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国际音乐大赛 (BIMC) 荣幸地宣布全新推出的波士顿国际作曲大赛 (BICC),为全球7至30岁的作曲家和作曲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原创作品的激动人心平台。由华悦音乐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和哈佛大学音乐系的数位教授共同组织。
评审团:
James O'Dell 教授
伯克利音乐学院教授
伯克利波士顿音乐学院副院长(已退休)
Utar Artun 教授
伯克利音乐学院和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副教授
格莱美奖唱片学院投票成员
Maxim Lubarsky 教授
伯克利音乐学院助理教授
古典和爵士钢琴家、作曲家
恭喜吴弈霖!他的管弦乐作品“Eternal Freedom”在近日公布的波士顿国际作曲大赛中荣获专业艺术家管弦乐创作组唯一金奖,并成功获得500美元奖金。评审团对他的作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其在艺术表达、创意构思和技术运用方面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水准。作品不仅展现了深厚的音乐素养和独特的个性风格,还在结构布局、情感表达以及音响效果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对他创作才华的高度认可,也是音乐艺术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成就。我们为他感到无比自豪,并期待他未来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评审团评语:
1.非常出色的作品! 我鼓励你在结构和主题发展上尝试更加大胆、出人意料的探索方向,这将为作品注入更鲜活的生命力。整体完成度很高,令人欣喜!
2.长篇幅作品的精妙把控:虽然篇幅较长,但民族管弦乐的配器融合度极佳。和声层次饱满丰富,节奏结构设计独具巧思。动机发展逻辑清晰,音乐流动与段落过渡自然流畅。总体而言完成度非常出色!
作品简介:
在《逍遥游·北冥有鱼》中,庄子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哲学思想。 即世人欲“逍遥游”于世间,必达无己、无功、无名之境界,作品《Eternal Freedom》(《逍遥歌》)即是启悟于此。
作品以“C-F-G”核心三音组素材进行创作,以“北冥有鱼” 这一意象发展为四大板块,分别是“北冥有鱼、南岳有歌、东州有舞、西穹有鸟”。
“逍遥”所指不仅仅局限于忘却“入世浮念”。亦有季节的轮换、山海的演变、 生命的交替.....虽更迭如宇宙之浩荡,却也如尘埃之缥缈,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个人简历
Curriculum Vitae
吴弈霖,中国当代⻘年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总监,中国音乐艺术发展协会作曲总监,华夏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北洋民乐团驻团作曲家,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会员。2002年出⽣于中国辽宁省鞍山市。先后师从于作曲家郑阳、刘青教授,2019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202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荣获“中国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称号。
他曾多次获得国际级、国家级以及省市级奖项,也曾在国内外40余项⾳乐⽐赛中斩获佳奖,如2025首届美国波士顿国际作曲大赛专业艺术家管弦乐创作组冠军(唯一金奖)、第⼗⼀届北欧爱尔兰都柏林奥汀国际作曲⽐赛唯⼀冠军⼤奖、第三届中国“敦煌奖”作曲比赛跨界多元风格民族器乐组金奖第一名、第⼆届“星海杯”中国钢琴作品作曲⽐赛⾦奖、⾸届美国AIMA国际作曲⽐赛⼀等奖、2024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文化艺术节一等奖、2023英国国际⾳乐⼤赛作曲⽐赛⼀等奖、第七届维也纳世界作曲锦标赛管弦乐组第一名等。
近年来他接受了国内外各类著名机构、乐团、音乐项目的委约创作,并广泛公演,且均获得极高评价。例如,他曾担任由中国音乐艺术发展协会主办的2024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群星闪耀”大型交响协奏音乐会项目的总作曲及音乐总监;受清华⼤学邀请担任澳⻔国际汉字互动节项目的作曲总监及配乐工作;担任中宣部音乐项目“千里潇湘”作曲;两部中国传统节日音乐作品——钢琴独奏《清明》、管弦乐《中元》纳⼊⾄中国⾳乐学院60周年校庆出版计划和“致敬国音60年经典作品集”并由上海⾳乐出版社出版。
他的作品多次上演于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多个国家及省市,并多次亮相于中国国家大剧院、中国中央歌剧院、北京音乐厅、广州大剧院、长沙音乐厅等国内外著名音乐殿堂,并与多个重要乐团进行了多次成功的合作,包括:北京⺠族乐团、中国⾳乐学院交响乐团、中国⻘年爱乐乐团、中国阮咸乐团、湖南民族乐团、北京当代乐团、台北簪缨国乐团、美国宾夕法尼亚室内乐团等,部分作品已在各个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个人事迹及音乐作品曾多次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音乐网、华音网等著名媒体平台上宣传报道,2024年被中华网媒评价为“00后中国音乐界的杰出代表”。
指导导师
Supervising Professor
刘青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复调教研室主任,华人女作曲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先后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师从王宁、张韵璇、金湘、于苏贤等教授。
刘青教授的音乐植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基础,并结合现代作曲技法,作品充满新意而不失动人情感。作为多项国家级艺术项目的独立作曲,她的作品委约来自于中国交响乐团、新加坡青年华乐团、北京民族乐团、湖南民族乐团、广东民族乐团、芬兰国际历史键盘音乐节、北京传统音乐节、国际女音乐家音乐节等,并曾登上中国国家大剧院,纽约林肯中心,肖斯塔科维奇音乐厅,悉尼歌剧院等世界音乐殿堂。
作品曾获文旅部“文华音乐作品奖”、美国普林斯顿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青少年题材)作品比赛金奖等国内外奖项,并由中国唱片总公司,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等机构出版发行,部分作品收录于“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项目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并被悉尼大学音乐学院、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图书馆收藏。
作为团队负责人,2021年她带领复调教学团队获得中国音乐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入选“北京市高校中青年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