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上午于上海音乐学院北楼报告厅,中外学者围绕着丝绸之路上的抱弹类鲁特之“历史研究”和“理论、美学及表演实践”两个专题进行发言、讨论。这两个主题直接展现出了本次会议的两个重要维度:从古代到当代表演,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一、 “历史研究”专题研讨
历史研究是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方面,也是学界了解音乐传播、流变的重要方法与途径。与共时性的研究方法不同,此专题中的三位学者均以壁画、古籍和考古材料为研究基础,将其间呈现出的信息互为参照,在历史的田野中铺陈关于土耳其科普兹(Kopuz)、中国唐代五弦琵琶和阮咸的叙述。
主持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赵维平
土耳其学者M.Emin Soydas的《史实、传说与当下关联:以土耳其古代Kopuz为例》(“Historical Facts, Recent Myths,Current Connections: The Case of the Ancient Turkish Kopuz” )把对土耳其古代科普兹的探讨放在古今纵深的语境中,联系到了中东、北非、中亚地区的多种乐器。其间论及科普兹在古代突厥语世界中是对多种乐器的统一称谓,因此学界一直存在“土耳其古代科普兹与巴拉玛(baglama)是同一乐器”的观点。而作者在追溯抱弹鲁特科普兹的历史、传播与流变时发现,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和考古材料的分析、比对,一方面纠正了上述观点,并认为尽管从形制、材料和演奏方法等方面判断,流行于同时代的也门甘布思(qanbus)与摩洛哥的苏森(suissen)与科普兹实为同源乐器,但它们都不属于突厥语世界。另一方面,突厥语世界中的科姆兹(komuz)和科比兹(kobyz)等乐器,不仅在称谓方面与科普兹相似,而且从形制
和演奏曲目方面判断,可以认为它们与科普兹是同宗同源的关系,只是在东传的过程中,受到亚洲文化的影响,发生了一些变化。
昌克勒·卡拉特金大学M.Emin Soydas
浙江音乐学院副教授温和的《唐代宫廷乐谱中的弹拨鲁特》以“五弦琵琶在唐代之后为何在中国和日本消失?”和“与四弦琵琶相比,五弦琵琶琵琶不仅多了一弦,还多了一柱,而这一柱是否具有特殊的功能?”等问题引出,通过对中国和东南亚、日本等地的文献以及考古材料中关于五弦琵琶的信息、图像进行分析,确定在其传入中国之前,即已经定形定制。进而对中国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六首五弦琵琶调曲和文献中关于乐调特征的记录对应分析,在此基础上展开细致严谨的“恢复性”记谱工作,呈现出非绝对音高的示意性乐谱,并最终得出结论:五弦琵琶多出的一个柱,是为了多出一弦后方便转调而用,但由于当时乐调系统并未随之改革,而导致了在唐之后它的消失。温和的论证严谨清晰,论据扎实具有说服力,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兴趣,在提问环节,温和进一步解释了琵琶乐调理论来源印度、以及他研究过程中通过寻找确定空弦和定弦音的具体方法。
浙江音乐学院温和副教授
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候选人张晓东的《丝绸之路上的阮咸研究》从古代壁画、文献、诗词歌赋等材料中关于阮咸的信息进行了梳理,发现在唐代以前的历史文献中对阮咸额外国传入的“胡琵琶”统称为“琵琶”。进而从“胡琵琶”、“秦汉子”、“阮咸”三个称谓来考证阮咸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在提问环节,J. Lawrence Witzleben教授关于“香港中乐团使用唐代阮演奏推广唐代音乐的‘虚假‘’行为”的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张晓东对相关情况给予了说明与回应,认为由于历史上并没有乐谱流传下来,因此并不能演奏出真正的唐代音乐,但是乐器的制作方面,的确是严格地以日本正仓院唐代阮为参照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复原,并指出在上海北京的民间乐社中,也存在仿古乐器的制造和表演活动。
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候选人张晓东
二、“理论、美学及表演实践”专题研讨
理论与实践对于民族音乐学家来讲从来都不是一对相悖的概念,参与式的音乐体验与表演实践是民族音乐学家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理论、美学及表演实践”这一专题中,三位发言者都具理论研究与表演实践的双重经验,他们不仅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也在具体的表演实践过程中得出了相应的理论。
主持人:ICTM主席Salwa El-Shawan Castelo-Branco
Scott Marcus教授在 《东部阿拉伯模式实践的新层面:tetrachordal理论在记录当代木卡姆家族中的实践》(“Adding a New Layer to the Documentation of Eastern Arab Modal Practice: Using Tetrachordal Theory to Document Present-Day Practice Across Maqam Families”)中,以自身长期的表演实践为基础,探讨了关于木卡姆音乐研究的方法问题。作者以Rast、Bayyati和Hijaz等调式家族(单数形式fasila,复数形式fasa’il)为例,说明了各个调式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四音列(上四音和弦)为基础,以审美为前提形成各种不同的组合和排序逻辑,进而形成不同的木卡姆调式,换言之,在同一调式家族内部,共享着一些上四音和弦,而它们就成为了木卡姆各种调式之间的纽带。因此作者建议,在对木卡姆旋律调式进行研究时,要超越以往对单个调式的关注,转向对整个调式家族的关照,进而检验整个调式家族在当下表演实践中的既相互共享又各自独特的音乐特征。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校区Scott Marcus教授
UCLA民族音乐学荣誉教授、演奏家、作曲家A. J. Racy在《阿拉伯Buzuq: 长颈鲁特的品味与本土音调语法的关系》(“The Arab Buzuq: The Long-Necked Lute Fretting vis-à-vis the Indigenous Tonal Grammar”)中,分享了其自身近60年的阿拉伯音乐表演实践经验,以长颈鲁特Buzuq的定品模式与演奏方式之间的关系为例,指出Buzuq常见定品对音乐家表演的限制,展示了自己对定品的调整与完善,从而更好地适应阿拉伯音乐中与情绪表达直接相关的固有调性语法和特有的音乐现象。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A. J. Racy教授
《为土耳其乌德琴与管弦乐所作之协奏曲》(“Concerto for Tuikish an Orchestra”)是同样来自UCLA的民族音乐学家、作曲家Munir Nurettin Beken教授创作的一部管弦乐作品,在此次发言中,Beken教授介绍了自身创作过程中的基本理念与方法,并以“油”与“醋”的关系为比喻,袒露了他从开始时难以接受乌德与西方管弦乐结合的观念,到尝试二者结合的创作实践。讨论了创作中如何更好地展现乌德琴和土耳其传统音乐的原本特色,而更多收到西方古典音乐风格束缚,进而将西方音乐与土耳其音乐更好融合的经验。
UCLA的民族音乐学家、作曲家Munir Nurettin Beken
指挥家Ahmet Hakan Sensoy
除了该专题就表演实践的探讨,本次会议还包含两次workshop和三场音乐会,而这三位音乐家也是其中的主要的表演者,因此,建议结合相关报道,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主办单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单位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
上海音乐学院(联合主办)
承办单位:上海音乐学院国际交流处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
香港蓬瀛道教音乐研究基金
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项目
协办单位:上海行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世界音乐季
(摄影:刘桂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