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歌声朗朗,耳畔回旋,
一曲彩调,笑解风情
今天,明快风趣,朴实生动,
一支花鼓,说尽古今
“胡大姐,我的妻,你把我比作什么人咯?我把你比牛郎,不差毫分啊”。
——《刘海砍樵》
最近《芈月传》大热,本编作为追剧者之一,对芈姝出嫁的光景记忆犹新,不仅阵仗排场十分之大,那段跪拜母国伴着一群“少司命”巫者笙歌起舞情景最是吸引人。
芈姝出嫁秦国少司命祭舞祝祷
可能大家看了好几集的《芈月传》,对楚国文化的感受还没有看一段楚国公主出嫁来的直观强烈。几分钟的镜头串联起来,便把楚国风俗传统、文化风情悉数尽显。
不过,你可知道,那“少司命” 祭舞据说竟与“花鼓戏”大有渊源。
谭真明博士的《湖南花鼓戏研究》一文称,楚地民间歌舞被视作是戏曲艺术的萌芽,而这其中就包括花鼓戏。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沅水、湘水之间盛行信鬼祭祀之风,巫风盛行,“楚巫文化”即为此时兴起。
楚巫文化中的《巫师戏龙图》
人们在祭祀时,大多以歌舞来酬神娱神。流放沅湘一带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吸取这些歌舞的营养,写就了《九歌》。
后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
昔楚国南郑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怀忧苦凄,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故其文意不同,章句错杂,而广异义焉。
湖南民歌就在这种古朴神秘的娱神歌舞中萌生了。
那这与花鼓戏又有何关系呢?
据周娣的《湖南民歌与湖南花鼓戏的演唱比较研究》指出,萌芽于楚巫文化的湖南花鼓戏真正起源于湖南民歌,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又相互包容。
直到唐朝,这种原始的民间艺术仍在延续着。刘禹锡在《竹枝词引》中这样写道:
“昔屈原居沅湘见,其民迎神……至于今,荆楚鼓舞之。”
口说无凭,来看证据
楚国当时疆域辽阔,最早兴起于汉江流域淅川一带,其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湖南全部、河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重庆、浙江、贵州、广东部分地方。
而如今花鼓戏主要分布的地域也恰恰是:湖北 、湖南、河南、山东、安徽、 江西 、陕西等省。
楚国疆域和花鼓戏主要分布地对比图(图片来源:百度)
重合度大于80%有木有!一目了然有木有!
花鼓传承
萌芽于楚巫文化的花鼓戏,为何会得这么一个特别的名字,历史上并无文字可考。只是,据民间艺人叙述,他们幼年跟上一辈学鼓时,鼓上都贴有各种鲜艳的花瓣,击鼓时不准击落花瓣,而这需要上乘的功夫技艺。他们认为,这也许就是“花鼓戏”这个名字的由来。
时光流转,花鼓戏便这样,从千年前一代一代地演进、传承了下来。直至今日,它已吸纳了各种民间艺术精华、采众多戏剧之长,散发着馥郁的生活气息又独具地方色彩。一路传承,它已与当地人民的生活交融在一起。
凡有民间婚嫁、节日祭祀、驱除灾疫、祈求平安,田间劳作时,花鼓戏明快鼓音便会咚咚奏起。
花鼓戏《刘海砍樵》
今路萧萧向何方
新中国成立后,花鼓戏在各地开始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公演,更是在戏曲学校里设立花鼓戏专科。花鼓戏艺术开始有了较大发展。
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剧被精心整理了出来;
花鼓戏《刘海砍樵》
花鼓戏《打鸟》
还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还被摄制成影片。
《补锅》戏剧版
《补锅》电影版
平湖民间谚称:“少年不看花鼓戏,老来死在干枯里”。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演艺生涯就起步于花鼓戏。她曾在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工作14年,表演的花鼓戏《补锅》成为经典。1984年,她在央视春晚上演唱了《刘海砍樵》,让湖南花鼓戏唱响大江南北。
李谷一接受央广记者周彬采访
2008年,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尽管花鼓戏曾经有登上春晚的辉煌,但是近年来,遭遇“危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民间习俗的日趋式微、表演群体的寥落、传唱环境的变迁以及媒体强势的冲击等等都极大地影响了其生存状态,造成了花鼓戏观众急剧流失。
当年为数众多的剧团如今只剩所剩寥寥,由于得不到经费支持,一些坚持排戏演出的剧团正苦苦为生计挣扎。
演出市场不断萎缩,在现实利益的驱动下,选择花鼓戏的年轻苗子越来越少。
李谷一:那时候看戏的人蛮多啊!老百姓一听说有班子来演出,那还得了啊!扶老携幼的全都来了,有的背着板凳有的站着,都来了围在那里,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相当多的人围在那里看,而且大家都很乐呵呵的。那种浓郁的乡土气息、那种感觉,现在找不到了……它得传承,至少不使它过早地成为博物馆的展览品……
曾经绘声绘色,乡音馥郁的花鼓戏,如今该如何前行?
2016年1月1日
让声音带你再听一次
这穿越千年的
鼓声隆隆
戏曲季我们以乾旦发“金声”,2016年的第一天让我们欣赏这一季的“玉振”之作花鼓戏。
记者:周彬、傅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