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型交响组曲《梦桥》用音符同步记录下完全由中国设计与制造、刷新多项世界桥梁史记录的港珠澳大桥建设,由一首歌曲升级为交响组曲,邀请中国顶级演奏家和乐团录制专辑,并于国家大剧院首演。机遇与挑战并存,建设者与作曲者超越了自我,将中国制造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港珠澳大桥 交响曲 专辑 创作 演出
港珠澳跨海大桥最早由香港建筑师胡应湘1983年提出,2009年12月15日开工,主体工程2016年9月27日贯通,2018年10月24日全线贯通。在波涛汹涌的伶仃洋上,万建设者经过近10年夜以继日的劳作,构建由55公里跨海大桥、人工岛、7公里海底隧道、高速公路为一体的建筑巨制,展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实力,加速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地标性建筑,中国“十二五”重点工程,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黑格尔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大型交响组曲《梦桥》于港珠澳大桥通车当日通过网易云音乐平台正式发布,作曲家方岽清深入实地历时3年创作而成,用音符谱写世纪工程,特别献给大桥的建设者,是其2016年大型三重协奏曲《侠》后的又一代表作品,也是其中西合璧、大气唯美、细腻精致创作风格的新突破。
一、录制与演出
2017年6月29日,大型交响组曲《梦桥》专辑,在北京进行录制。作品集结当代中国古典音乐最优秀的演奏家,国家级的表演艺术,呈现中国建设者的奋斗华章。世界级建筑彰显的中国力量,交响乐呈现的重量级丰富与恢弘,流动与凝固之间的匹配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史诗般的组曲由五个乐章组成,从自然、历史、人文、科技等方面勾勒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路线,向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敬礼。作品在起承转合之间自由开合,在浩瀚云图中领略黎明的曙光、大海的深沉、搏击的呐喊、苦难的过往、激情的岁月,音乐长卷娓娓展开,浑然天成,扣动每个人业已张开的心弦。
乐曲历时47分10秒,震撼效果堪比经典电影配乐,不同的是,谱写对象不是虚构的故事情节和画面,而是惠及人类的超级工程,以及生生不息、默默无闻的劳动者群体。弦乐群的坚实温暖、定音鼓、大鼓的铿锵有力,铜管群的响彻云霄,大提琴、古筝、钢琴的舒展和力量,故事在音乐中。如果配以港珠澳大桥的视频及画面,音乐与横跨海面的高耸大桥、浩渺深邃的大概、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会自然融合。
第一乐章,献给岁月(序曲),奏鸣曲式结构。绵延的低频弦乐勾勒浩瀚大海寂静的黎明,一如近代我们黑暗的屈辱历史,孕育生命的苍茫大地,华表的纹理间记载。继而温暖舒缓的弦乐响起,铜管组嘹亮的号角响彻天际,宛如旭日东升,将温暖带向人间,混沌天地逐渐清明。铿锵的定音鼓与持续运行的动力节奏,弦乐与管乐的相互交替,宛如逐渐沸腾的血脉,更似嘹亮的集结号,凝结劳动人民投入到创造时代的历史洪流中。整段音乐充实强烈的戏剧性对比,层层推动时光跳动的脉搏,越来越宽宏与激越的音响,揭示港珠澳大桥从无到有的孕育过程,新的时代华章渐渐响起……
第二乐章,献给历史(古筝协奏曲),由中国“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师苏畅领衔演奏。在古筝与西方大型交响乐团的映衬里,诉说700年前,曾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代民族英雄文天祥过“伶仃洋”的历史画面。在相互的激烈碰撞中,时空转换,而今跨海建桥,中国人的民族气节在古今时空承接。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乐器、具有2000多年的琴音,穿越古今历史长河,横跨东西音乐,一琴与乐团大众碰撞出时代强音,倾泄出民族的宏图大志。
第三乐章,献给建设者(钢琴协奏曲),由青年钢琴演奏家、中央音樂学院教师李美彦领奏。从设计到施工近10年,建设者数万个日夜的持之以恒,建造了当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伟大工程。钢琴呈现的果敢、坚定的打击乐般的音效,不断推进的节奏与韵律,表现了大桥建设者勇往直前、夜以继日、艰苦奋斗的工作热情。乐曲一开始就是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音乐的力量与韵律震撼扑面而来。
第四乐章,献给大海(大提琴协奏曲),由大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娜木拉领奏。舒缓深邃、宽广细腻的温柔旋律娓娓荡漾,在人与自然的爱与依存中,索取与回馈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着,跨海之桥连接两岸。大提琴的柔和与深情得以酣畅淋漓的诠释,对孕育生命海洋的敬畏,包容而深沉。
第五乐章,献给港珠澳大桥(引子与进行曲),是新篇章的号角。历经三万过个日夜建设,在东升阳光的照耀下,一条钢铁巨龙跃然海面,港珠澳大桥的巨大身影映入眼前。在持续柔和的音符播撒下,一股强劲的力量逐渐凝聚。进行曲的动感前行中,一个更加恢弘的气氛逐渐形成,时代的巅峰业已铸就,新的征程又将起航。
作品由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等首席演奏家联合乐团演绎,陈允、李喆、龙翔、杨锰等首席演奏家录制,弦乐组就50人,所有演奏人员近百位。音乐总监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录音师江松松,2018年上海新索音乐有限公司出版发行。乐谱1000多小节、数十万音符。作曲、演奏、录音多环节的顶级配置,成就顶级发烧唱片。
