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10日-11日,由素质教育行业垂直媒体睿艺主办的“ACE | 2018少儿音乐教育行业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围绕少儿音乐教育发展、机构运营、人才管理等主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经验及见解分享,并与前来参会的少儿音乐教育行业从业者,一同探讨了现阶段少儿音乐教育行业面对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变革。
文章中提到,少儿音乐教育普遍产出投入比偏低,约有七成的机构正在亏损经营,其次是师资资源缺乏,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本文发于“睿艺”,作者Sunny;经亿欧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产出投入比偏低:少儿音乐教育行业陷困境
凯兴资本合伙人辛颖认为我国现阶段少儿音乐教育存在较大的问题,据调查显示,少儿音乐教育是一个千亿级规模的市场,但现状是约有七成的机构正在亏损经营。
少儿音乐教育是增长性刚需,但机构的房租成本、人力成本、市场竞争等压力不断增加,所以当前机构如果希望实现更好的发展,则需要增加独特的维度,在“资本寒冬”期间,利用少儿音乐教育的逆周期发展特性实现弯道超车。而这独特的维度需要从提高效率、增强产品思维和抵抗不确定性方面进行思考。
音妙文化集团CEO银军在会上细致分析了三个限制钢琴培训行业发展的因素:
首先是行业中的创业者大部分都是钢琴老师,因此大部分人更擅长于教研教学,而非商业管理,因此商业模式难以得到突破和创新;
其次是钢琴培训行业的业态比较特别,一对一形式居多,这极大限制了钢琴培训领域的快速发展;
第三是师资难以培养,难以复制。银军认为打造全新多元的商业模式,或将成为钢琴培训行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银军强调信息化、数字化、直播、移动与教育的深度结合,重构供应链,去中间商,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一定是未来教育行业发展的趋势,因为这样才能实现机构的高效运营。
九拍创始人、天津九拍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李红育则从B端和C端两方面分析了爵士鼓教育发展的痛点。其认为B端的最大痛点是教师,因为音乐学院每年毕业生不少,但细分到具体的爵士鼓等专业却少之又少。教学方面,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无法保证机构整体的教学水平。并且还存在培养周期长、培养成本高、流失风险大的特点。而C端的痛点则主要体现在学习成果难以快速呈现,由于乐器培训需要持久的练习,而孩子回家一般不愿意练习。
李红育也强调“音乐教育+互联网”是解决方式之一,即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应用以及云计算等工具来为线下服务,为用户提供服务。机构应积极思考如何利用技术实现校区的教学标准化、运营标准化以及管理标准化;如何利用技术帮助校区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利用技术降低教师招聘门槛的同时,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如何利用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获得更多优质的教学成果。
结构升级、进校园或为行业变革之路径
在面对少儿音乐教育行业诸多发展问题时,到会的少儿音乐教育创始人及投资人都纷纷表示,现阶段市场对少儿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少儿音乐教育迫切需要变革。
睿卡音乐教育创始人/香港国际奥尔夫协会常务理事陈向丽表示,现阶段我国音乐教育行业的结构、效率、质量、产出比,与互联网体系、产业技术升级背景所要求的音乐教育行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状态严重不符,其认为音乐教育行业变革的核心是进行产业升级,即对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生产要素进行改进,如企业技术升级、管理模式改进、企业结构改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提高、产业链升级等,也就是实现产品的更大价值和利润空间最大化的结构升级。
瞄准产业升级这一痛点,睿卡开始对B端机构进行音乐教育共享模型的输出,即搭建平台,促使幼儿园和艺术培训机构合作,共享师资、生源等,艺术培训机构为幼儿园提供师资和课程产品等,幼儿园为艺术培训机构导流。
另外,陈向丽表示十分看好音乐教育机构入驻素质教育综合体,或被K12教育机构进行资源整合的发展模式。其认为素质教育综合体中多学科产品组合、多学科品牌的综合运营可以吸引家长进行二次消费,甚至多次消费,可以共享生源;而近来政策和市场导向影响,也将促使K12教育机构向素质教育方面布局,许多K12机构会选择对音乐教育机构进行投资整合,其相对成熟的管理制度、招生体系等将为音乐教育行业带来升级。
北京敦善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监伍雄志则表示,现阶段校外教育机构将有三个转变,其将这三个转变总结为“一大利好两大要求”。“一大利好”就是指政府和家长都意识到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教育行业中的机会增加了,不再仅仅局限于学科培训。
而“两大要求”首先是要求教育企业做到“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并存。“纵向一体化”即指教育机构从自身出发,从品牌、营销、技术、服务等,不断完善自己。而“横向一体化”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机构需要了解客户需要什么,针对其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其次是校外培训机构不再只是停留在校外,而是进入校园参与教育的改变。
对于音乐教育行业的发展,金沙江创投合伙人罗斌表示更看好在线音乐教育创业公司,因为线上机构规模化成本相比线下机构较低,效率也相对较高。另外在投资方面则更倾向于相对头部的品牌,因为头部品牌用户信任感更强。
用户的终极需求是产品设计核心
对于目前少儿音乐教育行业产生变革需求的原因,凯兴资本合伙人辛颖认为其本质是产品设计未能真正满足家长的终极需求,而这种终极需求是核心、变化、潜在的,甚至家长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机构要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产品设计对于孩子则需要提供间歇性、中等强度、持续不断的幸福感。
