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不仅源自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源自我们的文化积淀和精神信仰,更源自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文艺作品,以及创作这些作品的德艺双馨的文化大家。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怀揣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敬畏之心,人民网推出融媒体文艺栏目《见证人丨致敬改革开放40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邀请改革开放40年以来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大家,分享其求艺之路的艺术探索与思想感悟,呈上对改革开放40年文艺发展最具诗意的表达,通过有情感、有温度、有底蕴的人物呈现,彰显艺术作品的时代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本期节目带您走近中国剧协名誉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前不久,尚长荣主演的3D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在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主办的“东方之韵梨园光影”系列活动中热映,拍摄戏曲电影,是上海文艺工作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经典戏曲艺术的积极实践,也是体现“上海文化”品牌,提升中华文化标识度的重要举措。《曹操与杨修》正是改革开放以来,尚长荣博采百家之长,不断创新与丰富京剧艺术的生动实践。经过尚长荣的创作与演绎后,众多历史人物矗立在京剧的舞台上,成为新时代花脸艺术的代表之作。据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谷好好介绍,中国戏曲的发展史上,上海是当仁不让的大码头,也是众多优秀戏曲作品和戏曲人才的发源地。尚长荣是其中最早博得鳌头者。
嗓音洪亮、笑声爽朗,谈话中时不时会插入几个妙趣横生的比喻、话至兴起时还现场演示一些京剧的招式……虽然已经年过古稀,但坐在我们面前的尚长荣依旧神采飞扬,举手投足间满是京剧名家的风采。
无论是《曹操与杨修》里文武兼修的“曹操”、还是《贞观盛事》里果敢进谏的“魏征”,亦或是《廉吏于成龙》里铁骨铮铮的“于成龙”……经过尚长荣的创作与演绎,这些历史人物矗立在京剧的舞台上,成为新时代京剧花脸艺术的代表之作。改革开放以来,尚长荣博采百家之长,不断创新与丰富京剧艺术。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记者专访中国剧协名誉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一起感受他对京剧艺术求索创新的满腔热忱。
“改革开放扫清了京剧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记者:30年前,由您新编的历史剧《曹操与杨修》一经上演便风靡全国,当时决定排这出戏的契机是什么?
尚长荣: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在改革大潮推动下,各行各业欣欣向荣,但京剧舞台上的新创剧目却不够丰富,老腔老调,在年轻人中不受待见,这让我有些辗转难眠,心心念念要排一出精彩的大戏。1987秋天,一位好友向我推荐了发表在当年元月《剧本月刊》上的《曹操与杨修》,作者是未满四十岁的陈亚先先生。我看完这个剧本后,觉得它文学性很强,不仅与其他以《三国演义》为范本的剧目有所不同,且依旧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剧本中没有把曹操“脸谱化”,不同于以往曹操“白脸奸贼”的形象。
我知道上海在文艺创作上有求索出新的传统,于是我夹着剧本、坐上火车“夜闯上海滩”,“厚着脸皮”地叩响了上海京剧院的大门,没想到和上海京剧院的同志一拍即合。后来我们与湖南的亚先先生取得了联系,那个时候通讯方式也不发达,彼此之间就通过写信的方式进行沟通,开始了对剧本的修改、打磨。
记者:前期的准备工作一共花了多长时间?
尚长荣:从1987年10月到上海,我与剧组演员一起做小品训练、写角色分析、练功练唱。经历了近一年时间后,1988年7月初建组。那时候硬件设施很差,排练场很简陋。那年夏天,上海格外热,排练场在京剧院二楼仓库旁的一个房间,没有空调,只有几架小电扇,排练时汗流浃背。我住的宿舍虽然有一个电扇,但吹出的依然是热风。我当时顺口编了一首诗:“热浪袭人,汗流满面。屋似烘箱,心烦意乱。求索艺术,忍苦实干。功成之日,体重减半。”
但那个时候大家心里都有一种苦排、拼搏的精神,将这些困难都克服了,一心想将戏排好。正是有着这种精神,我们才能打磨出这台风靡全国的《曹操与杨修》。直到现在,《曹操与杨修》演了30年了,我们仍然怀念当年的苦排精神。
在京剧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中,尚长荣饰曹操
记者:刚才您提到在创作《曹操与杨修》之前,您受到了改革开放后全国百业俱兴的鼓舞,决定带着剧本前往上海。改革开放为您自己的艺术创作注入了怎样的动力?
