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水下音乐会】
近日,丹麦一支五人乐队在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呈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五名乐手在五个注满了水的玻璃缸中大玩乐器,演奏出世界上从未出现过的水中音乐。
在这个名为“水族馆声波计划”的音乐会中,“音乐之间乐队”的五名乐手全程得浸泡在各自的玻璃水缸中,演奏特制的小提琴、钹、铃铛、水晶琴和一种类似手摇琴的新乐器。
他们利用特制的“水听器”接收水下的音乐声,经放大声波,产生一种类似鲸鱼的啸叫声。身兼多职的音乐总监斯科夫曼德还得负责唱歌,她为此特别练就了特殊的水下与水面的唱歌技术。
斯科夫曼德表示,虽然在水中表演面对许多局限,但是“水也为音乐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音色,这是空气无法提供的。”
据悉,水缸中的温度一直维持在摄氏37度,最近在呈献一场50分钟的音乐会前,这些乐手得在水缸里泡近六个小时做准备。
小提琴手兼音乐制作人卡尔松说:“我们要证明,不可能既是可能,也希望为现场音乐注入新的元素。”
音乐之间乐队目前在欧洲各国巡回演出,结束丹麦的表演后,下月将到俄罗斯参加“吉列夫文化节”。
相关阅读
丹麦一支名为“音乐之间(Between Music)”的乐队近日在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为人们呈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5名乐手在5个注满了水的玻璃缸中大玩乐器,演奏出奇妙的水中音乐,令人大开眼界。音乐会上,5名表演者将戴着防水耳塞式耳机保证保持同步,观众则戴着水中听音器欣赏音乐。
乐手要接受专业潜水训练
在奥胡斯有一座像水族馆一样的音乐厅,放着像鱼缸一样的大玻璃水箱和各种管子。当天演出时,5位乐手就是各自钻进这样的水箱里,用特制的防水乐器进行演奏,如用碳素纤维制成的小提琴、用玻璃碗制成的马林巴以及铙钹、一种类似手摇琴的新乐器Rotacorda等。此外,他们还利用特制的水下传声器采集声音,并将其与扩音器连接,经过放大声波后产生出一种类似鲸鱼啸叫声的声音。这场表演一共进行了50分钟,期间乐手们需要不时把头探出水面来换气,水缸中的温度则需要一直维持在摄氏37度左右。据悉,乐手们都为此接受过专业的潜水训练,而且每次演出前他们都要在水箱里泡上近6个小时来做准备工作。
10年尝试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音乐之间”是世界上首支水下乐队,成立于去年年初,并于去年5月27日在荷兰鹿特丹水族馆成功举办了全球首次水下音乐会。乐队的组建人是歌手兼作曲家莱拉·斯科夫曼德,现在她担任乐队主唱。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最初的创意产生于10年前。“有一天,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在水下唱歌会是什么感觉呢?我决定试一试。”莱拉在自家厨房里进行了最早的试验,她把厨房水池放满水,然后把头浸下去,发现勉强能唱出一点曲调,但是嘴里不断冒出的泡泡会发出“啵啵”的噪音,很煞风景。后来经过不断尝试,她终于找到了一种完美的水下唱歌方法:在嘴里含一个气泡并通过气泡唱歌,或者是通过在水下交替吸气和呼气来发出不同的曲调。不过她需要每隔1分钟就露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然后再重复之前的程序,并且由于气泡中只有少量空气,所以水下歌手只能发出短高音。
这次成功的尝试让莱拉非常兴奋,她又开始琢磨是不是也可以在水下玩乐器。一开始她使用的是普通小提琴,“虽然小提琴在水下拉起来很费劲,不过发出的声音挺好听,有种1930年代老唱片的感觉。但小提琴毕竟只是普通木头做的,在水下没拉几天就坏了,要想在水下演奏,一定要特制的乐器才行”。为此她找到了乐器专家安迪·卡瓦托尔塔。安迪专门研究各种不常见的乐器,经过与莱拉的不断交流沟通,最终他发明出两种新乐器——拥有6根弦、能像吉他一样演奏的Rotacorda以及用玻璃碗制作、可用手指敲击的马林巴,此外还有以碳素纤维和复合材料做成的防水版小提琴。
就这样通过10年的研究与尝试,莱拉才于去年和其他4位同她一样乐于挑战新事物的音乐家组建了这支“音乐之间”乐队。莱拉表示,虽然在水中表演要面对许多局限,但是“水也为音乐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音色,这是空气所无法提供的”。小提琴手兼音乐制作人罗伯特·卡尔松如此阐述乐队的初衷与理念:“我们想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为现场音乐注入前所未有的新元素。由于声音在水中传播比在空气中慢,所以水下音乐会的实际音效和寻常的室内音乐会非常不同,有点像背景音乐。”据悉,此次于奥胡斯举办的音乐会是乐队欧洲巡演中的一场,下个月他们将前往俄罗斯参加“吉列夫文化节”的演出。
颠覆性表演令人视界大开
美国媒体曾评价“音乐之间”乐队和他们的水下音乐会是“迄今为止最激进的音乐项目”,认为他们多年研究着令人兴奋的音乐可能性,希望打破壁垒和挑战现有的音乐表演规范。创作过《现代史诗》等交响乐作品及《摇滚时代》等乐评文集的著名跨界艺术家沉睡也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去年就在网络上看到过“音乐之间”乐队的表演视频并感到十分惊艳。沉睡赞誉道:“他们的表演是这样前沿,这样具有实验性,是迄今我所接触到的、具有世界顶尖水平的高端艺术。这个音乐会的核心特质在于:它既是音乐的,同时又集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于一身。在创造出极具颠覆性的内容同时,其形式感也极为新颖独到,从而令人视界大开。”
文/本报记者 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