
天宝年间(742~756),董庭兰得到当时在长安担任给事中的房琯的器重,作为他家的门客,长年为他弹琴。唐代以边塞诗人著称的李颀,曾经在房琯家中听过董庭兰弹奏《胡笳两本》,因而创作出著名的音乐名诗《听董大弹胡笳弄寄语房给事》,生动叙述了董庭兰出神入化的演奏技艺: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先拂声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慽慽。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李颀此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并称为描写古典音乐的四大名篇。诗中用自然界的声响和形象,来表达音乐变化给人的感受,美妙的音乐把诗人引进了一个想象的境地。可以说,如果没有董庭兰的出色演奏,李颀这首名诗是不可能产生的。
董庭兰的琴艺声望很高,广受赞誉。盛唐另一位边塞诗人高适,是董庭兰的好朋友。他的《别董大》诗云: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此诗作为送别诗中的名句,反映出一代琴家誉满天下的盛况 。
高适的诗中还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是说他穷得连酒钱都付不出。唐代琴家薛易简也说:“庭兰不事王侯,散发林壑者六十载。”董庭兰生活的清贫,从诗句中可见一斑。唐宣宗时诗人崔珏在友人宴会中听琴师弹琴后,写出琴诗《席间咏琴客》:
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
诗人感慨于古琴的知音难求,联想起盛唐房琯看重琴家董庭兰的故事,热情赞美了房琯和董庭兰的知音友情。 嵇康与《琴赋》、《琴赞》
嵇康(224~263)字叔夜,是三国魏末著名的音乐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嵇康早年家境贫寒,但自幼秉赋奇才无师自通,气质超凡脱俗谈吐高雅,被时人赞为“龙章凤姿”、“爽朗清举”,位列竹林七贤之首 。
嵇康遵循“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哲学,作为一位擅长论乐的音乐理论家,以文学名篇《声无哀乐论》表达了他对音乐的灼见,是中国音乐史上站出来反对儒家音乐与政治相通理论的第一人;他精于笛艺,更擅弹琴,喜欢“抱琴行吟,弋钓草野” “目送飞鸿,手挥五弦”;作为文学家,他常常“琴诗自乐”,诗文多与琴相关。
嵇康在《琴赋》序中说:“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众器之中,琴德最优。”集中反映了他对琴乐的理解。《琴赋》被公认为是音乐诸赋中的千古绝唱。
嵇康的琴诗《琴赞》是这一观点的诗意展现:
惟彼雅器,载璞灵山;体具德真,清和自然。
“琴”这一雅器,具有“清和自然”的品格。魏晋风度讲求自然,对于当时崇尚清谈玄学的文人雅士们来说,琴可以充分展现其高贵气质,是与天地自然最相契合的一种乐器 。
澡以春雪,澹若洞泉;温乎其仁,玉润外鲜。
诗句以春雪、洞泉和美玉,来赞美古琴丰富的表现力和圆润的音色。
昔在黄农,神物以臻;穆穆重华,记以五弦。
是对琴悠久历史和形制的追溯。历史上有“伏羲作琴说”、“神农作琴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说”等说并存,琴的起源众说纷纭。
闲邪纳正,亹亹其仙,宣和养气,介乃遐年。
则是谈了古琴的功能。传说伏羲制作琴的目的是想让人修身养性。古人提倡用古雅纯正的琴声来禁止淫邪放纵的感情,引导人们通晓仁义,返朴归真。所谓君臣大义,父子亲情,自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都可凭借纯正的琴声获得人性的提炼和启迪。“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嵇康的一首《琴赞》,寥寥数行,将琴——中国古乐器之王——生动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胡笳十八拍》
“胡笳”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音色凄厉哀怨。汉唐间常用它来表达塞外游子的思乡之情。相传汉代著名琴家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在面对归汉和别子的两难选择时,做诗十八首,伴以琴乐,这就是著名的琴歌《胡笳十八拍》。“拍”在突厥语中即为“首”,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胡茄哀声之故 。
《胡笳十八拍》乐谱初见于明代朱权的《神奇秘谱》,曲调是胡笳音调和汉族音调的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诗歌的创作,表现出蔡文姬高度的文化修养。学者郭沫若曾赞道:“那像滚滚不尽的海涛,那像喷发这熔岩的活火山,那是用整个灵魂吐诉出来的绝唱。” “是一首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
许多文人都曾在自己的诗作中描述过蔡文姬和她的《胡笳十八拍》。如,宋代浮休道人曾作诗《蔡琰胡笳》:蔡琰思归臂欲飞,援琴奏曲不胜悲。悠悠十八拍中意,弹到关心月落时。
大唐开元、天宝年间著名琴师董庭兰将胡笳声翻为琴曲,在琴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唐代诗人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描述了董庭兰弹奏《胡笳十八拍》时的高超琴艺。
《胡笳十八拍》全曲哀怨凄婉,正如《五知斋琴谱》题解部分所写:“篇中如泣如诉,如怨如慕,为古今之离别调也。” 《三国演义》与古琴
古琴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明清以后许多戏剧和小说中也频频出现,是古典文学和戏剧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和道具。小说中和古琴有关的细节很多,比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就是把古琴作为主要的故事点缀、作为重要的道具来使用的 。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被誉为中国谋略全书。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小说中被应用在千钧一发的战争场面中。诸葛亮利用司马懿懂琴的心理,上演了一场著名的“空城计”。在小说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一节中是这样描写的: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并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藏屋,诸将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声言语者,立斩;大开四门,每一门上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持尘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电视剧中的司马懿论琴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空城退敌”一集里,诸葛亮唱“空城计”,以一琴退司马仲达数十万大军。剧中有这样一段极为精彩的对话:
司马懿:这铮铮之音,如惊涛拍岸,风卷残云,指端似有雄兵百万!
