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晚,“黄河谣——刘雯雯唢呐专场音乐会”于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大剧场震撼上演。作为东方美谷艺术节的重磅演出,青年唢呐演奏家刘雯雯携手上海爱乐乐团,由著名指挥家张亮执棒,共奏当代唢呐最强音,让现场观众十足领略了唢呐——这件长于民间的古老吹管乐器的多样魅力。
整场音乐会共献演了四部大型唢呐协奏曲: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徐坚强创作的《大开门》,著名作曲家周成龙所作的双唢呐协奏曲《黄河谣》,青年作曲家李博禅创作的《百年涅槃》,当代中国著名作曲家关峡创作改编的《百鸟朝凤》。刘雯雯用手中唢呐与大型西洋交响乐队展开深层对话,以当代唢呐艺术成果和时代新风采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PART.
01
《大开门》世界首演
音乐会以《大开门》开场,这首作品由上海音乐学院徐坚强教授为高音唢呐与管弦乐队而作,而本场音乐会即是《大开门》的世界首演现场。
乐曲运用中国戏曲曲牌《大开门》作为乐曲名称和创作素材,并以徐坚强教授自创的“旧城区改造”作曲法和“肿瘤”作曲法呈现。“旧城区改造”作曲法是将唢呐比作“旧城区”,由管弦乐队对唢呐适当、合理的进行“破坏”和改造;“肿瘤”作曲法则是通过有序、无序地控制全曲,试图创作出一片新的天地。同时“大开门”也预示着人们从困境中得到释然解脱后的愉悦心情。
乐曲中大量运用唢呐与铜管、打击乐的“对话”,各声部间的繁复穿插极考验演奏家的技巧水平与节奏把握。在富有节奏性的旋律中,刘雯雯以精湛的演奏技法与不俗的艺术感染力,让现场观众见证了《大开门》的成功首演,赢得全场一片喝彩。
PART.
02
奏响中国声音
与世界“对话”
双唢呐协奏曲《黄河谣》邀请到青年唢呐演奏家宋广顺与刘雯雯合作演绎,乐曲开头两把唢呐一齐朝天吹响,高亢激昂的旋律带领我们走进壮丽的西北风景。中段唢呐旋律凄美,音乐抒情且具有诉说感,倾诉着一代代背井离乡汉子们的沉重思念。而后在打击乐的声响中,两把唢呐开启“对话”模式,与管弦乐队完美结合,渲染出黄土高原上人们心中的至真至纯之情。
下半场第一首作品《百年涅槃》,是青年作曲家李博禅创作的大型原创交响组曲《龙华英烈颂》的第四乐章。作为一部为建党百年献礼的“主旋律”音乐作品,《百年涅槃》将听众置于宏观的历史环境与时代背景中,唢呐独特又具有穿透力的音色象征了中国从黑暗冲向黎明的猛烈突破。
本场音乐会大部分观众是第一次听到这首新作品,却不觉晦涩,乐曲前段旋律性极强,流淌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中段音乐情绪变化后,伴随着中国大鼓震撼的节奏效果,唢呐似号角般有长达近一分钟的长音吹奏,刘雯雯高超的演奏水平与音乐表现力,让现场观众忍不住鼓掌。唢呐声像是从地底直冲云霄,给人以极致的听觉体验。
唢呐经典作品《百鸟朝凤》作为压轴曲目,同样惊艳了现场观众的耳朵。本场音乐会所演奏的《百鸟朝凤》是由著名作曲家关峡全新编配,他将《百鸟朝凤》的民间素材和唢呐流派的音乐特点相融合,通过与管弦乐团的竞奏,将我们耳熟能详的旋律以新的形式呈现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当乐曲行进到唢呐模仿各种鸟叫时,隐藏在观众席后排的“小演奏家”们也纷纷以唢呐吹出鸟鸣声,与台上的演奏家相呼应,奏出了百鸟和鸣的热闹场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让现场观众感到惊喜。
在一片掌声与欢呼声中,青年唢呐演奏家刘雯雯又走上了舞台,为大家献上了一首特别的返场曲《日与夜》。这首作品是用唢呐来演绎蓝调风格,表现白天与黑夜不同的情绪,唢呐、管弦乐队与爵士鼓的奇妙融合,又让人见识了唢呐的多样音色和浪漫风情,突破了我们日常对于唢呐的想象,创造出唢呐演奏内容新的可能性。
《大开门》、《黄河谣》、《百年涅槃》和《百鸟朝凤》四首大型唢呐与管弦乐团作品,有戏曲曲牌,有民间音乐,通过与管弦乐团的巧妙融合,奏出了独属于中国的声音,是唢呐作为中国音乐语言表达的极致体现。2017年,这版唢呐与交响的《百鸟朝凤》就由刘雯雯于墨尔本艺术中心和悉尼歌剧院世界首演,由著名指挥家谭盾执棒,获得了巨大成功,深刻印证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而返场曲《日与夜》用唢呐演奏爵士音乐风格,则是青年唢呐演奏家刘雯雯作为新生代民乐人对唢呐自身表现力的丰富和开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大众对于唢呐的刻板印象。“黄河谣——刘雯雯唢呐专场音乐会”让唢呐这件中国传统管乐器,在“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的理念下,奏响了中国音乐与世界的对话。
PART.
03
赋予唢呐当代魅力
初识刘雯雯,一定会对她清秀的形象气质留下深刻印象。而如果你听过本场音乐会她的演奏,也一定会惊叹于这“小小”身体所释放出的“大大”能量,更会被她的精湛技巧和成熟大家风范所折服,可以说她已成为了一位内外兼修的民乐实力派“新星”。
出身于唢呐世家的刘雯雯,肩担四百年家族手艺传承的使命,进入高等音乐学府深造再到今天的华丽绽放,背后的艰辛付出可想而知。从最初对唢呐的排斥,到逐渐接受,再到长期系统化的专业训练,她的演奏日益精进,能游刃有余地挑战各种高难度作品。
唢呐对演奏者的肺活量和体力的要求都非常高,“黄河谣——刘雯雯唢呐专场音乐会”的四首大型唢呐协奏曲和一首爵士风格唢呐曲,每首乐曲平均时长在20分钟左右,对于独奏演奏家来说是技术情感和体力毅力的多重考验。并且唢呐需要靠气、指、唇、舌高度默契的配合与控制,两天不练就可能一首曲子也吹不下来。直到现在,博士在读并且演出繁多的刘雯雯仍每天坚持练琴6个小时以上。
作为新生代唢呐演奏家,她高标准的艺术追求才使这样一场专业性与艺术性兼具的音乐会得以展现,并且她自己的演奏风格也在逐渐形成。刘雯雯注重于音乐情感的细腻流畅与音乐演奏技巧的绚丽华彩,她的演奏可以用“酣畅淋漓”来形容,将古典传统与时尚流行巧妙地融于唢呐声响的流转中。
如果有人问我,唢呐现在发展成什么样了?我会建议TA去现场看一场刘雯雯的唢呐专场音乐会,我相信TA会找到答案。这位“90”后的姑娘,她从中国文化的丰厚土壤中汲取养分,又融入时尚、开放、多元的青春气息,赋予唢呐当代发展下新的生命力。同时她作为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又以另一种方式传承着民族音乐,为唢呐艺术的未来培养更多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