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民乐古曲 > 弹拨乐 > 正文
公益你我他 | 青年古筝新锐岑佳蔚:我与丹丹的师生情
2019-03-22 13:09:51 发表 | 来源:中国音乐网

岑佳蔚 | Cen Jiawei

-------------------------------------------------

师从于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袁莎导师。

曾师从李萌教授、王小月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师资格认证主讲教师。2018年以专业第一名,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继续跟随袁莎导师深造。     

 

曾获得第二届国际华人艺术大赛专业少年组金奖,中日韩国际古筝大赛专业少年A组金奖,重奏组金奖,“中国梦”全球华人艺术之星大赛专业青年组金奖,“青乐杯”两岸三地青少年古筝比赛专业青年A组第一名。

 

2017年10月,受文化部之邀,赴美国纽约、波士顿的林肯中心、茱莉亚音乐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多地访问演出,圆满完成中华文化讲堂“筝与诗——中国音乐文化之旅”。

 

此项演出活动,被列为《首轮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行动计划》文化领域合作项目!两国领导人2017年4月在海湖庄园会晤期间共同确定建立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刘延东副总理和蒂勒森国务卿2017年9月28日在华盛顿共同主持了首轮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并通过了《首轮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行动计划》。此项演出活动责任与意义重大,古筝,承载起向世界展示敦厚而诗意的中国文化之重任。

 

2018年随袁莎老师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文艺晚会,为中非各国领导人演奏古筝作品《武动灵韵》。

 

袁莎筝乐团重要成员。多次随袁莎导师在中央电视台,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等地演出。并在“青年艺术节”、 “弹拨艺术节”、“民族音乐节”等各类重大音乐盛事中担任古筝演奏。

2014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新青年中国梦系列音乐会中担任独奏。代表中央音乐学院在北京各大高校推广古典音乐。

2015年11月在北京知音堂举办“指尖流水”——岑佳蔚个人专场音乐会。多次录制CCTV15《风华国乐》栏目,参与录制的音乐纪录片《音乐为爱》于CCTV9播出。

2016年参演第十一届“天下筝会”开幕式暨 中国首部“筝与诗”音乐情景剧。担任第十一届“天下筝会”全国古筝展演赛事评委。2016年担任“魅力中国-亚洲青少年艺术盛典”才艺选拔评委;第十三届世界华人青少年艺术节赛事评委。

2017年参演中国首届古筝春晚并并担任重要角色,参与录制中国古筝春晚主题曲《筝心诗意》。2017年受北京时间栏目组邀请作为民族器乐特邀嘉宾录制《跨越时空的对话—一带一路72小时》节目。2017年9月随袁莎老师在上海音乐厅参演“如实之夜”袁莎古筝音乐会,担任重要演奏。曾多次担任北京中筝学院知音堂全国古筝教学与演奏精修班指导教师,现代创作曲目精讲课主讲,录制人人讲网络课堂。

 

在校期间致力于推广公益活动,现为中央音乐学院“音为爱”社团演出部部长,“乐为爱”乐团成员。2014年策划并参演“用音乐传递爱”公益音乐会,为蓝海豚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义演,音乐会上募集所有款项捐赠于蓝海豚康复中心。同年6月1日为北京市海军总医院患有血液症的儿童义演。与“乐为爱”乐团在北京第四中学分别举办“零碳音乐会”和“用音乐传递爱—校园系列”公益音乐会。受北京体育大学邀请举办第二场校园公益音乐会。参与录制由盖茨基金会发起的公益活动“被吸烟我不干”的MV和配音。2016年加入由亚马逊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书路计划”公益活动。走进贫困山区学校让孩子们亲近音乐,感受爱与温暖。

 

 

[ 我与丹丹的师生情 ]

小时候我总渴望自己是璀璨舞台上的一颗星,但当我接触到自闭症青少年这个群体,特别是教丹丹(一位开朗的自闭症女孩)弹琴后,比起舞台,如今的我认为传授知识才更加伟大。而丹丹的每一丝进步都让我倍感激动。

 

 

我第一次接触自闭症孩子是随“音·为爱”社团去西安演出,在高新一中举办了专场公益音乐会,第二天带着所募集到的善款互安蓝海豚孤独症康复中心。

 

那是我第一次为自闭症孩子演奏,心中多少有些害怕,因为孩子们看起来非常激动,手指不停地动,嘴里不时地念叨着什么。演奏之后,我试图与坐在身边的小女孩交流,可无论如何吸引她都没有任何反应,像是与世隔绝。

 

 

第一次不太顺利的交流,束手无策得我让我更加心疼这些孩子。回来后,我翻阅了很多自闭症的资料,那些数据像冰冷的刀刃一刀刀划向我的心窝。

 