其子:父亲,我怎么就听不出来!
司马懿:你听,如山涧小溪,清澈见底。非心旷神怡者不能为之,诸葛亮定是胸有成竹!
其子:父亲,几根琴弦,岂能如此传神?!
司马懿:心乱则音燥,心静则音纯;心慌则音误,心泰则音清。听诸葛亮弹琴,如观其肺腑也!我能为诸葛亮之音,不胜荣幸!传我将令,后队改前队,兵退北山!
其子:父亲,何故退兵?
司马懿:你不知诸葛亮向来用兵谨慎,不曾弄险,如今城门大开,不见兵将,城中必有埋伏,再者诸葛亮琴声中又含杀机,我兵若进城,必中其计(琴弦突然断掉,琴声嘎然而止)...快撤!!!
电视剧中的这段对话,是司马懿对孔明所弹琴曲的分析和理解。尽管没有听到琴声,但却从司马懿父子的对话中映衬出孔明高超的琴艺、过人的胆识和谋略,同时也为《三国演义》这部中国谋略全书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 戏剧中的琴情
自古以来伯牙、子期的故事就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知音”也成了人们对于有缘人的特定称呼 。由于琴音尤擅表情达意,其影响不仅仅局限在琴人和文人中间,还成就了无数忘年之谊和莫逆之交,也常常成为男女表达心意的良媒,由琴生缘、听琴定情的传说比比皆是。传统戏剧中的文君听琴、莺莺听琴,可为其最经典的篇章。在“才子佳人订终身,落难公子配佳人”的永恒主题中,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元代杂剧家李好古的《张生煮海》、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以及戏文《玉簪记》第十六回《弦里传情》(琴挑)中都有对听琴的描写,充分显示了琴曲的独特魅力。
《西厢记》原名《莺莺传》,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在《西厢记》莺莺听琴这一情节中,通过女主角精致描摹了琴音的美妙。琴曲分为三个层次表现:第一层次是通过相似声描摹琴曲清澈的音色;第二层次是通过画面感绘状琴曲演奏的多种内容;最后一个层次,是张生变曲《凤求凰》之后,心有灵犀的莺莺立刻明了曲中深意,情绪绵绵,说明莺莺也是一个理琴高手,才能够听懂无言琴曲中蕴涵的千言万语;张生也达到了不言传心意、琴曲求知音的目的 。
[天净沙]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珮玎咚?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调笑令]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莫不是疏潇潇曲槛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潜身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连结丝桐。
[秃厮儿]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圣药王]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
[ 歌曰]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翩翩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张弦代语兮,欲诉衷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旦云]是弹得好也呵!其词哀,其意切,凄凄如鹤唳天;故使妾闻之,不觉泪下。
[麻郎儿]这的是令他人耳聪,诉自己情衷。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悲痛。
[幺篇]这一篇与本宫始终不同。又不是清夜闻钟,又不是黄鹤醉翁,又不是泣麟悲凤。
[络丝娘]一字字更长漏永,一声声衣宽带松。别恨离愁,变成一弄。张生呵,越教人知重 。
整个段落没有直接描写张生的琴技,而是巧妙地通过一系列优美的比拟,灵动地再现了琴曲的撩人动心。今天读来,依然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 古琴与《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一部极品之作,其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生死恋情为主线,架构出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突现出《红楼梦》反传统大团圆结局的悲剧美学价值 。《红楼梦》中于文人四艺琴棋书画均有涉及,而且并非简单点缀。连“元迎探惜”四春的四个贴身丫鬟的名字,都分别为“抱琴、司棋、侍书、入画”。《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没有关于七弦琴的论说。琴,在曹雪芹笔下写的是古筝,所以到了后四十回才变成了古琴,文中多次出现关于琴的描写。比如第八十六回《受私贿老官翻案牍 寄闲情淑女解琴书》中,有一个情节是黛玉在潇湘馆看琴谱(减字谱),并给宝玉讲解琴谱的描写 :
