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7日,对荷蓓蓓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位32岁、旅美11年的音乐人在《洛杉矶周刊》(LA Weekly) “最有魅力的洛杉矶人期刊”中成了封面人物,期刊文章讲述了她作为一名古筝演奏家、作曲家以及教育者的一些生动而不平凡的经历。
封面人物
《洛杉矶周刊》(LA Weekly) 封面人物
与其他古筝演奏家一样,荷蓓蓓接受了严格和系统的音乐教育和训练。她7岁习筝,12岁考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预科主修古筝,大学在香港演艺学院学习古筝和舞台音响设计。在香港学习阶段,她开始接触作曲,并萌发了用古筝演奏爵士乐的想法。爵士乐的节奏比一般流行乐更加复杂,那么当它与古典碰撞以及用古筝来表达会是怎样的情形呢。2003年她来到美国留学。
在美国这块爵士乐的土壤中,蓓蓓更加如鱼得水,她在努力学习录音和音乐制作的同时,也进修爵士课程。本土爵士乐的耳濡目染,对她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滋养。她开始了即兴演奏、即兴作曲。她说,灵感常常在即兴演奏中出现,宁可记录下这些点滴,以后再进行技术上的精加工。远远好过没有灵感的时候为作曲而作曲的那种干瘪的产物。
2009年开始,蓓蓓与著名的音乐人/制作人Shawn Lee合作,于2010年发布了融合音乐专辑《Into The Wind》。反响很好,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越南、以色列、英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电台都有播放,并被收录于美国大学课本《世界音乐》一书。
所有的新鲜事物,褒贬不一都是正常的。对此,蓓蓓表示可以理解。她说,有时候是因为传统模式的偏见。她认为,作为一个音乐人,不应该停留在自己刚毕业时那个“最棒的”状态。应该放下老师的评论,老师的要求。作为独立的自我,去发现和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格。
第一张融合专辑发表至今,已有5年。蓓蓓回顾说,即兴作曲和演奏,首先是技术上的难度与适应。怎么样从心里的感受,传递到指尖音乐的流淌,而且就在一瞬间。技术的背后,当然更加离不开生活的积累和情感的升华。
2007年她创办了荷蓓古筝学院。做为一个老师,她十分忙碌,但总会在空隙时间捕捉瞬间的灵感,继续创作。她改编和创作的曲目,学生们会在音乐会上或各种比赛中演奏。学生喜欢弹,她觉得非常欣慰,因为他们的接受与喜爱是一种很好的反馈。作为音乐人,荷蓓蓓从不放弃与音乐相遇的机会。包括给佳能相机的广告片配曲;为中法混血儿Jessica Fichot的专辑《Dear Shanghai》配乐等等,这些都成为她的经验积累。
这段时间,她正在忙着与旅居英国的美国音乐人Shawn Lee 录制他们的第二张融合音乐专辑。5月,当她将新单曲《For Your Smile》发布在网上时,听众们用这样的言辞来形容这首乐曲:“好听”,“别致”,“曲意隽永”,“古今相融”,“意境幽深”。蓓蓓自己归纳说,第一张专辑可能更多的是表达自己;这一张比较会注重到旋律的“好听性”和情感的深度。当被问道“好听性”到底是什么时,她表示,不一定是你听惯了的东西,不一定是中国风,不应该有狭隘的民族性。时代发展了,穿越、融合是一种正常,一种追求与需要。听多了就懂得欣赏了、喜欢了。
一路走来,作为音乐人,荷蓓蓓的尝试还包括古筝演奏与舞蹈、古筝演奏与绘画。这里面包括了很多节奏与行为艺术相结合的挑战。6月13日,她在位于加州橙县(Orange County)的太平洋交响乐团(Pacific Symphony)举办的室外音乐节中首演她的新独奏作品 《Water. Fire. The Lightness of Being》(中文译名 《水、火、淡》)。在这次演出中,她与画家Alan Burner 合作,用声音和色彩的舞蹈抒发和呈现了水与火的形象和灵魂。
谈到激励她的榜样是谁,蓓蓓的回答居然是日本寿司制作大师小野二郎。她表示,在有一次看了介绍日本寿司制作大师小野二郎(Jiro Ono)的纪录片后,被他专心地做一件事情并且一直精进和提高的精神启发和鼓舞。开放式的思维和工匠心,使得这位年轻的音乐人不断前行,一步一个脚印,边走边唱。
最后,蓓蓓对来访的记者说,就是好玩儿,不一定非要作曲。“我的很多作品都在我的即兴演奏中了。没谱!”可以见得,她的音乐,极其靠近一个音乐人真正的心灵,如果你有幸聆听她的音乐,便能真正懂她。 (文/陈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