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第318位讲者 金培达 (香港著名作曲家)
金培达:为什么有些歌前奏一响,就有人要恋爱了-造就Talk的秒拍
大家可能不认识我,但你们或许看过这些电影——《心愿》、《如果·爱》、还有《寒战》。
我是一位作曲家,这些都是我给配过乐的电影。我今天要讲的是声音的魅力,而音乐也是声音的一种。
在我还没有出场的时候,你们会先听到音乐,猜想即将出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可刚才的出场音乐有点太冷静了,而我是一个比较夸张的人,所以我们重来一次好吗?
这样的音乐一响起,大家是不是觉得出场的嘉宾起码80多岁,学问非常高深,人生历练非常丰富?
但这也不是我的全部,虽然我年纪的确是不小了,但我的内心还是挺猛的。所以我们再来一次有能量的出场吧。
这三次的不同出场,其实已经展示了声音的魅力。那么,我的演讲就到此结束……
逗你玩的 ^_^
01用音乐传递“弦外之音”
要知道什么是声音的魅力,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声音。仅仅把它看成一个物理现象就太没有魅力了,声音还有着传递天然信息的功能。比如有东西破碎的声音传来,我们通过听音就能辨别是什么质感的东西碎了。
此外,声音还能传递人造信息。当我们将不同的音色与音节根据某种逻辑组织在一起时,就可以传递出心里想说的话。
于是,语言诞生了。更为重要的是,出现了音乐。
为什么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语言表达就可以了,而在电影中,用音乐表达情感却是不可或缺的?你们下次看电影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的现场情绪是被配乐牵着走的。
那么,电影配乐是如何演绎情节与角色的情绪的?有以下几个常用的手法:
第一个手法叫做弦外之音。这是什么意思?大家想象一下,在某个上午,一对男女在公园里慢慢走到一起,彼此间没有对白,也没有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但我可以借对白以外的东西来告诉你们人物关系。
如果我配上很浪漫的音乐,那就暗示是情人关系。而配上一些很紧张的音乐,那这两人肯定就是仇人了,对吗?
小红莓 《Ode to my family》这首音乐的前奏,经常会被用在一些浪漫的环境中……
为什么需要弦外之音?因为我们总不能让演员从头到尾不停地说话,也不可能在屏幕旁边加个字幕,标示出「好人」、「坏人」。
所以,我觉得这是电影配乐最有艺术价值的地方。它能够借助音乐「说」出对白里没有的东西。
比如悬疑大师希区柯克的电影。
下面这场戏,你看到一个女人在开车,没有对白。但是听到音乐,你就能够读懂她内心的那种慌张与罪恶感。
02选择表达
第二个手法是视角。
举个例子,一个大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时非常开心,他回家告诉妈妈这个喜讯。此时响起怀快的音乐是不是很合理?对于这个大学生来说,此刻必定是无比开心的。
但是他的妈妈听到这个消息,心情却非常复杂。她虽然也开心,但想到接下来几年都看不到自己的儿子,难免心中酸楚。
这个时候,我和导演就会选择比较伤感的音乐。因为这一幕戏是按照他妈妈的视角来配乐的。我们希望观众能够感受到的不是儿子的喜悦,而是妈妈的担忧,甚至失落。
有一部1999年的香港经典动作片,叫《紫雨风暴》。开场是在东南亚某国,一群人准备坐船出海,去西方学习一些新科技,然后回国组织恐怖活动。
最开始我与导演陈德森讨论这场戏,他觉得配乐应该是凄凉的,但我觉得不太对。的确,这个故事讲到后面,这些恐怖分子的下场很凄惨。因为19年之后整个世界都变了,只有他一个人还坚守自己当年的理想,执着地想要完成任务。
可是对于这样一个「悲剧英雄」,如果此刻就配上凄凉的音乐,那是谁的视角?那是导演的视角,这个角色是他创造出来,一开始就知道他的下场,对不对?
但是对于这个大反派来说,在他离开国家的时候,是带着光荣的使命的。所以,在他上船那一刻,他越是感觉光荣,就越可以映衬他最后的悲剧结局。
电影最后一场戏是在下水道里进行的一场大决斗。他即便快要死了,也要将那个紫色的生化武器打开。虽然只有他一个人会被毒气伤害,可是他临死前看到这些紫色的毒气,就仿佛自己19年前的理想得到了实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们只不过把人性还给了这个所谓的坏人。
为什么有一些电影,尤其是动作片,总是看完即忘,而有一些却会留下永久的印象。因为这些电影刻画的人,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正的「人」。
03联想与对比的艺术
第三种手法就是联想。我们一般说到联想,就会说到乐器。因为不同的乐器会引起不同的联想。比如钢琴,会联想到高雅、教养;说到吉他,就觉得是草根、文青。
我们用乐器带领观众进入联想,交代某个情节的背景或内涵。
有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传教士要去一个野蛮部落里传教,得爬三天才能抵达(后台回复传教士可看)。
这时候,我们选择的乐器是双簧管。用别的乐器不行吗?比如钢琴?
因为双簧管吹出来的声音很文艺,还代表着西方文化。因为传教士到这些部落传教的时候,不只是把宗教带给他们,也将西方的文化留下了。
最后一个手法的是对比。
有句话叫「只有在安静的时候,你才知道什么是响亮」。
美国现在的很多动作片,从头到尾都是巨响的音效,会让观众弄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情绪。
我们最常用的一个技巧,是乐器的转换、声音的大小与音区的高低对比。
04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是什么?
如果我问你这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是什么,你的答案是什么?
我觉得可能有三种。先从第三种说起,我觉得是心跳的声音,它也代表了生命的声音。当你听到风声、水声、雨声的时候,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有声音的。
第二种最美丽的声音是「爱的声音」。当你听到小孩子说「爸爸、妈妈,我想你」的时候,听到自己的老公或老婆、男朋友或女朋友说「我爱你」的时候,当你无条件付出的时候,它们发出的声音,都有可能是一首歌。
那世界上最最美丽的声音是什么?
上世纪,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写过一首曲子,叫《四分三十三秒》。它有三个乐章。中间一个乐章写着TACET。
TACET就是不用弹的意思。在这个乐章,钢琴家会把钢琴盖打开,静坐四分三十三秒之后,又把钢琴盖好。
约翰·凯奇怎么会写这么奇怪的一个音乐作品?他就是要告诉大家,其实音乐就在空气里面,就在我们的身边。他希望我们暂时关掉自己的耳朵,倾听我们的四周皆存在的「音乐」。
这已经超越了音乐作品的范畴,有一种哲学思想在里面。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全世界最美丽的声音是寂静。《四分三十三秒》就是让我们回归内心最纯净的地方。当你安静下来时,你会听到生命中最重要的声音,那就是你的内心。
非常感谢你们用生命中宝贵的二十几分钟来听我演讲。也许,你们现在听这些会感觉有点莫名其妙。但是我相信,在若干年后的某个晚上,当你遇上了一些事情,或者偶然间听到一首歌,给予了你莫大的鼓舞或是启发。你会想起今晚我说的某一句话、某一个字或听到的某一个音符。
也许那时候,你会真真正正地感受到声音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