……黛玉笑道:“这大字、九字是用左手大拇指按琴上的九徽;这一勾加五字是右手钩五弦。并不是一个字,乃是一声,是极容易的。还有吟,揉,绰,注,撞,走,飞,推等法,是讲究手法的。宝玉乐得手舞足蹈的说:‘好妹妹,你既明琴理,我们何不学起来。 ”
黛玉为宝玉讲解琴谱之后还有一段讲述琴理的高论:
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所以古人说‘知音难遇’。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方为不负了这琴……
又如第八十七回《感秋深抚琴悲往事,坐禅寂走火入邪魔》中,有黛玉回复宝钗的诗,写赋四章,翻入琴谱,调弦弹琴的描写:黛玉方披了一件皮衣……回看见案上宝钗的诗启尚未收好……将琴谱翻出,借他《猗兰》、《思贤》两操,合成音韵,与自己做的配齐了,然后写出,以备送与宝钗。又即叫雪雁向箱中将自己带来的短琴拿出,调上弦,又操演了指法。
第八十七回中还有一段相当精彩的描述:
走近潇湘馆,忽听得叮咚之声。妙玉道:“那里的琴声?’宝玉道:‘想必是林妹妹那里抚琴呢。”……说着,二人走至潇湘馆外,在山子石坐着静听,甚觉音调清切。只听得低吟道:
“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妙玉道:“君弦太高了,与无射律只怕不配呢。”……正议论时,听得君弦蹦的一声断了。妙玉站起来连忙就走。
《红楼梦》中关于琴的描述,可谓是作者才艺高雅和见识广博的体现。
琴诗中的雍门周
雍门周是战国时代一位民间职业琴家,名周。他的琴技高超,因居住在齐国首都的“雍门”,人们称他为“雍门周”。桓谭《新论?琴道篇》中记载雍门周弹起悲哀的琴曲,使孟尝君听后有“亡国之人”的感伤。后世的许多文人的诗文中出现过“雍门泪”、“雍门琴”等语,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顾况(约730~806后)曾做过唐德宗时的官秘书郎,晚年隐居于茅山。他的《郑女弹筝歌》中描述了郑女出众的弹筝技艺: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其中借“雍门泪”一语,来说明她演奏悲伤的乐曲,能够像雍门周弹琴一样使人悲啼。
李益(748~829)是中唐最杰出的边塞诗人,唐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作经常被教坊乐人以赂求取,用为供奉歌词。唐代诗词入乐者,初、盛以王维为多,中、晚以李益、白居易为多。全唐诗卷二百八十二之二十八中载有李益的《来从窦车骑行》,有“歌出易水寒,琴下雍门泪。出逢平乐旧,言在天阶侍”的诗句。诗的前半部分,诗人抒发了从军报国、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后半部分诗人以同情的态度,真实地写出了广大唐军将士的功业无成、厌战思归。全诗充满着一种壮士无功、美人迟暮之感 。
诗僧皎然的诗《杂兴六首》之三云:
谁高齐公子,泣听雍门琴。死且何足伤,殊非达人心 。
白居易的《和答诗十首?和思归乐》,是一首感伤色彩的和诗。诗中“泣听雍门琴”和“孟尝平居时,娱耳琴泠泠。雍门一言感,未奏泪沾缨。”用的都是桓谭《新论?琴道篇》中雍门周弹琴的典故 。
雍门周以弹悲曲名垂青史,与其高超的琴技和他善于引导和把握欣赏者的心理有关。落泪的原因,究竟在于琴家还是在于听琴者自身,西晋有“陆才如海”之称的陆机在《豪士赋序》中说:
落叶俟微风以殒,而风之力盖寡;孟尝遭雍门而泣。而琴之感以末。
在这里,陆机从落叶和风的关系考虑,认为孟尝君听琴落泪的原因在于孟尝君个人的主观感受,雍门周琴声的作用是在其次的。 为琴人送别
自古以来,在依依惜别的送别诗中,留下了大量赞美琴家的千古名篇。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自是脍炙人口的佳句。作为盛唐著名琴家董庭兰的好朋友,他的送别诗声情慷慨,气势豪壮。诗中既有对友人的安慰体贴,更包含着对友人的理解、信任与期待,颇能反映出一代名琴家誉满天下的盛况。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琴歌《阳关三叠》即是根据此诗配乐而成 。
"淡和”的审美观既与道家恬淡的主张相符,又与儒家中和的主张相合,所以被众多琴人所接受。宋真德秀在其《赠萧长夫序》中,就竭力赞扬古琴“希微”、“寥寥”之风格。真德秀(1178~1235),南宋思想家,字希元,号西山,世称“西山先生”。年轻时就非常喜欢古琴,琴乐思想承袭朱熹,重教化而轻审美。推崇古琴为惟一正声,喜欢希微、淡泊的古调,反对顺应时俗的新声。而宋宁宗时著名琴家萧长夫正好是承袭朱熹衣钵,宁穷也不肯变其技,坚持追求淳古淡泊的古调。两人同游钟山,以琴结为知己。临别之际,真德秀以酒为萧长夫饯行,即席咏诗送萧长夫:
古音之寥寥,听若欲睡兮;新声以洋洋,喜不知止兮。
自战国已然,况今之世兮?嗟嗟萧君,娱众所弃兮。
我琴可破,志不可徙兮!彼斫方为圆,真子所耻兮……
在《真西山文集?赠萧长夫序》中:
古音之寥寥,听者欲睡兮;新声之洋洋,喜不知止兮。自战国已然,况今之世兮?
