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洇湮江南,缠绵昆音,情思绕断柔肠
今天,秀美桂林,欢乐彩调,笑解百年风情
“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竹子当收你不收,笋子当留你不留,绣球当拣你不拣,拣得忧来拣得愁……”
——《刘三姐》
相传,有这么一个姑娘,她聪慧美丽,温柔娴淑,还天生拥有一副婉转的好歌喉,只要她唱起曲儿,老天都能被感动。这么一个好姑娘,自然百八十里地的都有人络绎不绝地上门求亲。可是,这姑娘却立下了个规矩:谁能跟她对唱七天七夜,她就嫁给谁。
虽然前来求亲的翩翩少年络绎不绝,可短则一日,多则三五日,这些少年便哑了嗓子或无歌可对。一天,一位谦谦公子慕名而来。他才情满怀,毫不费力便与姑娘酣畅对歌了七天七夜。于是郎才女貌又彼此倾慕,两人便定了终身。
这时,乡下的一位恶绅也对这个姑娘动了歪心思,想把她抓过来当小妾。
有一天,姑娘和公子正在河边的柳树下看着月亮倾诉衷肠,忽然火把晃动,人声鼎沸,原来是恶霸抢人来了。姑娘和公子环顾四周皆无路可逃,便手拉着手双双跳进了柳河。
这个姑娘,是刘三姐。而这个故事,已在广西民间流传了上百年。
广西刘三姐雕塑
刘三姐到底是谁,是否真有其人,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历史上却有不少关于“刘三姐”的记载,最早的记载大概要数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的《三妹山》:
《三妹山》:“刘三妹,春州人,坐于岩石之上,因名。”
清代的《蕉轩随录》放大了这条文献:
《蕉轩随录》:“广东阳春县北八十里思良都铜石岩东之半峰,相传为李唐时刘三仙女祖父坟,今尚存,春夏不生草。刘三仙女者,刘三妹也。《寰宇记》、《舆地纪胜》均载阳春有三妹山,以三妹坐岩上得名,今不知何在。”
此外,在广东阳江、茂名等地,还有“刘三妈传说”的记载:
乾隆以及道光年间《阳江县志》即记载说:“六月村落中,各建小棚,延巫女歌舞其上,名曰跳禾楼,用以祈年。俗传跳禾楼即效刘三妈故事。闻此神为牧牛女得道者,各处多有其庙。”
更奇妙的是,在广东电白、高州一带,还有“刘三太传说”,说她不仅在这一带传歌,还因歌声曼妙,得了路人许多赏钱,但她除了自己衣食之用外,把多余的钱都送给路边的穷人了,后来遇仙,坐化于电白赤岭,至今山上还有刘三太庙。
据此,有些学者得出结论说,刘三姐大概是唐代的一位职业歌手,以唱歌卖艺为业,游走于两粤之间。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刘三姐大概是红遍一方的明星了,她唱歌好到传来传去竟然让人把她想成仙女下凡。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知晓刘三姐唱的什么歌了,但是,却可以欣赏一下让她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的广西彩调。
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彩调
彩调因其形式活泼,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被誉为“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剧种”,迄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
据说,它最先起源于广西北边的省份,随后传入桂林等地。所以,至今彩调仍保留着很多北方戏曲的风味,比如东北二人转的衬词就和彩调的一模一样,都是“哪嗬嗨咿嗬嗨”;江浙的“茉莉花”,彩调则称之为“雪花飘”;湖南花鼓戏的“呀吱咿吱呦”,到了彩调其中就名为“梁氏腔”。
在历史的长河里奔走了两百多年,彩调历经锤炼,逐渐演变成了广西民间戏曲中的瑰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库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影《刘三姐》的主演黄婉秋(右)接受记者董高颉采访
只为涅槃重生
先要说一下,彩调俗称调子、彩调、彩灯、哪嗬嗨等,是广西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属灯戏系统,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起源于广西北部农村,流传甚广,名称不一。桂林叫“彩调”,柳州、河池地区和梧州部分县叫“调子戏”,平乐、荔浦一带叫“采茶戏”、“彩灯”,左、右江的宁明、百色等地叫“大采茶”、“嗬嗨戏”等,直到1955年在北京群众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后定名的以后统称为“彩调剧”。以下为了称呼方便起见,还是把1955年之前的这种艺术形式统称为“彩调”。
