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音论曲谱 > 音乐论文 > 正文
简述肖邦的创作特点丨以《幻想波兰舞曲》为例
2024-01-15 10:50:00 发表 | 来源:西方音乐评论

 

以《幻想波兰舞曲》为例简述肖邦的创作特点

导读:通过论述肖邦创作特点,进而阐述祖国是爱国主义音乐家肖邦的音乐创作源泉以及肖邦波罗乃兹的两个创作时期并以肖邦《幻想波兰舞曲》为例简述作品特点。

 西欧的钢琴音乐体系在19 世纪上半叶进入了浪漫主义时期,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肖邦(1810~1849) 作为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是波兰民族杰出的爱国作曲家和钢琴家,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的创造者之一。也是音乐史上富于独创性最突出的音乐家。他的音乐创作始终是与波兰的生活和波兰的民间艺术紧密联系的。在他的音乐中那富有波兰民族气质的音乐创作和强烈的民族精神,把浪漫主义的时代风格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内容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肖邦毕生致力于钢琴音乐的创作,对于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钢琴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感情深厚、体裁丰富、手法新颖、独创性强。其中既有表现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波罗乃兹、玛祖卡,又有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夜曲和圆舞曲,也有充满戏剧性效果的叙事曲、谐谑曲和奏鸣曲等。作品充满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个性,表现了对故国家园的深切怀念。

肖邦的音乐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即华沙时期和后期即巴黎时期。华沙时期:肖邦音乐创作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成熟,鲜明的个性及风格已经形成,和声语言及结构亦较简洁。巴黎时期:是肖邦的创作力最旺盛并达到高度成熟的时期。这时他创作的音乐更添加了戏剧性的、悲剧性的、英雄性的形象。本文旨在从三点出发,论述肖邦的创作特点以及以肖邦波兰舞曲作品61号为例来论述肖邦创作背景、民族性以及作品的曲式分析。

 

一、肖邦音乐的创作特点

肖邦整体创作特点从旋律、和声、风格、节奏、速度等方面分别来论述。在旋律方面:肖邦的音乐作品都具有真挚、热情、柔和、宽广如歌的特征。他在波兰民间音乐中,找到了自己的旋律风格的源泉,那宽广、优美、富于歌唱性的曲调,常常是建筑在自然音阶和民间调式的基础上的。但是肖邦利用民间曲调决不是直接引用,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创造并加以发展,鲜明地突出波兰民间音乐的特点,从而使他的音乐散发出一股浓郁的波兰泥土的芳香。肖邦有很丰富的和声思维,天性喜欢半音,有的和声甚至很尖锐,但它的进行从来不失古典主义的清晰和逻辑性。肖邦一生所创作的大多数音乐作品在内容上始终是与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相联系的。这在肖邦的波罗涅兹舞曲和玛祖卡舞曲,乃至他的练习曲中都得以充分体现。这与肖邦的生活背景是分不开的。

 

 

二、肖邦波罗乃兹舞曲的创作背景

祖国波兰是肖邦的创作土壤,肖邦从小就喜爱波兰的民间歌曲和民族音乐。在教师和朋友们的鼓励下,他立志以创作波兰民族音乐为己任。少年时代的肖邦不断地在民间音乐和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农民的舞会可以使他一连好几个小时都徘徊不离去,在华沙的街头肖邦也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倾听人们演唱民歌小曲的机会,肖邦毫不掩饰自己对波兰舞曲散发出的庄严而又欢愉的魅力的迷恋。肖邦受波兰文化影响很深,他经常接触波兰的爱国人士的进步思想,这对肖邦以后的创作和了解民族文化、开阔知识眼界带来了极大地好处。青年的肖邦也与本国进步的文学家广泛接触,还经常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为日后音乐创作民族性打下了基础。

此外,波兰也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当时身处于巴黎的肖邦对祖国的悲惨命运感到痛心,以及对侵略者的痛恨和悲愤,波兰起义的失败对肖邦的创作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并且是肖邦的音乐创作走向成熟,这个时期,肖邦的作品表现出了民族性以及爱国主义思想,作品内容更为深刻,气势更加宏大。所以,肖邦的波罗乃兹舞曲是根植于祖国的民族文化中而创作出来的。

 

三、以肖邦波罗乃兹幻想曲作品61号为例

肖邦一生中创作了尽18种体裁的音乐作品,肖邦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民族音乐体裁的创作,以波罗乃兹为例,大多充满浓郁的波兰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波兰民族感情,而波罗乃兹又是体现民族精神最强烈的体裁。波洛奈兹舞曲又叫“波兰舞曲”,最早的波罗涅兹舞曲就是为舞蹈伴奏的、带歌词的舞曲,后来成为一种无歌词的由乐队演奏的纯粹的器乐曲。它是一种具有贵族气息的三拍子舞曲,乐句大多结束在第三拍上。肖邦把这种体裁运用到钢琴作品上,肖邦的伟大功绩在于对波洛奈兹舞曲的高度发展,使之成为独特的具有戏剧性的音乐诗,同时由于肖邦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特质的高度理解和认同,使它在“波洛奈兹舞曲”的创作数量上远远超过其它作曲家。

 肖邦的波罗乃兹创作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在祖国的时期,一个是在法国的时期。它们创作特点分别是:前一个时期创作基本成熟,也初步形成了个性与风格,表现出了明朗的情绪。风格上也是优雅华丽、辉煌灿烂,和声语言比较简单。后期的波罗乃兹的创作就已经完全成熟,也是创作最旺盛的时期,这个时期,波兰正饱受着战争的悲惨命运。风格上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完全英雄主义的悲壮激昂、史诗般的博大宏伟气势的情感色调为主。

 

 肖邦《幻想波洛涅兹(波兰舞曲)》,作品61 号,创作于1845 年到1846 年期间。这是肖邦作品中富有独创色彩的杰作之一,作品显示了他的晚年作风。《幻想波洛奈兹舞曲》op61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 在这首曲子中幻想曲的成分要比波洛奈兹舞曲的成分多的多,它的主题素材繁多、形象丰富,不似以往的波罗涅兹那样形象单一。

 肖邦这首乐曲非常独特,旋律线的曲曲折折、节奏交织的变幻莫测,使人不容易抓住作曲家的思路。由于肖邦在创作此曲时,受到波洛涅兹舞曲体裁和风格的影响,他保持了复三部曲式的总框架。但这一作品幻想的成分要大于波洛涅兹舞曲的成分,因此他对三部性结构进行了自由的处理。因为主题的基本音调情调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肖邦在此曲中运用主题变奏与变形来发展主题的做法是非常清楚的。

 肖邦的钢琴音乐是他内心深处两重性的真实写照,周薇在《西方钢琴艺术史》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与生俱来的高贵性和祖国沦亡的屈辱感,表面繁华的社交化和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以及他虚弱的病躯和强健的心灵,这一切矛盾是如此融洽的表现在他的作品之中。”肖邦音乐中那种既展示刚强、豪迈、史诗般的场景,又富有细腻、优美、沁人心脾的诗一般的意境,在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最繁荣时期的钢琴音乐中是独树一帜的。

 

王一凡/文     来源:西方音乐评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