对于古琴“曲高和寡”的前景表示担忧。
汪元量是南宋著名琴家和很有民族气节的诗人,宋度宗时入宫担任供奉琴师,见证了南宋灭亡及宋室北掳的全部过程。诗文多感时悲国,凄凉哀婉,有“宋亡之诗史”之称。在元大都与被囚禁的文天祥结下深厚友谊,为文天祥的《正气歌》配琴曲以和。后回杭州结纳抗元志士,晚年隐居杭州做了道士。与汪元量同一时代的琴家毛敏仲为向元世祖忽必烈求官,特意作了琴曲《上国观光》。在他准备北上的时候,汪元量曾作诗三首,题为《送琴师毛敏仲北征诗》。
其一:
西塞山前日落处,北关门外雨来天;南人坠泪北人笑,臣甫低头拜杜鹃。
其二:
五里十里亭长短,千帆万帆船去来;请君收泪向前去,西看幽州金筑台。
其三:
苏子赡吃惠州饭,黄鲁直度鬼门关;今日君行清泪落,他年勋业勒燕然。
琴师毛敏仲没有得到忽必烈的召见,客死异乡。 琴”题诗欣赏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都通晓琴理,琴技高超者也不在少数。在传世的大量诗作名篇中,有许多直接以琴、琴歌、琴赞等为题。如唐代诗人王昌龄以《琴》为题的诗: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如果说王昌龄的《琴》中表现出了一种“技”进乎“道”的“琴境”。那么,唐代诗人隐峦的琴诗在赞颂了琴的丰富表现力的同时,也发出了“琴意”艰深,知音难寻的感慨:
七条弦上寄深意,涧水松风生十指。自乃知音犹尚稀,欲教更入何人耳。
以《琴歌》为题的琴诗当推唐朝诗人李颀的诗。李颀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他善于用诗歌来描写音乐和塑造人物形象,《琴歌》一诗是诗人奉命出使清淮时,在友人饯别宴会上听琴后所作: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在月明星稀的夜晚,饮酒和听琴同样醉人。琴人初弹《渌水》,后弹《楚妃》,高超的琴艺使四座无言。全诗由酒、琴、曲、人几个部分构成,步步深入,动人心弦 。
无独有偶,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也有一首以《琴酒》为名的七言绝句。白居易晚年放意诗酒,号醉吟先生。《琴酒》诗中以酒咏琴,以琴醉人,悦耳的琴音与飘香的美酒同样使人陶醉,描绘出一幅超然、脱俗的心境:耳根得听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若使启期兼解醉,应言四乐不言三 。
杜甫晚年在成都凭吊司马相如遗迹琴台时,还作有一首以“琴”字为题的诗——《琴台》:
茂陵多病后, 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 蔓草见罗裙。归凤求凰意, 寥寥不复闻。
司马相如晚年退居茂陵,在这里诗人以地名指代相如。“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是对晚年相如与文君始终不渝的真挚爱情的赞颂。暗点他们当年琴心相结的美好爱情。“酒肆人间世”是对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蔑视世俗礼法勇气的赞颂。“琴台日暮云”出自江淹“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眺望暮霭碧云,感慨今日空见琴台,文君安在?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两句,是诗人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一笔,琴台旁美丽的野花和嫩绿的蔓草仿佛是文君当年的笑靥和所穿着的碧罗裙。最后一句“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是对相如、文君反抗世俗礼法、追求真情至爱的赞颂。
琴诗解读嵇中散
古代文人视琴为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历来的诗作中琴音萦绕。历史上有关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224~263)及其广陵绝响的故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值得回味的一道风景。嵇康愤然面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终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死时才40岁。他临刑前弹奏的琴曲《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唱 。宋代陈景仁《听黄仲立弹广陵散》诗云:
一曲广陵散,人间稀所闻。知音原自少,俗调谩纷纭。
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画诀》中说:
思陵尝自出新意,以品画师;余欲以此数则,征名手图小景,然少陵无人谪仙死,文、沈之后,广陵散绝矣,奈何!