我国自闭症病发率为68:1,90.2%的妈妈放弃了工作照顾孩子,16.9%的家庭因此离婚,41.2%的家长陷入悲观难以自拔。自闭症至今都不清楚病因,2岁便可确诊。大部分孩子都会被赶出普校校门,而没有能力支付特殊训练机构的家庭,放弃甚至抛弃孩子的也大有人在。那天我哭了很久,心中也默默许下了诺言,我要帮助他们。

 

岑佳蔚在细心的教丹丹弹琴

 

认识丹丹是三年前,虽然丹丹的年纪比我大一些,可是无论在乐团里还是生活中,我总把她当小妹妹一样,也自然而然当起了她的古筝老师。

 

丹丹学琴很积极,不论刮风下雨都坚持每周上课,一上就是两个小时,这可是连正常孩子都无法做到的。不上课时,丹丹基本上天天给我打电话问:“佳蔚,周四上课吗?”“佳蔚,这周排练吗?”虽然每次都是没等我说话就挂了电话,弄得我哭笑不得,但慢慢地也理解了,这就是丹丹的方式。

 

丹丹识谱非常快,但就是不背谱,已经很熟练的曲子依然要目不转睛的盯着谱子弹,这让我伤透了脑筋。若想提高琴技,弹琴时更多地注意强弱,快慢,气口,动作,脱谱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一次,我趁丹丹弹得正投入时,把她面前的谱子拿了起来。谁知手还没落下,丹丹就“蹭”地一下站了起来,一把夺走谱子,愤怒地走到妈妈面前说,“丹丹为什么要背谱子?佳蔚为什么要丹丹背谱子?”看着激动的丹丹,阿姨安慰道,“不背,不背”。

 

那时我才了解,原来丹丹看不到谱子会没有安全感,每次抬头可能不是看音符而是看谱子还在不在。

 

待丹丹情绪稳定后,丹丹妈安慰口吻中多了一份坚持,说:“弹那么熟了,丹丹能背下来,去试试。”看着依然不愿背谱的丹丹和阿姨满怀希望的眼神,我的内心五味杂陈,又自责又无奈。

 

 

教丹丹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磨练,因为在教学上我对丹丹和其他学生一样都是严格要求的。这就需要我更加有耐心,可能一个音符或一个动作需要练习比别人更长的时间才能记住。很多地方,丹丹是知道正确做法的,但却无法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我琢磨出更多方法,甚至一些稀奇古怪各式各样的方法,直到他更好的理解和体会。

 

比如:丹丹弹琴太用力,却不知如何掌握力度做出弱音。我便让她在我的手上弹,稍一用力我便喊疼,丹丹很是心疼立马轻轻的摸着我的手,这时我便告诉她,这就是弱。从此,丹丹在弱音上有了深刻体会,也极大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

 

在这样“铁杵磨成针式”的练习中,不知不觉丹丹已经开始学习七级的曲目了。每当丹丹学会一个技法改正一个错误时,我会比丹丹更激动。因为这种冲过难关后的喜悦和成就感,让我对自己和每一位学生都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演出前岑佳蔚在给丹丹化妆

 

古筝携带起来很不方便,但每周的排练丹丹妈都会一首搬琴一手拎着架子,准时的出现在排练大厅。我曾跟阿姨说,来学校排练就别自己带琴了,用我学校的琴就行。可阿姨总是说“不累不累,都习惯了。”“习惯了”是一种坚持,这种坚持着实感动着我也激励着我。

 

在今年天下筝会结束后的第一次课堂上,丹丹妈与丹丹的对话也打动了我。

丹丹妈:“明年咱们参加《天下筝会》吧?”丹丹:“行”。

丹丹妈:“那从现在开始,咱们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要好好练琴,二是要留长发(丹丹一直不愿意留长发),能做到吗?”
丹丹:“那《天下筝会》完事就可以剪头。”
丹丹妈:“可以,就是《天下筝会》前不能剪,妈妈陪你一起留长发吧。”
丹丹:“不行!妈妈不是演员,演员才能留长发呢,像袁莎老师一样。袁莎老师长头发好看。”

 

在自闭症孩子的家长身上,我看到亲情之爱的伟大。阿萌妈妈为了他有更好的治疗,更好的环境,不远千里来到北京。佰澄妈妈不惜一切代价陪孩子练琴和排练,尽可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雨晨,那个清秀的小男孩,他爸爸总是在无微不至地照料着、鼓励着他,让雨辰每天都在快乐中成长。最感人的是有一次电视台采访丹丹爸爸,他说。“如果孩子能够和健康人一样,我愿意用我的生命去交换。”看到丹丹爸多次哽咽,我也泪如雨下。深深理解了作为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也坚定了自己要永远和他们在一起的决心,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

 

每每读到叔叔阿姨写给孩子们的信都会泪流满面,信中说的最多的就是“爸爸妈妈永远爱你,我的孩子。”简单的一句却最动人心。我想起自己的父母,有了一些以前不曾体会的情感。我更加感激也更加珍惜,是他们的辛苦才有了我如今的幸福,爸爸妈妈我也爱你们,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