音妙文化集团CEO银军表示音乐教育机构的优劣势差异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上。首先是品牌,营销、渠道等建设是提高品牌效应的重点。目前许多传统的钢琴教育基本都是“作坊式”的,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团队去塑造品牌;第二是教研,塑造品牌的核心其实是教研,在教研上的投入可能会成为决胜关键因素;第三是商业化管理;第四是运营模式。
美悦陪练创始人兼CEO杨玉兰认为,教育公司的本质是一个服务公司,客户对于教育服务无非有三种诉求,首先是课程和教学的正确性;其次是学习的效率;最后是获得的效果。互联网教育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效率的问题,但是效率的背后一定要带来效果,才能实现用户的增长。
而美悦陪练摸索出的“教练测”为一体的产品逻辑,在解决效率的同时也获得了效果。“教”即主课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并系统的对孩子进行钢琴教育;“练”解决的是主课教学后,线下练习低效的问题;而“测”即是效果呈现,也能使“教”和“练”更有针对性。
乐斯教育CEO宫旭生也同样认为音乐教育中,教学和练习应该是在同一体系下完成的,是不可分割的,因为练习是为了巩固教学成果和目标的,如果教学和练习分离可能会产生某种“误差”,而教学成果的展演也是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另外宫旭生还强调一个优秀的教育产品,应该是“中西结合”的,它既可以给孩子一个明确的目标和结果的引导,同时过程又是足够的自由和开放。
VIP陪练创始人兼CEO葛佳麒介绍,VIP陪练的产品设计主要解决的是钢琴教育方面线下陪练存在的三个痛点,即节约客户时间成本、让孩子意识到练习时的错误、及时纠正错误。同时VIP陪练还在思考解决三个运营问题,首先是找到更精准的用户;其次是获得丰富的师资资源;另外在线陪练只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服务体系,还要建立一个整体提升音乐素养的体系,如乐理服务、考级服务、音乐素养的服务。
北京敦善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监伍雄志则根据敦善文化的发展经验,对进校产品设计运营方面进行了分享。伍雄志表示,音乐教培机构进校后,政府和学校成为了第一用户,而政府和学校对于校外培训机构存在四点需求。
首先是产品的研发能力,因为中小学的老师参与教研时间有限;
第二是多技能的综合,大部分老师为专才,无法提供多种技能的综合教学;
第三是多层次的展演舞台,因为学校更追求学习呈现效果;
第四是音乐主题的涉外活动,帮助学校给孩子提供一个走出校园去认识世界的机会。
对此,伍雄志强调提供社团形式的教学及服务是进校的重要切入口,敦善文化就是以音乐社团的形式进入校园的。首先音乐社团在音乐知识教学的同时,还促进学生的团结和协作能力。第二个呈现效果更好。第三个是流失率相对比较低,因为这种社团如果某个孩子缺席会影响到整个乐团,责任心等情感会维系孩子和家长。第四是游戏感强,给孩子一种组队升级的感觉。
而雅马哈乐器音响(中国)投资有限公司EKB营业部教室开发组担当课长唐浩则表示,团体形式的教学对于C端同样适用,雅马哈就十分看好集体课教学模式,其在降低投资成本的同时,可以提高收益。而且集体课的形式,更有利于孩子之间的互相影响、交流,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合奏课程也是集体课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块,丰富多样的乐器演奏和学习为未来孩子掌握更多元化的音乐整体也提供了便利条件。
桔子树人力资源经理柴源表示音乐教育机构如果希望实现快速发展,打造品牌和建立更多的校区,有四个问题是不能忽视的,
首先就是需要具有稳固而强有力的资金链;
第二是解决课研压力;
第三是解决服务压力;
第四是人才压力,而第二、第三点都可以归结为人才压力。
柴源强调,虽然使用全职教师成本较高,但管理较为方便,家长和孩子的服务体验感更好,也将是企业实现长远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主学习与压力相结合或成就优秀教育
拥有40年音乐教育经验的汉堡现代音乐学院院长Helge Zumdieck在会上对现今德国青少年流行音乐教育现状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德国音乐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情感的表达,德国音乐教育从业者认为付出再多的努力在学习技巧上,没有情感的表达,音乐学习都是无意义的。
另外德国音乐教育也非常注重第二门乐器的学习,或者除主乐器之外进行歌唱一类的学习,因为只有多方面的接触音乐,才能够在全方位培养孩子音乐修养的同时,让孩子通过音乐发现世界、了解世界。
在汉堡音乐学院,学院会根据音乐学习者的需求提供不同程度的教育,职业教育和业余爱好者的教育。对于业余音乐爱好者的教育,其会为7-42岁的学生提供各类课程,包括大班、小班、一对一等教学班型,并且格外重视艺术文化活动的举行。
汉堡音乐学院还针对6-8岁的孩子提供乐器体验课程,这些孩子每个月都可以去选择新学一门乐器,以确定自己的兴趣,一般每个孩子可以在六大乐器门类当中选择两种乐器。除此之外,其对业余者的音乐教育还同时提供有合唱、合奏、舞蹈、身体打击乐方面的体验,辅助锻炼孩子的乐感,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沟通、演唱等能力。
德国钢琴启蒙教育家Bettina Schwedhelm则对德国当前的钢琴早期教育和钢琴启蒙创新教学法进行了分享。她表示德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更重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创作。
因此德国的音乐教育给了音乐教师较大的自由空间,老师的中心任务是拟定符合其教学对象的目标,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程度等帮助其选择不同的教材、乐器等,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引导孩子自主了解乐理知识、技巧等,并没有严格的教学标准化和流程化。
另外由于德国的教育者和家长都认为压力会破坏兴趣,因此德国的音乐教育尽可能的避免制造压力,并没有设置如中国的等级考试一类的评测,不过每个学校会有特定的音乐等级划分和评判标准。
但是Bettina Schwedhelm认为德国的音乐教育还是需要适当地注入一些压力,因为完全出自兴趣的学习通常持续性较差,许多孩子会中途放弃。