2019年6月6日,大型视听交响音乐会“梦桥——致敬港珠澳大桥”在国家大剧院隆重首演,在京城引起轰动。由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工会联合会、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桥梁》杂志社承办。
录制转换为演出,音乐以新的面貌与视角呈现,演出阵容也作了升级。在巨幅投影下,指挥家李心草先生执棒中国交响乐团演出,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大提琴演奏家娜木拉、青年钢琴家元杰、青年古筝演奏家苏畅等一线演奏家倾情加盟,呈现一场以桥梁为主题的音乐盛会。
摄影之于方岽清音乐创作,标题性音乐的可视性画面感跃然眼前,在流动的乐声中。抒情的浪漫旋律,大气与细腻之间冲击带来的感染力,他妙笔生花的任意挥洒。关注大众主体,使他的音乐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的语言,有经典电影配乐的迷人气质。
二、创作历程
方岽清,最具实力与思想的当代青年作曲家之一,师从著名作曲家叶小纲,获第五届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作曲比赛第一名。擅长从古典文学中取材,以标题性的作品、影视配乐的磅礴和深情、音画般的视听、西方技法讲述中国故事,作品经常上演于多国的主流音乐节及知名音乐厅,获得很高评价。他不仅是作曲家,也是摄影家,《梦桥》专辑封面图片就是其摄影作品。
《梦桥》的创作周期为三年,是建国后第一部献给中国桥梁建设者的交响作品,主办单位与作曲家的初期愿景为一首歌曲。2017年初,经过两年选拔,大桥之歌征集活动结束,《梦桥》(韦东庆作词、方岽清作曲)等五首歌曲经专家组委会评审并公布。自2014年活动开始,社会各界多以大桥建设者、大桥工程、历史文化、改革创新和走向海洋五个元素进行创作。
歌曲《梦桥》以天使般的童声(白亦琳演唱)哼鸣引入,温暖的弦乐将音乐画卷展开,孕育希望的种子。柔和的女声(纪敏佳演唱)诉说伟大事业梦,厚实的男声(靳韬演唱)将镜头逐步定格在热火的建设现实。歌曲是同名交响曲第五乐章的主题,是交响曲的核心韵律。
2015年初,《桥梁》杂志社社长杨志刚和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副书记韦东庆初次与方岽清接触,请为港珠澳大桥写一首歌曲。不久,他亲赴伶仃洋上的施工现场,涛涛海面和高耸的大桥,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内心是深深的震撼。同年8月,方岽清第二次到现场,深入建设者中紧密交流,了解施工中的苦乐酸甜。
采风结束后,方岽清对大桥领导说,与世界瞩目工程相配的,也只有恢弘丰富的交响乐可以体现,多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展示。主管领导领会了方岽清的艺术构思,并委约其进行交响曲创作。
接受任务后,方岽清多次往返北京和珠海,深入了解工程施工进度,创作与施工同步。完成了同名歌曲后,开始集中创作交响曲。自我构思,并参考了大桥之歌征集活动中同行的创作方向,反复推敲中逐渐确定了段落主题,标题次序、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及矛盾冲突等。
方岽清并发挥自己的创作优势,选用了古筝、钢琴、大提琴与西方交响乐协奏的形式,是他一贯的拿手好戏。从中不难看出其不同时期的创作脉络和延续,第二乐章的古筝协奏部分,是最后完成的。为了创作,方岽清出海五次,亲身深入施工一线,三年全身心的投入只为这部作品。
期间,方岽清还在建筑工地為建筑工人举办了一场古典音乐的普及讲座,在音乐及建筑的异曲同工之妙里,在务虚与务实之间,结合自身创作精力与经验,深入浅出的介绍受到大家的欢迎。在场听众踊跃提问,以至讲座时间拖长。大家领略到了艺术的包容性,传播性、美学追求及自身不可取代的艺术特色。
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谱写当代中国名片式的代表作品港珠澳大桥,紧扣时代脉搏,彰显国家实力,展示中国制造的大国工匠精神;劳动人民是创造时代的英雄,港珠澳大桥建设者是劳动大众的缩影,极具代表性;作为当代颇具影响力的作曲家,方岽清将自身创作优势发挥到极致,并有了新的突破,实现艺术创作的又一次美丽蜕变;港珠澳大桥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及积极配合,是作品顺利完成的原动力;中国古典音乐圈顶级乐团、演奏家、录制、演出字源的顶级配置,使作品得以最完美的发烧级呈现;各种相关顶级资源的优化配置,完成了中国桥梁界和音乐界的一大盛事。
结 论
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文艺工作者要学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文化,肩负“一带一路”的文化责任,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表现形式,极富感染力,和绘画、书法、舞蹈、文学、建筑、科学等联系紧密。方岽清大型交响曲《梦桥》谱写了一项世纪建筑,是华夏儿女诚挚的中国梦。
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民族作品,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结合西方优秀的作曲技法,在更多更好的舞台服务更多的人民群众。方岽清也表达了以后的创作规划,把中国梦系列继续下去,关注国家设施建设中蕴含典型家国情怀的事件,展示中国气象,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