尚长荣:《曹操与杨修》这出戏的诞生,确实是受到改革开放大潮的引领和激励。在各行各业欣欣向荣的大环境下,戏曲也不能落后,我们要为广大观众奉献更多更精彩的剧目。京剧有着丰富的传统剧目,如此深厚的积淀是我们的宝藏,因此我们更要奋发图强。
京剧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最后达到巅峰的过程。以前我们演的都是创作于40年代、50年代的《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江汉渔歌》,但我们不能光吃老本,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洪流中,我们不能落伍。所以,就着这股求索的勇气和激情,我夹着剧本闯上海滩,开启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和上海京剧院的同志碰面过后,我们开始讨论这出戏的模式、定位,当时在确定这出戏的模式时我们煞费苦心——若按照《战宛城》《阳平关》等传统剧目的模式,必定跟不上观众的审美需求。最后,导演在充分展示传统表演技巧的基础上,决定打破传统戏曲的上场诗、定场诗、下场段的模式,让这出戏既有标准的京剧技法,又汲取了西方戏剧的优点;音乐上也作了调整,七弦琴第一次出现在了京剧的舞台上。
在上海排演结束后,我们“赴津赶考”——参加全国京剧新剧目汇演,因为天津的观众很懂戏,所以我们心里也没底。没想到,演出结束,观众认可了,专家认可了,媒体认可了。作为一个戏剧人,苦排求索近一年终于得到了回报,证明了这样的道路是可行的,非但不是歪路,而是一条康庄大道。
在京剧新编历史剧《贞观盛事》中,尚长荣(左)饰魏征
记者:您认为改革开放为京剧、为戏曲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
尚长荣:改革开放扫清了我们京剧发展道路上的种种障碍。作为一个戏曲人,除了靠演艺谋生之外,还要有社会担当,要通过演好戏来引领社会风气。这就需要我们花大力气研究、继承传统剧目,并且要花更大的力气来创排新剧目。我们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功能很丰富,有别于西方歌剧就是歌剧、舞剧就是舞剧的单一模式。京剧是除了唱、念、做、打外,还有好听的唱段、讲究的道白,还有表演和武打。这种综合性的艺术模式是我们中华民族独一份的绝招。我们既要潜下心来认真研究、创新,同时也要挺直了腰杆来发挥中华民族戏曲独特的艺术功能。这样无论是哪个地方的传统戏曲,都能得到很好的进步与发展。
记者:以您个人为例,作为一位京剧演员,该如何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为京剧、为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尚长荣:作为一位京剧演员、一位戏曲人,一要敬业,二要进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戏曲演员,除了通过演戏谋生以外,我们还要注意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要做有情怀、有担当的戏曲人,做有灵魂、有品行的文艺战士。我们要将民族精神的点点滴滴渗透到戏曲里去,通过在舞台上的表演,向观众弘扬民族精神。戏不仅仅要唱得精彩,还得给观众留下点什么,只有这样才不辜负京剧、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
“每一次演出都要当成是头一回”
记者:在《曹操与杨修》问世30年后,您的学生又带来了传承版《曹操与杨修》。为什么决定让青年演员接棒《曹操与杨修》?两个版本又有何不同?
尚长荣:这出戏我一直演到70岁,由于年纪越来越大,《曹操与杨修》又是唱、念、做、打都很吃重的一出戏,两个半小时下来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我又不愿意把不理想的艺术形象带给观众。所以我内心非常纠结,这出戏难道就不演了吗?
2014年,我做了一个让大家匪夷所思的决定——启用38岁以下青年演员排演《曹操与杨修》。复排《曹操与杨修》非一日之功,要打好基础方能建起高楼。青年演员们用了近一年时间学习,从历史背景到人物分析,从剧本解读到角色塑造,做了很多准备。进入排练场后,我一字一句地示范,几位青年演员也非常刻苦,在唱腔、念白的处理以及人物的理解、塑造上都有很大进步。
传承版的《曹操与杨修》在2015年5月与票友们正式见面,整出戏大的框架没有动,我们做的只是不断地将其打磨得更为精致、更为精彩。“生戏要熟演,熟戏要生演”是我们梨园的一句老话,演出不能越演越“油”,一出戏无论演多少次,演员都要保持第一次演出时候的那股激情,才能保证在舞台上演出的剧目久演不衰。
尚长荣与年轻演员们一起排练(资料图)
记者:这对于演员来说是很高的要求,既要“熟演”,更要“生演”。在《曹操与杨修》问世的这三十年中,是怎样的精神让您一直保持着在舞台上对自己的高要求?