“广陵散绝” 已成为后世人们泛指某种高深学问、技艺失传或某种传统断绝的代名词 。
《广陵散》是一首具有强烈战斗气息的琴曲,历来曾为许多道学家所排斥 。明代大儒朱熹曾说:“其声愤怒燥急,不可为训,宁可为法乎?”但是博学能文的元代琴家耶律楚才(1190~1243)却与他态度正相反,他极为推崇《广陵散》。作为杰出的政治家,耶律楚材为蒙古统治集团接受汉文化、统一中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曾作诗《弹广陵散终日而成因赋诗五十韵并序》:
《亡身》志慷慨,《别姊》情惨戚。《冲冠》气何壮,《投剑》声如掷。
《呼幽》达穹苍,《长虹》如玉立。将弹发怒篇,寒风自瑟瑟。
琼珠落玉器,雹坠渔人笠。别鹤唳苍松,哀猿啼怪柏。
数声如怒诉,寒泉古涧涩。几折变轩昂,奔流禹门急。
大弦忽一捻,历弦如破的。云烟速变灭,风雷恣呼吸。
数作拨刺声,指边轰霹雳。一鼓息万动,再弄鬼神泣。
在诗中耶律楚材对于《广陵散》乐曲各段小标题作了介绍。对于各段落风格、情绪、速度及弹奏的指法、手势等都作了描摹,使人仿佛听到了那千古绝响。
明代杰出的改革家、宰相张居正,也曾写过《七贤吟?嵇中散》来赞美嵇中散:
中散龙凤姿,雅志薄云汉。少无适俗约,早有餐霞愿。
调高岂谐俗,才俊为身患。缠悲《悲奋诗》,结恨《广陵散》。
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本已衰颓的明王朝统治一度出现了中兴的景象。张居正原本是个十分注重名节的清官,但是却要依赖大宦官冯宝的扶持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对于这个尴尬的关系,鲁迅认为张居正为冯宝这个宦官所累是必然的,他在《且介亭杂文》中说:“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这首诗可以理解为政治上极为无奈的张居正,以嵇康自比而发出的沉重的叹息! 伯牙与子期
“知音”典故出自《列子?汤问》,是家喻户晓的千古佳话 。伯牙抚琴奏《高山》,奏《流水》,子期均能心领神会。后世人们就用“高山流水”来比喻知己或知音,也用来比喻音乐的优美。如宋代李可斋《送李琴士据梧》诗中云:
流水高山尔调,冷灰槁木吾心。不必神交蒙叟,柴桑老子知音。
户外世尘皆累,山中天籁无声。莫有螳螂相捕,要教鹤舞鱼听。
又如清代颜孝嘉的《孤琴》诗:
坐幽簧长啸空,手挥弦目送鸿,仙人也把瑶琴弄。落霞孤鹭天无际,
流水高山曲未终,胎仙暗舞灵机动。好消息安排炉鼎,静功夫寄与丝桐。
伯牙和子期相约来年汉阳江口相会,不料子期英年早逝。伯牙痛不欲生,挥泪弹琴唱道: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一曲终了,伯牙断弦摔琴,发誓永世不再弹琴。后世用“知音”来比喻知心朋友,也成为后世诗文中常用的典故 。以下为唐诗中的几个实例。
如薛能《春日书怀》诗云:“伯牙琴绝岂求知,往往情牵自有诗。”
又如温庭筠《哭王元裕》中有:“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 还有罗隐《重过随州故兵部李侍郎恩知因长句》云:“庄周高论伯牙琴,闲夜思量泪满襟。”
薛涛《寄张元夫》:“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以无声。”
李咸用《览友生古风》:“伯牙鸣玉琴,幽音随指发。不是钟期听,俗耳安能别。”
崔珏《席间咏琴客》:“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
韩愈《赠崔立之评事》:“知音自古称难遇,世俗乍见那妨哂。”
邵偈《赠郑殷处士》:“知音既已死,良匠亦未生。”
正是词语各别,知音意同 。 人琴俱亡”与“琴瑟友之”
“人琴俱亡”与“琴瑟友之”,都是与琴相关又与友情相关的成语。
“人琴俱亡”这个成语出自《晋书?王徽之传》。王徽之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有一个兄弟叫王献之,书法英俊豪迈,饶有气势,与他的父亲王羲之齐名,历史上并称为“二王”。王献之爱好弹琴。他死以后,王徽之十分悲痛。看到王献之生前常弹奏的琴,他便拿起来弹奏,却总弹不出和谐的音调。因此他叹息地说:“啊,子敬(王献之字),你的琴也和你一起死亡了!”。后来人们就用“人琴俱亡”这个成语作为睹物思人、悼念死者之辞。