在这种艺术形式刚形成的时候,它是以“双簧蛋”的形式演出的,即单人表演男女两个角色,用于赋闲时或祭祀等情景时农民们休闲取乐,因此题材也多从神话传说、章回小说、市井轶闻中取材。
随后逐渐衍化成“对子调”, 由一对男女对舞欢歌,男舞花扇,女挥方巾,表现彼此相爱的喜悦心情,演唱内容多为赞美大自然或歌颂爱情,所用曲调都是民歌、山歌和小调。
清朝,各地小戏起,大戏衰(没错,昆曲在清朝末年的时候被坑惨了),彩调赶上了趟儿,开始大肆发展,不仅由北向南流传开来,形成了以桂林、柳州、宜山三地为中心的主要流布区,还受花鼓戏、采茶戏和桂剧的影响,将“对子调”(俗称二小戏)发展成了有人物有故事的小生、小丑、小旦的“三小戏”。
“七紧、八松、九快活”是当时最为流行的彩调标配。意为7人、8人或9人组成的“过山班”,要求艺人一专多能,便于在各地村寨之间游走巡演。
许多如今的彩调名戏如《双看相》、《双打店》、《瞎子算命》、《王三打鸟》等便是在这个时候积累起来的。【现在听来,能想象这些戏都两百多岁了吗?】
这一时期的调子音乐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腔、板、调三大类,已有“九腔十八调”之说,同时在化妆、表演、行当等方面也有所改革。
猜猜看:以下哪个扮相是花鼓戏的,哪个扮相是彩调的?
(答案在文末揭晓)
清光绪三十二年,彩调行当发生了一件大事儿:当时最负盛名的草头为圩调班打破“女子不唱调”的旧习,出现了第一批彩调剧女性旦角。
彩调真正开始蓬勃发展是在辛亥革命前后。这时,彩调第一次从农村地坪进入了城镇平台。这一进入,让彩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逐渐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这段时间,彩调界名人辈出,如桂林的“四大状元”: 冷贵甫、朱五八、罗少廷、秦老四;宜山的“四大名旦”:吴老年、潘老扭、梁如山、“剃头佬”;宁明的“鬼脸王”周朝纲;融安、三江的“调子王”李大树、陈松山等。
然而,1927年以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民间艺术元气大伤,彩调濒临灭亡。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彩调才被重新保护了起来,像桂林桂华调子团、柳州农民调子团等专业剧团相继在各地成立,业余调子剧团也遍及城乡。
1978年,广西电影制片厂出品了电影《刘三姐》, 影片中美丽的山歌、美丽的山水和美丽的刘三姐,让观众记忆深刻。这部影片的上映将彩调剧推向了新高度。
电影《刘三姐》
2006年5月20日,彩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彩调虽独具风味,但与其他剧种相比,它最独特的地方却是在对扇子的运用上。
彩调善舞,它的“矮步扇花”是其最具特点的表演艺术。不但在各个行当中都有不同的表现身段,仅是一把扇子,便可玩转出万种花样,千种风情,作扫帚、仿雨伞、当船桨、为刀枪,样样皆可、样样传神,被誉为“万能道具”。
遗韵难寻
然而,随着老一代彩调艺术家逐渐退出舞台,彩调剧本以及舞台表现形式陷入瓶颈。彩调演出虽古风犹在,但却遗韵难寻。
国家级彩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覃明德:“现在哪里还有年轻人唱彩调啊,很多彩调剧团有编制,有不错的工资,但就是招不到人。如果只剩下我们这帮‘老家伙’在努力,很难保住彩调的根”。
广西彩调是八贵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广西民间戏曲中的瑰宝。它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特征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库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它曾经的辉煌风光却再难寻回,越来越多的人甚至不知道彩调剧的存在。如今仅剩下为数不多的彩调剧团,也起起伏伏,前路迷茫。
承载千年乡愁的民间戏曲,在去留彷徨、日渐式微间,到底应该拿什么来拯救?
12月31日
声音带你穿越时空
在葱翠田野间
再听一回
这混着泥土芬芳的
快乐彩调
答案:左图为广西彩调,右图为花鼓戏。
记者:董高颉、邓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