尚长荣:每一次演出,无论是多么熟悉的剧目,演员都应该当成自己是头一回演,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有人觉得这很难做到,但只要你有追求,只要你肯去做,就一定能做到。
其实无论是演出还是创作,都要有这种追求、这种精神。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创作条件好了,资金已经不再是问题,但优秀的作品不是靠金钱堆砌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过,“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苦排、拼搏、求索的精神不能丢,社会责任感、社会担当不能忘。三十年前我们在创排《曹操与杨修》时,两袖清风,有的就是追求向上的积极态度,一种责任感、一种使命感。
记者:《曹操与杨修》给我们留下了苦排、拼搏、求索的精神,不但要把经典作品传承下去,更要将这种精神继续发扬。
尚长荣:因为当年这股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鞭策着我们,所以我们没有包袱,更不会骄傲自满。我感觉戏曲的前景前途无量,是光明的,只要我们认真去做。
这种精神其实也是一种责任感。以前我没有教过戏,只是在舞台上把戏演好而已。现在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感觉到将经典作品传承下去更是一种担当。正是由于体会到了这种精神和责任感,在复排《曹操与杨修》的时候,我们整个团队都保持着昂扬向上的氛围,我仔细教,青年演员们认真学,最后给大家献上了传承版的《曹操与杨修》。
记者:可以说,“尚长荣三部曲”《曹操与杨修》《廉吏于成龙》《贞观盛事》,鼓舞了一代又一代观众。
尚长荣:中国优秀的戏曲艺术都是劝人向善的,以前我们都是在听书看戏中接受道德教化,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正能量”。老百姓爱看《廉吏于成龙》,这是一出相当感人的戏。我们每演一次,都会得到一次心灵的净化,被主人公那颗正直的心所打动;在《贞观盛事》里,魏征对李世民说:“为官之法,一清廉,二谨慎,三勤苦。微臣身为谏议大夫,又是陛下的钟爱之臣,怎敢不清慎自律,以身作则?”这句台词只要一出来,就能引起老百姓鼓掌叫好。所以,要通过我们在舞台上出神入化的表演,让观众在欣赏好听好看的剧目时,领悟我们的民族正气。
“不要认为传统艺术和年轻人之间有隔阂”
记者:今年是《曹操与杨修》与观众见面三十周年,您又对这出戏进行了创新——您主演的3D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于8月31号在北京上映。为什么会有将京剧搬上电影银幕的念头?
尚长荣:京剧在继承上要避免僵化,3D全景声电影就是时代发展的创新需要。我们戏曲是虚拟的、写意的,而电影则与之相反,以写实为主,二者看似对立,但如今在不断打磨下,我们精彩的传统京剧艺术和当代先进的电影技术得到了很好的结合。
这样的“混搭”产生了与平常京剧舞台不同的艺术氛围和艺术效果,也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热爱。有位网友说,自己陪同爷爷奶奶去看,结果他在看的时候比爷爷奶奶看得还认真。电影在一些网站上得到了很高的评分,这更增强了我们将优秀的戏曲剧目继续创新的信心。我们希望通过电影让更多的年轻人、也让世界各地的朋友们认识京剧、喜爱京剧。
3D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剧照
记者:这次尝试非常成功,给我们传承传统艺术带来了崭新的思路。您认为我们该如何在保持传统艺术自身风格、个性和美学的前提下,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更受当代观众喜爱的作品?
尚长荣:首先要加强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不认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谈何发展与创新。以京剧为例,有了文化自信,我们就能更深层次地挖掘京剧的文化内涵,并在保持其自身艺术个性的基础上,对其他剧种的优势进行适当借鉴和汲取。可以说,文化自信让我们在传承与创新时有了主心骨。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要扎根人民,要站在观众的立场上思考他们想看什么样的戏,想看什么样的传统剧目。演传统剧目不是“复古”,我们是艺术家,不是考古学家,我们是要用好听、好看、感人的戏剧艺术形式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把传统剧目演精、演活、演出彩。纵观京剧的发展史,就是一段去粗存精的发展史,要不断顺应时代、顺应观众的审美需求。
此外,不要认为传统艺术和年轻人之间有隔阂,时下流行的元素很多,我个人从来不拒绝这些流行元素,适当地将一些现代元素吸收进来以激活京剧艺术,才能吸引当下青年,才能将京剧艺术真正融入这个时代。本着这样的念头,我们拍了3D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希望通过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借助新技术,吸引更多观众去感受京剧的传统艺术深层次的魅力。
尚长荣题写寄语:做有灵魂、有血性、有本事、有品德的中国戏曲人
记者:从《曹操与杨修》到《廉吏于成龙》,再到《贞观盛事》,您的三部曲可以说是京剧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改革开放40年,您如何评价当下京剧的发展现状?
尚长荣:我认为当下京剧发展的形势一片大好,特别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之后。面对这样的大好形势,我们要更加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
但在京剧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克服浮躁,提倡务实。我们不能流于表面,不能只顾外在,要不忘初心,回到京剧的根子上来——京剧的根就是戏,要潜下心来创作、编导、演出,保有求索的精神。比如《曹操与杨修》,尽管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但我们还要继续将其打磨,不断地听取意见、改进不足,才能使它成为京剧历史上经久不衰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