琴和瑟两种弹拨乐器,至晚在春秋时期就非常流行了。“琴瑟友之”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其诗云: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其中“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直译就是:长短不齐的水边荇菜,采荇人左右采摘它。身段苗条的姑娘,弹起琴瑟来迎接她。后世就用“琴瑟友之”或“琴瑟之好”这个成语比喻青年男女之间倾心相爱、朋友之间深情厚谊,也用来比喻夫妻感情和谐恩爱 。陈子昂在《春夜别友人》诗中有:“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的诗句,正是表达的这个意思 。 成语中的“弦外之音”
成语“弦外之音”出自《宋书?范晔传》。南朝范晔的《狱中与诸甥侄书》中载:
吾于音乐,听功不及自挥,但所精非雅声,为可恨。然至于一绝处,亦复何异邪。其中体趣,言之不尽,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
弦是琴、筝等乐器上用来发音的丝线。这里的“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亦即后世所谓的“弦外之音”,是说 “音在弦外”的体验,音乐的妙趣,言之不尽。音乐作为一种不确定性极强的艺术,所讲究和所要追求的正是对这种“弦外之音”的感知。从表面上来看,弦外之音是用来表示音乐演奏时听到或感悟到的,并不是乐曲或乐音本身,而是音乐之外的涵义,即“音乐的意蕴”。后世将这个成语引申为“言外之意”、“话里有话”。即在特定场合下,说话人出于种种原因,并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本意,却又使听的人能够理解自己隐含的意思 。
与“弦”相关的常用成语,还有“改弦更张”、“改弦易辙” 、“扣人心弦” 和“续弦”等 。
“改弦更张”出自南朝何承天《上邪篇》:“琴瑟时未调,改弦当更张。”这里 “张”指给乐器上弦。这句话的意思是:琴瑟发出的音调不和谐,应当把弦线加以改换或调整。后世用来比喻变更方针、计划或办法。
成语“改弦易辙”出自宋朝王楙的《野客丛书?张杜皆有后》。其中有:“使其(指杜周)子孙改弦易辙,务从宽厚,亦足以盖其父之愆。” 如果从字面上理解,“改弦易辙”就是调换乐器上的弦,变更行车的道路。后世人们用来比喻变更方向、计划和方法等。原文的意思是:如果杜周的子孙改变思想、行为,学得诚实、厚道,也就足以补偿他们父亲的过失了 。
“扣人心弦”也写成“动人心弦”。其中,“扣”与“叩”同意,是敲击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扣动了人心上的琴弦,琴就会发出声音。事实上,人的心里是没有琴弦的,这个“心弦”是一个比喻。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电影、戏剧、小说等文艺作品的情节生动、紧张、激动人心,看后引起人的共鸣等 。
“续弦”是一个二字成语。《汉武帝外传》:“西海献鸾胶。武帝断弦,以胶续之,弦两头遂相著。终日射,不断。帝大悦。”鸾胶能把弓弦断裂之处粘在一起,而且非常牢固。如果是琴的弦断了,也可用鸾胶把它重新连结起来再演奏。古人常用琴瑟来比喻夫妻,丧妻叫做“断弦”,重新再结婚娶妻,就叫“续弦”,也称“续胶”或“鸾胶再续”。刘兼《秋夕书怀呈戎州郎中》诗中云:“鸾胶处处难寻觅,断尽相思寸寸肠。”所用正是这个典故。
对牛弹琴及其它
成语中,琴常与一些动物,如牛、鹤和马等有关。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出自《弘明集?理惑论》,其中有:“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公明仪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名音乐家,善于弹奏七弦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公明仪携琴郊游,见到一头黄牛在地上低头吃草,就为黄牛弹起玄妙的《清角操》,但是黄牛好象没有什么反应。公明仪大惑不解,为什么自己煞费苦心弹了半天而黄牛却无动于衷?其实,牛并不是听不见公明仪的琴声,而是公明仪的乐曲无法为牛所理解。公明仪对牛弹琴成为流传千古的笑话。由这个故事引申而来的成语“对牛弹琴”,既用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
成语“焚琴煮鹤”也写作“煮鹤焚琴”,出自《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书中说,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杂纂》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列举了几种大杀风景的情形,其中有:清泉濯足;花下晒坤;背山起楼;烧琴煮鹤等等。因为中国的古人认为琴与鹤都是文雅而宝贵的东西,所以后人就用“焚琴煮鹤”或“煮鹤焚琴”、“烧琴煮鹤”等来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一琴一鹤”出自《宋史?赵抃传》。“琴”与“鹤”都是中国古代文人学士高雅不俗的象征。宋朝赵抃到蜀地去上任,他随身只带一张古琴和一只白鹤,只用一匹马驮就足够了。宋神宗对他说:“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如是乎?”希望他上任以后能够做一个不贪财物的清廉之官,就象他的行装一样简单。后人就用“一琴一鹤”来比喻某些官吏的清廉或文士的高雅 。
“伯牙鼓琴,六马仰秣”是人们熟知的成语典故,出自《荀子?劝学篇》:春秋时,琴家伯牙为楚王君臣弹奏自己的成名琴曲《水仙操》,但是只知追求声色之娱的楚王君臣不会欣赏,无动于衷。伤心的伯牙经过马棚时,正在吃草的马儿见到有人来了,一齐抬头亲热的嘶鸣。伯牙见状不由心动,说:“整个楚宫无人知晓琴艺,马儿啊,难道你们懂吗?”说罢就为马儿弹奏一曲,并唱道:“琴艺高妙无知音,知音难觅奈我何!不见知音对谁弹,一曲弹罢自叹息。”琴声令马儿仰头倾听而忘记了吃草。于是就有了后世这句“伯牙鼓琴,六马仰秣”的成语 。
许多诗人都曾引用过这个典故。如唐代顾况的《刘禅奴弹琵琶歌》诗中有“羁雁出塞绕黄云,边马仰天嘶白草”;五代韦庄的《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诗中有“锦麟不动唯侧头,白马仰听空竖耳。” 后世用这句成语形容音乐家高超的技艺和美妙动听的音乐。
琴谚趣谈
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与琴相关俗语也屡见不鲜。
比如谚语:“独弦不成音”、“断弦犹可续,人去最难留”、“琴正好弹弦却断啦”、“夫妻相合好,琴瑟与笙簧”、“弹琴知音,谈话知心”等等。
在歇后语中有:
“俞伯牙没遇钟子期——不谈(弹)啦!
马尾作琴弦——不值一谈(弹)。
铁匠改行学弹琴——拈轻怕重。
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
瞎子弹琴——手熟。
天宫里弹琴——真好听”等等。
人们所熟悉的许多常用词语也跟古琴有着不解之缘 。
“乱弹琴”。弹琴只有按照乐曲的要求和一定的指法来弹,才能和谐动听。人们常用“乱弹琴”比喻说话、办事不合逻辑,没有道理,甚至胡作非为的行为。
“ 繁琐”。原来是指弹奏古琴的一种指法。就是用食指和中指连续弹奏出三至七个繁密的乐音。后世用 “繁琐”来形容办一件事环节太多,有许多不必要的重复。
“旧调重弹”、“老调重弹”或“故调重弹”。意为重复弹奏陈旧的曲调。现在一般用来比喻重复宣扬过时的理论、意见或主张。
“单调”。意即只有一个音调。人们用“单调”来形容景色、工作、劳动或生活平淡无奇,很少变化,枯燥乏味。
“古调不弹”。源于唐朝诗人刘长卿的琴诗——《听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原指已不常弹奏的古老曲调。后人使用这个成语是比喻在思想上或理论上不想重复过了时的陈词滥调。
“靡靡之音”。原为“靡靡之乐”。相传卫灵公应邀去参加晋国虒祁宫庆典,夜宿濮水边上,朦胧中听到一种微妙的琴声,就叫师涓记录了下来。师涓说这是商纣王时师延所作的靡靡之音。后来在晋国,卫灵公让师涓在宴会上弹奏这首乐曲,为晋平公的乐师师旷阻止。韩非子在《十过》篇里把沉溺于声色作为十种过错之一。他引用这个故事,意在说明如果沉溺于声色而不理国政,就会使人意志消沉、萎靡不振,最终招致亡国之祸 。 女性琴诗撷英
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伴随着女性参与的身影。中国古代普遍存在的乐伎,有着极为特殊的身份 。她们“以艺事人”,上与帝王将相,下与文人商贾乃至普通百姓都有交往。《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汉代民间女子已有以琴谋生的习俗。唐代,著名乐伎李冶也叫李季兰,在琴史上大有声名,曾经写过一首琴诗《从萧叔子听弹琴赋得三峡流泉歌》: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闻。玉琴弹出转寥夐,直似当时梦中听。
三峡流泉几千里,一时流入深闺里。巨石奔崖指下生,飞波走浪弦中起。
初疑喷涌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回湍曲濑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
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一弹既罢复一弹,愿似流泉镇相续。
诗中云“忆昔阮公为此曲”是说《流泉》是魏晋时期琴家阮咸所作。如果《流泉》就是《流水》的前身,则至少说明唐代就有《流水》一曲,证实其的确历史悠久。
宋代名伎李师师色艺双绝,常为徽宗弹琴,曾获赠名琴一张、白金五十两等,后世传为美谈。文人秦少游曾写《生查子》一诗赞美她: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斤少。
归去奉城时,说与青楼道:看遍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明代以琴技闻名于世的乐伎较多,如李十娘、董小宛、柳如是、陈圆圆等 。《板桥杂记》中有关于李十娘的记述:
李十娘,名湘真,字雪衣。在母腹中闻琴歌声则勃勃动,生而娉婷娟好,肌肤玉雪,既含睇兮又宜笑,殆闲情赋所云独旷世而秀群也。性嗜洁,能鼓琴清歌,略涉文墨。……
南宋灭亡时,在随被俘的帝后三宫北迁的行列中,有一位叫汪元量(字水云)的宫廷琴师。他曾到狱中探望民族英雄文天祥,并为其《正气歌》配琴曲以和,有着崇高民族气节。公元1288年,汪元量终于被获准离开燕京南归。临别之际,宋度宗昭仪王清惠带着十几位妃嫔宫女为他摆酒饯行。席间汪元量弹奏《胡笳十八拍》,众妃嫔宫女每人赋词咏诗以赠别,后收入《宋旧宫人诗词》。其中有宫女吴淑真“听水云弹《胡笳十八拍》因而有作”《霜天晓角》词:
塞门桂月,蔡琰琴心切。弹到笳声悲处,千万恨,不能雪。秋绝,泪还北。更与胡儿别。一片关山怀抱,如何对别人说。
词间借后汉文姬归汉、作琴曲《胡笳十八拍》故事,抒发了思念故土的深情(图2?5?2~14 《胡笳十八拍》曲谱) 。宫女袁正淑另有《送水云归吴》诗:
抱琴归去东海边,莫逐成连觅子春。十里西湖明月在,孤山寻访种梅人。
字里行间以送琴人南归,透露出众宫女亡国为囚的哀怨。
妙趣横生的琴意诗
古琴,是中国文人音乐超越精神的驰骋领域。在中国弦乐器中,琴发音的弦较长,拨弹一个音,能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它具备表现悠远意境的特定条件,也最受历代文人雅士的喜爱。中国古代有“士必操琴,琴必依士”的现象。古人认为“颐天地之和,莫先于乐,穷乐之趣,莫近于琴” 。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在琴意诗中多次谈到音乐有利于健康的观点,《听幽兰》诗云:
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这里,他深有体会地说“自弹不及听人弹”,认为聆听他人演奏音乐是使人放松、安静的最佳方式。他的《听弹古渌水》诗云:
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
西窗竹阴下,竞日有余清。
诗中说明欣赏琴音可以使人心平气和,整天都有好心情,这也是今天音乐治疗实施中所追求的移情效果 。
宋代在皇室的影响下,文人中间十分流行“琴棋书画”。高宗偏安江南时,许多文人纷纷寄情于山水,抒发去国怀乡之恨。《潇湘水云》作为南宋琴家郭楚望的代表作,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著名琴曲。他借潇湘水云的自然景观,发出国愁家恨的感慨,历来深受各代琴家的推崇和喜爱。对于这首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琴曲,历代文人也写出了意境高远的琴意诗 。如宋代诗人宋白的《听琴》:
正养浩然气,忽听琴韵幽。纯和思太古,淡静称高秋。
泪竹舜妃恨,沉湘楚客愁。寥寥千载意,明月下西楼 。
清人张梁的《潇湘水云》也是一首难得的韵味十足的琴意诗,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
潇湘之水清且深,上下一碧涵古今。白云在天亦在水,弥漫愰漾连江浔。
九嶷之山相萦带,虞帝于此曾登临。松山榕?百围大,望之不见愁人心。
昔日筑台赋八景,此景未闻入歌吟。风排浪涌散还聚,月射波翻晴复阴。
涓涓细籁濑幽壑,浩浩洪涛扬选岭。水鸟风帆互出没,玉沙锦石空浮沉。
岂无澄明好天气,倏忽变换不可寻。张衡四愁愁未已,刘向九叹叹难禁。
我目未睹耳则闻,三尺六寸徽黄金,永嘉郭君制此曲,遥和骚人千载音。
《平沙落雁》是一首流传300多年的经典琴曲,意境深远。它通过一系列动感画面,描述出一幅幽落静沙的诗意场景。宋代刘改之曾经写过一首以《平沙落雁》为题的琴意诗:
江南江北八九月,葭芦伐尽洲渚阔。
放下未下风悠扬,影落寒潭三两行。
天涯是处有菰米,如何偏爱来潇湘。
张梁也写有《平沙落雁》琴意诗,韵味十足:“秋水渺无际,天空扬远音。芦花一片月,寂寂寒江深。”诗人通过诗乐结合,大大拓展了琴曲的主题意趣,使得视觉效果与听觉效果达到了完美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